五種推理之方法。即:(一)相比量,就所見而推理其他,如見煙則推知有火。(二)體比量,由此一體性而推知彼之體性,即由一部之體而推理全部,如以現在比類過去、未來。(叁)業比量,由活動、作用而推理其主體,如見動物迹印寬長而推知是象,由身曳地行,比知是蛇。(四)法比量,由相屬著法,以一部之事而推理其他之真理,如見生故知有死。(五)因果比量,見因而推理其結果,反之亦然。如見物行,知其必有所至。[顯揚聖教論卷十一]
(名數)五種之推理法也:一、相比量,就所見而推理其他也。顯揚聖教論十一曰:“隨其所有相貌相屬,或由現在及先所見推度境界,如以見幢故比知有車,以見煙故比知有火。”二、體比量,如由甲之體性而推乙,由一部之體而推理全部也。同上曰:“由現見彼自體性故,比類彼物不現見體,或現見一分自體比類余分,如以現在比類去來。”叁、業比量,由業作而推理業作者也。同上曰:“以作用比業所依,如(中略)見迹步寬長比知是象,身曳地行比知是蛇。”四、法比量,由一部之事而推理他之真理也。同上曰:“于一切相屬著法,以一比余,如屬無常比知有苦,以屬苦故比空無我,以屬生故比有老法,雲雲。”五、因果比量,見因而推論其果,見果而推度其因也。同上曰:“因果相比,如見物行比有所至,見有所至比先有行,雲雲。”
[出顯揚聖教論] 比量者。謂思惟決擇。推度境界。定其理也。一相比量謂隨其所有相貌相屬。或由現在及先所見推度境界。如以見幢故。比知有車。以見憧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國。以夫比妻。以角犎(音封。即橐駝也。)比牛。以形輭(軟同。)發黑。輕舉色美。比知是少。以面皺發白等。比知是老。以具如來微妙相好。智慧寂靜。勝行辯才。比知如來應正等覺。具一切智。諸如是等。名相比量。二體比量謂由現見彼自體性故。比類彼物不現見體。或現見一分自體。比類余分。如以現在比類去 - 明·一如等 撰
五種的推理法,即一、相比量,即依照所見的去推理其他;二、體比量,如由甲之體性而推乙,由一部之體而推理全部;叁、業比量,即由所造之業而推理其造作者;四、法比量,即由一部份的事而推理其他的真理;五、因果比量,即見因而推理其果,見果而推度其因。 - 陳義孝編
如比量中說。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