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Asan%ga 。音譯爲阿僧伽。生于西元四、五世紀頃。爲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又稱無障礙。北印度健馱邏國普魯夏普拉(梵Purus!a -pura ,布路沙布邏)人。依婆薮槃豆法師傳,父名憍屍迦(梵Kaus/ika ),爲國師婆羅門。有兄弟叁人,皆稱婆薮槃豆(梵Vasubandhu )。師初于小乘薩婆多部(說一切有部)出家,因思惟空義,不能得入,欲自殺,時東毗提诃(梵Videha )有賓頭羅(梵Pin!d!ola )前來爲說小乘空觀。師初聞悟入,然對此猶不滿意,乃以神通往兜率天從彌勒菩薩受大乘空觀,歸來如說思惟,遂達大乘空觀。後又數往兜率天學瑜伽師地論等大乘之深義,並集衆宣說之。由是大乘瑜伽之法門傳至四方。師致力于法相大乘之宣揚,又撰論疏釋諸大乘經。其弟世親本習小乘,後依其勸遂歸大乘,竭力舉揚大乘教義。著有金剛般若論、順中論、攝大乘論、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顯揚聖教論頌、六門教授習定論頌等。[金剛仙論卷十、瑜伽師地論釋(最勝子)、大唐西域記卷五阿踰陀國條、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長發有無條、往五天竺國傳]
1.沒有執著的意思。2.菩薩名,佛滅九百年間出生于健陀羅國(在克什米爾之西),先從彌沙塞部出家,後信大乘,每夜升兜率天,聽彌勒菩薩講瑜伽師地論,白天則對大衆開示,爲法相宗之祖。 - 陳義孝編
凡夫輪轉,原處處著故,聖者不著,故不受輪轉。 - 明·楊卓
梵名阿僧伽 Asaga,是印度笈多王朝(公元叁二○至五○○年)中期的人,住世年代約在公元叁六○至四六○年之間,爲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學派的創始人。無著是北印度健陀羅國富婁沙富城人,出身于婆羅門家庭,父名憍屍迦 Kausika,居國師之位,有子叁人,長名無著,次子世親,幼子師子覺。無著先在小乘佛教化地部出家,相傳他因思惟空義不能得入,曾欲自殺,後得遇賓頭羅羅漢爲講小乘空觀,他初聞悟入,然猶不能滿意,傳說兜率天宮的彌勒菩薩,降臨中印度阿瑜遮那國的瑜遮那講堂,爲無著說五部大論,無著繼承此說,集衆宣之,由是大乘瑜伽法門傳至四方。
無著晚年遊化于中天竺的憍賞彌國,百余歲時始入圓寂。他的著作很多,時有千部論主之稱。他所遺留的著作,主要者爲《顯揚聖教論》,《攝大乘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大乘莊嚴經論》、《金剛般若論》、《能斷金剛般若論頌》、《六門教授習定論頌》、《順中論》等。 - 于淩波居士著
沒有執著的意思。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