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寫經?寫經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寫經”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寫經”的解釋

  書寫佛典之謂。約起于西元前一、二世紀,即印度初期佛教之時代。蓋小乘諸部傳承佛法皆依口誦,大乘教徒則側重勸說書寫;其中,印度是以梵語書寫,西域地方則梵語、胡語並用,錫蘭等專以巴利語書寫經典。大乘經典中,即常有贊頌寫經功德之文字,如法華文句卷八,謂“書寫法師”乃五種法師中功德最殊勝者。要之,印刷術尚未發達時,寫經實具有弘傳流通之意義與功德。

  寫經之材料,初期使用貝多羅葉,後漸有素帛、金鍱、槐皮、桦皮、竹帛、紙等。于寫經遺品中,有中亞于阗出土之經偈斷片,系以墨書寫于桦皮上者。此外,亦有書寫于金、銅薄片之刺痕。于古寫本中,最常見者爲貝葉,如現存之梵語原典即多以貝葉書寫;較晚則以紙、墨書寫。此外,書寫之用具,則有筆墨、棘刺等。

  在中國,自東漢開始翻譯佛經之同時,即有筆寫之經典,如譯成之經文大多由筆受者等直接書寫下來,其後複因請經或爲流布之故,更將譯文輾轉書寫,由是,寫經之風,大爲盛行。至隋唐之世,此風更爲普遍。然至唐末宋初之後,因印刷術之勃興促成藏經開版之流行,寫經之風氣始告衰頹。而于此之前,王室、公卿或民間皆常競相書寫單部之經(如法華經、金光明經、般若經等),或書寫整部之大藏經;考之史籍,即常有曆代帝王敕令書寫大藏經之記載。現存之寫經遺品極多,其中最古者爲敦煌出土之譬喻經一卷(日本東京中村不折藏),系于曹魏甘露元年(265)書寫者。此外如日本大谷探險隊自中國攜回之諸佛要集經卷下之殘片,其書寫年代,被推定爲西晉元康六年(296),亦爲中國著名之寫經遺品。



  中國寫經之樣式爲卷軸,即所謂卷子本,其格式,爲一行十五字乃至二十二字,上下及行間均以淡墨之絲欄區劃之。其書體,于六朝時代系以一種所謂之六朝體(如隸書、八分書等)書之;至隋代,略以楷書統一之,並規定其界線及字數,後世所用十七字,即以此爲准則。

  至于日本,則大致模仿中國方式,于奈良時代,除官設寫經所外,尚有寺院、貴族之寫經所。天平時代爲日本寫經之最盛時期,鐮倉以後則逐漸衰微。現存最古之遺品,爲天武十四年(686)之金剛場陀羅尼經。[佛般泥洹經卷下、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持心梵天所問經卷四、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七、大乘莊嚴經論卷十叁、釋氏稽古略卷二、梁書列傳卷四十五、法苑珠林卷十八、叁國佛法傳通緣起卷叁、日本書紀卷叁十、日本逸史卷十六]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寫經”的解釋

  (雜名)書寫經文而供養之也。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寫經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