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Cakrava^d!a -parvata ,巴利名Cakkava^l!a-pabbata 。又作铁轮围山、轮围山、金刚山、金刚围山。佛教之世界观以须弥山为中心,其周围共有八山八海围绕,最外侧为铁所成之山,称铁围山。即围绕须弥四洲外海之山。
或谓大中小三千世界,各有大中小之铁围山环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载,此世界之中央为须弥山,由四宝所成,其周围由健达罗乃至尼民达罗等七金山围绕,诸山之间各有一海,围绕尼民达罗山之第八海即碱海,阎浮四洲位于此海中。此碱海之周围有山,如墙绕之,故称轮围;又因其由铁所成,故称铁围山。[起世经卷一阎浮洲品、卷二地狱品、立世阿毗昙论卷二数量品、彰所知论卷上器世界品](参阅“九山八海”127、“大铁围山”914)
(界名)围绕碱海而区划一小世界之铁山也,由铁而成,须弥山为中心,外有七山八海,第八海即碱海,赡部等四大洲在此,围绕此碱海者,即铁围山,此为一小世界。俱舍论十一曰:“于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余八周匝绕妙高山。于八山中前七名内,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复有铁轮围山,周匝如轮,围一世界。”梵Cakrav&amacron;&ddotblw;a。
围绕碱海而划分一小世界的铁山。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