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一念?一念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俗语佛源、佛学次第统编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一念”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一念”的解释

  (一)时间单位。乃指极短之时间单位,或作瞬间,或指某一事甫成就之片刻。如仁王般若经卷上(大八·八二六上):“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三四下):“百一生灭名一刹那,六十刹那名为一念。”或谓“二十念名为一瞬,二十瞬名为一弹指。”皆泛指极短促之时间。又发起一个意念之间,称为一念顷或一发意顷。[摩诃僧祇律卷十七、大智度论卷三十八、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

(二)指一次之念。梵语eka-citta。念为思念之意,一般有“心念”、“观念”(观想法性之理、佛之相好、时节因缘与众生之素质能力)、“称念”等名词。净土宗将“念”解为“称念”,故以一念配合一声佛号,称名一句即谓一念。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九上):“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无量寿经钞卷六]

  (三)指三千性相所圆具之一念心。此乃天台宗所立。谓心具足一切,即称一念。[摩诃止观卷五上](参阅“一念三千”49)

  (四)一念相应。依据与刹那一念相应之智慧,而顿时开悟,称为一念相应。大乘起信论等谓,本觉与始觉相应,而理智冥合之无念之念,即是一念。[大般若经卷三九三]

  (五)与其他语句连用者有“一念信解”。乃一次听闻佛法即告开悟之谓;念一声阿弥陀佛,称为“行之一念”;对阿弥陀佛生起信心之刹那,称为“信之一念”;于其时,决定往生净土之因,故称“一念业成”;不拘一遍或十遍地称念阿弥陀佛,以成往生净土之因,称为“一念十念”。此外,有关一念称名念佛之成语甚多,如超乎思想之境界,称为“一念不生”,归依佛法而生信服之心,称为“一念随喜”。[法华经分别功德品]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一念”的解释

  (术语)其说有二:(一)极短促之时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时节极促也。”教行信证文类三末曰:“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克之极促。”观无量寿经曰:“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然其时限,诸说不同。仁王般若经上曰:“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之一刹那,经九百生灭。”往生论注上曰:“百一生灭名为一刹那,六十刹那名为一念。”摩诃僧祇律十七,则谓“二十念名为一瞬顷,二十瞬名为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为一罗豫,二十罗豫名为一须臾,日极长时,有十八须臾,夜极短时,有十二须臾,夜极长时,有十八须臾,日极短时,有十二须臾。”此即一昼夜为三十须臾,一须臾二十分为一罗豫,一罗豫二十分为一弹指,一弹指二十分为一瞬,一瞬二十分即为一念之说也。又大智度论三十,引经论谓“一弹指顷有六十念。”华严探玄记十八,谓“刹那兹云念顷,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此二说可为同意。彼翻译名义集五,谓“刹那毗昙翻为一念”者,亦即以一念与一刹那解为同义也。(二)思念对境一次也。其义亦多。如天台,以阴妄刹那之心名为一念。又或以本觉灵知之自性,谓为一念。净土门诸派,以古来一念多念之论盛行,随而一念之解,其说不一,如日本幸西氏,称弥陀果体所成就之佛智,谓为一念,所谓“一乘即弘愿,弘愿即佛智,佛智即一念”是也。如日本亲鸾氏,以闻名信喜之心,名为一念,教行信证六,所谓“一念云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为一心。”是也。又依选择集上,则谓“念与声是一。”其证则引观经下品下生“使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论十念即为十声。故诵经谓之念经。诵法华谓之念法华。称佛名谓之念佛。凡念字之义,虽通于观念称念,而弥陀之本愿为称念,故一念十念之念,即指称佛之声也。按义寂之无量寿经疏曰:“此言念者,谓称南无阿弥陀佛。经此六字顷,名一念。”同疏一曰:“言一念者,以事究竟为一念,非唯生灭刹那等。”无量寿经上曰:“乃至十念。”同下曰:“乃至一念。”即一念十念之义也。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一念”的解释

  [出华严经]  念即心念。此之一念。有真有妄。若凡夫以根对尘所起之念。念念生灭。此妄念也。若离根尘真净明妙虚彻灵通之念。即是如来正智之念也。此正智之念。非生非灭。不常不断。促一刹那而非短。延无量劫而非长。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是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梵语刹那。华言一念。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 明·一如等 撰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一念”的解释

  1.一个念头。2.(喻)极短的时间。 - 陈义孝编

【俗语佛源】对“什么是一念”的解释

  
  极短促的时间,称为“一念”。“一念”短到什么程度?《仁王经》说,“一念”中包括九十刹那,一刹那中又包括九百次生灭。《往生论经》说,“一念”中包括六十刹那。佛家提倡从“一念相应”下手修行,即抓住一闪念,与清净自性、禅定智慧等互相契合。又提倡“一念不生”,即凝心息虑,不生一念妄心。佛家还认为,空间、时间都产生于“一念”心中,所谓“一念三千(世间)”,“一念万年”,皆指此。后因以“一念”指一闪念间。如《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俗语中又有“一念之差”,谓动念间出的差错。如夏衍《掌声与哀声》:“(执政的阶层)一念之差,一事之误,往往可以使千千万万人民沦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境。”  (李明权)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佛学次第统编】对“什么是一念”的解释

  一念者,阴妄刹那之心,名为一念。本觉灵知自性,亦即一念。夫一心具三千,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则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问:“一念具十法界,为作念具?为任运具?”答:“诸性自尔,非作所成,如一微尘,具十方分。” - 明·杨卓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一念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