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智海法师宣讲)1
南无本师释伽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白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普登法师:尊敬的智海大和尚,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今天是非常欢喜的日子,我们又一次有幸恭请到智海大和尚,在广德寺来宣讲《观音三经》的《普门品》。昨天晚上,大概8点钟的时候有个居士给我打电话,我就问他来不来听经;他说谁讲呀,我说智海大和尚。他说讲什么呀,我说讲《普门品》。他说,哦;《普门品》我背都会背了,还听什么呢?我说;你会背;不一定理解到其中的意思,即使理解到其中的意思,但不一定做到了,能够做到《普门品》上所讲的那就那就是观音菩萨。后来想一想,我跟观音菩萨有缘。那就来听一听,所以他今天座到最后。
这几天讲经的地点有点变化,因为大殿在维修;我们把讲经地点零时点改在五观堂。这就我们回想起,广德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在五观堂讲《普门品》这不是第一次。80年代末,大概是89年省佛协会长,文殊院的方丈宽霖大和尚;也是在这个地方讲的《普门品》。所以今天十多年,智海大和尚又一次在这里讲;我想这是缘分殊胜;这是大家与两代高僧有缘,与观音菩萨有缘,我想这几天;昨天智海大和尚来的时候,我跟他谈到,他这期间,包括30天正月30晚上的传灯,他都会与大家一道。我想这一次因缘非常殊胜。天气比较暖和,虽然观堂比原来的大殿略小一些,但是;我想主持有序座两三百人没问题,即使做不到,后面有后观堂也能够听闻到。另外大家可能没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个书,我记得去年跟前年;智海大和尚讲这个经的时候,我们印制了一批《观音三经》的注释,既有经文又有注释,很多些居士都拿到过,因为我们前后印过二三千册。当然上午大和尚可能不会讲到正文,
下午2、30——4、30.上午9点——11点
大家回到家中找找,把往年的经拿出来,实在没有。我们今天下午会发一些圆英法师《观音普门品》讲记;但是不好懂;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恭请,智海大和尚给我们宣讲妙音。阿弥陀佛!掌声·······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请坐
大众;阿弥陀佛!
多灾多难的08年已经过去了;09年我们还在春节之中;今天是正月24,所以说春节还没过去,现在给大家拜年,说是过了15就是拜晚年了,既然早年没赶上,就赶上晚年。给各位师父,给位居士菩萨拜个晚年。掌声···(大众)
非常高兴连续三年以来,广德寺常住都很慈悲,要我在这儿跟大家一起学习《观音三经》,这对于我本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一种鼓舞和鞭策;我相信对于大家来说也是一样的;因为佛教徒闻思佛法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可以说修庙、日常生活、如果缺少佛法的一种滋润,我们就感觉到生活当中似乎少了一样东西。有信仰和没有信仰他是不一样的,有闻思和没有闻思他是不一样的,有修持和没有修持他也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些不一样;从什么地方开始发生转变呢?也就是从佛法当中。所以说;我们今天都很幸运,能够滋润释迦牟尼佛教化,我们今天还能够坐在这里听闻佛法、思维佛法、修持佛法。由于这些殊胜的佛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不一样,这是非常幸运的事情,我们现在能够获得人生,能够听闻佛法,何其幸运。放眼观察一下,我们现在寺庙外面能够听闻佛法有多少,所以说,随时随地对于我们听经闻法,要生起难遭难遇之想,那么我们今天就以这种难遭难遇的心情,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个方面呢;从前两年的余序,常住上既然布置了《观音三经》的学习任务,一年之后;那么今年就挨着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二一个方面呢;我们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我们遂宁国家和政府都很重视,在打造观音故居;我们可以说每一年来看到;都有新的景象,包括城市的变化、寺庙的建设。这些都有大的改变。我们这些生活的环境,在于我们大家的建设,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包括我们自己寺庙的环境,我们自己修学的环境,特别是我们自己每一个人的内心环境,在于我们自己要去建设,如果不建设,不管是我们大家都具有如来佛性,如果不好好的对质烦恼、对质毛病,发菩提心,好好的闻思修行,利于众生,非常良好的一种德行,还是显发不出来,所以说是非常可惜的。三个方面呢;大家都经历了2008年正在进入2009年,我们08年经历了多少事情;雪灾、冰冻的灾乃至水灾、汶川地震等等,所以说这个灾难在最近是非常频繁,我们生活在这个危脆的世界上没有安全感,随时随地都是忧心交加,外在的灾难、内在的烦恼,生存的竞争;还有我们内心的不安宁,这所有的东西;每个人只要切实的注意我们生活的周围;也就可以体察我们现在所处的一种环境,看看我们自己的心安吗?看看外面的世界清纯吗?内忧外患啊,都充满很多问题,每一天我们广德寺、林泉寺;烧香拜佛的有多少,非常之多,他们所求的是什么?也就是一个平安幸福,求智慧求佛报,为什么要求这些?一个方面;就是我们自己非常缺乏智慧,二一个方面呢;面临着内忧外患,外在的一切灾难,内在的这些烦恼,各种无名、各种脾气,我们内心都希望能够改善一些,心理里面更平和更祥和。更有智慧。我们自己人生也需要更顺利,外面世界也需要那些灾难要少一些,或者说把这些灾难转为祥和。我们在人生当中应该说是充满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一辈子的所求;不管众生有那么多,其实都差不多都是一样的,就是要求离苦得乐。在这些苦难当中如何才能消除烦恼,面临着我们内心的一种困惑和烦恼。我们怎么样才能求得智慧与安宁。
《观世音普门品》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是我们娑婆世间难苦难世界的救护主,我们不仅仅是自己要离苦得乐,拿我们现在苦难当中的许许多多的众生,我们也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的要大发慈悲心;要利益家庭、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民族。这种慈悲心的一种显发,通过学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可以转变。所以说一个方面视为苦难的一种救护;二个方面也能够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之心;利益众生。学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他有这么样殊胜的因缘。还有一层意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代表了整个《妙法莲华经》的一种精髓,虽然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只是《法华经》当中的一品。他把《法华经》的精髓非常巧妙的揭示出来了,那么我们平时大家都听说过,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就说你要开悟研修《楞严经》,对于我们自己明心见性很有帮助,那么在《楞严经》当中七处真心、八还辩解。看一看我们这种心性究竟是什么?看一看我们这种心性;究竟在那里,如果学佛不明心见性的话,很多地方就不能够真正修行,学佛明心见性是第一步。依我们自己的心性而起修,那就称之为实心达本,认识我们的心就认识修行的根本。
释迦牟尼佛一代史教当中,左说右说、大说小说、乃至显说密说,其实都是为我们要认识自家宝藏,要认识自己的心,如果不认识自家的心。很多时间我们就处在无明当中,处在虚妄分别当中,处在执著当中。有这些无明烦恼、有这些执著、有这些造业。将来那就是轮回世界,那就是苦海世界。面临这些灾难;要知道这些灾难来源于什么地方。他是来源于我们的自心,来源于我们自己的一种造作,来源于自己不如理、不如法的业。如果能认识到这种根本的话。我们一切外在的灾难也好,一切内在的烦恼也好。不外乎自心的虚妄性的产物,虽然说看起来有这么多的灾难,看起来有这么多的烦恼。我们认为是真正的,我们认为是实在的。但是佛经当中给我们宣讲这些灾难和烦恼,其实都是自心造作出来的,如果不明了这一点,要想离苦得乐没有找到根本,那就很艰难。我们建设祥和的世界,和平的世界,如果说没有找到这种根本的话,那也很艰难。祥和从什么地方祥和,整个世界的和谐、和平从什么地方得到实现呢?也是从我们自心开始。实心达本是一步,然后发菩提心、发善心、利益人类、利益众生,这个才能修得来祥和的世界,修得来和平的世界。我们现在追求的和谐世界才能够得以实现。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说我们起心动念都是去害人、整人、去损伤别人。你想一想;我们这个世界能不能够求的和谐呢?我们现在整个世界都在谈和谐。那怎么样才能和谐,大家反思一下。你去整人,你去害人,你想你的人际关系能不能够很和谐呢?你的环境是不是能够很和善呢?这就很艰难。你要收拾别人、别人也要收拾你,你要骂他、他就要还骂于你,你要打他、他也要打回来,你要整他、他也不甘心,他也要给你整回来。这个是最浅显的一种道理。你看两给人相安无事的时候,甚至你想办法去利于他的时候,两个人是笑容可掬,你对我好、我对你好。自然而然就和谐了,但是两个人之间你踩我一脚,我踩你一脚,你扇我一个耳光,我扇你一个耳光。完了,立马就要起纷争。是不是这样,所以说要把这种和谐世界落实到我们实心达本上。落实到我们与人为善上。修行这个实心大本这是第一步。
我们今天念佛的,我们说自心是佛,自心做佛,对不对,还是自心的产物。说西方极乐世界不在自心之外。也就是自性的弥陀,自性的极乐世界。是不是这样,还是这样。包括我们今天修学一切法门。显宗、密宗,其实起源都在认识自心,如果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心,修行几乎就是不可能,那你认识自心了,要开始修行了,我们最终的圆满目标在那里呢?那就是在究竟成佛,《法华经》就开示这样的一种道理,我们平时所说《法华经》是一部大经。我们佛教的天台宗就是依这个《法华经》而立宗,他的宗旨我们平时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