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语录
慧律法师著
序
001~100则
101~200则
201~300则
301~400则
401~500则
501~600则
601~700则
701~800则
801~893则
序
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
圣者清心解脱自在,名之为悟。
悟道之人,逢苦不忧,甘心甘受都无冤诉。
一切境界,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喜风不动,冥顺于道。
智者一语,能令众生,破迷启悟,
转凡成圣,即心即佛,即俗即真,
方便即是究竟,语言文字即是圣者心要,
惟愿有心人善用之。
001~100则
◆生命的序曲是几声的哭泣,而终结郤只是一声的叹息!
◆生命的本质超越时空之外,“死”只不过是此世他生形式的改变,但生命却不因此而消失。
◆生命有如钟摆,在追寻与幻灭中摇荡。
◆“生命并不限于肉体,他只是我们意念的影像罢了。”肉体,恰如一口井周围的框柱一般,它只是那充沛的地下水源中的一个出口而已。
◆生命是一口气,快乐是一个念头。
◆要使生命开花结果,必定要经过患难的洗涤灌溉,经常在安逸的空气中,反会使生命花朵的枝条,柔弱无力,一遇意外摧折,便会凋落。
◆从有限的物质中,观内在无限的生命。
◆无论命运之手对我们是否残酷,我们都可以把人生的每一刻过得最好——这就是生活的艺术。对具有理性的人而言,这是真正的财宝。
◆人间之大智,在乎洞悉本身之缺点。
◆人的价值在于他懂得善尽他的义务。
◆“心地安祥”的快乐,比世间一切财物的价值都高。
◆单纯的心是一种最美的心情。
◆“亲切”像美丽的花朵,可以美化我们的人生。
◆亲切是一种无声的韵律,它能让你周遭的人产生共鸣。
◆“不亲切是一种残忍的自私,因为它不仅会阻止你拥有快乐,同时,也阻止你拥有朋友。
◆思想是一个雕刻家,它可以把你塑造成你要做的人。
◆我们习惯性的思想在我们脑子里,给予一切我们所接触的事物,一层特别的装饰,这是一种虚伪的思想——这将扭曲真理。由于我们习惯性的思想,所制造出来的周围气氛,对我们每个人都形成了某种比我们所居住的房子更坚硬的东西,如同蜗牛随时随地带著走的壳一样。
◆如果我们不要为别人的说法和作法而忙乱,心中必会安祥得多。
◆没有内在修养生活的人,是环境的奴隶。
◆有时我们为了小小一句话,争得脸红脖子粗,哭笑不得,好似语言有“生命”一般。
◆安祥的精神境界——就是以豁达淡泊、顺应自然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种种无常变化,将痛苦忧伤的情绪降伏到最低点,于每一分,每一秒中都具足喜悦、满足,内心一片安宁,没有任何不满、怀疑、抱怨在心头。
◆不知事情原委,只是茫然看著的人,或不知自己站立何处的人,是可悲的。
◆以诤止诤,不得止,唯忍,能止诤,此法乃真尊贵也。
◆愤怒是盲目的,在能掌握判断事实之前,就遮避了智慧的眼睛。
◆掷骰子的方法,只有一种是赢的,那就是把它们掷到九宵云外去。
◆人生并不是受环境的支配,而是随著你自己的习惯思想而摆布。
◆人生有百分之十是看你的行为,而其余的百分之九十,则看你如何接受。
◆假如人生对你而言并非一种大喜悦,那只因你的理性走错了方向。
◆终生让步,看你如何!
◆全世界的黑暗,都不足以让一根小小的蜡烛无光。
◆最好最饱满的稻穗,最贴近地面。
◆对失眠的人而言,夜是冗长的。对于疲倦的人,一里路都嫌远。对无知的人来说,一生是漫长的。
◆当你心中的光消失的时候,你的去路便只有黑暗一片。
◆只有驱走心中一切自私之念时,理性之光才不会让黑暗吞噬。
◆用你的内心深处,虚心的去学习。那么,天地万物都是我们的导师。
◆时间是神圣的礼物,每日是小小的人生。
◆柏拉图——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
◆佛说——一切现象皆是我们本来的面目。
◆心容太虚,何处不是你的故乡?
◆智者,不会坐著为他的损失垂泪,而会愉快地起立,寻找减少损失的对策。
◆无限的和善,是所有真正伟大人物,所拥有的天赋和至宝。
◆认识自身的缺点,是一个人最高智慧的表现。
◆以温和的态度对待毁谤你的人,其实对方已被你征服。
◆能克服自己的暴怒,便能克服最强的敌人。
◆鞭子能留下伤痕,口舌能造成创伤。自古死于诽谤者,比死于刀剑者多得多。
◆你无法控制外在的环境变化,但是你可以控制对它们的反应。
◆我们不要在愤怒中回顾,在恐惧中前瞻,而要在清醒中环视。
◆假如你不能学会在困境中大笑,那么直到你年老,都不会遇到值得大笑的事情。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忍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忍耐与缄默,是对诽谤最好的回应。
◆小隙缝也能容阳光穿透,小事情也能够显示个人的品格。
◆性格其实是习惯的延伸。
◆没有任何岩石,坚硬到足以经得起小水流千年的冲击。
◆对于小事疏忽懈怠的人,他人生的船已有了破洞,若不予以修补,终必难免沉没。
◆江海之所以成为百谷之王,接受百川之水,是因为江海善于自处低下的位置。
◆住在山上的人,比住在山下的人较早看到日出。拥有精神生活的人,比受到物质约束的人,较早看到光明的出现。
◆所谓小事,乃大事之根苗。
◆一盏灯点燃另一盏时,没有一盏会因之减弱;当一颗心照亮了另一颗心,它会使你内在更为光明。
◆有自制能力的人——堪称强者。
◆满足于自己境遇的人——方称富者。
◆从任何东西都能学习到启示的人——就是贤者。
◆最微小的小草,也会与旁边的花朵,分享满杯的露珠。
◆自然界中最大的变化,是在不知不觉间进行的,是慢慢成长,而不是突然爆发的,精神的成长亦是如此。德行的改善,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完成的,人必须在经过长久的时日之后,才能看出自己的进步。
◆面对光明,阴影永远在我们后面。
◆美是要以德行来烘托,如此,才能倍增美感与价值。
◆能保护自己的人,必懂得为他人著想,为他人著想并不吃亏,因为,唯有促使团体和谐,才能实现自我。
◆以友善的态度来应付烦恼,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认清烦恼的真面目。
◆一切美的基础在于一颗和善而乐于助人的心,这种善良的心理,使你的容貌显示出来,就是如此美丽。
◆精神本身就是自己的审判者,同时也是自己的避难所,不要伤害了自己内在世界,这位至高的审判者。
◆美而无德,就像没有香味的花一样——虚有其表。
◆一个人的自我完成,是视个人自我奉献的程度来决定。
◆把长处托在掌上,把短处藏在腋下,这是自欺欺人。
◆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起。
◆悔悟——就是承认自己每个阶段的罪恶与缺失。
◆悔悟——就是拒绝自己内在的一切恶劣成分,净化心灵,让心灵准备向善。
◆我们都迷路了,唯一获救的希望,就是认识到我们全都迷路了。
◆人于自己身上加上两个行囊,一个装著我们的过失,放于背后。一个满载著别人的过失,放在我们面前。人们往往只看到面前的,却忘掉了背后。
◆智者改过迁善,愚者耻过逐非。
◆愚昧的人,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出他人的过失、缺点,但同时,这也是每一个愚昧者的通病。
◆能控制自己怒意的人,已经打倒了最大的敌人。
◆时常被莫名的情绪反应所束缚之人,就如落雨的湖面般,难以感受到平静安祥之美。
◆烦恼像婴儿——只有受到滋养才会成长。
◆放心吧!你所感到不安的事,就看你怎样对待它,你只要好好注意自己的思想与行为,随时努力将其导向正途,不用问事情将会如何发展,而都让它有助于自己的成长。
◆将恩惠刻在石上,将仇视写在沙上。
◆一个具有高超性格的人,就能成为自己的主宰。
◆若是无法成就伟大的事,就用伟大的方法,去做微小的事。
◆来自心里发出的好意,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它是一种无声而重要的力量。
◆人如何看自己的命运(或如何接受它)。无疑的,比只是想要了解他的命运是什么,还来得重要。
◆垫起脚尖的人是站不久的,跨大步的人是走不远的。老老实实,是最好展现自我的方式。
◆凡事以善意解释,心无旁骛的工作,自能不受末节枝叶的事所困扰。
◆人对任何事情,都很容易成为习惯,尤其周围的人都那么做时,更是如此。
◆人人都在追求富贵,但只要大家能看清自己因而失去的许多东西,他们应该就会把现在用在获得财富上的精力,用来挣脱财富的束缚。
◆老是战战兢兢怕失去什么的人,一定不能体会到人生的喜悦。
◆唯有舍去固有的角度来观看事物时,才能以更包容的心,来体贴其他的立场。
◆人的行为很少出于理性,很多诉诸感性,而最大部分则来自习惯。
◆世界上没有比专事行乐的人更傻了,因为每一种超越正道的逸乐,都有如在骨头内燃烧著一把火,将他的生命实质当做燃料而烧掉。
◆朝向阳光,就看不到阴影。
◆世上没有真正的黑暗,只有晦昧的眼睛。
◆将眼光放远些,福祸本无定论,一切逆境,未尝非福,看你怎么用心而已。若仅就人生某一部分的影响,来判断一生的成败,即属愚昧。
◆命运加给人的不幸,还有避开的可能,但自己加给自己的不幸,却无挽救之路。
101~200则
◆幸运只帮助努力的…
《清心语录(慧律法师 893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