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量寿经讲记 泉池功德 第十七

  泉池功德第十七

  这一品还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环境的殊胜。前面介绍住处,此品介绍住处以外的环境。

  又其讲堂左右。泉池交流。

  这一句是说明宝池德水的总相。

  纵广深浅。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洁。具八功德。

  这一段是讲它的形与量。讲堂是指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的处所。处所非一非多,所以不可思议。你说它是一,几乎遍国土,处处都见到佛、观音、势至在说法,的确像《楞严经》上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确实,弥陀是“一多不二,一多无碍”的境界。在《无量寿经》里,有很清楚的经文说明这个事实。凡是弥陀说法的处所都有宝树,前面讲是菩提树;都有宝池,池里的水具无量功德,能广利众生。无量功德归纳成八大类,八功德水。

  经文说,“纵广深浅,皆各一等”。“皆各一等”,就是指上一句,宝池处处可以见到。大、小、广、狭,随众生的心念。你喜欢大就大,喜欢小就小,喜欢深就深,喜欢浅就浅。所以,西方世界绝对不会闹水灾。因为水能随心如意,怎么会氾滥?不会的。

  先说长度,“或十由旬”。“由旬”是印度的长度单位。古代记载印度“由旬”的长度也不一定。我们晓得,古老的印度没有统一。中国到汉朝时候才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历法统一,也就是现代讲的时间单位统一。以十二时辰表一昼夜(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第二是文字统一。第三是度量衡统一。如是人民生活就方便。印度始终是一个部落国家,没有统一,每一个国家用的历法不一样。今天这个国家过年,过几天那个国家过年。度量衡也不相同,同样说“由旬”,每一个地区实际的长度并不一样。所以,经上讲有大、中、小三等,大由旬合中国八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小由旬四十里。都是“由旬”,实际上差别很大。那个时代的“里”,跟现代的里又不一样。汉朝还是沿用周朝的制度。

  弘一大师在《律学三十一种》里,著有“周尺考”,做考据的工作。周尺的一尺,大概只有现代尺的五寸多,还不到六寸。经典上常常记载,佛陀在世身高丈六。用现代的尺来算,丈六很高。如果用周朝尺来算,丈六是大个子,比一般人高不了好多,非常正常。我们一定要知道,当时的长度单位不同。纵然是小由旬四十里,实际上,这池也相当大。十由旬就相当大,到“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面积就像大海,像现在太平洋这么大。当然,那个地方的人高大,池塘没有这么大也不像话。所以这个由旬,算起来应该是大由旬,不是小由旬。因为西方世界的人高大,池塘一定要这么大才能相称。否则,小水塘都称不上。这是西方净土每个人家的游泳池。

  “湛然香洁”,此是功德。“湛然”是水清。即从水面看到水底,清清楚楚,一点染污都没有。我们这边有湛然的水,可是这边的水不香。洁有,香没有。此方的“洁”,我们肉眼看起来很清洁,天眼看起来不清洁。不要说一般的水,过滤的自来水,如果检验一下,里面还是非常混浊。你要是看到检验结果,一定不敢喝,这是真实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水是真正的清洁。

  “具八功德”,此是把水的好处归纳为八大类:

  第一、“澄净”。我们世间的水也有,但是不像西方极乐世界的水,普遍都是澄净的。我们这个世界,有少数在山野的泉水很澄净。

  第二、“清冷”。这是它的好处。我们世间的温泉热,寒泉凉,手伸下去会冻。西方极乐世界的水清冷,你一接触到水,感受非常舒适。

  第三、“甘美”。水的味道是甜的。不像我们这里,泉水是淡的,海水是碱的、苦涩,都不能饮用。西方极乐世界的水甘甜美味。

  第四、“轻软”。水的德用前三,我们世间的水也具有。然此世间的水很重,有很大的压力。西方极乐世界的水轻软,因此它可以往上流注。我们这边的水往下流,不会往上流。能向上流,可见其水轻软。

  第五、“润泽”。我们此地的水也有润泽的功德。

  第六、“安和”。我们这边的水没有。这边的水,必须很小心、很谨慎,才不至于发生危险。水能淹没房屋田泽,能淹死人畜。西方世界的水决定没有这个现象。水随人心意,安和无比。

  第七、“除饥渴”等无量的过患。我们这边的水可以解渴,但是不能充饥。西方世界的水不但解渴,可以充饥,而且可以治疗一切病苦。所以,常常沐浴在七宝池中,身心健康,百病不生!有很多殊胜的好处。

  第八、“长养善根”。此更不可思议,这是我们世间的水决定做不到的。所以,彼土的宝池德水,不是我们这个世间能相比的。

  身心健康,是有情众生的第一德,绝对不是权势,不是地位,也不是财富可比;健康是第一德。每一个人都想健康,偏偏一身的病痛。病痛从那里来?都是从染污来的。生理染污,一切病痛现象就出来。如果你身体丝毫染污都没有,怎么会生病!可是身体受心理的影响,受心理的支配。一个人原本身体很健康,如果他怀疑,我有病,有什么地方不舒服!怀疑三天,决定生病。这是心理不健康,身体当然就跟著害病。由此可知,所有一切疾病都是从妄想生,从烦恼生。

  治疗身心一切病苦,最好的良药就是“老实念佛”。老实,心清净。心清净,身就清净,怎么会生病!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之处,是所有一切有情、无情时时刻刻提醒你念佛。所以,那个地方的人不会退转,一生成佛,道理就在此。

  岸边无数栴檀香树。吉祥果树。华果恒芳。

  “恒”是恒常。因为西方世界没有四季。我们这个地方四季分明,春生;夏长;秋天树叶就变黄、变色;冬天就凋零。它有变化;西方世界没有变化。“恒芳”,永远是那么茂盛、芬芳。

  光明照耀。

  前面我们读过,一切宝树从根到枝条花果,都是众宝所成,所以都放光,“光明照耀”。

  修条密叶。交覆于池。

  “修”是长。像杨柳丝一样,很长、很美。树叶很密、很茂盛,“交覆于池”。七宝池岸边的树,能把池塘遮盖住一部分,池塘显得无比的美丽。

  出种种香。世无能喻。随风散馥。沿水流芬。

  香光美景!西方世界所有珍宝都有香气。种种宝香,能随人意。喜欢闻什么香,你就闻到什么样的香气。你不想闻,香气就没有,无不随心所欲。十方世界没有能跟它相比的。“随风散馥,沿水流芬”,这两句形容整个极乐世界,无论在任何角落都有宝香。

  又复池饰七宝。

  不但池是珍宝所成的,还加上装饰。这些装饰品也不是有意设计的,更不是有意建造的。没有人设计,没有人经营,全是性德流露,自然成就的。这是称性功德,是真如本性的德相自然流露。

  地布金沙。

  “地”是池底。不像我们这边的池底是泥沙;西方世界一切宝池,池底皆是金沙。

  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

  “优钵罗华”是青色的莲花。“钵昙摩华”是红色的莲花。“拘牟头华”是紫色的,也有人说是黄色的莲花。

  芬陀利华。

  是白色的。正如同《阿弥陀经》说的四色莲花:青、赤、黄、白。实则池中莲花有无量色。

  杂色光茂。弥覆水上。

  七宝池中有许多莲花,光色不同。此处我们要注意,十方世界往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所以,这些花不是西方极乐世界人种的。经上讲得很清楚,十方世界的众生,听到《无量寿经》,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才动一个念头—我要发愿求生,弥陀讲堂左右的七宝池中就生一朵莲花。莲花上面还有人的名字,自然现在那里。

  你念佛念得愈勤奋,信愿愈坚固,莲花天天长大,光色愈长愈好。将来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拿此莲花来接引你,托质莲胎!如果你念佛懈怠,念得不多,念得不得力,莲花就长得很慢,光色也不好。所以,莲花大小不相同,光色也不同。如果你退心,莲花就枯死,就消失了。因此,西方世界的七宝池中,天天有新花;每天也有不少莲花枯死。这是西方世界唯一看到的生灭现象。除此之外,在西方极乐世界看不到新陈代谢的现象,只有宝池莲花有生灭。

  明白这个事实,大家要注意,我们今天要争的是什么?莲花大一点,光色好一点。这是你真正可以得到的,永远得到,不会失掉的。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能带得去!你在这个世间想争什么?一生一世白争了,没有一样能带去。周师母是民国五十二年往生的,当时参加葬礼的那些人物,现在一半都不在了。题封面的赵恒惕老居士不在,南亭老法师也不在了。人生在世间,真的是过客,百年一弹指而已。

  必要觉悟!什么都是假的,什么都是空的,真的是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一切法中,那是真实的,我们永远可以得到的,要抓这个;假的,决定得不到的,我们绝对不要用心机。西方世界是真的,是确实能永远得到。能真正明白这一桩事,才是真正觉悟;把这一桩事抓到了,才是真智慧,才是不迷,真正有智慧,真正是大澈大悟之人。所以,我奉劝同修们要老实念佛。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念”就是妄念。要把一切妄念打掉,你就能往生不退成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证得清净法身。这是真的,决定可以得到的。

  我常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至于取舍,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根性、程度、生活环境,在一切法门里取其便利。修学很方便,没有太大的障碍,就取这个。决定之后,一定要一门深入,才能成功。从什么地方下手?先要“熟读”,读诵;其次要“圆解”,就是要透彻的理解;第三要做到,就是“受持”。受持是做到。这样求愿往生,没有一个不成就的。直接修学这个法门,本经后面讲“三辈往生”;《观经》讲得更详细,“三辈九品”,决定往生,万修万人去!不依照这部经典,修学其他经典、其他法门也行。但是要记住,原则不能变,也是读诵,圆解,…

《无量寿经讲记 泉池功德 第十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