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一苇过江 教理篇 缘起.性空.无我.禅

  缘起.性空.无我.禅

  

  缘起性空

  

  在这四次的课程中,我计划以一系列的四个讲题,将佛法作综合式的介绍,现在首先讲第一个题目———缘起性空。

  

  缘起是说明一切现象的存在,都是靠彼此互相衬托的关系而得显现,没有一法能有自主不变的特质。此没有自主不变的特性,我们称之为空性。以下略说明空性的特质:

  

  1.非自存:一切存在都从缘起而非自生,故有关「第一因」的一切理论,根本就是错误的。

  

  2.非独立:既然一切法是存在于彼此衬托的关系中,则无有一法有其独立性。如一个杯子,是因为有人看到它了,所以它存在。如果没有人看到它,则这杯子是否存在就不知道了。而我们如何能见到它呢

  是因为彼此间有着互存的关系。有人说灵魂能超乎我们的身心而得自在,然假使灵魂跟我们身心没有互存的关系,则它是否存在我们就无法断定!又它有否存在,对我们而言,也没有什么意义。又有人认为上帝是独立存在的。如果真有个独立存在的上帝,则我们反而不能认清衪了。所以「不与万法为侣」的是什么?没有这回事!一切法非自存!非独立!

  

  3.非永恒:这个世界经常在变化中,而在缘起的关系下,此一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的变化,所以这世法的一切没有一件能永恒不变的。

  

  以上非自存,非独立,非永恒的特性,我们名之为「空性」。有很多人不了解佛法所说的「空」,以为「空」是什么也没有。空其实并不是什么也没有。幻化流转的现象依然存在,只是它没有自主不变的特质!既一切法空,那我打你,痛不痛

  痛!「空」故应该是不痛的吗?不!就因为是空,所以打了才会痛。以不空则不变,不变则不痛。又既一切法空,那你吃饭吗?吃!何以故

  因为空,所以饿能变饱。不空则饿恒为饿,饱恒为饱。从以上事例中知,万物是因为空,才显现出它的作用。不了解空的人,以为空很可怕,以为空破坏一切现象。其实万物本来空,一切现象因空而存在,因空而变化。以下更从四大及时空的幻现中,说明万法皆空的道理。

  

  地大:指一切有质碍,我们通称为固体的物质。比如说木头,现在摸它是固态,等一下被火烧成灰了,那将如何?又为什么会有此固相显现

  因曾有人种树、伐木、加工。更因有人作意,根尘相触,然后有木头相生起。此相非自生、非自存、非永恒不变。

  

  水大:水在温度超过一百度时,变成水蒸气了。在零度下,又凝结成冰。又用电解质分解,产生氢和氧。水是什么?水不是个东西!但当某些条件具足了,而形成其特殊的形相,我们便通称这些因缘,这个形相为「水」。因缘变了,形相转了,便应有另外的称呼了。

  

  火大:想象中,火是一直在燃烧着。可是各位能把「火」这样的东西拿出来吗?拿正燃烧的蜡烛、木柴。不!我只要单纯的「火」,不要蜡烛、木柴等。做得到吗

  做不到!「火」也根本没这东西,因为有物质在燃烧,所以通称这燃烧的现象为火。如果有一种不待物质燃烧即有的火,那么我们便熄灭不了它了。

  

  风大:我们如何感觉到风的存在呢?风吹过竹林、房子,发出呼呼的响声。风吹到人身上,有股压力。这时我们得以知「风」是存在着。又风从门外吹进来后,我们把门关起来;这时风不见了,风到那里去了呢?风是空气流动的现象,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在密封的房间中,没有高低压的分别,风当然不见了。是因为「有」所以不见了;还是因为「无」所以不见了?非有非无!幻起幻灭!

  

  地、水、火、风,四大皆空。虽然空,还是有墙垣、有洪水、有火灾、有台风。不能认为水是空的,就往水里跳;火是空的,就往火里冲。

  

  其次再谈空间。空间的存在是自然不变的吗

  不!假如我们把物品移动了,则空间的存在就有了变化。又有人谓虚空无为。其实虚空仍是有为的。虚空的无碍相,是因为物品在移动中没有阻碍,或因看远物没有障碍,我们才确认虚空的存在。空是应「实」而有的,没有实物的衬托,也就无法显现空间的存有。

  

  最后谈时间。何谓时间

  一年,可说是地球公转一周,可说春夏秋冬一交替,可说十二个月圆月缺的循环‥‥不管怎么说,我们是无法离却空间的变化,而定义出时间的计量,以时间是非自生、非独立故。

  

  以上从理路和实例中已说明缘起和性空,其次再说明假名和中道。

  

  在万物的缘起中,我们所能认取的现象,只是假象;所能建立的名相,也只是假名。因为万物虽在前后不断的变化中,可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不是常,便是断。变化量小,以为是常;变化量大,则以为断,都与实际世界不相符合。又实际世界,以缘起故,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是无量无边。可是我们所见到的世界,总是有限有量的。由此有限有量的假象,所建立的一切名言,当然是假名。

  

  台湾中央山脉从北到南有许多别名,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奇莱、能高等。又如地球上有亚、欧、非等洲,地是连在一体,它们中间可没有界限呢!故界限是人订的,名号是人取的。人为了彼此沟通的方便,不得不用假名,可是往往用久了,便望文生义,依名责实。明明诸法是非常非断,非一非异的中道法,可是落入名下,却成非常即断,非一即异的二边见。边见即是无明烦恼的根源,我们只有深入缘起,观照诸法本空,才能不坏假名,而回复到诸法本来的中道义。这是我们学佛的目标,当然必待修行才能完成!修行是什么呢

  修行即是把我们偏差的观念和心态,一次又一次的修正。如何修正呢?下次继续说明。

  

  二、性空谈无我

  

  1. 有我

  

  在未谈「无我」之前,首先谈「我」是什么

  「我」有多少烦恼?一个人活着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维持生命的延续;第二、肯定生命的意义。此二者又互相影响。假使他认为生命没有什么意义,那么他就不用很辛苦地去维持生命的存在;同样,能够很轻松的维持生命的存在,有的人便觉得生命是很有意义的。以下详细说明此二者的烦恼:

  

  维持生命的延续

  

  

  

  (1)维持生活:每个人都知道活着是要吃饭,几天不吃饭,就没有力气,再过几天没得吃,就要饿死了。生活中的食衣住行来之不易,先要赚钱,买米煮饭,吃完饭还要排泄,生活非常的忙碌。

  

  (2)维持生存:对动物而言,只有生活的问题,而人类就有这第二个问题:人类不只是考虑到今天有没有饭吃,甚至考虑到明天有没有饭吃。生活是一天过一天的,而生存是指十年、二十年长时间的,此牵涉到一般人所谓的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人,常觉得今天虽活着,而明天是不是仍活着

  不知道!或者今天虽有工作,明天也许失业了;今年丰收,明年搞不好会饥荒。为了安全起见,有的人很烦恼。例如拚命去存钱,事实上他已经有很多钱了,可是他总觉得还要多存一点,为什么

  因为缺乏安全感的人,总觉得必须做很多保护自己的工作,才能使自己有继续活下去的保障。有人穷耽心那天会发生世界大战、核子爆炸‥‥,耽心很多未来的事情。事实上若只是为了维持生活并不困难,可是为了安全感,我们就必须付出很多的代价。动物只要有一个洞就可以活了,而我们就必须需要一栋房子,并且屋外还要有铁栏杆及种种防盗设备等。虽然每个人对安全系数的感受不同,有的人认为明天大概可以活,今天就安心的睡觉去;但是有些人一定要有百分之百、百分之千的确定才能放心,所以越没有安全感的人所要付出的辛劳也就越大了。

  

  (3)延续生命:即一般人所讲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个人的生命要维持下去。整个家族、民族的生命也要维持下去,为了延续生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一个孩子出生,从小就要喂奶、换尿布,慢慢将之抚养长大;甚至结婚了,有些父母亲犹认为子女还小,还须照顾。父母总放心不下儿女,为什么

  因为使命感的作祟,认为一代必接一代,不能使它断绝。尤其是中国,这种传宗接代的观念特别的深厚,因此所付出的代价远比其他民族多多。总之,要维持生命的延续,要付出很大的辛劳。

  

  肯定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们先从一般人如何去肯定生命的意义讲起。例如:有人觉得听了这场演讲很不错,就认为今天过得有意义。或者有人赞叹你这套衣服,你便觉得活着还蛮有意义。一般人如何来肯定生命的意义

  以我分析可分为:

  

  (1)执着优越感:我比你有钱,我是大学毕业,我就比别人优越。人经常要努力去抓住一样东西,只要感到我所抓到的分量比别人重时,就觉得比别人优越。在优越感中,我的生命就有了存在的意义。人为了建立自己的优越感,很可能去攻击别人———能把对方贬得低低的,才能证明我比他优越。有时候,认为对方太优越了,我们没办法超越他,于是就扯他后腿。许多人为了建立优越感,就用这种不正当的手段,结果搞得自己身败名裂。

  

  (2)执着成就感:优越感是跟别人比的,成就感则跟自己比。例如:设计桌子,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现在自己做,做成了就觉得很欢喜。这件事别人不一定知道,但是自己中意,所以成就感便跟着而来。或者看一本书,看过后心有所得,这也有成就感。所以成就感主要是从创造中去满足的。当一个人创造力越突出时,他就越有成就感。若创造力不够高时,他可用模仿,别人做出来的东西,我也跟着做。在模仿之中,也可以得到某种成就,但这种成就不高,感受不会深刻。甚至有人以迎合某个已有成就的团体,从沾点光彩中,认为自己有所成就。万一什么都不是时,就只好整天幻想,假如我是发明家,我会如何如何‥‥。在现实之中无法得到的成就,就在幻想梦境之中自我陶醉。

  

  (3)执着归属咸:归属一个团体…

《一苇过江 教理篇 缘起.性空.无我.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