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日记
太虚
正月
元旦──国历二月十九日──:寓碧鸡山云栖寺方丈。晓起,于法座前整威仪礼佛。寺中有自方丈以至百工,陆续来贺年。余去岁除夕前二日,与转逢老、苏慧纯同抵山,乃转等被诬在拘未出,郁坐不乐。案有林[山+求]屺居士求书,写:“从来第一义谛,心言都所不及;岂唯观无可观,亦复说无可说”一偈试笔。徐平轩居士来访。午,同应赵家在丈室所设斋。
初二:催定安方丈赴昆明保释转、苏等。午应徐昭武居士所请斋;席间为徐照武、金仲陶、李献延及赵家诸居士谈楞严心要,颇能契会。
初五:定和尚偕转、苏及尘空等回寺;王竹村居士亦同来山。余适于午饭后散步林间,跌伤面手,腰膝亦隐然作痛,喜哀参半。王竹老以滇三七食之良愈。晚闻谈已故哲嗣夙慧事,颇异之。
初六:定和尚以汽车邀余及转、苏、尘并妙乘赴浴安宁温泉;访李印泉先生,并遇王述曾居士。泉有明杨升庵题“天下第一汤”额,及陈大宾诗碑,乃成“天下第一汤泉,华清差可比拟;大宾池上留题,老僧亭间延伫”,一六言绝以记之。初八:太华寺请斋,并邀王、李、苏诸居士及转、尘、妙诸师同往。定和尚商请于寺讲经结缘,遂定十七日开讲心经。
初九:王竹老下山,返昆明自宅。别前,细谈滇省佛教及鸡足山事,洎对余此来希有以弘振之。
初十:漫游普贤寺,至碧鸡关、下高峣,遇董雨苍居士,邀过其别业茗谈。十一──三月一日:钟衡平率眷及友来山敬礼。午饭毕,率之参观,至寺后大悲阁,告以将略事修葺移居之。
十二:追念常惺法师,成:“识面今廿三载,知心亦十八年;方喜责可君贷,那堪逝占我先”一偈。
十三:下山乘船过大观楼,登岸环游一周,至胜因寺。午饭后,由慈济导游金马山昙华寺。晚由月沧引观昆明夜市,宿翠湖佛教会。
十四:上午剃沐毕,参观孔庙改设之民众教育馆。
下午,应龙主席志舟约,由定和尚陪赴五华山省府。其副官主任李华鹏甚信佛,招待颇殷。晤龙主席谈佛教诸事,尤极融洽。并遇川滇铁路公司沈总经理,及中国银行宋经理等同在座。
十五:月沧邀余及钟冲平、苏慧纯并定妙慈诸师,赏月于翠湖海心亭畔柳堤上。某居士携奏音乐机片,怡然遂成一绝。
十六:定和尚备汽车邀游筇竹寺、海源寺;于寺旁灵源别墅访周惺甫先生。去年,与先生在国府及考试院曾相邂逅,晤谈移时。偕至正觉寺午斋,同席更有何筱泉、方国瑜等有志馆编修四五人,畅论佛教,款洽殊殷。别,乘原车返云栖寺,归识所感云:“雪庵遗植筇竹,龙洞开浚海源,叹息钟沉正觉,凭谁唤起佛魂”?十七:在云栖寺法堂(即戒坛)开讲心经。先由方丈礼迎至佛殿拈香,唱佛,入法堂升座开讲。听众寺僧及诸山僧众百余人,来宾与男女居士百余人。余讲,由尘空记录。午,苏慧纯设如意斋供众。
十九:午饭时,转、苏等又传去被拘。初以为一询可了,次日闻事态益严重,心忧之,多方以为营救。
二十一:心经原拟再讲多日,为转、苏事,定和尚等皆营营不安,入经文遂略释,才两座而毕。讲录整理后,将由云栖寺付印流通。
二十二:江民之君率母弟嫂侄等七人来敬礼;其母张氏在重庆曾皈依,法名心升。
二十三:重修鸡足山志馆总编辑彭寄甫,谈鸡足山事,涉及王阳明学禅宗,及昌明佛教,改造中国文化等问题。
二十四:徐昭武居士列举“若无我谁受业报”及“佛生一体众生何须成佛”等疑问,余随问为释,欢喜作礼而去。
二十六:云栖寺闻是日龙主席将来寺宴请翁部长,朱、王二秘书长,及中央研究院评议诸君,寺中整洁筹迎。而实则为陆财厅长、张建厅长、禄路局长主请,龙及翁、朱、王均未到。到任可澄、黄衡秋等数十人。张厅长、禄局长就余谈颇久。张以须训练寺僧,能贡献国家,服务社会为言。余谓:僧寺系适应以前国民而立,未能赴现代需要,亦与一般齐民同耳。其根本还在政府能扶助僧中先觉者,施行现代僧教育,建成现代僧制,乃能应付现代环境也。方丈前牡丹是日初开一朵,游者皆留连欣赏。滇正月之物候天气,殆同江浙之初夏。
二十七:定和尚赴省,嘱为转、苏等访李印泉、周惺甫、王竹村诸公,谋保释。二十八:正午微雷暂雨。来云栖后,一晴将匝月矣。闻云南春冬常晴,惟夏季多雨。
二十九:移居大悲阁方毕。郑太朴以任中山大学教授入滇,偕工兵署二二厂周自新厂长夫妇来访。郑为昔年陪游法、比、德诸国者;周亦在法时故友,话旧甚乐。郑告余次日即赴澄江县中大,周在昆明可常晤。旋绥署军医处周明齐处长,偕葛清品、周泽民、徐中尚三君莅谈。周兼军医校长及云南省佛教会常委,于佛法提倡护持颇力,请余星期六赴医校为学生讲演,以开拓青年研究佛学风气;余佩其热诚而许之。三十:金仲陶居士偕张愚若翰林顾访。张、金信佛多年,曾皈依常惺法师。张年七十,神清体健。谓昔年曾晤余于北平柏林寺,殷殷问常惺病故之状。是日得渝函,邀同发起护国息灾法会;佛化新闻载法会成立甚详。当复戴季陶院长等一航空代电赞叹之。
二月
初一──三月二十一日──:云栖寺传戒,请讲梵网戒本等,转推尘空法师讲之。余才听开讲,即有军医学校周明斋校长派来赵训育主任及杨副官持函云:星期六所邀各界人士甚多,请先布讲稿,余乃拟总题并别目与之。是日,撰成常惺法师塔铭;并开始写五十以前的自传,述其缘起云:“文友,学生,信徒,要我写自传,早已是多年的事了。或因法务鲜暇,或有经书可看,而一自回顾生平,又觉千疮百瘢。已强半馍糊不甚了了,所以终鼓不起兴致来写。移寓碧鸡山云栖寺匝月,徜徉山水以外;心境闲甚。偶然高兴,写了几天日记。事怕起头,一起头颇想从己卯元旦一直写将下去,有事写几笔,亦不定每日要写。又因为五十以后有了日记,联想到把五十以前的凭记忆追写些出来,亦为消遣闲空日脚的好法子;于是我五十以前的自传,便从此开始”。
初四:与妙乘赴昆明,至省佛教会。午饭后,偕月沧访王竹村居士,订星期日(初六)开常惺法师追悼会。又访黄中委衡秋及拓鲁生居士,谈重庆护国法会诸事;并过钟衡平居士家略坐。回佛教会,则杨太空主笔(益世晚报)已坐候良久。多年不晤,叙旧情并谈时事。周校长亦来接洽次日讲演事宜。
初五:午后,钟衡平偕宋一痕参议来,谈及过去曾主持扫荡报。军医学校王兴、周何昌两教官莅访,皆信佛多年。王送所编佛化家族及军医校刊。四钟,至军医校,则当地官绅已经满座。周校长及教职员等分任招待。源源而来者,如李慰亭省长、王裴章军长、各学校校长、教师等多人。旋同到讲堂开讲。周校长说明请讲宗旨后,余按照“万有皆因缘所生”讲题,讲一小时半,遂由周校长邀同叙餐。回佛会已七时余矣。
初六:上午,月沧、妙乘等等开常惺法师追悼会。下午二时,举行追悼,定安和尚领众拈香。王竹村报告常师行历。会众临时坚请余讲大乘空有宗义。拈龙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一偈及余临时造“因缘所生法,一切依识有,所执自性空,即显圆成实”一偈。讲一小时余。
初七:游金马碧鸡坊,过汪锦纶略坐。下午,闻王竹老谈鸡足山往事。钟衡平设素斋甚礼,有上海银行某经理及太平保险公司方副理等同座。夜间,周校长闻余次晨返山,送来礼品。
初八:以马车回云栖寺,沿途风景绝佳。惜久不雨,风猛尘坌。
初十:佛学书局沈彬翰经理来函云:向佛学半月刊探问余者颇多,请告以近状;乃抄从渝到筑、从筑到滇诗录寄复之。
十一:幻碧后堂师住鸡足山二十年,以山菌携赠,谈鸡足山及曾到过之丽江、巴塘、里塘之僧寺、喇嘛寺移时。接亦幻来书,陈报雪山事外,述关于今后复兴中国佛教途径,颇涉及思想的根本问题。
十二:为救释转、苏等,偕定和尚及苏之亲友陈、杨二君,至灵源访周惺老未值,与何筱泉居士长谈,请为转达。再至温泉访李印老,当蒙嘱王述曾律师起稿致函龙主席;并浴温泉乃归。
十三:陈古逸居士到大悲阁,坐谈昔年与常惺法师办四众佛教会事,并悉清季曾出使欧美。又德人李华德,曾任北京大学教员,前年在卢山住月余,顷偕法国女佛徒二人,并一英国红十字会员来访,谈欧美佛教情状。香港陈静涛居士,托人带来印度香、纪念章、专刊等。
十四:复书陈伯年先生,讨论因明学。又复书亦幻,论革新僧制,复兴佛教,须从坚定佛法之根本信念做起。
十五:雷雨破晓而至,屋漏而天气骤寒。有杨隋氏等五人求授三皈。晚晴后,初夜经行水池边看月上,得句。
十六:初至云栖时,由黄子衡居士之少君等,以汽车送抵山门,摄影二帧;是日承函赠。
十八:连日雨雪寒冱,大似隆冬。据闻每年二、八月,有三天冻节云。
十九:观音诞,有至大悲阁晋香者。午后,广西省政府顾问林竞偕盛紫庄来访,谈一小时而别。忽见国机多架自东向西飞去,山居距市较远,不闻警报,疑有空袭。已而果有敌机三架,自西向东经头上而过,旋闻高射炮及轰炸声,而未卜轰战结果如何,以笔墨已预备,当时写赠定安方丈一联云:“定静无双地,安宁第一汤”。并跋云:“己卯春,挂单滇海云栖寺,居大悲阁,饶山水之趣,定静之乐。并承定安方丈导浴安宁第一汤,值寺开坛传戒,乃书此赠之,藉志雪泥鸿爪”。
二十、二十一:皆有空袭警报,见国机升空翔察者十余架,自东过碧鸡关西去。后闻因气候关系,敌机未至。
二十二:陈履吉居士来访,送柳叶银红茶花变莲花形状,摄影一帧。并引窦应昌、窦朱淑卿伉俪求授三皈;法名密应、心淑。并接陈古逸居士函赠湖月集续集二册。二十三:晓闻转、苏等保释,昨夜回山。即往方丈室晤叙,并…
《己卯日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