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
郑石岩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
提要
每一个人都拥有很大的潜能,根据心理学的看法,通常一个人最多只发挥了三分之一的潜能。因此,你千万不要为孩子的资赋不如人而颓废,更不能以孩子的成绩很好而自满。孩子将来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事业的成败,都决定于能否应用潜能。
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需要许多条件配合,才能发挥出来。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特殊能力,需要有效的指导和协助,才能真正显露他的光芒。本篇主要在于介绍潜能的观念和引发孩子发展潜能的原则。
我们都希望下一代比自己能干,希望他们能发挥潜在的能力,做一个有用的人。但是人类真有偌大的潜能尚未发挥吗?这一点,心理学家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人说我们只用了总能力的四分之一,有人说只用了三分之一,也有人说只用了十分之一。但无论如何,人类的确有很大的心智潜能尚待发展,是心理家们共同的看法。
做父母的人,当然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有个成功幸福的未来。但对于启发潜能则所知甚少。本篇要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提供一些激发潜能的观念与线索,帮助你提高教导孩子的新知与技巧。
关于潜能的发展,以人文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和超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讨论得较多。人文心理学家倾向于发展人际关系,自我的醒觉与实现,艺术的陶冶及情感的发展、感受性训练等。他相信这方面的教导和陶冶,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和潜能的实现。超心理学家则朝另一个方向寻找答案,他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理论,更没有确定的范围。他们相信,要从心灵活动的多面性去发展,才能启开人类潜能的奥秘。不过,到目前为止,他们似乎有点眉目,因为他们把重点摆在内在我(subjective self)的发展。认为它是创造力的动力核心,是直觉的根源,同时也重视超觉和非感官的经验(unusual human experience)。他们相信,情感的非理性活动有助于创造力的启发,练习超觉静坐与直觉的灵感,鼓励想像力的表达,均有助于创造潜能的发展。
此外,心理分析学家也提出了潜能与创造力的观念。他们认为想像力是创造力的来源,不过想像力是潜意识发出来的灵感,它是心理动能的衍化。如果想像力和惧怕结合,就变成焦虑和心理上的不良适应。它如果与现实待解决的实际困难相结合,就成为创造力。因此,父母要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避免抑制孩子的情绪或心力。
现在我以通俗的观念,综合各派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你教育子女和激发潜能的观念与原则。
第五章 潜能发展的条件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很大的潜能,其未发挥的部分,远超过他所使用的部分。因此,只要经过适当的教导与培养,潜能就可获得发展。心理学家汉特(J·M·Hunt)在他所著的《智能和经验》一书中,详细讨论启发孩子潜能的重要性。他说,孩子在贫乏的环境下生活愈久,智能发展愈差,潜能受障蔽的情况愈严重。反之,生活环境愈多变化性和挑战性,对潜能的发展愈有帮助。
心理学的研究已告诉我们,孩子的智能并非固定不变。现在我们已不再为儿童的智能束手无策,因为它可以透过适当的培养则改进。我们对天才的观念已经有所改变,因为天才事实上是教育的结果。教育的目的无非是使每一个人的潜能得到启发。教育不是在发掘天才,而是在促进孩子潜能的发展。
父母亲必须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人,不应该拿他跟别人比较,而是把他的潜能引发出来,实现他自己的能力。人文心理学家认为,发展孩子的潜能,至少要注意良好的生理条件、学习的机会、人本需求的适当满足、自我观念的发展和适当的接受挑战。兹分别讨论如次。
健康的生理条件
健康的身体是维持良好精神状况的基本条件。孩子们是否活泼、好奇、兴致勃勃不断的探索,与其生理状况关系密切。疲惫或生病的孩子,学习动机很弱,专注力很差;精力旺盛的孩子,好奇心强,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专注与活动。就发展潜能而言,健康的身体是重要的一部分。
许多父母亲为了鼓励孩子多读书,却忽略了孩子生理上的成长和需要,把孩子当作读书的机器,整天与书本为伍。另一方面,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由于活动空间狭小,父母亲又没有时间多带他们做户外活动,生理上的发展显然受到限制。我实在很担心下一代孩子的体能将有所不足。他们胖而不实,虚有其表,活力不够。肥胖已经成为现代儿童的一种病症,根据调查,都市里有百分之五的孩子,体重超过标准。另一方面,城市孩子的近视比例,到了国民中学阶段,已高达百分之六十,高级中学则高达百分之八十。这是值得现代父母特别注意的问题。
人类的眼睛,就原有结构而言,是用来看远处的东西,例如逃避危险,寻找猎物。但由于人类文明与生活形态的改变,不断做近距离的视觉活动:看书、看电视、写字或办公室的活动。更重要的是,由于城市建筑有如雨后春笋,孩子们似乎已失去远望的环境。
最近,孩子重听的现象也愈来愈严重。父母亲似乎除了特别重视学业和盲目补给营养之外,没有什么新的省悟。
我要郑重地告诉现代的父母:要想孩子将来生活得好,能发挥其潜能,首先需要有好的生理条件。因为它是生活的本身,是活得有朝气、带劲儿的基元。同时也是学习生活于世界中种种必要能力的条件。
如今,大部分的孩子缺乏这个条件,健康的身体似乎被误会为“不生病”,这是教育上最大的不幸,也正因为如此,孩子的健康才会受到疏忽。
健康的生理,至少应解释为具有充沛的体能,饱满专注的精神,敏锐的知觉与感受能力,迅速的活动力及稳定快乐的情绪。良好的生理条件,支持孩子不断发现问题,好奇的探索和尝试寻求答案的意志。
目前卫生与保健的观念虽然普遍,但我们仍然未将医学上的知识,充分地应用于养育孩子,以致对孩子的健康仍然相当疏忽。我们给予孩子太多功课,使他们过著劳顿乏味的生活。食物方面,我们不注意选择,过量的精制食品如饼干、糖果、合成果汁,几乎代替了自然食物。这些食物营养的分配并不均衡,而电视里对儿童零食的广告,似乎不断地在加强食品营养上的错觉。
父母亲究竟应对孩子的饮食注意些什么呢?美国有一位医生叫毕勒(Henry G·Bieler),根据行医数十年的经验和记录,写了一本书叫《食物是最好的医药》(远流出版公司出版,生活情报源丛书(1)),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归纳几项重要的原则如次:
·要多吃新鲜的食物,少吃精制的食品如卤肉、白米饭(以胚芽米为佳)、蜜饯、精制面包、冰淇淋等等。
·均衡摄食各种蔬菜和水果,以补充孩子维生素和矿物质。
·能生吃的蔬菜、水果,应以生吃为宜。
·孩子发育期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须适量的供应。
·偏食对孩子的健康影响很大。
·生乳和酵母是好的食物,也是医药。
·过量吃盐有害健康,食物应少加盐和调味品。
·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菸草、酒精,对孩子健康有害。
·疾病是长期不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所致。
适当的食物不但有益健康,而且可以治疗疾病。影响孩子健康的因素很多,食物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此外,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的运动、情绪与心理生活等,都足以影响孩子的健康。特别是运动,父母亲最好能陪伴孩子,学习一些不受空间限制的运动,以期天天运动强身,如太极拳、弹腿、跆拳道、八段锦等国术活动。
学习的机会
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是孩子潜能的得以充分发展的第二个因素。孩子内在的心灵世界,与其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父母亲唯有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引导他做多方面试探与学习,否则很难把真正的能力引发出来。许多父母亲以为自己的孩子天赋不如人,而产生消极的念头,终止了对孩子的悉心教导,以致孩子得不到他应有的发展。事实上,就孩子的能力发展而言,后天的学习与教导,只有绝对的影响力。
儿童心理学家凯利(E·Felly)曾说:“父母亲要随时注意儿童的学习与经验,时时提醒自己,孩子们天生完美,我们有责任提供其发挥完美潜能的机会。”在我们的社会里,仍然有许多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学习机会。比如说小家庭的子女,父母亲早出晚归,除了在学校的时间以外,显然缺乏亲子间的交谈和沟通。甚至有些父母亲,一有空闲便坐在电视机前或麻将桌上消磨时间,而不与孩子谈话,因而造成语言发展上的障碍、人际感受性的贫乏,甚至在智能和情感上亦受到影响。
科学和经济的高度发展,原可以提高生活的水准,使孩子受较好的教育。但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变迁的快速,使得父母忙于他们的竞争与工作。结果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又剥夺了儿童学习的机会。
佛罗里达大学教授戈登(I·Gordon)曾做过幼儿多方面学习的试验。父母亲经过指导,运用家里各种事物,随时对六个月大的婴儿提供学习机会(逗著玩、说话、观看玩具或图案)。实验的结果发现,学习愈多,智力的发展愈好。贫穷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
教育心理家布鲁姆(B·S·Bloom)研究亦发现,儿童到了四岁,智力已达到将来成熟时的一半。因此,孩子早期所得到的学习机会,及其造成智力的成长,可以决定孩子智力成长曲线的仰度与高度,他指出,出生后头四年内智力成长程度,与其以后十三年成长度大致相等。由此可见,提供儿童学习的机会,尤应重视四岁以前的学习。
四岁以前的孩子,究竟要提供他什么学习经验呢?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
《父母之爱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