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上师言教 往生法 六 (传喜法师开示)

  第四章 结 文

  我们今天是总结从我们开讲以来的所有《普贤上师言教》的全部内容,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从我们第一课上到怎么如理如法地来听闻教法,离四种垢染,六种过失,应该具足的威仪,乃至听法应该持的那种状态,所以在这前面都讲得很清楚。

  然后下面呢,就是思维暇满人生,就是讲八种闲暇,十种圆满,通过八种无暇,从反面来衬托这闲暇的宝贵和圆满的宝贵,也通过那个更细的断缘心的八无暇和暂生缘的八无暇来警惕我们。

  如果这当中你有一个不如法,修行的成果都不能取得,所以思维暇满难得,可使闲暇之身变得有意义。当时我们学这个的时候就觉得很奇怪,以前对我们这个人生没有这个感觉。通过观察暇满,觉得我们人生竟然是一个如意宝。

  以前,我想出去赚钱啊,想出去出人头地啊,认为那样人生才有意义。通过学习八无暇才知道,原来我们得到的这个人生啊,本来就是无价宝,本来就是千载难缝的,甚至以后万劫不复的。

  这样现前的,都是六根具足的,也没有邪见,也没有落在边地,而且我们出生的时代,正是有佛法,佛法还住在世间,还有善知识在弘扬。所以,原来我们这个人生这样的可贵啊,乃至成就圣果是完全要依赖这个前提条件的,我们已经具足这种条件的。

  如果这时候了解了,你说,拿这么宝贵的人生去换一个月一千块钱,二千块钱,三、五千块钱,一个月两、三万,你换不换?不会换的。

  钱那东西再多也是要用空、用完的;再享福,也不过如此而已。所以有些有钱的人,房子也是最大的,车也是最大的,床也是最大的,后来自己半夜醒过来看看,自己卷曲在床上,自己那么一点点,想想有什么意思呢?所以说,睡不过一张床,吃也不过那一碗饭就够了,但是对我的这个生命来说,是非常尊贵的。

  具足了这种种暇满的缘分,非常不容易。特别是我们佛教徒、佛弟子,在“学习了、思维了暇满难得,使我们的身体变得前所未有的有意义,思维了寿命无常之理,可以鞭策自己用来精进修道”,为什么?寿命是无常的。

  我以前在做居士的时候,看到这句话,“此生不向今生度,更以何生度此生”,对不对?乃至一气不来,便成后事,下辈子怎样?很快的,在哪一天会来临都是不知道的,所以寿命无常会使自己精进的。

  “了知一切轮回痛苦的本性,便会生起出离心及大悲心”。如果你了解了轮回痛苦这一切痛苦的本性,乃至让你升到天堂去,你都不会要去的,所以就会生起出离心。如果说天堂、七宝楼阁、花园、以及那些大福的受用你都不愿意要,又怎么会在人间贪图名利呢!

  所以,一个人彻底地了解了轮回的痛苦的时候,他就会生起出离心,而且他就会觉得这六道里,没有地方可以真正安住的,可以真正作为家的,三界没有任何一处可以歇脚的地方,那你对佛法就愈加地珍惜了,对出离三界的方法就愈加珍惜了。

  所以忆念解脱的利益,了知因果的差别,则会如理地取舍善恶,对这个轮回的痛苦,我们能生起出离心,乃至对轮回在痛苦中的众生,也会生起悲悯的心来。

  “了知因果的差别应如理取舍善恶”因果它在这个世间,如是的因,如是的果。如果你了解了这个因果是真实不虚的,那你就会自己非常仔细地来取舍这个善恶的。

  比如说现在给你一个口袋,让你上山找金子去,你知道金子很值钱的,你肯定不会把石头捡回来。你一定会仔细地在沙里面找啊找,找金子。

  既然因、果是如影随形的,那么我的人生道路上也是这样的,你都要把善的东西保存下来,恶的东西把它清除掉。所以就象一个人,我们刚会吃饭,知道一点事情,发现那米里有石头,就会把那米里的石头给捡掉。

  取舍善恶也是同样,你知道这石头是不能吃的,如果夹杂在米里面,会阁撂自己的牙,同样我们在生活当中,做了不好的事情,那在生命当中,自己就会感受这个恶果的。

  再下面,“忆念解脱利益可使自己对佛果生起欢喜心”。所以,学习解脱利益的时候,它能够得到相应的果位。这个时候就会感受到,原来我们修的话,也能由此圣因而感圣果的,所以就会对修行、对我们的解脱,对我们自己以后的圣果生起欢喜心。

  “依止真正的善知识便可修学其意行”,然后自己怎样转凡为圣呢?这就要找到具相的善知识。依止他的话,就会去修学,去观察,去修学。善知识心里面的意义、他的行为,这些是共同外前行的六种引导。

  不共前行呢?皈依三宝奠定了解脱道的基础。所以解脱,从皈依三宝为前提、为基础的,发殊胜菩提心,树起了佛子如海行为的框架。

  菩提心,我们师父以前常说,“修道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下种”,所以发起了菩提心,这成为我们日夜把身口意始终摄在菩提心当中,如海行为的框架就这样架起。

  依靠念修“金刚萨垛”,便可以四力忏悔一切过患之根本堕罪。这就是依“金刚萨垛”的修法,使我们过去的这些罪业得到清净。

  一切过患之根本堕罪会成为一切过患。这些来源就如同一个人犯了错,一直被那些错所感染,这就象一个人身上生了癌症一样。那癌细胞会成为他死亡的因,甚至原本那些健康的细胞和器官,也会被这个癌细胞所累赘,这是一样的道理。

  一个人想修行,就应该以“金刚萨垛”修法,令自己过去无量劫来所造的、如同毒药一样的不善业,都消除掉。就如我们的法身慧命生了癌症、肿瘤,应该通过“金刚萨垛”的清净光明,来忏悔,净除掉。

  “供三身曼茶罗,可积累一切功德之根本的福慧资粮。一切加持之源——祈祷上师可使自相续中生起殊胜智慧”。供三身曼茶罗,能够集起福、慧这种资粮。福慧资粮具足会怎样?这样使我们做人十分安稳的,就象一般的人,无论出家还是在家,睡眠具足,修行很方便。

  如果处处的不如意,不要说修道,自己清净的智慧没法升起,烦恼都会越来越重。所以一般的人,以至我们刚出家的人,都要先修这个资粮;刚出家后,为大家服务,为常住服务,求得这个福慧资粮。有了福慧资粮之后,自己的智慧才容易被打开,所以一切加持之缘——祈祷上师,可使自相续中生起殊胜智慧。

  如果你有了福慧资粮为基础后,再与上师修相应的时候,自己内心中会升起这种智慧。这种智慧是很奇特的,只要你和师父的心相应的时候,你的这个心里,就象变压器的一个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一样,这个电流会感应到那个线圈里面去。

  懂这个电路知识的知道,你看那个变压器很奇怪,这个头进去,那个头出来,它是一个线圈绕的,然后另一极呢?次线圈也是这头进去,那头出来,这两极并没有连在一起,只不过同一个硅化铁,或者是钢架。

  这师徒关系也一样,是通过感应的啦!你这边220V,那边可以感应出来,只要你可以设计的,通过圈数来定的,要多少都可以,圈数越多,电压也越高。这边是220V,那边比220V还高,师徒关系也是这样,你说奇怪不奇怪。

  所以,这个一切的加持之源,是祈祷上师的,能够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升起上师一样的殊胜智慧。这些是不共内前行的五种引导,加上共同的六种引导,总共是十一种引导,我们都学习过以及若修道尚未趋于究竟,死亡便临头则可令其往生清净刹土的不修便可成佛之“往生法”。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一生就能够成道,能够转凡成圣,都是为了这一生能够圆满,究竟的智慧现前。但是谁能保证自己这一生就能够智慧现前,就能够证悟到清净的本来面目?如果不证悟就死了呢?

  所以要赶快修一下“往生法”,我们这里就告诉大家。哪怕自己还没有得到真实智慧的时候就死亡现前了,但是依靠这个法,就能够往生清净刹土。

  所以,这个在藏地,对藏传佛教来说,无论你修任何一个法,都必须要修这个“往生法”。所以我们中国净土法门这么普遍,但是由于这方面的经典讲得不是很深入的。

  我们平时讲的《净土五经》、《净土十要》里面,这些祖师,是从我们汉传佛教的角度给他讲解的。这里,藏传佛教各宗各派都要修净土法门的,所以就把这里面诀窍和甚深教典讲解了。

  因此,这次我们学习这个《普贤上师言教》,可以说是汉藏合璧。原来西藏各宗各派,都要学修这个往生法的。我们汉地也是同样,乃至我们师父天台宗的,教弘天台,还是要导归极乐的。包括其他的一些宗派,也都是这样要修这个往生法的。

  所以这个现象在藏传佛教里是更普遍的,在这里,我们也是按照这个方法来学习了,更加充实了我们以往净土的观念,乃至我们修学念佛法门,内心更加有数。

  这也可以说,我们汉传佛教的中国净土法门,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完全正确的,这个和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们,乃至诸佛菩萨们都是一脉相传的,都有这样的特色。

  所以我们总共学习了十二个引导。前面的共同加行和后面的皈依、发心、忏悔业障,积累资粮、上师瑜伽和往生法,共十二个。

  “依靠观修、四种厌世心,可生起无伪的出离心,依靠观修解脱的功德,可开启诸道之门,依止一切功德之源善知识可准备圣道的缘起,以皈依作为基础,发殊胜菩提心,修学六波罗蜜多圣道,则可将我们引入遍知圆满正等觉的真实正道中”。

  为什么要发起殊胜菩提心呢?发起殊胜菩提心的时候,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的。所以修六度万行的时候,是把我们无量劫来的、这些自私自利的垢障慢慢地清除干净,这个诸种都是利益他人的发心和行为当中,使自己的心越来越圆满、遍知正等觉。

  这些都是六度的功德。他会让我们进入到真正的正道中去。否则的话,有时候这个心量会狭小。为什么佛陀对声闻缘觉乘还要继续引导?如果不引导的话,声闻缘觉会单求在自我的解脱上。

  虽然有时对轮回也生起厌离,对众生也生起厌离,甚至缘觉的话,…

《普贤上师言教 往生法 六 (传喜法师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