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冈波巴四法·冈波巴四法

  冈波巴四法是由冈波巴尊者传给我们的一套重要教法,它涵盖了小乘、大乘和金刚乘的基本教理,且由他的时代即已被广泛地弘扬学习。

  当我们想了解某一个法时,首先要知道它的背景来源。因此,我现在大约地来谈谈冈波巴的生平事迹。

  冈波巴是瑜伽士密勒日巴的大弟子,他也是噶举传承中四大八小派别的共同祖师;由于生于达波地区的关系,所以又被称为“达波仁波切”。年轻时,他是个在家居士,名索南仁千(福德宝),是那个时候最好的医生之一。

  他的妻子在二十五岁时生了一场无药可治的病,卧床数月。当时她已经瘦得皮包骨,但未死去,她的眼睛眨都不眨,定定地望着他,冈波巴是一名最好的医生,但他知道要治好妻子的病是没有希望了。在也卧病很长的一段时间后,冈波巴对妻子说:“治愈已无望,但你似乎还放不下。有什么你想说的?我能帮上什么忙吗?”对于他的问题,她回答说:“我对自己的健康和财物一点都不在意,我的问题是放不下你。你相貌既好又有名气,我非常爱你,就是这点让我舍不得。”听到这样,索南仁千发下誓愿,在她死后,终生不娶,并且剃度出家,谨守二百五十三条戒律,尽其余生修行佛法。看到冈波巴发完誓后,他的妻子才安心地咽下一口气走了。

  在他妻子死后,冈波巴散尽所有一切财物,进到了一间修持严谨的噶当巴寺院,每天独自从清晨修到深夜,偶尔只睡几个小时。有一晚当他在修法时,三个乞丐正好来到了他住的关房附近,他们一边生起火开始煮东西吃,同时一边谈起自己的梦想。

  其中有一个说:“我真希望我是藏王,这样我就有权力给藏人自由,同时让他们远离贫困了。”

  第二个乞丐说:“别说了,我才希望有一大团糌粑从天而降呢!”糌粑是用青稞粉做的,十分受藏人喜爱。这个乞丐又说:“如果每次我觉得饥饿时就掉下一团这样的东西的话,我就不必去乞讨东西吃了。”冈波巴津津有味地听著他们各自的梦想。

  第三个乞丐说:“甭提国王和糌粑了!我真期望能遇见密勒日巴。他是一位已完全证悟佛性的人——而且还是即生成就呢!难道这不比掉落一团糌粑和做国王都伟大?”

  当冈波巴听到密勒日巴的名字那一刹那,一种非常深厚温暖的虔诚之感自心底生起。第二天一早,他起床做了一顿非常特别的早餐,想邀请那三个乞丐与他共同享用,同时探听更多密勒日巴的事。虽然他从乞丐那里,只获得一点有关密勒日巴的讯息,知道一个称为贡塘的地方,但他还来不及吃早餐和弄清楚方向,就等不及地朝贡塘方向出发了。走了几个月,终于遇见了密勒日巴。他由密勒处学得许多法,最后成为一位与师同等证悟的人。

  藉著持续的禅修和湛深的三摩地功夫,冈波巴忆起了他的无数过去生。在释迦牟尼佛时代,他是佛陀的弟子,也是一位出名的医生,那时的名字叫措杰道先努(措杰是医师的称呼)。在做为医生的那一世,他充满慈悲和爱心,努力为病者服务。他慈悲的力量是如此强,只要看病人一眼,或触摸他们身上觉得痛的地方,便能把他们医好。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说法时(此法保留在《三摩地王经》中),佛陀问他的弟子:“谁愿意在将来法要消失时,负起弘扬它的责任?”(就像一堆柴火将要熄灭时,必须要有人添加木柴让它继续燃烧一样)当时大家一片安静,唯有冈波巴鼓起勇气发誓要担起这个重责。

  冈波巴之所以能在当生中对佛法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快速开悟成就,最主要的原因有三:首先,他遇到了一位非常清净并且真实可靠的上师密勒日巴;其次,由于他过去生与佛陀所结的因缘,以及愿在末法的时期弘扬佛法的誓愿,因此他的愿力非常宏大;最后,当然是来自他的虔诚。

  在冈波巴成就获得高度证悟后,密勒日巴要他回藏南传扬教法——密勒日巴确信他的弟子已不再须要继续修行,一切已达到完全圆满,而现在是度化他人的时候了——冈波巴就此挥别了他的上师。

  冈波巴离去后,密勒日勒回到了弟子群中,他看似非常快乐,高兴得大叫:“我在山洞独居修行的整个目的都已经达到了!”弟子请他详细说出目的达到是什么意思时,密勒日巴说,他曾有一梦,梦中一只黄鹤伫立在山顶,四方飞来了许多鹤聚集著;当这些鹤朝各个方向飞走时,每只鹤旁边都伴随着另外五百只鹤,使整个西藏充满了鹤群。密勒日巴说,这象徵著藉由冈波巴的无上证悟及强调清净戒律的教法,他将聚集数弟子,并坚固地将佛法——尤其是噶玛噶举传承的法教,根植于整个西藏。的确,藉著冈波巴的发心,这些教法至今依旧存在,而传承仍将持续下去。

  冈波巴教法的广泛,几乎涵盖整个经、律、论以及三乘。我们现在要学的,是他的教法全集,称为“冈波巴四法”。在我详细解说前,我先约略地说明这四法。这四法是:

  愿心向法

  愿法循道

  愿道净惑

  愿惑证智

  第一法说明了我们必须要舍离财物,学习善恶之分。有了善恶分别的概念后,再学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第二法指出一切舍恶趋善的工作不应只及于自己本身,更应培养出所谓的菩提心(利他心),以及发心度众的愿力。它同时也说明了菩提心的利益和力量。

  第三法则讲到了“法无我”,以及每一位众生本身所具足的佛性。在此冈波巴更深入说明空性,也就是智慧以及善巧。

  冈波巴的第四法,更进一步说明了迷惑确实可以当下转为智慧,而仅藉著转化烦恼便能证悟此等智慧。这个法说明了我们不必做双倍功夫先净惑(烦恼)再开发智慧。烦恼的转化本身就是智慧,因此不须要做两遍工作——知道如何对治烦恼本身就是智慧。

  下面我要开始详细说明每一个法。

  冈波巴第一法“愿心向法”

  我们刚刚说过冈波巴的第一法即是“愿心向法”。要说明此法,我们首先要观照一个事实,那就是由无始劫以来,我们的心并未认知佛法的珍贵,也不辨是非善恶,因此不曾正确地跟随著佛法的方向走。

  这点在祈请文里说:“由于不识善与恶、好与坏,以致我的心从不曾跟随著佛法。如今,愿我的心终能真正做到。”

  一开始,我们要探讨的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去追求佛法。原因可能有很多个;也许过去生中的我们,是生在佛法兴盛的地方,旁边都是修行人,尽管环境优裕,但我们不知道佛法的神圣和珍贵,完全忽视它的存在,我们仍然无法对它培养出一种恭敬、感恩的心;或者在过去生中,我们生在根本没有佛法的地方——过去世没有累积福行资粮,周遭没有佛法、没有修行者,我们没有机会与佛法结缘,更不可能有一个好的来生。在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中,不论是因为我们还未培养出对佛法的兴趣,或由于周遭的环境中没有佛法,都会令我们无法接触到法道,不知如何实修佛法;而不学这些,我们便会不断在身、口、意上造业,导致更加深陷轮回之中,无法累积善业功德带来解脱。这些都是导致我们无法由轮回中解脱的一些原因。

  诸位目前的情况则与上面提到的大不相同。也许我们过去生曾与佛法结了一个小缘,以致这一世再生而为人而非恶道众生。除了获得宝贵人身外,我们在心智与身体上也没有缺陷,这些都是来自过去生累积功德的结果。

  此外,我们还要知道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们有福报能遇见明师,以及来自此等因缘的一切善德。我们四周都是高僧大德,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去了解、认知,同时珍惜这一切。它不是平白随意发生的,它是来自我们过去生曾与善业、与佛法结的缘而来的。

  知道了自己的福报后,我们更要去了解善、恶业真正的修行方法——一件事情是佛法抑是恶业,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由其结果知道。简单的说,若有人传法,或自己修法,或为他人修法,其结果是善的、有益的、喜悦快乐的,就是佛法;反之,其结果若是痛苦无益的,那么它便是恶业。

  谈到恶业,是什么引领我们去造恶而遭受痛苦的呢?除了我们自己的身体、言语和意念的活动外,别无其他了。造恶的果报让我们受到难以忍受的痛苦,但它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人,例如神明等对我们的惩罚,也不是某个外在的人对我们的诅呪——它只是一个我们自己身、口、意业力的结果。因此,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习气是一切痛苦和问题的根源,而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要负责的——它是我们在过去生中所造作业力的果报。

  任何我们身、口、意所做的业力,将来必然都会有果报,若能深记此点,将对我们十分有益。如果我们从事恶行,必然自己要去受苦;同理,如果我们从事修行善业的话,也没有人能由我们身上取走功德善业,我们将自然具足功德、福报和解脱的因缘。我们常说,一切众生——不论是人、或是其他道趣的众生,心中的期望都是一样的。他们也许身形不同、外表不同,但一切众生对获得快乐、远离痛苦都有同等的渴求——这对一切众生,甚至是畜牲、鸟类、昆虫以及人类而言,都是真实不虚的。

  假设一切众生都同样期盼得到快乐,那么为何实际上他们又持续不断地在轮回中受苦呢?这是由于大家都远没有学到真正解脱法门的缘故。虽然大家都想得到快乐,但却又不停地造业——他们浑然不觉。由于业行是恶的,因此终不免要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在轮回中受苦。

  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就是,有一个生病的人,他只有一个愿望,希望能从病中再度恢复健康。这个一心只想把病根除的人,找到了一样他认为会帮他把病治好的东西,但实际上这药并不对症,吃了反而会带来痛苦。然而这位病人却认为这是唯一可治愈他的药。因此不停地服用,完全无视于这只会带给他更多痛苦的事实,因此这个人不仅无法解脱痛苦,反而变得更为严重。他是在一心想摆脱疾病,却又不懂正确方法的情况下服药的。同理,我们虽想得到快乐,但并未学习正确的方法去做,以致造了许多恶业,让我们继续在轮回中流转至今。

  若想扭转不断的失败和痛苦,我们必须营造身、口、意的善业,让它终能带领我们获得永恒的快乐。我们大多数的人也许对善行、恶行的…

《冈波巴四法·冈波巴四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