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藏世界的构造与存在形式研究(启明法师)

  华藏世界的构造与存在形式研究

  内容提要:华严宗,是以《华严经》作为主要依据而成立的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其中“圆融无碍,重重无尽”思想是借用因陀罗网为喻加以解释的,在经典的具体描述中则体现在“华藏世界”,也就是毗卢遮那佛因地修菩萨行而召感的宇宙世界。可理解为“如来法身”、“法界”或一切众生身心的根源。本文主要通过《八十华严》为切入点,对华藏世界的构造及其存在形式予以探究,从而梳理出契证“华藏世界”的方法与先决条件,使令众生共同修证与随顺法界。

  关键词:法界华藏世界《华严经》须弥山。

  作者简介:释启明,闽南佛学院讲师,主修华严、三论。

  华严宗作为中国佛教一大宗派,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空前组织体系,屹立在众多佛教宗派之林。在华严学中对宇宙问题的解析,有其独特的思想观念,是以法界缘起思想来阐述理体与事相关系,将华藏世界视为毗卢遮那佛全体之显现,具有宇宙总体、世界普遍性基础的意义。如此,无限宇宙中千差万别的事相才具有统一性,而且万物之间又能相互联系,和谐融通,贯穿无碍,具有无限的发展性。

  以此推论出华藏世界既蕴含轮回的世界又标示解脱的世界,理体界和事相界相互重合,从而缩短此岸与彼岸间距,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也就是对理想世界的看法。这种圆融无碍境界说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原本就是和谐一体,如果真相彻底明白,所有问题便迎刃而解。基于这点,对于华藏世界的研究极为必要,本文主要以《八十华严》为切入点,结合其他经论,来分析和探究华藏的构造与存在形式。

  一、华严宗特定的“法界”含义

  “法界”在《华严经》中被认为就是“华藏世界”或“如来法身”,如来法身和华藏世界是等同的,在《六十华严》就有:“如来法身等法界,普应众生悉对现。”〔1〕此句偈子在《八十华严》对应的偈颂是:“佛身周遍等法界,普应众生悉现前。”〔2〕无论哪个偈子,都说明华藏世界就是毗卢遮那佛的“法界身”,具足无限差别的事相而又蕴含着统一性;而“法界”则被视作一切众生身心的理体。

  在法藏《华严义海百门》中就说:

  入法界者,即一小尘缘起,是法;法随智现,用有差别,是界。此法以无性故,则无分齐,融无二相,同于真际,与虚空界等,遍通一切……若性相不存,则为理法界;不碍事相宛然,是事法界。合理事无碍,二而无二,无二即二,是为法界也。〔3〕

  这里“法”被视为随缘显现的具体事相,“界”则是诸法功用的各各殊别,诸法本质上是没有自性的,也就不存在性相、形体上的差异。若就性相不存意义言,就是“理法界”;然随缘显现的具体事相又是宛然存在,此便是“事法界”;此“事法界”和“理法界”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的关系,也即相互融通无碍,这就是“法界”。若仅此的“法界”,就与其他的“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等没有太大差别,都是性相不存,常寂不变,空有相即的根源。

  然华严宗在此基础上提出法界缘起的概念,使“法界”赋予一纯净至善的理体的特定含义,也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至净真心”或“清净佛智”。这种“至净真心”被认为是宇宙世出世间的本原或本真,万法都是从此“真心”随缘而显现。《华严义海百门》就有:“明缘起者,如见尘时,此尘是自心现。由自心现,即与自心为缘”;“今尘既由心现,即还与自心为缘……尘为自心现也,离心之外,更无一法,纵见内外,但是自心所现。”〔4〕《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也道:“此上诸义门,悉是此心(即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自在作用,更无余物,名唯心转。”〔5〕《华严探玄记》卷一更曰:“离佛心外无所化众生……是故唯是佛心所现。此义云何?谓诸众生无别自体,揽如来藏以成众生。然此如来藏即是佛智证为自体,是故众生举体总在佛智心中”。〔6〕这样“自心“、“佛心”、“佛智心”、“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等都是真心、清净心,也即宇宙万物都是“真心”的体现,“真心”是万法的理体。

  基于这点,华严宗提出以“法界”为体,缘起为用的思想,因有缘起大用,故十方理事齐彰,凡圣并显。《华严义海百门》就道:“夫玄宗渺茫,在缘起而可彰;至道希夷,入法界而无见。故标体开用……合则法界寂而无二,开乃缘起应而成三,动寂理融,方开体用。”〔7〕这里法界寂而无二,不可见知,只有通过缘起开示发明,才能被彰显出来,万相齐然。这就将重心放在法界缘起的体用关系来说明真心理体与诸法事相的关系,所谓“体为用本,用依体起,体依用显”,没有法界则无以缘起,没有缘起则法界常寂,无从彰显。然而,华严宗的这种体用关系并非殊绝悬隔,判若楚汉,而是体用全收,圆融无碍,无尽自在的。法藏在《华严策林》中称:

  以诸界为体,缘起为用,体用全收,圆通一际……缘起事相,必收性而方成。玄界玄宗,亦依缘而现空。有有交彻,体用玄通,言事即有彻空源,谈有乃空透有表。或时双举,纤毫之论不具,或时相成,广大之谈并见。理全收事全举事而为理,事非别事,物具理而为事。〔8〕

  可见体用互为玄通,理事相互融合,体不是用以外而别有其体,体因用而显;用也不是离体而别有其用,用以体为源。同样,理也不是事外而另有其理,全收全举事就是理;事也不是离理而另有其事,物具理而为事。〔9〕

  华严宗的这种法界缘起思想重在表述宇宙的形成及其存在方式,认为宇宙万法都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的表现,缘起的事相均处在相互依存,互为融摄平等,和谐统一之中,其具有“以不起为起”、“一即一切”及“事事无碍”等内涵。从“以不起为起”角度观察,宇宙万相都是佛性理体直接的、全部的显现,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现起;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佛的意志为迁变,这样,作为理体的佛性(或称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是无条件的存在,作为佛性表现的宇宙事相同样也是无条件的存在,而且没有时间上前后,若将理体与事相完全重合为一情况下,现实世界的生起,自然也是不起的。就“一即一切”考察,理体与事用、整体和部分乃至部分与部分之间都是互为依存的关系。从“事事无碍”出发,则事相之间处于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和谐统一关系。

  二、华藏世界的构造

  《华严经》中所描述的华藏世界,其实就是毗卢遮那佛所居之处,也是其教化的整个世界,是由毗卢遮那佛修菩萨行圆满成就后所显现的。据《八十华严》卷八称:“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于世界海微尘数劫修菩萨行时,一一劫中亲近世界海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之所严净。”〔10〕所谓“世尊往昔于诸有,微尘佛所修净业,故获种种宝光明,华藏庄严世界海。”〔11〕可见华藏世界是因修果满所显现的世界,也就是法界,或称华严宇宙。

  在《华严经》中对华藏世界的构造进行了描述:“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其最下风轮名平等住,能持其上一切宝焰,炽然庄严;次上风轮名出生种种宝庄严,能持其上净光照耀摩尼王幢。”这无数风轮分为十层,最上层风轮“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华藏庄严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周匝围绕,地海众树各有区别。”〔12〕在华藏世界中又有无数的佛国世界,由于大莲华所包藏,故称其“华藏世界”。

  在华藏世界中有大轮围山,其状况为“华藏庄严世界海大轮围山,住日珠王莲华之上,栴檀摩尼以为其身,威德宝王以为其峰,妙香摩尼而作其轮,焰藏金刚所共成立,一切香水流注其间,众宝为林……有世界海微尘数,众妙庄严”。〔13〕大轮围山内所有大地都是金刚所成,坚固庄严,清净平坦,所有三世一切诸佛国土,都来庄严校饰,犹如天帝网般布列。

  在这华藏世界海大地中,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都是由“一切妙宝庄严其底,妙香摩尼庄严其岸,毗卢遮那摩尼宝王以为其网;香水映彻,具众宝色,充满其中;种种宝华,旋布其上;栴檀细末,澄垽其下;演佛言音,放宝光明;无边菩萨,持种种盖,现神通力。一切世界所有庄严,悉于中现”。〔14〕说不尽的阶陛、栏楯、罗幢、宝衣、楼阁、莲华城、栴檀香、垣墙等共同围绕严饰着香水海。

  在每一香水海中又有道不尽的香水河,都以诸世界海的所有众宝庄严,并出妙音,称扬三世佛菩萨名。在这些香水河的两间之地,都充满种种妙宝庄严、种种摩尼宝王充遍其地。华藏世界的诸般不可思议庄严,都是由于往昔的清净功德召感所致。

  华藏庄严世界海的安立,或称周围各十百世界种形状,总括十方微尘华藏,同在一大莲华上,以表明华藏玄门,毗卢心海。总大莲华名“蕊香幢”,幢的最下方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最下第一风轮名“平等住”,能持其上一切宝焰炽然庄严,乃至最上风轮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香水海,此大幢下总香海;海中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是总大莲华。华幢之上满中香水海,四围有金刚轮围山环绕华沿,以围香海,此是华上总海。其海内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此指华上总海中别香水海。每一海中各有世界种,每一世界种上各有二十重华藏世界,次第安立,就像天帝网分布而住,每一佛刹有尘数庄严,每一庄严各放尘数光明,每一光明各现如上华藏世界及三世刹海中不可思议事,如千镜重重,互映互遍;然而这不可思议华藏及海,全是当人之一心,是则心具法界,法界即心,广大融通,无尽无穷,所谓“华藏玄门,毗卢心海”,都在此总大莲华内。其中具有111个世界种,最中央就是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广说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都在种种光明蕊香幢大莲华上分布而住,一一世界种各…

《华藏世界的构造与存在形式研究(启明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