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佛的要徑(夏法聖居士)

  夏法聖居士數十年修學過程中時有感悟——念佛的要徑

  夏法聖居士,祖籍山東省郓城縣,一九叁四年五月出生于佛教世家。幼孤,依母跟隨祖父夏蓮居經常隨喜各種講經、佛七法會。

  一九叁八年(四歲) 受安欽佛隨喜灌頂並承殊勝加持,

  一九四一年(七歲) 于北京極樂庵妙禅老和尚受叁皈五戒,

  一九四七年 由其祖父蓮公主持,禮省然法師爲教導師。

  一九四八年(十四歲)隨喜貢嘎活佛開頂大法會。

  一九七九年 北京佛教居士林恢複佛事活動,始參加居士林工作,

  一九八四年 任北京佛教居士林副理事長,至二〇〇〇年任理事長。

  一九八一年 北京市佛教協會成立,任理事會理事,至一九九九年任副會長。

  二〇〇二年 任中國佛教協會第七屆常務理事。

  夏法聖老居士講述:

  其自入佛門即以淨土念佛爲終身課業。數十年修學過程中時有感悟,並先後得到蓮公、省然法師、黃念老的印可。

  八十年代曾于黃念老法席聆聽法要,頗得要領,承念公首肯謂真聞法者。對其依念佛要領精勤修持自得其力給予肯定,囑其秉持和弘揚淨宗學會宗旨及學修准則,負責聯系同修,研習淨宗義理,進行修持。六十歲以後,受各方因緣督請始于北京廣化寺、通教寺、北京居士林等處、與四衆同修交流探討其修學淨土法門之心得體會。近二十年來,除宗教活動外,又主持將蓮公、黃老生前著述搜集整理、重新排版、印刷結緣,其中計有“大經會集本”、“寶王叁昧忏”、“淨修捷要”、“淨語”、“淨宗學會六十周年紀念”刊、“大經解”、“心聲錄”等。並將黃念老生前十余種講經說法錄音帶全部複製流通,利益廣大信衆學修。

  各位居士大德,今天我能夠有幸和大家見面,我們首先結個法緣。但是這次的因緣,是通過馬來西亞古晉佛教居士林的邀請,出席一個會議,新加坡這邊呢,又得到了我們李木源會長,還有淨宗學會李文華總務,二位熱情歡迎我到這兒來和大家見面,這是很殊勝的一次因緣機會,我感到非常高興,首先我要表示對李木源會長、還有李文華總務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同時我也感謝各位能給我今天這個見面的機會。但是剛才李總務所說的,今天讓我來做開示,本人不敢當。爲什麼?我們知道,開示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佛之知見,很深奧,我本人修學還很淺薄,也沒有什麼知識,也沒有什麼成就,所以不敢承擔開示這個名詞。今天和大家見面,只是以我個人幾十年來在學修當中一點粗淺的體會和認識,向各位做一個彙報,同時也向各位請教。在我的認識和體會當中,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錯誤的地方,首先我希望大家慈悲,事後給我提出來,幫助我糾正。這不是我的客氣、不是我的謙虛,因爲佛之知見非常深刻、非常微妙,不是我們衆生份上輕易能夠開啓認識到的,難免有些個錯會,大家對我的幫助,實際上是大家對一切衆生的幫助,因爲如果我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見解和認識,誤導了大家,這個因果很厲害;同時我們知道,我們這邊的設備很先進,每次有這種活動,都要搞成光碟向大家流通,如果說把我的錯誤的認識和見解傳播出去,這個影響實在是了不起呀,這個因果我可以說非常害怕,怕背不起呀;同時也不想因爲由于我的錯誤見解,使大家走彎路或者是走到歧路,影響大家的修學,更嚴重或者是影響大家的慧命。所以這一點希望大家能夠慈悲,不必客氣,不是對我夏法聖一個人的問題,我們應該心有衆生。

  前面我啰嗦說幾句表白,現在我就談一談我個人自從入佛門以後修學的粗淺體會。我想談幾個問題呢?今天可以這樣講,首先談我對佛教的認識。大家都知道,佛教在廣大衆生心目中,是有它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大家的感情上有很深厚的感情。但是對于佛教的認識上,據我周圍的人彼此交談當中,發現對佛教的認識上各有不同。我本人呢,在這些年來對佛教的性質上,可能有一點我個人的看法。大家都說,宗教是迷信,但是迷信是指什麼說?佛教既然也列爲宗教的話,是不是也是迷信呢?這個問題我有我的看法。宗教從兩個意義上來講,第一,它從廣義來講,宗教,顧名思義,宗是宗旨,教是教化,既然有宗旨,又有教化,同時它又有相應的達到宗旨目的的一些措施內容,這就叫宗教,這是廣義而言。那麼說就不單純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這個所謂的各種宗教,統統都是宗教,不是宗教概念的一些社會上的社團,所謂的社會、國家界定的主義,假如說資本主義、共産主義、馬列主義,我認爲都可以作爲宗教啊,它都有宗旨、都有教化,希望民衆都能按照它的目標去實現,來管理國家、管理社團,廣義上來講都可以作爲宗教。但是從狹隘的觀點、狹義的含義來說,宗教是有它特定的屬性,就是什麼呢?它有主宰。什麼叫主宰?就是說你這個教本身它有一個至高無上的主宰者,任何信教徒都不可能最後超越這位宗教主宰者的地位,同時所有的教徒都在他的恩賜、在他的操縱、降罪(之下),受到主宰者的權勢的控製,這樣的話它就有一個主宰義。但是佛教呢,我們佛教,雖然有教主,我們娑婆世界,有釋迦牟尼佛作爲我們的教主,西方極樂世界有我們的阿彌陀佛作教主,藥師如來是東方琉璃世界的教主,都有教主,但是我們知道佛教的教主他不是主宰。爲什麼這樣說?他只是一個倡導者、一個導師,也是給我們做教化,講一切事物發展的規律,他講的是社會現象的事實,他不決定我們自己一切善惡最後的結果。所以佛法所談到的是什麼呢?因果論。既是因果論,大家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作自受啊,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做一切善事,釋迦牟尼佛也好,阿彌陀佛也好,我們的所有的佛陀他不會降福于我,我們做了一切惡事,造了很多的業,佛陀也不會懲罰于我們。爲什麼?一切善惡的果報是由于我們衆生自己所做一切善惡之業引發的結果,所以叫自作自受。那這樣說佛教就是沒有主宰者,所以它不是有神教。有主宰含義,其他人不能超越他的,這叫把人神化,他超出了我們衆生的權限了,這就叫有神論,有主宰義的才是真正宗教的含義。這首先就是簡單的對宗教的概念上的認識,這是我個人的一點見解,當然不一定對,可能有些人會提出異議。

  另外佛陀給我們所說的一切教法,目的是讓我們人人都能夠離苦得樂。怎樣才能離苦得樂呢?這就是說佛陀給我們的教法,讓我們認識到我們一切衆生自己本有的、本具的本質,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我們的自性、我們的本體。從釋迦牟尼佛證道開始,頭一句話,就是“一切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說了個什麼問題呢?就是說,我們所有衆生,包括其他一切有情類,不單指我們人類,“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如來的智慧德相是什麼呢?就是我們所說的自性、妙明真心、般若、菩提、方便,統統都是般若的代名詞。那就是說,這些是我們所有衆生都本具的,而且呢,是與釋迦牟尼佛和十方諸佛平等不二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佛法是大平等。爲什麼說,既是平等的,我們和如來有同樣的智慧德相,釋迦牟尼佛和十方諸佛能夠在清淨無爲的道場當中歡喜修持,我們爲什麼就在娑婆世界受此煎熬、困惑、磨難?世尊的第二句話說得很清楚,“唯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個問題給我們提示了,要想證得我們本具的智慧德相,就是要我們去掉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這很明確了。因此說我們佛教徒,所謂的修行,修什麼呢?修的就是改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

  一切業,善業惡業,都是由于我們衆生的分別執著習氣、煩惱而産生的,這又說了一個問題,要想恢複我們本有的妙明真心,也就是世尊所說的如來智慧德相,是靠我們自己,而不是靠佛陀來挽救我們。但是佛陀的慈悲,他把一大教法,傳播給我們,使我們認識到了,要想得到徹底的解脫,最終都能成就和如來世尊一樣的般若智慧,也就是智慧德相,那就按照佛陀的教法,依教奉行來修持自己。可是有一個問題,衆生各個不同,根性、因緣、善根、福德、智慧千差萬別,不可能用一種法來解決大家的所有問題,因此佛陀才說法四十九年,給我們留下了一大藏教,八萬四千法門,這個問題體現了十方諸佛的慈悲。我們在世俗上講因材施教,佛陀也在對不同的衆生、不同的聽法的對象,也就是我們衆生,采取了不同的教法,說出了不同的觀點,這一點,也就可以叫我們所有的衆生,都根據自己自身的條件、自身的福德、自身的智慧、自身的因緣,選擇與自身相應的法門,這樣的話才能得到真實利益。因此我們佛教徒不能夠好高骛遠、脫離實際,不切合實際的與自己不相應的法,這樣去修,使我們不但在修持上不容易得到真實的法益,還會出現障礙,甚至于葬送了自己的慧命。因此,我們就要依照佛陀的教法,去選擇善知識,選擇高僧大德、過來人,給我們指點,引導我們學修,避免我們走到歧路上去。這裏頭就可以引發出很多問題,我們不可能全部展開來講,首先我們說,我們對于學佛,知道有佛陀的慈悲、佛陀的教法,我們應該選什麼法門,自己還很難把握的話,就要多親近善知識。但是過去講,善知識難遇呀!何謂善知識呢?能夠引導我們如法如律地、依我們自身條件給選擇與我們比較相應的法門去修持,修行過程當中,出現一切障礙、一切問題、一切疑惑,善知識能夠給我們點撥、解釋甚至于給我們排除一切修持當中的障礙。因此說,我們要親近善知識,選出這個法門,需要什麼呢?要想真正作爲一個佛教徒,有一個適當的、和我們相應的法門去修的話,首先我們應該依止叁寶。首先是佛陀給我們說的教法,佛陀現在已經滅度,正法時期、像法時期都已經過了,到了末法時期,我們就要更好地依止佛陀的教法,這就是我們的法寶。誰來給我們宣說這些法?我們就應該親近、依止住世僧寶,因爲只有僧寶給我們宣說佛所說的一切妙法。爲什麼呢?因爲僧寶他是…

《念佛的要徑(夏法聖居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