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馬祖道一禅師廣錄

  馬祖道一禅師廣錄

  慧律法師2006年10月3日 于香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祖國大陸來的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師、比丘、比丘尼、護法居士大德;香港的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師、比丘、比丘尼、護法居士大德,大家阿彌陀佛!

  今 天是2006年10月3日,我們今天要講的是《馬祖道一禅師廣錄》。因爲佛法是心法,佛法是心法這個如果不懂,我們用盡一切辦法,都是生滅,無法解脫,也 無法自在,也沒有辦法體會涅槃的妙心。涅槃是整個佛教的中心思想,離開了涅槃,佛教就會變成生滅的因果法。因此對佛的心的了解是特別的重要。佛的心都體會 不出來,我們如何能夠修行呢?所以,我們今天不再顧慮到初學佛法的,因爲我們時間有限。

  好,諸位看講義,馬祖示衆雲:對大衆這麼樣的開示。 道不用修,但莫汙染。爲什麼道不用修呢?道就是真正的佛道,是不能用修的,它是要用悟的。譬如說:牆壁破了一個洞,你給它補一補,這個叫做修,如果說:它 本來就存在,就不需要修。譬如說:虛空,虛空哪裏有破一個洞呢?這是比喻啊。說:道不用修,因爲修就是造作,就是生滅,就是無常。但莫汙染,汙染就是心對 外境的連續的執著。從來沒有醒過來。要不汙染,很難!我們從出生,學校給我們的教育,就是生死的教育,增加生死的教育,執著的教育;語言、文字、觀念的教 育。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再來就研究所、博士,從小的教育就是我將來要當國家領導人、主席;或者是當總統、大官;或者是當最有錢的大企業家。。。沒有 人從小教我們要當佛。沒有!這個佛法還是師父在大學一年級才碰到的。衆生他就是這樣子,說不汙染,沒有辦法。他始終覺得這個世間有一種東西可以追求,想要 得到快樂。佛陀說:衆生都想要得到快樂,衆生都想快樂,但是,沒有一個人真正了解快樂是什麼?這個問題就出來了。譬如說:世間人,去唱卡拉OK好了,七點 開始唱,心情很high,唱到十二點,累了,再來呢?他是用依靠的方式,我*著現在這個唱歌,希望得到快樂。而佛陀告訴我們:那是生滅法的東西,不可能讓 你快樂,你依靠這個是生滅法的東西,一定會變化的東西,你依靠的東西錯誤,所以,不可能得到快樂。你說你今天來跳舞,你跳到幾點才叫做快樂呢?開始一直跳 舞,跳到幾點才叫做快樂呢?跳到兩只腿抽筋,那快樂嗎?沒有啊。明天睡醒還是這樣子。賭博最刺激了,家産蕩盡了,衆生!要不然就吸毒,吸毒,找刺激。因爲 衆生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超越的佛法,清淨自性的存在。所以,他一直用依靠的方式,要追求某一種東西,不知道萬法本來就空,包括修行,這一念成聖的心,也 是凡,也是生滅的東西。如果你想要說:我要求佛道!方便說可以,佛道不能求,要用悟的,求是生滅,悟是從內心裏面,像湧泉一樣冒出來的, 那個後天所學習的東西,後天,就是語言、文字跟觀念,所學習的東西,不堪使用的,那個沒辦法解脫的。要徹底地放下語言、文字、觀念、所有的這些才幹,因爲 我們會狂妄、會自負,學得一點點才幹,就會自負,所以,我們說:不汙染很困難!因爲衆生都是用依靠的方式在過日子。所以,禅宗裏面講,二六時中,不倚一 物,意思就是二十四個小時裏面,你都不能有任何依靠哪一種東西。你依靠金錢,金錢是生滅的;你依靠男女,男女是生滅的;你吃喝玩樂,吃喝玩樂是生滅的。世 尊叫我們一定要很冷靜地面對現實,同時超越這個現實。佛道是即現實又超越,即超越又現實,叫做佛道。因此,道不用修,但莫汙染。就是不要執著,不可以動分 別的心,哪個好,哪個壞,哪個善,哪個惡,是非人我不斷,沒辦法修行。但莫汙染,就是不能執著,著不得。這一句就是世尊所講的,應無所住的意思,住就是染 汙。你要依靠這個色身,我們每天都爲這個色身很忙。是不是?越照顧就越老。是不是?我們因爲依靠的東西錯誤,譬如說,我們皮膚老化了,女衆就去拉個皮;鼻 子太塌了,把它搞挺一點。是不是?這顴骨高了一點,嫁不出去了。是不是?沒聽說過啊?這顴骨,雙頰顴骨高,殺夫不用刀。這命相學的,最怕這種顴骨高的,所 以沒辦法,不削的話,嫁不出去了,就把它掀開來,削一削。。。哎呀,沒辦法了,做個小針美容。單眼皮又有什麼關系?單眼皮也是特色啊,有什麼關系?也很好 看!她不是,割得吊起來。反正我們就是依靠這個色身,一直想要得到快樂,結果,這個色身會敗壞、會爛掉,會壞掉的。中國大陸有一個人去動刀動了二十幾次, 叫做人工美女,美女。臺灣的電視報導出來,我都嚇了一跳,我們就是依靠這個,想要得到快樂,結果,我們依靠的東西錯誤,不知道放下才能得到永恒。而世尊老 早二千五百年就告訴我們:眼睛放眼看出去的,統統是生滅的東西,千萬著不得。何爲汙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汙染。但有生死心,意思就是說:你想要 把它搞出一個什麼名堂,不知道衆相本來就空,不知道。生死心就是生滅心,這個死就是滅。生滅心就是無常。只要你用無常的心,動一個念頭要求佛法,那是生滅 法,道不用修,但莫汙染嘛!了悟真如自性,六根門頭放光動地,本來就存在,而我們不知道,清淨本性,都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裏面,而我們卻不知道,卻多了 一層執著,多了一層分別,無常,把它認爲是常。爲什麼?不知道死接近來臨了。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痛苦來自于無知,我們今天所有的痛苦都來自于無知, 乃至于想要修學佛道,想要拼出什麼東西來,就是生死心,就是用生滅心造作趨向。譬如說:你行善想要別人回饋,這個就是生死心。供養師父,希望師父對你好一 點,你也是生死心。佛不看這個東西的,不是你擺了多少供品,佛就特別保佑你,這是嚴重錯誤的觀念。也不是說:你全部的財産登記給我,你就有辦法成佛,這個 跟成佛是兩碼事情的。佛、成佛,要從內在裏面爆發出大智慧,刹那即見永恒。內心裏面不感覺到委屈,時時刻刻都知足,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也感謝上蒼我所沒 有的。二六時中,都是心靜如水,心如大地,能納百川,可以擁有不同的意見,這個叫做悟;這個叫做快樂。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爲樂,要注意釋迦 牟尼佛所體會的寂滅爲樂,這個寂滅,令心空寂,要用,大用就可以現前,不用,就清淨自在。所以,什麼叫做大徹大悟的心境呢?入萬人之中,如入無人之境叫做 大徹大悟。爲什麼?菩薩無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當體即空。佛陀體悟到當體即空,不是上帝讓它空,也不是佛陀讓它空,是法本來就空,是釋迦牟尼佛經 過了大般若智慧觀照、透視,天地萬物的真理。天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不需要恐懼,恐懼,他還是要死。因此我們要了解,這些生滅 的造作都依靠不得。衆生不懂。每天衣食住行、名牌,以爲這樣叫做快樂,而不知道說,這個會消失的東西。

  

  所以生命只有一種工作要做,那就是提早覺悟。看誰有辦法,有幸運,誰提早碰到佛法,誰先覺悟。所以,生命當中沒有碰到佛法,是生命中的大不幸!諸位非常幸 運,能聽到最上乘的大法,還這麼近距離地看到師父,因緣難得!底下說,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汙染。若欲直會其道,如果你想要直截了當地體會佛道。平 常心是道。諸位看這個平常心,跟一般的平常心是不一樣的,這個平常心是打破無明,心如如不動,擁有大般若智慧,看一切事情都是這麼樣子的平凡、平常,因爲 畢竟空。你的平常心,跟佛悟的平常心是兩碼事。何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舍、無斷常、無凡無聖。你想想看,爲什麼一直無?這個無就不得了了!世間 人用有來享受生命,我們佛門弟子用無來享受生命。無造作,意思就是說佛體會萬法本來就是空,就是無爲法;你有所造作,就是有爲法。《金剛經》裏面講:一切 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凡所有造作,都是虛妄,放下,那一念就是真如,還不能加思索,叫做無造作,本來就是如如不動。但是對于一個 沒有開悟的人,講:本來就是如如不動,非常困難描寫!你跟他講如如不動,他因爲沒有學佛,也沒開悟,他就會想:如如不動,可能是什麼都不要去想。就這樣 子,像一潭死水一樣;像魚被冷凍一樣。他的觀念如如不動就是這樣子啊,因爲沒開悟,這個無明卡住,要講最上乘,實在困難,但是,又不得不講。爲什麼百千萬 億的衆生加起來,不如一尊釋迦牟尼佛?因爲他大徹大悟。無明就是零,零加一千萬個零,還是零。所以,幾個人,學佛的小組加起來,一直在探討佛學,多少有一 點幫助;但是裏面沒有大悟的人指導,他用的是無明在討論佛學;他用的也是無明;她用的也是無明。無明加無明加一千萬個無明,零加零加零,加一千萬個零,還 是零,沒有人開悟嘛!這個悟道就會帶動其他的衆生,都不懂就很困難。有一個教育部部長,去考察一間學校,看看學生的程度怎麼樣?這個教育部部長來到這個鄉 村,認爲我們現在的教育大概不錯了,來到鄉村一個小的學校要考察考察。這個全校沒有多少人就集合了,集合起來就迎接部長,部長來了一個最簡單的考試,問那 個小學生:小同學,你知不知道地球。。。你看過地球儀,這個地球儀,前面就擺一個地球儀,這個教育部部長一邊講,就拿起這個地球儀:這地球儀,同學,你知 不知道這個地球儀爲什麼會傾斜22.5到23.5度呢?那個小學生看到那個地球儀歪了一邊,很緊張地說:哦,這可不是我弄壞的。這可不是我弄壞的。這個教 育部部長有一點失望,直接問老師比較快。說:老師,老師,你知不知道這個地球儀爲什麼會傾斜22.5到23…

《馬祖道一禅師廣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