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雜阿含經卷第叁十六

  雜阿含經卷第叁十六

  

   九八五、本經敘說給孤獨長者勸喻家人、傭婢、賓客等均皈依叁寶,且自己又能于供佛時而爲咒願,勤于布施。以此長者堅信在其舍命終者均能生天,得佛印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給孤獨長者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告訴佛陀說:「世尊啊!凡是住在我家的人,都可得到清淨的信仰;所有住在我家而命終的人,也都能往生于天上。」

   佛陀說:「真好啊!真妙!長者啊!這是很深妙的說法,也是你一向所信受,所以在大衆中你如獅子作吼一樣的宣稱:『凡是住在我家的人,都可得到清淨的信仰,等他命終之後,也都能往生于天上。』到底是有什麼大德神力的比丘爲你記說:『凡是在你家裏命終的,都能往生于天上。』呢?」

   長者答佛陀說:「沒有的,世尊!」

   又問:「怎樣呢?是從比丘尼、或是諸天、或是從我面前聽聞如此說法的嗎?」

   長者答佛陀說:「不是的,世尊!」

   「怎樣呢?長者啊!那麼你是由自己的知見,而知道『凡在我家裏命終的人,都能往生天上』的嗎?」

   長者答佛陀說:「不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長者說:「你既不是從有大德神力的比丘處聽聞到,也不是從比丘尼、不是從諸天、不是從我面前聽聞如此說法,又不是由自己的知見而知:『所有在我家裏命終的人,都能往生于天上。』那麼你現在是憑著什麼而能作如此甚深妙之說,做爲你一向的信受,而于大衆中如獅子作吼一樣的宣稱:『有人在我家裏命終的話,都能往生于天上。』呢?」

   長者告訴佛陀說:「並沒有具大德神力的比丘來告訴我,余如前面所詳述,……乃至都能往生天上。世尊啊!然而若有遇到衆生主婦懷妊之時,我就會教她,爲了她孩子的緣故,應當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比丘僧;等她生下嬰兒後,又教導他叁皈依;等她已生起了知見,又教她持戒。假如奴婢、下賤客人懷妊及生子,我也是如此教導她。如果有人要賣奴婢的話,我就會前往告訴他說:『賢者啊!我想要買人。但是你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受持禁戒。』隨從我教導的人,我就會教授他五戒,然後再隨價而買人;不隨從我的教導,我就不予買取。還有住在我家的客人,或是受雇工作的人,也一樣先要接受叁皈五戒,然後我才願意接納他們。或者又有來請求做爲我弟子,或者是來乞貸舉息的,我都要他們先受叁皈五戒,然後我才願意接受他的請求。而且我家裏供養佛陀及比丘僧之時,我都會稱念父母的名字,以及兄弟、妻子、宗親、知識、國王、大臣、諸天、龍神等,或活著的、或死亡的,沙門、婆羅門,內外的眷屬,下至仆役們,我都會稱念他們的名字,而爲他們咒願(禱告)。我又從世尊您聽聞到由于稱名咒願的因緣,都能受生于天上,或因布施田園,或因布施房舍,或因布施床臥器具,或因常布施,或布施予路人,下至以一抟之食布施給衆生,由于這些的因緣,都能受生于天上。」

   佛陀說:「說得好啊!說得真好!長者啊!你是以此淨信之心,所以能作如此深妙的說法。我如來對于那些事已有無上的知見,確實知道你家中有人命終的話,都能受生于天上。」

   當時,給孤獨長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九八五經注釋:

  1、佛光阿含藏注雲:「麗本原爲卷四十七,今依印順長老所編次序改爲卷叁十六。」

  2、咒願:唱法語願求施主或先亡福利,名爲咒願。有食時咒願與法會咒願二種。

  

  九八六、本經敘說當恭敬上、中、下座,否則不得威儀具足,乃至不得無余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你們應當保持恭敬,經常系住心念,時常敬畏謹慎,隨他自在諸修梵行的上、中、下座。爲什麼呢?因爲比丘如果不能保持恭敬,不能系住心念,不知敬畏謹慎,不能隨他自在諸修梵行的上、中、下座,而想使自己威儀具足的話,那是不可能的!不具足威儀,卻想使自己學法滿足,那也是不可能的!學法不滿足,而想使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具足的話,那一樣是不可能的!解脫知見不滿足,竟想使自己得到無余涅槃,那更是不可能!

   就像這樣,比丘啊!應當勤修恭敬、系心、畏慎,隨他有德力諸修梵行的上、中、下座,而後得到威儀具足,這樣才是正確的!威儀具足後,而得學法具足,這也是正確的!學法滿足後,而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就能具足,這都是正確的!解脫知見身具足後,就能得到無余涅槃,這樣就是正確的!所以,比丘啊!應當要勤修恭敬、系心、畏慎,隨他有德力諸修梵行的上、中、下座,使威儀滿足,……乃至得到無余涅槃,你們應當如此修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八七、本經敘說慚與愧爲世間二淨法,有此二法,乃可建立人倫,增長清淨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有二種清淨之法,能保護世間人。是那二種呢?就是所謂的慚與愧。假使世間沒有這二種清淨之法的話,世間也就不會知道有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宗親、師長尊卑的順序,顛倒混亂,就像畜生道一樣。因爲有這二種清淨之法,即所謂的慚與愧,所以世間才會知道有父母……乃至師長尊卑的順序,就不會像畜生道一樣的混亂。」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道:

   「世間假如沒有慚、愧二種清淨法的話,

    就會遠離清淨道,而趨向于生老病死苦。

   世間假如能成就慚、愧二種清淨法的話,

   就能增長清淨道,永閉生死輪回之門。」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九八八、本經敘說世尊告諸比丘成就叁惡業,會墮惡趣,臨終使人追悔,是燒燃法;而成就叁善業,則生善道,臨終不會使人追悔,是不燒燃之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有燒燃法和不燒燃法。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爲你們解說。

   怎樣叫燒燃法呢?就是無論男子或女人違犯戒法,造作邪惡不善之法,成就了身的惡行,或成就了口、意的惡行,如果後來他疾病困苦,臥病于床褥,遭受各種的苦毒;當在這個時候,他先前所做的惡行,便全都會被憶念起,譬如太陽西下時,大山的覆影一樣。同樣地,衆生先前所做的惡行││身、口、意造作的一切不善法,在臨終之時,全都會顯現。這時心裏才追悔著說:唉!唉!我先前沒有修習善行,只做了衆多的壞事,我將會墮生到惡道中去,遭受各種的苦毒報應。憶念這些事後,心裏就會生起如火燒燃的苦惱,心生後悔;心生後悔後,不能得到善心命終,而到後世,也是以不善心相續而生,這就叫做燒燃法。

   怎樣叫不燒燃法呢?就是無論男子或女人,能受持淨戒,修習真實正法,成就身的善業,也成就口、意的善業。當他將臨壽終之時,雖身遭苦患,臥病床褥,衆苦觸身;但他的心會憶念以前所修習的善法││身的善行,以及所成就口、意的善行。當在這個時候,會攀緣善法而想著:我做了如此身、口、意的善行,沒有造作衆惡,應該會受生于善道,不會墮生在惡道。他的心不會追悔;因爲不追悔,所以能以善心而命終,到了後世,也是以善心相續,這就叫做不燒燃法。」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道:

   「已經種植了燒燃的惡業,依于非法而生活,

   乘此惡業之行,一定會墮生于地獄中。

   等活地獄及黑繩地獄,衆合地獄及二種叫呼地獄,

   燒燃地獄及極燒燃地獄,還有無擇大地獄,

   以上這八大地獄,極爲痛苦難度過,

   又由于各人惡業有種種不同,所以各別爲十六處地獄。

   地獄四周開四個門,地獄中間的容量全都相等,

   四周都是用鐵板築成,四扇門也是用鐵打造,

   鐵地上又有盛火燃燒,火焰周遍獄城中,

   縱廣百由旬的地獄中,烈焰都無間斷息滅時。

   地獄是用來調伏諸惡行者,拷治剛強橫暴的人,

   長夜加罪人以楚毒(毒打),那種苦慘難以得見,

   一旦見到就會生大恐怖,害怕得身毛直豎!

   墮入于這些地獄時,腳是向上頭向下。

   那些應以正聖柔和心修習梵行的人,

   如果在此賢聖者的地方,輕心起非義之行,

    以及殺害衆生,就會墮入于此熱地獄裏。

    輾轉于大火之中,就像用火炙烤魚一樣,

   苦痛哀號呼叫,就如群戰時的象嚎聲,

   地獄中的大火是自然而生,這都是由自己所造惡業招感而致。」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九八八經注釋:

  1、等活:八大地獄之首。又名想地獄。其中衆生生鐵爪,其爪長利,互相瞋忿,懷毒害想,以爪相攫,肉即墮落,或被砍刺,想爲已死,冷風吹之,皮肉還生,尋活複起,故名等活地獄。

  2、黑繩:八大地獄之二,謂此地獄中獄卒以熱鐵繩絣牽罪人,然後斬鋸。複有惡風吹熱鐵繩,籠絡其身,燒皮徹肉,焦骨沸髓,苦毒萬端,故名黑繩地獄。

  3、衆合:八大地獄之叁,又名…

《雜阿含經卷第叁十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