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恒河的歌唱
郭惠珍醫師(道證法師)講
李宜玲文字整理
前言
郭惠珍醫師是一位熱誠盡職的腫瘤科醫師,其慈悲與虔誠,不但給予病患鼓勵,給予健康者警惕,更感動了無數人學佛念佛。本文即是其對中原大學慧智社同學的演講,內容感人肺腑。尤其是郭醫師在得悉自己也身患腫瘤(癌症)的情形下,抱病上臺,現身說法,以無比堅定的念佛信願,當衆宣布自己罹患重病的心境—“正好一心念佛,准備往生”,更是令人感佩贊歎。(該場演講後,郭醫師即離開工作崗位,入山修行。)
茫茫苦海中,我們總是貪著于眼前的一切,不肯舍離,在奔忙中庸庸碌碌度完人生,等到壽命終盡,望著即將逝去的人生,再來哀愁與無奈。諸位,您想過怎樣的人生呢?要如何才能超越生死的束縛呢?看完了本文,相信會帶給您極大震憾與省思,並協助您找到人生的歸處!
演講內容
各位老師、各位學長:
末學到臺上來,總是免不了一種慚愧和忏悔的心情,尤其現在眼睛往下面一看,大概都是老師比較多,所以更增加了末學的惶恐。首先說明一下,爲什麼像末學這樣糟糕的人,可以到臺上來對大家講話呢?這是由于一位病人的影響,所以每次一開始,總要對大家講一下這位病人的故事,以及這位病人讓末學了解的事情。我們常常要花很大的代價才能了解佛經中的一句話,甚至就是封面的第一句話。
這位病人是位大腸癌的患者,年紀才叁十幾歲,她來到診察室時一直哭泣,當時我在腫瘤科還是試用的期間,由病曆知道她已經開過二次刀,但這個腫瘤又複發了,真是萬般無奈。她拚命地哭泣說不出話來,要求要知道醫師的家在那裏,想要到醫師家裏去私下談話,那一次下班以後,末學就到病房裏去看她,跟她談話,在談話中約略的跟她介紹一下佛法,沒有想到這一位病人在聽了以後,眼睛張得非常的大,很激動地告訴我說:“爲什麼過去從來沒有人告訴我這些?爲什麼我煩煩惱惱的過了叁十幾年?爲什麼當我聽到的時候,我已走到了生命的末端?”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話,卻深深刺入我的心中,當時她哭了、我也哭了,慚愧不已。那時候雪公老恩師(李炳南老居士)還在世,每個星期叁是老人家講經的時間,平常下班以後,我多留在醫院裏面和病人談談話、講講故事,只有星期叁因爲要趕著聽雪公老恩師講經,晚上就不多逗留,她每次看我星期叁歡喜要去聽經,就很羨慕的告訴我說:“我真希望我也能夠去,可是我沒有機會了!”我說:“您也可以去啊!”終于她去了。那天去到慈光圖書館華嚴講堂的時候,看見她已坐在我的前面幾排,然而講經講到一半,她就捂著肚子,掉著眼淚從我旁邊走過去,因爲那天她的腸子完全堵塞了,肚子痛得不得了,當她從我旁邊走過去時,我才突然了解到佛經中的開場白:“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就由于她的影響,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才不揣淺陋,比較積極的、急切的想要把佛法的重要告訴大家,把這種來自佛法的幸福告訴大家。這種幸福是財物買不到的,小偷也偷不走的,這一種幸福的感受,不論遇何境界,也不論他人是以世俗“福”或“禍”的眼光來衡量,我們內心還是充滿著平靜、光明和幸福。
曾經請教過學長,貴社這個學期研討什麼樣的經典或是什麼題目,許學長告訴我說是研究八大人覺經,那大家都看過八大人覺經,可能都會背誦了。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僞無主。”雖然會背,可是心裏並不很相信它。雖然佛說“世間是苦”,是“無常”,而您可能尚覺得人生很快樂啊—每天早上起來就吃豆漿、燒餅,教授“當”人也“當”得不厲害,仰頭一看,啊!今天晴空萬裏,人生多麼美妙—能如此,是平常泛泛的時候,然而這種時間很快就會過去的;假如,突然間,不再是晴空萬裏,不再是百花齊放,那時候就要看看您的內心有沒有睛空萬裏的胸懷,人生的考試很快就會到了。對于人生怎麼個苦法,只想對大家報告一下臨床上的體驗。因爲我的每一個病人,他們都是我的老師,他們每一個人來告訴我一段佛教的道理,給佛經做一個印證,讓我死心蹋地的來相信佛所說的每一句話,相信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
在醫院的時候,常常有病人會問我:“醫師你幾歲啊?”我說:“叁十二歲。”“結婚了沒有啊?給你作媒。”我就會請問她:“請問您的日子過得很幸福是不是?”唉!竟然沒有一個人跟我說“是”!一直到後來,有一個病人,她患子宮頸癌,每次來看病的時候都化妝得非常的漂亮,手指、腳趾都擦指甲油,口紅也擦的很紅。她每次來看完病就要給我作媒,她說:“我侄子在國泰醫院,人很不錯。”我問她:“你真的過得很幸福是不是?”她說:“對呀!我的先生對我非常的好,我的孩子可以說非常的孝順,家境也很過得去。”過得非常惬意,真是不錯,很恭喜啊!這是末學聽到唯一說幸福的患者,真令人爲她慶幸。因爲平時病人一進到診察室,常是半哭泣、半哀訴地怨歎:“醫師你不曉得,我來做這個治療是跟人家借的錢,兒子非常不高興”,“唉!回去以後也沒人理睬我,病得久啊,人家就不願意照顧了,也沒有人會問:“媽媽,你吃飯了沒有?”。”不然就是說:“自從我得了這個病以後,我丈夫就抛棄了我。”大部份都是這種故事,不一樣的情節、差不多的內容,只有這一個病人最不得了,竟是過得幸福,真是非常的崇敬啊!然而,過沒多久,護士看了報吃驚地告訴我說她自殺了!護士說:“報紙上寫了某某人在豐原某某圳一個大水溝被撈起來,她離家出走五天,後來就自殺了。”我說:“她不是過得很幸福嗎?唯一幸福的病人怎麼自殺了呢?”各位,大家要仔細想一想,爲什麼在那個時候,先生的恩愛喚不回她一念想要活下去的心。爲什麼孩子的孝順也不能叫她回頭?爲什麼錢財買不到舒適的身心?先生再恩愛無法代受腹痛,孩子再孝順也不能代上手術臺,這麼一個漂亮的女人,她到底是怎麼樣的心境奔出家門,又跳入汙黑的大水中?也許就是因爲她以前都感覺到人生非常的幸福,不知尚有苦在後頭,她沒有念過“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所以心裏沒有一點准備,人生的考驗一到就受不了,沒有打預防針,沒有免疫作用,苦到受不了時就自殺了,末學真忏悔沒有來得及告訴她佛法,讓她及時回心轉念向光明,回首向彌陀。這樣的苦法也許大家想“那很少嘛,自殺的人不多”。自殺的人很多啊,末學在腫瘤科工作,如果有一天沒有人來告訴我說他想自殺,那今天是大好的日子,非常稀有難得,真的啊!“我還是死了比較好!”是天天可以聽到的,求“健康快樂、被關懷”卻不可得時,往往就反過來自殺了,我常常叁更半夜被叫起來處理自殺的事件,某某人想不開又要自殺了!一不是他故意不願意活,是太苦了,不知如何撐下去。
還有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躺在病床上,有位病人整個子宮、陰道下段腸子都爛掉了,只好在肚皮上開了一個人工肛門,然而也無能愈合,大便從肚皮裏頭一直流出來。她的房間在叁樓,從二樓就可聞到味道,並不是她味道特殊,而是我們任何人遭遇到相同狀況,都會如此。她的兒子在裏頭照顧她,不得已用一條棉被把自己鼻子遮起來。這個人每天都想死,但找不到機會,有一天趁著她兒子去買早點的時候,就奮鬥的爬起來,從我們醫院的叁樓往下面跳,沒想到恰好她的兒子正買豆漿回來,看到媽媽從叁摟那邊要跳下來,就趕快跑過去把她接起來,結果跳下來沒有死掉又外傷。本來就已經很苦了,再加上外傷,每天都痛苦的不得了,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壽命未盡,自殺也無用,自殺後是無窮的六道輪回,是無盡痛苦的重演。
詩人泰戈爾他說:“生時麗似夏花,死時美如秋月。”你要麗似夏花可能還不會很難,但要死時美如秋月,要下一番的功夫啊!有時候有些人,會責備我們佛教徒說:“唉!你們佛教徒總是喜歡講這個”死”,講“臨終”啊,太誇張了,好像忽略了這整個人生,佛教在人間有很多事情要做,尤其你們淨土宗的人,天天念“阿彌陀佛”,准備要往生西方,真是消極。”其實感覺上整個人生好像在畫一條龍一樣,每一筆每一筆都非常的重要,臨終就如畫龍點晴,生時死時都重要,沒有一筆是可以苟且的,而念佛是至善之念,正是積極使生與死都至善至美。在這裏是先跟大家隨便聊一聊。末學今天要講的是“傾聽恒河的歌唱”,前幾年末學曾經到印度去,坐著渡船經過恒河,那時候靜靜傾聽恒河的聲音,那源源不絕的流音,感覺上是一條生死的洪流。凝神谛聽,恒河裏的每一個聲音,有小孩的、大人的、哭泣的、歡樂的………,這一切一切變化的聲音融合在一起,我們試試把這一切的聲融合成一句萬德洪名—阿彌陀佛。你看恒河的影像,每一個波影,你自己的倒影、親人、朋友的倒影,一切一切來來往往的船只倒影,落日倒影、雲霞倒影、飛鳥倒影,這一切的倒影交織在一起,形成生命之河,讓我們一起來看恒河,讓我們傾聽恒河的歌唱。從恒河輪回生死的歌唱,到佛陀覺悟的歌唱。對我們而言,恒河是一條親蜜的河流,因爲佛陀在經典裏面經常用“恒河沙數”、“沙等恒河”來代表、來演繹出“無量無邊”的意義,在生命的恒河中,我們都是過河的遊泳者、擺渡人……。
渡船一直開,開到印度恒河邊的火葬場。印度人死了,很潇灑,他們的屍體不用棺木,就直接用布包一包,甚至連甘地夫人都不例外,(只是包著國旗),就在這恒河邊的火葬場燒起來。有錢的人柴火足夠,燒成灰燼,丟到恒河裏面,沒錢的人隨便燒一燒就扔在河裏頭;那時候,我們去到那裏,看到恒河邊那個火堆上,翹起一只黑色的腳,噢!這焦黑的腳到底是誰的腳呢?不久以前它曾經是粉紅的皮膚、透紅的,柔軟抱在母親的懷抱中。再不久以…
《傾聽恒河的歌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