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50~63)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50)

  ─────────────────────────

  傅味琴講于  2002.3.11

  

  煩惱具備了能轉變清淨的性能,

  所以從煩惱中能出生種種智慧覺悟

  提要:

  ·把修行的功德美味供養佛才是無上供養

  ·覺悟到自己煩惱的肮髒,錯誤的態度是厭世,正確的態度是轉變

  ·智慧大,煩惱轉變快,佛最歡喜衆生快快成佛

  ·煩惱也性空,發菩提心的人不是厭惡衆生,而是幫助衆生轉變煩惱

  ·煩惱具備了能轉變清淨的性能,所以從煩惱中能出生種種智慧覺悟

  ·彼岸的境界可沒有分你和我,這就叫平等一體

  ·供養心要廣大,要殊勝,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這在佛法裏都有修法

  把修行的功德美味供養佛才是無上供養

  衆生各種各樣的脾氣,用智慧的火一燒,都融化掉,變了味道極好極好,上妙美味的一碗湯。那就趕快修供養嘛,別自己一個人偷偷吃光了,(衆笑)有好東西就修供養,修行就是這麼修的,這就表無上供養。以上所說的都是修法上的比喻,愚人可別真的把大小便煮了去供佛。

  覺悟到自己煩惱的肮髒,

  錯誤的態度是厭世,正確的態度是轉變

  千萬不要産生邪見:我這個人脾氣最壞,心地太肮髒,愚癡顛倒,幹脆上吊死了拉倒,一死我的脾氣也沒了,我的顛倒也沒有了。可是死了怎麼修行啊?你死了,你的脾氣可不會死的。所以恨自己、討厭自己,乃至于消極厭世,這不是一個辦法。有些人知道自己實在太不像樣了,所以到師父面前,兩條腿都會抖的;有人跑到自己房裏,去打自己耳光,這都不是辦法。自己想出一套辦法,都不頂事的,還是照佛的辦法,通過修行把自己轉變,這就是無上供養。

  智慧大,煩惱轉變快,

  佛最歡喜衆生快快成佛

  火越大,鍋裏的煩惱習氣、肮髒的東西融化起來越快。比如說用煤氣竈,只開小圈的火,融化掉可能要五個小時;裏圈外圈火都開,一個小時就煮好了。這個火就是智慧的火焰,離開了智慧,你怎麼轉變自己,怎麼來燒自己的煩惱?

  這麼一燒,以極好的上妙美味來供養佛,以極好的轉變使自己快快成佛,這是佛最喜歡的供養。

  煩惱也性空,發菩提心的人不是厭惡衆生,

  而是幫助衆生轉變煩惱

  修行修到後來就出般若智慧,對自己小便大便也不討厭了,也不會捂著鼻子“這麼臭。”甯波人聞到臭豆腐,還說香呢。看見衆生也不討厭了,因爲這都是將來能修無上供養的修行人。說“我煩惱這麼重,你討厭我嗎?”你把煩惱煮一煮,融化融化,就是最好的東西,還討厭什麼?可是衆生的火太小了,你幫幫忙,丟一塊木柴下去給他燒燒,他煤氣竈開得太小了,你幫他開成大火,那他轉變就快了。

  煩惱具備了能轉變清淨的性能,

  所以從煩惱中能出生種種智慧覺悟

  從煩惱中出生種種智慧覺悟,這是十方如來最喜歡的供養。而這些最上妙的東西,剛剛是從最肮髒最壞的地方出生的,爲什麼能出生?因爲它們具備了能變成清淨的性能。製造化妝品的原材料都是咱們看見了討厭的要丟掉的東西,聽說最早的時候,他們是派人到小便池裏去刮的,叫尿素。可是經過他一變,就成了極好聞的化妝品。所以衆生有種種衆生相、種種煩惱、習氣相,都聚在用智慧火燃燒的熔爐裏,煩惱就融化成菩提啦。

  彼岸的境界可沒有分你和我,這就叫平等一體

  融化了再也不分你和我,再也不分好和壞,全是一體。證了阿羅漢果,彼岸的境界可沒有分你和我。凡是斷了煩惱的都是阿羅漢,決不會你是一等品阿羅漢,他是二等品阿羅漢。煩惱全部融化了,找也找不到了,哪還會有什麼另類阿羅漢?這就叫平等一體,你將來證的果、成的道就是這個境界。

  供養心要廣大、要殊勝,這在佛法裏都有修法

  已經講了把煩惱融化後的修行功德的美味,是對佛菩薩的無上供養,下一步看你有沒有水平請到佛菩薩;如果佛菩薩、聖者來得很多,光靠這麼一鍋子湯是不夠的。看你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凡是來的佛菩薩全都供養到,這些修法下一次再講。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51)

  ─────────────────────────

  傅味琴講于  2002.3.18

  

  佛教尊重客觀,明白事物的發展規律,

  以及事物的必然變化

  提要:

  ·佛教尊重客觀,明白事物的發展規律,以及事物的必然變化

  ·沒有心的力量,就無所作爲,心理有了障礙,各方面的發揮就有阻力

  ·心能救人也能害人,六道輪回也緣于心,衆生心中的煩惱與覺悟,無時無刻

  不在鬥爭中

  ·覺悟勝了,一切環境都會變好,煩惱勝了,就會下沈

  ·修行就是增強覺悟力量去對付煩惱的敵人,度衆生就要喚醒衆生的覺悟

  佛教尊重客觀,明白事物的發展規律,

  以及事物的必然變化

  以前有人對佛教不理解,說佛法的道理聽起來都是辯證的,可爲什麼佛經裏有一句,“一切唯心造”,他就搞不懂了。要知道佛法裏的“一切唯心造”,跟從前批判的唯心論是兩碼事,從前批判的唯心論是指不尊重客觀,不重視事物的發展,認爲自己頭腦裏想一套就能夠實現得了。佛法剛剛相反,是尊重客觀,要明白事物的發展規律,以及事物的必然變化。

  沒有心的力量,就無所作爲,

  心理有了障礙,各方面的發揮就有阻力

  佛法裏講的“一切唯心造”,是要我們認識心的力量。人世間的一切,離不開我們心的力量,如果沒有心的力量,這個人無所作爲。就是心理錯亂了,這個人也幹不出什麼事情,就是心理上有障礙了,他在各方面的發揮就會有阻力。所以佛是叫我們認識自己心的力量,去發揮我們心的力量。其實佛教這個觀點,跟從前我們聽到的要發揮主觀能動力意思是相同的。

  心能救人也能害人,六道輪回也緣于心,

  衆生心中的煩惱與覺悟,無時無刻不在鬥爭中

  那麼心的力量怎麼樣?前兩天我們講到衆生都有不同的煩惱習氣,這些煩惱習氣的力量可不小,能使你起壞的念頭,做壞的事情,能使你繼續不斷做壞的事情,還會使你下叁惡道,産生種種苦果,這些都是心力所造,當然我們說的這個心是煩惱心。可是另一面衆生也有覺悟,能起好心做好事,即使還在六道輪回中,也會培福,往上升,品德也會提高,生活上的一切也都會變好。六道裏就是畜牲,它也經常會做好事,畜牲也會升到人道來,人間經常做好事的,也會升到天上。六道輪回也是緣于心的力量,心能夠害人,也能夠救人,還能夠圓滿覺悟跳出生死輪回,凡是有情都有這股力量,所以我們衆生的心無時無刻不在鬥爭中,從前就叫思想鬥爭。

  覺悟勝了,一切環境都會變好,

  煩惱勝了,就會下沈

  起了煩惱,忽然覺得自己煩惱不對,這是覺悟的力量起來了;又想想這個人不能原諒,煩惱又起來了;等會想想算了算了,不計較了,覺悟力量又起來了。從早到晚連做夢也一直在鬥爭,所以這兩股力量天天在打仗。假如覺悟力量打了大勝仗,非但你一切情況都會變好,一切環境都會變好,而且還能跳出生死輪回;假如煩惱力量打勝利了,你就越來越往下沈,就看哪個打了勝仗。

  修行就是增強覺悟力量去對付煩惱的敵人,

  度衆生就要喚醒衆生的覺悟

  從前有個皇帝打了敗仗,被敵人抓住了,敵人叫皇帝在燒紅的鐵板上踩上去,痛得他踩在鐵板上像跳舞,很殘酷的,那不是跟下了地獄一樣嘛?同樣的,煩惱打勝仗,就要下叁惡道。修行就是增強覺悟的力量去對付煩惱的敵人。

  聽經聽法主要是讓覺悟力量增長。譬如清朝的老百姓思想已經麻痹腐朽了,如果孫中山不鬧革命,這種麻痹是醒不過來的。那個時候老百姓抽鴉片的很多,稱爲“東亞病夫”,思想又封建,神經又麻痹,就這樣糊裏糊塗地過日子。孫中山鬧革命主要辦法是喚醒民衆。我們修行也是這樣。心裏這兩股力量,覺悟力量薄弱了,煩惱就猖狂了,所以度衆生就要喚醒衆生的覺悟。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52)

  ─────────────────────────

  傅味琴講于  2002.3.18

  

  修行要成就,環境是條件,

  求解脫度衆生,全靠心的力量

  提要:

  ·要斷煩惱,沒有法的力量,是口空說白話

  ·修行要成就,環境是條件,求解脫度衆生,全靠心的力量

  ·智慧的火焰靠風去發動,道風好,修行的力量就大了

  ·大家鼓起一個很好的學習氣氛,就容易産生極大的智慧力量

  ·修行人受嬌氣傲氣的擾亂,也是一股風,經過長期調整磨練,風氣就扭過

  來了

  ·風靠空氣流動,人沒有主觀能動性,叁大阿僧祇劫也成不了佛

  要斷煩惱,沒有法的力量,是口空說白話

  修行首先要使自己的覺悟的力量不斷增長。沒有法上的智慧,即使你心裏想、口裏說要斷煩惱,你有什麼力量?也不過空口說白話。煩惱在心裏,覺悟也是在心裏,所以有人說修行就是修心。一切不好的行爲,還是從心裏出發的。心裏明白是非好壞,有覺悟有智慧了,就不會去做不好的行爲,所以要重視心的力量。

  修行要成就,環境是條件,

  求解脫度衆生,全靠心的力量

  我們修行求解脫,學菩薩行度衆生,全靠心的力量。修行修得好不好,將來成就不成就,也全是靠心的力量,內因爲主嘛。環境是個重要的條件,主人還是自己的心。

  智慧的火焰靠風去發動,道風好,

  修行的力量就大了

  前幾天講到風,講到智慧的火焰,智慧的火焰要靠風去發動。如果風力小了,火焰也小了;風一鼓動,火焰就大。這是個緣起,風的鼓動是一個條件,具足這個條件,火就猛烈起來了,咱們經常看到早上做大餅油條的,爐門口放著一只風扇,風一鼓動,火就猛烈起來了,一切就緣起來了。

  修行也是同樣的道理。是懈怠還是精進,風氣好不好,修行的力量怎麼樣?要看這個修行的風是小風還…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50~63)》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