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宇宙萬有本體論(4)

  “2,徹悟緣起法相的空寂,”我們了解緣起法相是不可得的,一切都是條件所構成的,一切都是條件所構成的,所以你看到死人,其實那也沒有什麼。有一天我們也要死,緣起法,但是能不能蓋到那一件往生被,這就要看福報了。緣起法相的空寂,意思就是你把它冷靜透視它,其實就沒有一個人,這樣子的生老病死,生是幻,老也是幻,死也是幻,人來自于塵土也回歸到塵土。還沒有出生以前我們也沒有現在是有也短暫的,每一分每一妙都在變化,到臨命終死的時候你也不必傷心。因爲他一定會死,全世界的人都是這樣,高官顯赫,科學家,哲學家,沒有一個不會死的。那一些皇帝那一些皇後,最有錢的歐納西斯石油大王。統統要死,這樣子你就了解緣起法的空寂,你就每一分每一妙契入空性,你就見性,“不立中”不立邊,把筆拿起來,邊旁邊寫空跟有,邊就是偏空或者是偏有。不立中,因爲沒有空有兩邊就沒有中間,你說我要走馬路的中間,你沒有左邊,右邊,你怎麼走馬路的中間呢?沒有虛空,我問你,哪裏是中間,你說飛機我要飛到虛空去,飛中間一點,正駕駛跟副駕駛講飛中間一點,副駕駛說:中間在哪裏。你飛到虛空以後中間在哪裏,對不對?副駕駛跟正駕駛說;你不飛中間一點,正駕駛說你神經病,外太空什麼相都沒有中間在哪裏?對不對?中間就是無相,所以沒有空跟有就不立中道。沒有邪知邪見就沒有正知正見,所以沒有八邪見就沒有八正道,也沒有所謂的八正道,八正道是破除八邪道的,八邪道沒有破除什麼八正道,是不是?道是對治,無所對治法無來處,是不是?“而入于第一真實之義”。第六頁,第四行,“3,從俨然生滅中,體驗湛然無生的常住不動的離言法性,”從俨然生滅當中,俨然就是好象,爲什麼叫好象呢?就好象這個真的有那麼一回事的生滅,因爲他無實體可得,好象真的是生滅當中其實是空性,這句話的涵義就是雖然是生滅,但是實在沒有實體可得,其實它是不生不滅,但是文言文它就是這樣,俨然生滅,好象生滅其實是不生不滅,後面那句沒講,在這個好象類似生滅法當中,去體驗湛然無生,湛然就是光明。無生的常住不動的離言法性,要去體悟到什麼是無生。好,記住,如果說這個生滅法的當中,你一直說有一個不生不滅法在裏面,那是錯的,或者是在生滅法當中你要去尋找一個不生不滅法,也錯,或者是說生滅法當中,生滅法當中我用一顆分別的心去用空去對治它。使這個生滅變成不生不滅,也不對。底下講的就要注意聽了。見性的人,你是生滅法你就讓它生滅,要記住,你不可以。。因爲生滅法是緣起法,你不可能敗壞緣起法去尋找到第一義谛。他生滅,放下,就讓他生滅,而生滅法當中,你如實知如實見很清楚就好,就讓他生滅,內心不動到執著不動到分別,雖分別不做分別想,很清楚的內在生滅外在生滅這樣不執著的那個清淨心,才叫做不生不滅,這個很重要的。一般人是怎麼樣都體會不出來,因爲沒有見性。所以不是生滅法裏面有一個不生不滅,而不是說去除生滅法另外再找不生不滅,去除生滅法,還是生滅,爲什麼?頭上安頭。還是一樣生滅,所以意思就是說生滅法是相。用一顆智慧般若智慧挂在心中,讓這些逆生滅的意識心或者是色身的色受想行識。或者是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都不會去動到你那一念佛性。不動念這樣子叫做不生不滅。叫做無生,所以不要去壓抑生滅法,也不要去強製使它不生不滅,這個統統不對,生滅讓他生滅,緣起讓它自然起讓它自然滅,起就起就無起,滅就無滅。換句話說,單刀直入的講就是不要落入觀念,這些觀念都是妄想,就這樣子,如果你想要單刀直入的去體會,見性的法門。就是不可以落入觀念這些觀念都是生滅法。譬如說花是漂亮,你不要落入觀念。對不對?譬如說金銀財寶。你不要認爲是可以執著的。你不要動念,有,隨緣有,沒有,隨緣息就這樣子。感謝我所擁有的,感謝我所沒有的,統統感謝。這種心態面對這個世間就叫做不生不滅,讓它生讓它滅心中無取舍,慢慢去體會,這個就是清淨自性的東西,如果說我們在生滅法裏面想要一心一意的去找尋不生不滅的東西,那慘了。這個叫做能所對治,永遠沒有辦法見性。也體會不出無生是什麼道理,無生就是在緣起法裏面不建立什麼好,壞,是非,對立的觀念這個叫做無生。讓這個心體獨立存在自在沒有挂礙,譬如說一個人,你家中死一個人很多人哭,內心裏面不平衡,他爲什麼這麼不幸,車禍,吐血,這麼年輕得到癌症內心裏面會震撼,你慢慢的觀察這個人是怎麼樣,這個死人是怎麼樣的,觀察細胞,細胞的集合體,肉,血,骨骼,說有一種東西生,也是因緣生,說有東西滅也是因緣滅。父母親還沒有生的時候,我哥哥,姐姐沒有生出來,現在我這個哥哥死了,這個姐姐死了。好象也沒有這樣子的東西。父母親沒有生沒有相,死了以後火化也沒有,然後讓這個悲哀,心中存在一種真實的智慧。不要被它所騙不要給這個相的變化所騙了。心,體,獨立,智慧。智慧,無挂礙,自在,如如不動這樣子就是無生,這樣叫做無生,慢慢的去體會,體驗湛然無生的常住不動的離言法性。“4,從萬別千差之妄相,“注意那兩個字“妄相”這一句話跟釋迦牟尼佛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樣的道理,爲什麼?千差萬別的相,花有花相,牆壁,牆壁相,桌子,桌子相,人,人相,狗,狗相,豬,豬相,動物,動物相,畜生,畜生相,一個人快死了就死相。對不對?一個人愛吃就是讒相就這樣子。好了,這個萬別千差的妄相。“觀其如如不變不異之真實性體。”注意,這個性體是心,觀察那一顆不變的心,不要建立觀念以爲有可以傷心的地方。以爲有可以貪念的東西,因爲它沒有這種東西,但是你不可以否定這個相,所以它沒有這種東西是說我在究竟的地方實在是沒有,實在沒有生也沒有所謂老,你看一個人老,你曾經看過哪一個人心老掉嗎?我們從小的時候,我們從幼兒一直到成年一直到老年,你看過你的心什麼時候老過,沒有皺紋的,心沒有皺紋的,心性沒有皺紋的,所以我們要觀其如如不變不異的真實的性體,就是要觀察那個如如不變的心性,簡單講就是不要建立任何的觀念,就算建立任何的觀念也知道這是工具。語言是工具,文字是工具,經驗是工具,所有相都是方便權巧的陳列在我們面前這就好了,都是讓我們說法的一種工具,沒有關系,工具是利用它不是執著它,這樣可以慢慢的去體驗這個相的不可得。心,體的不生不滅的存在性,“而銷歸于本無可得之大空,”萬相到最後都是不可得,我們都變成一部曆史,漢高祖,你有沒有見過漢高祖,唐明皇唐太宗,你見過唐太宗嗎?沒有,是不是?你見過秦始皇嗎?沒有,你見過曹操嗎?日本人去研究這個叁國時代,曆史學家研究這個叁國時代,對這個曹操認爲我們以前的評論是太偏激了,寫這個傳記的人恨曹操他說我要讓他英雄變狗熊,在曆史上的記載他是這樣子,事實上,曹操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非常偉大的人,他的智慧他的發明他的忠心,沒有人比得上的,曹操。後來變成奸臣了,對他很不公平,寫曆史的人就是這樣子,我要讓你遺臭萬年,所以很多人對曹操的評語後來的傳記的打抱不平,曹操不是這樣的人,是因爲寫傳記的人恨他,亂寫。所以曆史是一筆爛帳,後來的人,日本的學者,中國的學者,對這個寫傳記的人很不滿,曹操不是這樣的人,不是這樣子的人,很忠心的一個人,很有才幹的一個人。不是奸佞的人,卻被寫得一文不值,狗屁不通。所以我們要了解曆史是一筆爛帳。不過這個都是生滅法的,而銷歸本無可得之大空。“寂寂明明,明明寂寂”寂寂就是靜,明明就是動,動靜一如,一個是智慧的觀照,一個是進入空性的無诤。寂寂就是空性的無诤,明明就是智慧的觀照,寂照不二,明明就是照,寂寂照照,照照寂寂,“一念不生,冥契真常。”冥契就是合于,這些是合于真如本性的真常。“5,了達具體事實的幻化妄相,而隨順法性的畢竟寂滅,”所謂具體就是因爲衆生的執著,了達具體的事實就是這些都是幻化的妄相,因爲幻化的妄相透過了執著就變成實在的東西。了達具體事實的幻化妄相而隨順法性的畢竟寂滅究竟處,所以這個法一悟到究竟處就是起點,起點就是終點。就象這個運動場,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就象虛空沒有起點沒有終點,如果我們的心一片的無所執著,你相再怎麼變化,他都是無所執著,再大的相,他都知道這個不是真實的,不是只有你家會死人,不必哭,我家也會死人,不是不會死人只是時間還沒有到,早死跟晚死,有的死得比較好死,有的死得比較淒慘而已,所以也沒有什麼,聽到佛法以後,你的兒子死了你也不需要哭,別人的兒子也會死,你的爸爸,媽媽死了,你也不需要哭,因爲大家的爸爸,媽媽都會死,不只是,你的爸爸,媽媽會死而已,我的爸爸,媽媽也會死,統統會死,萬法平等,只是早死跟晚死,早死跟晚死這個就是他的業,他的因緣果報。那麼這樣子觀察,對生老病死就很灑脫,我們內心裏面就有心理准備,隨時接受死亡的來臨。沒有什麼好埋怨的。“6,泯一切對待差別之相,不爲相轉,”爲什麼說對待,對待就是對立,時間有天就有地,有黑就有白,有好人就有壞蛋,有男就有女,這個世間有光明就有黑暗,有警察就有小偷,有皇帝就有癟叁一定的道理,有大施舍的長者就有那個無賴,統統對立的東西,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子,你嫁到好老公就表示有人嫁到壞老公一定的道理,如果有人考一百分,就是一定有人考零分,都是相襯托,互相襯托才有種種的相。可是相到最後就是回歸到塵土,不可得,所以用透視的角度進去,當下就跟空契入,你不必等到相的毀滅,你現在就可以知道有一天會進入平等。爲什麼,統統磨成粉末狀的,譬如說我們這文殊講堂,一百年以後,是不是有文殊講堂,不知…

《宇宙萬有本體論(4)》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