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趣品《圓覺經》之二十

  趣品《圓覺經》之二十

  (第九章 淨諸業障菩薩所問章)

  于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在辯音菩薩之後,本經的第九位菩薩,淨諸業障菩薩,觀察到咱末法時代的衆生,難以開悟淨圓覺心,所以,也無法實修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其中原因何在呢?哎,這是咱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所以呀,咱仔細聆聽菩薩的請法,以及世尊的解答。

  

  于是啊,淨諸業障菩薩,在大衆當中,從座位上站起來,五體投地,禮拜佛陀的雙足,表示最尊貴的敬禮;起身之後,圍繞著佛陀,繞行叁圈,又回到了拜佛的地方,雙膝跪地,雙手交叉合掌,恭敬地向佛說道:

  

  大悲世尊!爲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諸大衆得未曾有。睹見調禦,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

  

  “大慈大悲的世尊啊!您爲我們大家,詳盡地講說了這二十五種不可思議的修行方法,這些呢,也就是一切如來在因地修行時的狀況,所以呀,讓我們大家得以聞所未聞。”

  “您的講說,仿佛讓我們大家,親眼目睹了調禦丈夫(佛陀的十種名號之一)們,曆經了恒河沙劫數,勤苦修行的境界,以及其中的一切功德妙用,而且,好像就在一念之間。”

  “我和諸位菩薩們,從內心當中,深深地感到慶幸和安慰。”

  

  ——哎,經過淨諸業障菩薩這樣一說呀,咱哪,也感同身受了,仿佛,已然來到了法會的現場一般,在世尊的循循開示當中,用當下的心,明見了諸佛菩薩無量劫的勤苦修行,無量劫的廣度衆生。

  咱哪,聽聞如此妙法,明白了該如何實修圓覺大總持法門,明白了該如何自他兩利、行菩薩道,明白了該如何圓滿無上正覺,咋能不感到深自慶慰呢!

  

  接著,淨諸業障菩薩,在感慨與贊歎之後,正式替咱向佛請法:

  

  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汙,使諸衆生迷悶不入?

  

  “世尊啊!如果這個諸佛菩薩,與衆生共有的圓覺妙心,它的本性就是清淨的,那麼,它又是因爲什麼而汙染的呢?以至于,使一切衆生都對它迷惑不覺,難以契入呢?”

  

  ——哎,前一章當中,在講說二十五種清淨定輪之前,世尊爲咱重新開示圓滿覺性時,說道:“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接著這個開示,所以有了淨諸業障菩薩的這個問題。

  這呢,也是咱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哎,爲啥咱就無法悟淨圓覺呢?關于世尊的解答,咱哪,期待後文。

  

  唯願如來,廣爲我等開悟法性,令此大衆及末世衆生,作將來眼。

  

  提問之後呢,淨諸業障菩薩,繼續陳述請法的心意,以及此問題的重要性:

  “但願如來您哪,能夠爲我們大家,詳盡開示如何悟入圓滿法性,您的解答,能夠爲與會的大衆,以及末法時代的衆生,作爲將來指導修行解脫之智慧眼。”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這樣請法之後,淨諸業障菩薩,再次五體投地,禮拜佛陀,表示謝法。像這樣的請法儀軌,竟然重複了叁次,從始至終,有條不紊。

  

  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大衆及末世衆生,咨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谛聽,當爲汝說。

  

  這時啊,在淨諸業障菩薩虔誠地祈請以後,法緣已經具備,可以應緣說法了。于是,世尊告訴淨諸業障菩薩說:

  “太好了,太好了!善男子!你們能夠替在座的大衆,以及末法時代的衆生,向如來請問如此甚深的方便法門。”

  “現在,請你們仔細聆聽,如來將要爲大家解說。”

  

  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當時啊,得到了世尊的鼓勵贊歎,以及即將說法的允諾之後,淨諸業障菩薩心生歡喜,與在座的大衆一起,默然無聲,靜靜地聆聽。

  

  善男子!一切衆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衆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爲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于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于是,世尊輕舒圓音,開門見山地解答淨諸業障菩薩的提問:

  “各位善男子!一切衆生啊,從無始以來,以妄想心執著于有我相、人相、衆生相,以及壽命相,把這四種顛倒認知,當做了所謂真實的自我、真實的別人、真實的衆生、真實的壽命,等等。”

  “因此啊,就爲了自我利益,而産生了憎恨和貪愛兩種境界,對于那個妄想出來的虛假的我相之體,又多了一重虛妄執著。”

  “就這樣,虛妄的我相,和由此而産生的虛妄的我執,這兩個虛妄心相互依存,就産生了虛妄的業和隨業所現的六道。”

  “普通凡夫由于有虛妄業的緣故,就見到了虛妄的生死流轉;厭倦了生死流轉的人,比如二乘人,他們完全舍棄了虛妄業的造作,而見到了虛妄的涅槃。”

  

  哎,針對淨諸業障菩薩的提問:“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汙,使諸衆生迷悶不入?”毫無疑問,咱大家的妙圓覺心本來就是清淨的,那麼,咱大家爲啥而迷惑了呢?

  ——對此,世尊開門見山地回答,因爲呀,包括咱在內的一切衆生,都由于妄想執著,而陷入到了虛妄的四相當中,所謂的我相、人相、衆生相和壽命相,所以才迷失了本來呀。

  

  其中的“壽命相”,在《金剛經》裏叫做“壽者相”,名字不同,意思是一樣的。哎,關于四相的具體含義,《金剛經》上,佛陀並沒有解說,咱這部《圓覺經》就不同了,世尊啊,給咱進行了極爲深細的開解,詳見後文。

  就普通含義來說呢,所謂的“我相”,就是本經第一章當中,世尊說的:“一切衆生,從無始來……妄認四大爲自身相,六塵緣影爲自心相”。哎,所以呀,咱這個我相,也就是自相,咱把虛妄的四大色身當做了是“自我的身相”,把虛妄的六塵緣影之心呢?當做了是“自我的心相”,這倆合起來,就是凡夫的“我相”。

  啥叫“人相”呢?嘿嘿,就是別人呀!除了我之外的,那些與我相關的其他人呀。咱既然把“我相”認作了實有,同時也就會把,咱的四大色身和六識幻心之外的,其它那些色身與幻心,認爲是“我相”之外的實有,哎,于是就有了別人,有了“人相”。

  啥叫“衆生相”呢?嘿嘿,“我相”是自我認知,“人相”是自我之外的相關認知,哎,所謂的別人,都是和咱有關的人,那才叫做“人相”。除此之外呢?嘿嘿,還有數不清的色身與幻心,和咱自己也許八竿子都打不著,可是呢?咱以爲它們都是實有的,合在一起,就叫做芸芸衆生,這就是“衆生相”了。

  啥叫“壽命相”呢?嘿,一旦有了自我存在的執著,同時也就有了自我的持續過程,哎,這個持續過程就是壽命。對于此持續過程的認知,就叫做“壽命相”。當然,我有我的“壽命相”,別人有別人的“壽命相”,乃至于一切芸芸衆生,都有其“壽命相”啊。

  ——這些呢,是咱凡夫的“四相”,也是對于四相比較粗淺的理解。其中,“我相”是四相的根本,正因爲有了自我認知,才會有與我相關的他人的認知,乃至于似乎比較疏遠的芸芸衆生的認知,最後,這個認知的持續過程,隨著念念相續,而顯現爲壽命的認知。

  ——在菩薩修行的過程當中呢,“四相”的內容隨著修行的深入,會顯現得極爲精細與微妙,哎,到了最後,乃至于咱自以爲“證得了涅槃”,那也是“我相”呀!一會兒,咱再跟隨著世尊仔細學習。

  

  正因爲有了“四相”的虛妄認知,咱和一切衆生啊,就圍繞著四相,而産生了愛恨分別,于是,就會發起虛妄的業力造作,服務于內心那些愛恨的情緒,所以呢,隨著虛妄業而顯現出了六道輪回。

  ——哎,就這樣,在本無生滅的圓滿覺性當中,咱哪,用自己的妄想執著,嘿嘿,就把六道輪回給“創造”出來了。

  

  有些人呢,他們認識到了生死輪回之苦,哎,對于生死流轉極爲厭倦,所以呀,他們就通過修行,毅然斷除了愛恨造作。于是呢?生死輪回消亡了,哎,不生不滅的法性境界顯現了——哦,原來這就是涅槃啊!好吧,俺就在這兒休息吧!它就是我,我就是它,終于到地方了。

  ——這就是聲聞、緣覺,二乘人的修行境界,他們到達了不生不滅的“涅槃”。嘿嘿,不過,世尊說啊,這呀,還是他們的“妄見”而已,他們用自己的“厭離心”,創造並見到了虛妄的“涅槃”境界,所以說“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這呢?其實還是“我相”,二乘人極其細微的“法我相”呀。相應于這個“涅槃”我相,其它叁相,也都會發生。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

  

  哎,正因爲有了四相,所以呀,無論是凡夫,還是二乘聖者,都無法回入清淨覺性,其原因呢?世尊說道:

  “一切凡夫和二乘人,由于這些妄見的緣故,而不能夠悟入清淨覺性。並不是清淨覺性拒絕他們悟入,而是呢,如果還有一個能入的“我相”的話,那就不是悟入清淨覺性的正確方法了。”

  “因此啊,無論是凡夫的妄念造作,還是二乘聖者的息念無爲,都沒有辦法悟入清淨覺性,都還沈浸在迷惑苦悶當中。”

  

  哎,所謂的“動念”,指的是咱一般凡夫妄想紛飛,不停地分別造作;所謂的“息念”,指的是二乘聖者到達了無作涅槃,停留在清靜無爲當中。凡夫以四大色身和六識妄心爲“我相”,相應的執著心便是“人我執”;二乘聖者呢,以無爲涅槃爲“我相”,相應的執著心便是“法我執”。正是在這些“我相”和“我執”的糾纏下,所以,于法于人就會不自在,不通達,而“皆歸迷悶”了。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爲己主宰。

  

  凡夫也好,二乘聖者也好,到底爲啥會“皆歸迷悶”呢?爲啥會有“我相”呢?世尊解答道:

  “爲什麼呢?因爲呀…

《趣品《圓覺經》之二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