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因外道——蕭平實的“造神運動”
達 照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在這個社會轉型的年代裏,已顯突出!佛門慈悲,屢屢遭人欺侮,尤更突出!在讀完臺灣蕭平實所著《無相念佛》、《念佛叁昧修學次第》、《正法眼藏——護法集》、《生命實相之辨正》、《真假開悟之簡易辨正法》、《禅淨圓融》、《真實如來藏》、《如何契入念佛法門》、《大乘無我觀》、《佛教之危機》、《宗通與說通》、《我與無我》、《狂密與真密》(一到四輯)、《禅門摩尼寶聚》等(公案拈提一到五輯)、《楞伽經詳解》(一到六輯),以及一起出版的《學佛之心態》、《慈悲的心聲》等二叁十部書後,感慨良深!起初只看表面的文字敘述、名相解釋,乃至義理參究存在很大的問題,總是覺得很別扭,特別感到作者一股莫名強大的自我表現欲,處處不忘記“自我”,處處爲“自我”包裝,與佛法精神實不相符。後來漸漸看到,一切好事都跟作者本人聯系起來,一切壞事都跟現今佛門大德聯系起來,除了作者所說之外,已經沒有任何佛法可學可修,除了作者創辦的正覺同修會之外,根本沒有任何地方是真正的佛教道場,這亦與佛法萬德莊嚴相悖逆。再後來終于看清楚在以佛法名相義理爲掩護的背後,深深隱藏著他自己“第一因”的邪因外道見,露出了狡猾的狐狸尾巴,實是佛教致深之傷害!再進一步才完全明白了,這是一次人心沒落的“造神運動”,卻將佛法名相義理竊爲他招搖惑世之神壇,豈非佛教之悲哀?遂感慨現今之佛教,外遭*輪功邪教盜竊*輪之標致而橫行霸道,內患第一因外道假借佛法名相義理爲掩護而謗法破僧!堂堂佛教,堂堂妙法,堂堂僧寶,廣大莊嚴,爲世明燈,竟遭外道邪教淩辱至此,靜夜思之,哀哉可傷!*輪功邪教猶如賊人進入院子,僅僅偷竊了院子裏面的擺設(標致),只需家人警覺一呼,便會隱遁而去;第一因外道譬如登堂入室,盜取了保險箱裏面的財寶(佛法義理名相),縱然被趕出家門,已然狼藉一片!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現代賊人的手段越來越高明,剽竊越來越深入,傷害也越來越嚴重!致命之處就在于蕭平實之敘述,文字語言基本上都符合佛法之意,不要說初學佛法者難以赝別其真僞,就是久參者也容易被其美妙的文字敘述所誤導,甚至學界還有人說他“頗爲精到”,而不知在最爲關鍵的根本處卻是外道之行徑。他還處處標榜“正法”,處處提出“法義辨正”。現在,我們從他的論著中,就其“第一因”的外道思想、人心沒落的“造神運動”、欺師滅祖的“忘恩負義”、玩弄文字的“謗法破僧”等要點,來揭示其以“叁乘正法”爲掩護的外道嘴臉,還我佛教之清白!
一、“第一因”的外道思想
所謂第一因外道,就是主張世界萬物成立之原因乃同屬一因的外道。在《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中指出了二十種外道,個個都推求宇宙萬物的第一因,並且作出自己的解釋。其中第四韋陀論師、第五伊賒那論師、第九女人眷屬論師、第十二摩陀羅論師、第十四僧佉論師、第十五摩醯首羅論師、第二十安荼論師等,所說雖各有異同,然同屬一因外道之部類。他們都認爲一切法的生起有一個“第一因”,總有一個“能生”萬物的本源,萬物都是由一個本源而衍生出來的。如第五外道伊賒那論師的主張:“以無形相而能生諸有命、無命一切萬物,名爲涅槃。”(T32,157a)第十四外道僧佉論師之主張:“如實知從自性生,還入自性,能離一切生死得涅槃,如是從自性生一切衆生。是故外道僧佉說自性是常,能生諸法,是涅槃因。”(T32,157c)這就是外道“非因計因”的“第一因”邪見!
與“第一因”生出萬物的邪見相接近的,要算是“一元論”了,這也占印度哲學的許多流派。如吠陀哲學即主張宇宙之本質爲梵,個人主體之本質爲我,此兩種本質的原理是同爲一體的,這就是“梵我一如”。欲表現此一元論之本質內容實非易事,故有實在(有)、精神(知)、至福(歡喜)等說法的産生。然而,此種絕對本質之一元論,卻難以解釋各種現象界之發生,如物質自然界、苦、惡等人世間的種種現象。判定精神原理(神我)與物質原理(自性)對立之二元論,就是爲了解決這類問題而應運出現。以上諸論,皆有其自相矛盾之處,都屬于外道之邪見,爲佛法所破斥。
于佛法中,無論小乘還是大乘,絕對都沒有這樣的“第一因”或一元論外道之邪見,如《俱舍論》卷六說:“一因生法,決定無有。”(T29,36b)《華嚴經》卷叁十說:“彼諸佛子如是知,一切法性常空寂,無有一法能造作,同于諸佛悟無我。”《七佛傳法偈》迦葉佛說:“一切衆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中論》卷叁說:“若衆緣未合,而先有果生者,是事不然,果離因緣故,則名無因果。是故汝說衆緣未合時先有果生者,是事則不然。問曰:因滅變爲果者,有何咎?答曰:若因變爲果,因即至于果,是則前生因,生已而複生。”(T30,26c)達摩祖師的《少室六門?血脈論》也說:“問曰:若不見性,念佛、誦經、布施、持戒、精進、廣興福利,得成佛否?答曰:不得。又問:因何不得?答曰:有少法可得,是有爲法,是因果,是受報,是輪回法,不免生死,何時得成佛道!成佛須是見性,若不見性,因果等語,是外道法。若是佛,不習外道法。佛是無業人,無因果。但有少法可得,盡是謗佛,憑何得成?但有住著一心、一能、一解、一見,佛都不許。佛無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淨,諸法無修無證,無因無果。”(T48,374a)又說:“佛者,亦名法身,亦名本心。此心無形相、無因果、無筋骨,猶如虛空,取不得,不同質礙,不同外道。”(T48,376a)
總之,在大小乘的各種經論中,決定都沒有“第一因”能生一切法的邪見謬論。因爲一切法衆緣和合,如幻如化,從本以來不生不滅,真如法性如來藏與生死煩惱一切法,譬如水之與波,都是全體相即全體相具的,生即全生,滅亦全滅,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離波無水可言,離水無波可得。不能說水爲波之第一因,也不能說波是由水“衍生”出來,水與波不能成爲能生所生之對立。諸法實相,本來如如;真如實性,也是如如;緣起現象,亦複如如。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T9,5c)如《首楞嚴經》卷第二說:“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爲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來,迷悟死生了無所得。”(T19,114a)亦如《楞伽經》說:“凡夫無智慧,藏識如巨海,業相猶波浪,依彼譬類通。”又說:“譬如海水變,種種波浪轉;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如是佛法不共外道之根本正見,亦即佛法世界觀、人生觀之究竟義理,更爲大乘佛教之命根所在!
然而,蕭平實卻把“緣起諸法”與“如來藏阿賴耶識實相”對立起來,譬如把“海水與波浪”對立起來,把緣起諸法當作實相的“衍生物”,把真如實相當作緣起諸法的“生因”,並且認爲:如來藏阿賴耶識是宇宙萬物生滅現象的“第一因”,緣起諸法是由如來藏阿賴耶識“衍生”出來的。他說:
“你的真如出生蘊處界以後,再與蘊、處、界配合,就能出生一切法。” (《大乘無我觀》第39頁)“由于你證得你的自身真如第八識,從這個第八識來觀察祂的清淨自在、遍一切時不斷、能生一切法,而十八界全部由祂所生。”(《我與無我》第39頁)“雖然這個色身不是真正的我,但他也不是跟“真正的我”完全無關,因爲他是由那個“真正的我”生出來的——你的色身是你的第八識所創造出來的。”(《我與無我》第41頁)“是故世出世間萬法,皆唯八識心王所生,故說萬法唯識。”(《宗通與說通》第216頁)“故雲宗通與說通不離八識心王所生一切法;而此一切法歸結于八識心王後,複須歸結于八識之根本——第八識阿賴耶。”(《宗通與說通》第217頁)“十八界外別有自在心爲十八界之因”(《宗通與說通》第82頁)“諸法緣起緣滅之因——藏識實相。”(《宗通與說通》第54頁)上述的“出生”、“能生”、“所生”、“生出來”、“所創造”等,在蕭平實看來,都是“能生與所生相對立”的關系,第八識就是“能創造萬物”者,所以就得出了第八識就是“第一因”的謬論。而此處所謂的“因”,就是明確地指“第一因”而言!正如他的得意門人所解說:
道教這個太極的義理,在世間法上是正確的,但是在法界根本的認知上是錯誤的。師兄可以看看蕭老師在封面書衣上寫的文字說明:“太極唯臆想,根本實真識;無明生兩儀,萬法由茲生。無我中有我,我中無有我;涅槃余真識,我無我俱泯。”道教以無極太極爲根本,衍生出八卦的學理,對于宇宙萬物的生滅現象所說的理是正確的,但是卻不知第一因——不知如來藏才是真正的根本——不知所謂的無極太極其實就是如來藏;你從蕭老師所寫的偈中,應該可以知道是甚麼道理了。修學佛法的人,如果能澈悟第一義谛真實識——如來藏的義理,從此以後,對世間與出世間的法:從世俗谛的解脫道,到第一義谛的佛菩提道,都能貫通,更何況是世間相對存在的道理呢?(《學佛之心態》第22~23頁)
這段話就把蕭平實的“第一因”外道邪見完全透露無遺,無法抵賴!于此,我們已恍然大悟,他聲聲口口“真實如來藏”的用心處,就是尋找到了宇宙萬法的本源,由此本源爲第一因而生出一切緣起諸法,這正是上文所述第五外道伊賒那論師的主張:“以無形相而能生諸有命、無命一切…
《邪因外道——蕭平實的“造神運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