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群政製與佛教僧製

  人群政製與佛教僧製

  太虛

  ──叁十二年作──

  一 緒言

  二 現行政製之分類

  甲 國家本位政治

  乙 個人本位政治

  丙 社會本位政治

  叁 政治起源于人類生活

  甲 采獵生活與個人自立

  乙 牧畜生活與群衆組織

  丙 農耕生活與國家建立

  四 人類生活與宗教起源

  甲 農家牧群之原始宗教

  乙 並合改進之宗教

  丙 理性創建之宗教

  五 演變中現存佛教僧製

  甲 錫緬暹僧製

  乙 藏蒙僧製

  丙 中國僧製

  丁 日本僧製

  六 結論

  甲 政製之進化

  乙 僧製之進化

  丙 今後之人群與佛教

  一 緒言

  近代思想上,有一種是從人類思想進化上說到宗教是怎樣産生、轉變,乃至消滅;另外一種是從政治經濟製度上說到宗教是怎樣産生、轉變,乃至消滅。或推測某種宗教到什麼時代要消滅,或不問什麼宗教,到了某個階段完全要消滅。這是近來一般人對于宗教問題的說素。

  佛教爲宗教之一,從教法的本身上講,是很廣大的,它是以無邊世界和無盡衆生爲其對象。佛法之存在,就是佛菩薩的聖智所親證之諸法真實相性,若佛出世或不出世,都是普遍地常住;不過有佛出世,由證得而解脫,適應無量世界衆生之根機而有佛教。它是超越一切時間空間,不受一切時間空間之限製而變遷。如同一時間,與某處衆生機宜相應,佛法則興;與某處衆生機宜不相應則衰,甚或沒有佛法。但在無盡的世界之中,並非完全沒有佛法,此世界縱沒有,他世界仍有。在佛法的應機興起上,既相續無盡,而佛菩薩所證之諸法真理更是普遍常住的,所以沒有一定的産生轉變和消滅。

  但從地球人類的世間範圍來講,則須有另外一種的看法。以地球人類爲基本,根據了去看人類曆史上的文化,則佛教也自然爲各種文化之一。廣義的文化,凡是用人類力量去改變一切自然環境來適應人類生活的需要,所改變而生起來的一切製度和器具,乃至最高深博大的學說,統統都叫做文化。在這種意義上,我們人類世界中的佛教,也就是地球人類所産生的一種文化。在人類一切文化之中,當然有互相連貫息息相通的關系。而佛教也是隨人類曆史的産生、轉變,而有離不開的關系。照這種看法,或從思想文化上來說宗教,或從政治、經濟上來說宗教,也就很有意義了。現在專就人類的政治、經濟說到宗教,再從宗教說到佛教中的僧製。

  二 現行政製之分類

  現行政治,就是現在世界上所流行的各種政治製度,研究此種問題,有專門的政治哲學。現在約略把流行世上的政治製度,分爲叁種:甲 國家本位政治這裏所講本位,是以國家爲根本,一切都側重于國家。國家本位,就是專以國家爲根本出發點的,舉凡一切措施,皆以利益國家爲前提;對于其他,則有所限製犧牲和抑伏,所以便成爲國家的本位政治。大概說來,我國從前的曆史和其他古代國家的曆史,他的政治都可以看作國家本位的。如亞洲、中國是曆史最長的國家,在政治哲學上看來,也是國家政治本位的。印度很少統一。其他如日本等,那是模仿中國的國家。而歐洲從希臘和羅馬帝國的曆史上看,其政治也都是國家本位的。國家二字,只是一個“國”字,不過其發達起來是以“家”爲基本的;中國的國家本位政治,尤其著重于家。所以中國數千年來之曆史,綿延不絕,使中國民族長久地傳承下來,不但不滅亡,反而生長興盛,建成一個史長地大人多的國家,而其中爲骨幹的東西,便是家族;也就是由宗法社會的大家族製度上建立起“國”來。國、就是帝王的大家,許多公侯官紳則是世家,世家之下就是民家。以家族製爲主幹而成立君國,故國的重心點還是在家族製度。所以從前中國很敬崇祖宗,所謂敬天法祖。天高高在上,是公共的祖先,只有帝王可以敬拜,而帝王之祖要配天,天是最高最勝,配天之祖爲國祖,故一國之中帝王之祖名國祖,家族之祖名宗祖,家族最隆重的爲宗祠,這就是中國政治的形式。

  另外還有一種國家本位政治,特別偏重在國,對于家毫不重視,這在西洋古代希臘的斯巴達國,就是這樣。不單是它,就是羅馬帝國等都有此種趨勢,個人和家族的一切都爲國家所有。比方一個小孩初生時,並不是那個家庭父母的兒女,而是國家公有之人民,所以小孩從兒童就要受國家的教育訓練,全以國家爲目的,使成爲國家需用之人。此種著重于國的國家本位政治,後來羅馬崩潰,就變成貴族封建了。稍後繼起的日耳曼帝國,則側重減裁私利,加增國權,所有一切利益都爲達到整個國家之目的;古來的斯巴達和羅馬帝國,都是這樣。

  以現在世界各國的政治來講,從前的日本,除它本具的野蠻民族習俗外,一切都是模仿中國,所以也偏重于家;到近代仿英國的個人本位政治、和德國偏重于國的政治。在商業上,它雖然學到英國一點,而軍政則是學德國的多,所以近來就成爲偏重于國的國家了。現在真可以做爲國家本位政治的代表者,就是納粹主義的德國,和法西斯主義的意大利。意大利在從前本是羅馬老帝國,文化比較落後,人民也很散漫。近二十年來,以墨索裏尼法西斯的領導,視爲所有的人力物力,沒有一種是個人或家族的,一切都應由執行國家政治建設的人去統製發揮,以達到國家利益爲唯一鹄的;因此,即成爲現在的意國了。至國社黨的德國,本來應譯爲民族社會主義的國家,他說日耳曼民族在世界上是最優秀的民族,應在一切民族之上,其他的劣等民族,應當受它統治使用或消滅。比如牛羊,原是人吃的食料,而下等民族也應供給優秀民族的統治和使用的。因此,才要造成德意志的大帝國以達到統治全世界民族爲目的,所以也演成現在的德國了。意大利和德意志,近十年來成爲侵略國,其根本出發點,還是民族主義,這種民族也可以叫作國族。因爲他要達到此種目的,才把他的民族講得是如何的優秀,如何的強盛,應該爲全世界一切民族之統治者。尤以民族主義講得太過度了,便如德、意、日等都變成侵略國家。比如日本自己說他們是從天神所生,萬世一系,直接上通于天,是如何的了不起,所以就成爲國家本位政治的侵掠國。要之、國家本位政治側重于家的不免松散衰弱,而側重于國的則又強暴侵掠。

  乙 個人本位政治這在西洋古代的曆史上,似也有過的,如希臘的雅典,是公民的政治,由民衆選出議員,組織議會管理政治,和現在的瑞士就很相近,後來的羅馬帝國也含有此種因素。但不能說他們就是現在的民主政治,不過相似而已。雅典的公民,不是大家都可以做的,必須要有貴族資格;其他的奴隸平民客人都沒有做議員的資格,也就不能算公民;就是公民的思想行爲,也不能做到自由的地步。真正所謂個人本位的民主政治,還是近代西洋才有的。近代西洋文藝複興,也就是發現個人,在世界、社會、國家之中,個人有其獨立人格。因爲個人生于宇宙間,就是萬有中心,不是爲家、國、社會、世界而生,乃是爲個人自己而生,天賦個人有個人的自由,世界萬物都不過是供給個人的需要;乃至家庭、社會、國家的組織,都是爲了個人權利享受和發展個人的思想能力。假使國家社會妨礙個人,就得把它改革;爲要達到保護個人自由的目的,所以就産生了個人本位政治。在此種原則之下,個人生來就有的天賦自由,誰也不能侵犯。假使需要政治,就應以不妨害且能保護個人權利爲出發點,因此就成爲現代的民主政治。一切障礙束縛,可以打破的都得打破它,個人可以自由競爭,自然得一種調劑,政治的效用,是在個人與個人間沖突的調解,而以多數個人的意見爲依歸,多數就是最大的權威,所以民主政治的最大力量就是個人。這種製度最早發達的是英國──英國雖有君主,但不負實際行政責任──,後在美、法等國,這種思想發達起來,就建立沒有君主的民主國。因當時的法國帝王不明白此種趨勢,就發生大革命,他的改變很是激烈深刻,影響非常之大。所以當時法國所成立的民主政治,把全世界都震動了,近百年來世界各國政治都受它的影響;在共産專政和法西斯未發生之前,全世界各國都向這種趨勢邁進。其好處在于各種科學、機械……都能在這種思想自由解放之下發達起來,也就是個人自由力量發揮的結果。現在的法國是被淪亡了,英、美仍是個人本位政治的代表國家。但把它發展到了極端,如盧梭的天賦人權論,個人生來就是自由,便很難成立,例如小孩初生下來,並不自能生存,一切都要父母照應和教養,乃能成長爲人,若不管理,就得凍餓死,那裏還有什麼天賦的自由?這種主義走到極端後,就成爲無政府的主義。所以還要在大多數的議決上建立國家,尊重個人自由而不令放縱,使個人思想行爲能夠自由發展,如近代的各種科學……都能很快的進步,這是很好的。但既任個人競爭,並把個人的所有權看得太神聖不可侵犯──如國家和社會本位政治則不如此,要征用就征用──,由這自由競爭發展的結果,就造成一些大資本家。因爲個人的財産絕對神聖自由,亦不一定遺傳于家族子孫,憑個人的意思可交任何人享受。一往說來、個人本位似是平等的,但其憑借本不平等,再任個人自由競爭的結果,遂成爲大不平等,也就成爲資本主義的社會。如英、美……就是資本主義的國家,在他們國內,雖是尊重民權,其實政治實權還是操縱在少數的資本主義者之手;所謂政府,也就是供給資本家發財的工具;無産階級的平民,只可幫他工作,而政府則在國內爲他製服勞工,在國外爲他找原料和銷貨的市場。爲要滿足這種欲望,就在各處侵略他國爲殖民地。所以、個人本位政治也分兩歧,一種成爲空想的無政府主義,一種成爲資本的帝國主義。

  丙 社會本位政治在國家本位中反動起來,就成個人本位,而個人本位的反動,就發生社會本位政治,這是最近二百年或一百年之內才發生的政治運動…

《人群政製與佛教僧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菩薩的政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