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是財富
2006-06-13 馬來西亞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 !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
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諸位,早早就已經來到這裏。首先給大家抱歉,我們有遲到。剛才我們到的時候,又用了一段時間,在做煙供、在樓下,進門的地方做了兩堆煙供。
因爲我們參加法會的,我們在坐的之外,還有很多的無形衆生,也要款待它們,好聞的、好吃的,念經念咒加持,讓它們安心的,不單單參加法會,而且還要歡喜地一起,來加入到我們的行列當中。
因爲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人說衆生,不是說你個人完全是個人。因爲每一樣事、事物,物質或者精神的,它都體現著種種因緣和合,不是個體。
就象我們人,我們平時會說我一個人,但是仔細分析起來的時候,可不是一個人。
如果我們說,從細菌的角度上來說,我們一個人,八萬四千蟲啊,這還是一個虛數。不是說我們的細菌,只有八萬四千蟲哪,從我們精神上的角度上來說,我們在坐的每一位衆生,他都關聯著更多的。
比如說我們做佛事的時候,會有寫牌位,會寫曆代宗親,還有曆生父母、冤親債主。我有時候會問大家,有知道牌位上寫的這一切,曆代宗親、冤親債主在哪裏?有時候,我們忽略這個問題。
但是入佛門之後,大家都會有這樣子一個習慣,會被別人勸,或者看到別人這樣做,也會這樣做。會寫這樣的一個牌位,有時候我們就不知道,這個寫牌位的衆生在哪裏?其實,這些我們要超度的衆生,可以這麼說,跟我們的生命是連成一體的。
所以我們佛教裏說,“陰超陽泰”。那些如果得到超度的話,我們這個生命,才能夠圓滿、才能夠如意。所以我們來參加法會的時候,別以爲我就一個人來參加,跟來的衆生可多了,曆代宗親、曆生的父母、冤親債主。
你就象我們皈依佛門,按照經典裏我們知道,皈依叁寶,有叁十六位天大將軍來保護我們。有的人,人如果不去思維的話,他不會覺得叁十六天大將軍,他不會有什麼概念啊。
但你仔細去分析,爲什麼要這麼多的天大將軍來保護啊?我們因爲我們身邊跟的冤親債主很多很多的,一般性的神,還保護不了。
叁十六天大將軍團團圍住噢,裏叁層外叁層的,站著做保镖,所以皈依叁寶這個福德,爲什麼說皈依功德殊勝行?它這個就在這裏講。因爲沒有皈依之前,我們還屬于社會上,這個苦海裏面的。皈依了之後呢,就開始救上來了。
就象叁寶,能改變命運的這些事實,很多人也聽了也疑惑:奇怪了呢?叁寶,佛教講因果,我皈依了叁寶,命運就改變了話,那因果存在不存在呢?那有的人會問。
我會告訴他,因果是存在的,但是就象你做一個鐵球,如果把它放在水裏的話,這個鐵球,是實心的,肯定會“卟咚”一聲,就下去了,直沈水底。但是我現在拿一個大的盆子,你再把這個鐵球放在這個盆子裏面,一起放在水上面的話,這個鐵球是不會沈底的。
大家會知道,從物理學上,因爲鐵盆的排水量,它的重量,遠遠超過這個鐵球的質量,所以能把它浮起來。
我們衆生也是這樣。沒有皈依叁寶之前,作爲這個六道的苦海當中,頭出頭沒。
但是,當我們皈依叁寶之後,慈航普渡,我們等于踏到諸佛菩薩的船上去了,苦海裏面一下子到彼岸。所以講苦海本來是無邊,前也無邊、後也無邊,前後左右都是無邊的,怎麼能夠回頭就是岸?就是爬上那個船就是岸。
所以說作爲凡夫來說,你對叁寶有極大的信心,這已經了生死了,乃至說分段生死、變異生死,就是指這個。對叁寶有信心,你已經皈依叁寶了,這個生死其實已經可以了了。
有的信心不足、不堅定,皈依得不堅定,有時候還在搖擺,就象我們現在講很多都是弘揚淨土法門,我們相信,阿彌陀佛的願力,求願往生,可以了分段的生死,到時候到了極樂世界,在諸佛的智慧的光照下,甘露的灌頂下,諸佛菩薩的教化下面,逐漸地在變異生死,了斷。
但是如果我們按照常規的,不皈依叁寶的話,這苦海是沒有邊際的。當我們這個人來到這裏,其實他有很多的,我們佛法講因緣。那有緣的衆生,都會帶過來。
所以我們在研討佛法之前,我們要對這些衆生,也要把它們安置好,否則不安置好都會亂了,特別就是說佛法有功德的,如果你不想到它,它會嫉妒我們,它有時候會作亂。
所以有時候,我們佛教裏先來發菩提心,心裏面有時候,要特意的觀想它們。作爲法師來說,必須要這樣做。
但是我們呢,今天來我們這次不是光光演講,我們也是一次法會,所以也應把這些衆生,共同的列入到法會當中來,不單單請它們來坐、來請它們吃,然後請它們聽這個佛法,(走上真正解脫之路)。
今天大家要學習,我們要學習的題目呢,我看那個大字“自助的財富”,別人看了這兩個字,“自助的財富”,以爲是到超市去自己拿呢。
所以這個字打錯了,“知足的財富”,是“知足的財富”,這要差多少,原來是講“知足的財富”!我們今天剛從新加坡過來,在新加坡有四堂、四天,每一天也都有這樣,佛法的研討。
第一天我們在新加坡,所學習的題目,叫做“因果網絡”,跟大家認識物質世界,還有生命這個有情的世界,都離不開因果的規律,乃至有漏的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也有它的因果規律。
所以大家一起來認識,這麼一個世界。從這個宇宙的運轉,到我們生命的輪回,各個角度,來認識因果的規律。所以以前我也常常說,佛教是讓我們認識規律和遵循規律,最後超越這個規律,超越出我們這個叁界六道,六道叁界。所以第一天,我們先是把這個認識清楚。
第二天我們學習的課題,叫“沈沒的大腦”,“沈沒”,這個沈,這個沒,都是叁點水的,好象沈沒的泰坦尼克號一樣,那個沈沒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我們那個大腦,百分之九十八、九十七,這一輩子沒用過,我們一輩子只用了百分之二到叁的腦細胞。
那我們佛教所講的“佛性”是什麼?佛性就是我們大腦的功用,一輩子沒有開發過,所以我們比喻成好象露這個在海平面上的陸地,只有百分之二一樣,這個海平面之下,還有很多的陸地,我們忽略了。
這個陸地裏面,有天然氣、有石油、有黃金,就是這個佛性,很多智慧德相的功能功用,每個人都有,卻每個人都沒用過,所以主要是講這樣一個。
我們如果認識到了,就會覺得,皈依叁寶、乃至遵循叁無漏學,這是我們每一個人自覺要去做的事情。所以第二天講了這個課題。
大家聽了這個很新鮮的,這個上課之前,很多人打電話到中心裏來問,這個課題“沈沒的大腦”,什麼意思啊?不知道是要講什麼?中心裏的義工也不知道。
問師父,這是什麼意思啊?我說如果要換一個名字的話,也可以說是“虛度的佛性”、“浪費的佛性”,跟著我們生、跟著我們死,卻不知道它的寶貴,沒有認識到它。
所以通過一上課,大家都知道,每一個人都知道,佛陀要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乃至每個人都有份。佛陀所指導給我們的方法,就是讓我們走全面開發大腦的這條路。
“經”“徑”“經”者“徑”,“徑”是道路的意思,走向圓滿、正等覺的。什麼叫正等覺?百分之百地開發大腦的方法,就叫“徑”。
原來佛法是幫助我們自己的,不是要我們去崇拜什麼,在我們之外再去崇拜一個什麼,不是那樣的。
第叁天呢,講的是願力的生命,講這個願力的生命啊,我其實就以海濤法師爲證明。
你看這個法師,上次他邀請去二周年慶典的時候,我們去臺灣,他特意帶到我好多地方去,八天時間都利用起來,一天一個地方,甚至也有去見法師的母親、他的弟弟,甚至在那個兩年慶典的那天,見到他以前的同修,他現在已經二十歲的孩子,大家在坐很多都了解他。
海濤法師不缺錢,大腦也沒問題,家裏的同修那麼好,長得又美又有錢,孩子也那麼可愛,爲什麼放下這一切,天天這麼忙得不可開交,全世界推廣佛法,把佛法推廣當成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爲什麼?他這個生命,是以什麼爲動力的?這就是往劫的願力。
一般現在人呢,很難理解。所以菩薩以願力爲生命,講到了諸佛菩薩,爲了推廣拯救衆生的教法,他們所付出的那些讓我們感動。這個願力的生命,以願力爲生命,不是以欲望爲生命。這個第叁天,我們第叁天學普賢行願品,下午還做火供。
昨天晚上,在新加坡慈光大禮堂裏面,和大家共同學習了題目叫“覺者歸來”。很多人一聽,“覺者歸來”,就聯想到《魔戒》裏面的,好像“王者歸來”一樣的,那這個什麼意思?我起了幾個題目,大家都要猜的。
然後聽我講下來之後,噢!原來知道了,我講的“歸來”,不是歸到娑婆世界裏來啦,是衆生覺悟了、回家了,回極樂世界了。
我那個歸來,是指回極樂世界,那這個覺者歸來,是什麼樣的人可以回極樂世界呢?
不一定噢,我昨天講了叁個故事,叁個故事裏的主人公,一個是餓鬼道的一個餓鬼;一個是古代就死掉的孤魂鬼,孤魂,有記無記的,屬于無記的孤魂鬼;第叁個講的是一個鬼王,哪裏做中元節,供白衣娘娘,他就到那裏面去。
來跟我見面的時候,打著手印,小鬼擡著轎子,威風凜凜的來見我。
一上來就自報家門,“我是白衣娘娘”,然後跟她一番對答之後,最後也願接受歸山。
開始是堅定不移的,她說我今天來,我沒有其他的目的,我是來和你談判的,我說我們合作一起度衆生好不好?她就說,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你是佛教,我是道教。
我說佛教和道教,有什麼不同啊?她說不一樣,要一樣,爲什麼還叫佛叫道啊,她很堅定的。她說你賺你的功德錢,跟我不相幹。她這個分得清清楚楚的。…
《知足是財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