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觀衆生業緣品第叁

  觀衆生業緣品第叁

  爾時佛母摩耶夫人恭敬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從生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雲何?地藏答言:千萬世界乃及國土,或有地獄,或無地獄,或有女人,或無女人,或有佛法,或無佛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亦複旭是,非但地獄罪報一等。摩耶夫人重白菩薩:且願聞于閻浮罪報所感惡趣。

  地藏答言:聖母,唯願聽受,我精說之。佛母白言:願聖者說。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面南閻浮提罪名號如是:若有衆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衆生出佛身血,毀謗叁寶,不敬尊經,亦當墮于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衆生侵損常住,玷汙僧尼,或伽藍內瓷行淫欲,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無衆生僞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诳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衆生偷竊常住財物、谷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若有衆生作如是罪,當墮五無間地獄,求暫停苦一念不得。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薩言:雲何名爲無間地獄?地藏白言:聖母,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其大地獄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號各別;次有千百,名字變別。無間獄者,其獄城周匝八萬余裏,其城純鐵,高下萬裏,城上炎聚,少有空缺。其獄城中,諸獄相連,名號各別,獨有一獄名曰無間。其獄周匝萬八千裏,鐵牆高一千裏,悉是鐵爲,上火徹下,下火徹上。鐵蛇鐵狗,吐火馳逐獄牆之上,東西而走。獄中有床,遍滿萬裏。一個人愛罪,自見其身遍臥滿床。千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床上,衆業所感,獲報哪是。又諸罪人,備受衆苦,千百夜叉以及惡鬼,口牙如劍,眼淚如電光,手複銅爪,拖拽罪人;複有夜叉,執大鐵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複有鐵鷹,啖罪人目;複有鐵蛇絞罪人頸;百支節內,悉下長釘,拔舌耕犁,抽腸剉斬,烊銅灌口,熱鐵纏身萬死千生,業感如是。動經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展轉相寄。此界成後,還複而來,無間罪報,其事如是。

  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何等爲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叁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斫镬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饑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耿,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愛預處理,以此連綿,故稱無間。地藏菩薩白色聖母言:地間地獄,粗說如是,若廣說地獄罪器等名,及諸苦事,一劫之中,求說不盡。摩耶夫人聞已,愁憂合掌,頂禮而退。

  我們淨第叁品念了一遍,圍繞著業緣、業感、業報,就首先要對“業力”有一個基本的概念、認識和了解。“業力”之“業”,梵文叫“羯磨”;“力”,梵文叫“擺磨”。羯磨在梵文中是“造作”之意,所以又叫“造作名業”。我們宇宙是運動的,生命是運動的,只要一起動就是“業”,造業就是“業”。大家常講生命在于運動,你一動就是業,動就造業。當然,我們不要把“業”當做個壞名詞,以爲業就是壞的。業實際上是個中性名詞,有善業也有惡業嘛。一運動就造業,一造業就産生力量,由造業産生的力量就是業力。拿人來立,人的造業就是人的行爲。我們的任何一個行爲都會産生力量,都會有結果的,這就是造業。這個行爲的後果和影響産生的力量往往帶有壓迫性,帶有使人不得不接受的性質。比如,汽車司機駕駛汽車,駕駛是一種行爲,他能夠把我們這寺廟的人運到另一個地方,辦成一件好事,是善業。可是哪一天。因爲粗心大意,或喝了酒,精力不集中,傷了人,以後就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被軋的人要賠償,家裏人今後的生活負擔會加重等等。因而,一個行爲産生的力量和後果逼你産生新的行爲,新的行爲又産生新的力量。司機軋了人,因爲賠償,家人就有負擔,增加了負擔,如處理不好,就又會造成家庭的矛盾,産生新的業力。所以,一個業所生之力量,回過頭又要産生新的行爲,故而就帶有循環性。

  唯識對業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和闡述,我們可作一個詳細的分析。第一,我們從業的原動力即它的基本動力從何而來說起:業,可以爲身、口、意叁業,這是第一個分析,從原動力上分析。業是造作,造作是因人,而人就是通過身、口、意來造作的。身體的動作叫“身業”;口的動作叫“口業”;思想意識的協作叫“意業”。這是就業的原動力和基本概念來說的。本來,業在佛教中的運用有廣義的,也有狹義的。狹義的比較窄,我們現在講的這個業是廣義的,它包括原動力及其它有關的意義。比如,意業就是人的思惟,身業就是人的行爲。人的身體的行又可分爲兩種情況,一種是“身表業”,如手的動作,有推、拉、提、舉,這種身體有表示的業叫“身有表業”。還有一種叫做“身無表業”,它沒有表示動作,但有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沒有動作,沒有表示,但沒有動作也是一種表示,所以叫“身無表業”。關于“口業”,也有“口表業”,比如高聲高嗓 子,小聲小嗓子,都表現出來了;還有一種是口裏不說話,這一樣叫做“口無表業”。意業就是思惟,思惟是內心的造作,那麼,動身業和動口業時,意業實際上就跟著動。所以,你講了、身體動作了,這就是你的意思也已完成了,所以叫做“思已業”,這種由內心表現于外的造作已經完成了,就叫“思已業”。這種從業的原動力上對身、口、意叁業所進行的劃分,即是唯識論關于業的一個分類概念。

  第二,業從我們人的行爲的善、惡的來講,也分成叁業。就是善業、惡業、無記業。善業是好的,惡業是不好的,無記業是不善不惡的。善業雙可分爲身善業、口善業、意善業。

  身善業:比如說我們救護生命,布施資助,勤修梵行,都是身體的善業。我們守五戒、守十善戒中有一條不殺生,不殺生是消極的,積極的是救護生命,不但不殺生,而且要放生、救生。不偷盜,不與不取的,人家不給的不拿,不義之財不取,非法之錢不取,這是消極的;積極的是不但不要,而且布施給人。不邪淫,出家人不結婚,沒有男女關系的事情;在家人除正當的夫妻生活之外,不亂搞男女關系。這是不邪行,這還不夠,應該積極地勤修梵行,比如有禮貌的行爲,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如扶貧、救殘,社會上的公益事業多做,爲是身善業。

  語善業:不說假話,說誠實、實在的話,而且說出話來要使別人得到利益,做利益語。不但說話不罵娘、不粗聲,不惡意中傷人,而且說話能夠啓迪人的智慧。不但不與人吵罵鬥惡,而且能夠善言安慰,令對方歡喜,使對方得到安慰

  、欣慰和快樂。不嘩衆取寵、不挑撥離間、不兩舌,那是消極的,積極的是說起話業能和合,能使人空互相幫助,增加團結,和合彼此。人的好多煩惱都是語業帶來的。在人家門口挑拔是非,或領導上偏聽偏信,不就是語業造成的嗎?

  意善業:常懷舍心,不但不貪,而且舍給人傾家蕩産。不瞋,不但不惱怒,而且能夠常常慈悲爲懷。不愚蠢,不癡,不邪見,正信因果,正信真理,而且真正服從真理,這是意善業。

  惡業有身惡業、語惡業、意惡業。身惡業就是殺生、偷盜。語惡業就是講假話、粗鄙的話、罵人相惡的話、挑撥離間的話。意惡業就是貪、瞋、癡、邪見。

  我們從造作的爲所表現出來的行相來分善、惡、不善不惡。不善不惡是無記業。這是我們的第二點。第一點講的是業的原動力。下面又是一個業的分類。

  第叁,從業的德性上可分爲:福業、非福業、不動業。有的業是得福的,有的業是非福業,有的是不動業。不動業一般都是講無漏果那方面。

  第四,從業的修行的結果,不是果地而是修行的性質上分,有黑黑業,白白業,黑白黑白業,非黑非白業四種。

  第五,從業的體量上來分,也就是從業的範圍來分析的話,範圍就大了。人共業、不共業:共業晨有共中共業,有共中不共業;不共業裏有不共中共業,有不共中不共業,四種。

  共業是我們大家所感的業。比如我們大家都是人,又同生于這個時代,這就是共業。我們共同碰到了文化大革命,是衆人所感,不是哪一個人感到的,就是共業。我們都在一個國家、同一個民族,同一個中華民族包括56個兄弟民族,這是共業。

  不共業就是自己造作的業,是自作自受的業。比如說我們都在一個國家,同一個山河大地,爲大家怕共有,這個山河大地就是我們的共業。在這個山河大地裏,你是個體戶,或辦了個工廠,或承包了幾畝農田,或開了個小鋪子,那就是其中的不共業。山河大地就是其中共業,而個人經營的,從共業中分出來歸你所有的,就是不共業,是個業,自變受用,跟大家不共的。不共中又有共,比如身體,每個人的身體只能自己受用。比如兩人一起昭像,或兩個人身體方面呆以交流時,就在不共裏共了。還有不共中的不共,比如每個人的眼睛只能自己看,別人看不到,這就是不共中的不共。

  共業與不共業有很大的關系。從業的體量上和範圍上來看的時候,就說明業體現的是一種從大到小的整體關系。曾有一個學者做過一個分析,我覺得很好。他把共業不共業分成七個圈子,第一是“極共業圈”,等于是生物圈。人和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生物是共業,共一個圈。我們現在講環保,就是懂得這個關系了。環境的保護,跟我們人的身體有直接的關系。環境壞了。人賴以生存的環境被破壞了,人就不能好好地生存。這就是極共業圈。第二是人類共同…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觀衆生業緣品第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