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何 面 對 痛 苦
丹增嘉措活佛 著
庭 西 譯
目 錄
關于痛苦性質的認識………………………19
佛教徒對待痛苦的特點……………………22
不要執著痛苦………………………………26
痛苦並非是永恒不變的……………………41
痛苦是一場噩夢……………………………44
受苦受難的“我”到底在何處……………51
如何利用痛苦………………………………58
內心的安詳與快樂…………………………68
心情愉快咒修持法…………………………85
無著賢菩薩之安樂歌………………………86
頂禮無憂如來!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有著各種各樣的事物。然而,人們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不論其民族、性別、意識形態、生活方式等有什麼不同,但都希望幸福平安,而不願意遭受苦難與不幸。因此可以說,人們彼此之間都具有共同的目標,同時也具有共同的願望,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滿幸福和美好,可是人們在這個世界生存期間,又難免地要發生一些不希望出現的事情,因而人們的期望往往會落空。雖然人們的地位有高有低、能力有強有弱,不過都有自己的相應位置,高者可掌握國政,而低者可以是乞丐,甚至更低;但是高者也罷,低者也罷,都會遇到人生中許許多多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痛苦,這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的日子都處在愁悶和焦慮的境地,時常會覺得憂慮、壓抑、無奈、寂寞,有時甚至是灰心喪氣,完全失去了生活的勇氣。作爲人,一生隨時都會感到勞累和困倦,這就不能不讓人經常去思索、去探討人究竟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道路,怎樣更好地度過這一生。
現今社會,物質文明的飛速發展的確解決了人們生活中的許多問題,然而,很顯然,並非所有問題都能解決的。假設人類科技真的是一切問題的終極答案,那麼,現代科技發達國家的人們的臉孔都應該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但事實並非如此,在那些國家裏確實存在著許多社會問題。例如,離、暴力和自殺等的比率仍高居不下。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現在仍有許多人類最基本的問題沒有得到妥善地解決。因此,僅僅依靠物質文明的發展是不夠的,還必須依靠內心世界的發展才能會找到圓滿的解決方案。進而言之,人類有著其它動物無可比擬的崇高智慧,我們若能訓練自我內心,就會發現心靈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正確面對自己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和困難。甚至,可以積極地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所以爲什麼不在這一領域去探索追求呢?
我們若僅考慮自己應該如何面對痛苦是不夠的,還應該更進一步用思維的方式不斷地去深思。與我們有共識的許許多多人,被苦惱所迫,而陷入了痛苦的境地,因此我們不應該舍棄他們。
我非常願意傾聽別人述說他們的苦難經曆。十分理解那些由于痛苦而陷入困境的人們的感受和體驗,他們非常真實而由衷的話語,經常令我感動不已,這或許是自己有和他們相同經曆的緣故吧!當然,我也和別人一樣,經曆過種種痛苦,在人生的道路上經受了許多不幸,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我最深愛的祖母的去世……
我出生的地方是瓦希麥瓦(現爲阿壩州紅原縣)的色地,我的家庭就是當地的牧民部落中的一個。幼童時期,我的祖母像父母一樣養育著我。她的名字叫嘎洛,年輕的時候是當地有名的漂亮姑娘。她秀發如墨,身材勻稱,婀娜多姿,眉如畫月,非常的美麗動人。她的肌膚很白皙, 所以人們就親切地稱呼她噶洛,就是白的意思。我和祖母相見的時侯,她已經年近六旬,但年輕時的美貌仍依稀可辨。在她的一生中,曆經坎坷,特別是她那唯一的兒子(我的父親)在20多歲不幸亡故,使她的內心受到了很大創傷。從此以後,她的心靈深處除了我以外,再也沒有別的寄托了。她今生所有願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她愛護我就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她對我的慈愛,在這個世界上恐怕再也沒有第二個人能夠做到。
那時候,我家一年的全部收入還不足100元,經濟非常拮據。盡管如此,我卻有吃不完的野果子。當時的我因爲年幼不懂事,總認爲自己家的東西是吃不完的,祖母就像一個裝滿財物的倉庫。實際上祖母自己吃的是狗食,穿的是破衣。她把好吃的都給我吃,把好的衣服都給我穿了。村裏的人都知道,我是所有小孩子中最特別的一個。那時,我家的條件非常差,我的衣服上也有不少補丁。有一次,當祖母可以爲我縫一件紫紅色面的羊羔皮衣服時,她的內心充滿了喜悅,她對我說,“現在我的孫兒有衣服穿了!”這些話直到今天我還能清楚地回憶起來……
祖母那無私的慈愛對于我今天所形成的品行産生了很大的影響。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慈悲心是每一個人不應該缺少的,假如沒有慈悲心,一切生命就無法生存。特別是對于一位修持佛法的人來說,這是真正的無價之寶。這樣的大慈大悲和博愛,是爭搶不到的,它需要依靠各自的心靈來滋潤,才會出現。
幼時所形成的習氣,對于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一個人在孩提時代,如果養育他的人是一個具有大慈大悲和博愛之心的人,那麼這個人的品行就容易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産生非常有益的影響。許多的智者都對此有過論述,這是一個真理。在這個世界上,祖母實踐著她那無私的慈愛,並將它全部給予了我。依靠祖母,我完全理解了什麼是慈愛的真谛,也懂得了慈愛的重大價值。
我在孩提時代,做過很多不應該做的事情,這給祖母增添了不少的麻煩。記得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出去玩耍,就像在天空自由飛翔的鳥兒一樣,玩得連時間都忘了,完全走進了自由浪漫的世界。有時雖然黃昏太陽的余輝已經紅得似火或者是天全都變黑了,但仍然不回家。這時她會一整天等著我回來,心裏既著急,又非常地擔心。
記得我和祖母在一個叫措龍的地方居住的時候,有一天我去色地村,玩到天黑才回家。在我回家的路上,要經過一條小路。當我從那兒出現的時候,先是頭部出現,然後是身影出現。祖母由于一整天都在等我回來,眼睛一直盯著遠處看,所以眼睛早就看花了,什麼都是模模糊糊的。以至于她感到小路上出現了一個黑糊糊的東西,她想,“我的孫兒終于回來了!”她顯得非常高興。
可當她知道是把路中間的一個小土堆錯當成我的頭時,心裏失望異常。家鄉秋天的冷風吹得草叢瑟瑟作響,冷風吹打在她的臉上,祖母的眼睛被吹得淚水一滴接一滴地不斷往下淌,但是她依然一邊擦眼睛,一邊繼續向我回來的小路張望。很晚了我才回到家,祖母看著我的臉說道:“我在家整整等了你一天,你知道嗎?你難道連一點也沒有想起我?你這麼晚才回來究竟是爲什麼呢?!”當祖母用這種悲楚的語調,給我講述她一整天都在希盼我回來的經過時,我的內心充滿了懊悔,我對祖母說:“祖母您是對的,我不應該讓您爲我這樣操心!”我繼續對祖母解釋說,“當我去玩耍的時候,心想玩一會兒就回來,不要讓祖母著急操心,可是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玩的時候,由于玩得太開心,完全忘記了時間。當我猛地看到天上西邊的晚霞時,才發現時辰已經很晚了,這時我才一下著急起來,趕忙向小夥伴們告別,然後一陣風似地朝家跑,但因爲路程太遠,還是花了很長時間才到家”。我很愧疚地對祖母說:“對不起!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上師叁寶以外,祖母您就是我唯一的依靠,希望您還是像從前那樣愛我吧!我發誓以後再也不讓您這樣久等了,請您好好地疼愛我吧!”然後緊緊地抱著祖母央求起來。祖母自己也忍不住充滿愛心地撫慰我。這樣一來,我和祖母又像從前一樣變得高高興興起來……
總而言之,那個時候因爲自己還是一個小孩,沒有更多地去想什麼愧疚的事情,但我知道我是真地愛她。我常常在想祖母一旦離開人世,我孤獨一人在這個世界是根本無法生存的,這種想法就深深埋在了我的心裏。有時當我在夢中見到祖母去世的情景,眼淚像雨點般落個不停,當從夢中驚醒時,就會發現連枕頭的裏外都給打濕了。雖然自己也意識到這僅僅是一個噩夢,可是,有一天要是真正發生了這種事,自己該怎麼辦呢?!只要一想到這個問題,我就非常心慌,便著急地對祖母說:“祖母,您有一天要是離開人間,可千萬不要把我一個人留下呀!”祖母聽後也激動得向我點點頭。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就漸漸地懂得了一些事情。記得我在智僑堪布跟前小住了幾個月,這使我的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祖母也顯得十分高興,對我的擔心也稍微減輕一些。當我17歲的時候,聽到法王晉美彭措仁波且的聖名以及他的事迹,不由得産生信仰,同時在我內心深處萌發了去色達拜見仁波且的願望。
可是,那時侯我心目中的色達是很遙遠的地方。我實在放不下年邁的祖母,只好暫時放棄了這種想法。但是這件事對于我來說,的確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我早已下定了決心要做的事情,因此,我在經過反複考慮後,向祖母坦白自己的想法。
祖母沈思了一下,對我說道,“我的年歲已高,而你到異地他鄉,要再見面恐怕已經很難了。在我未死之前,我是決不會和你分開的,可是,這次你是爲了佛法的緣故離開我,你就不要半途而廢,怎麼做好你就怎麼做吧!”
聽完祖母的話,我非常地吃驚。我深深地感到她對我是如此地愛、如此地親、如此地難分難舍……可是她這次卻如此有勇氣地同意我離開她,去那麼遠的地方實現自己的願望。不用說這使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動,我感到,祖母那崇高的信仰,還有那高尚的品行都是值得稱頌的,當然對于我本人來說,它更是極大地鼓舞著我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話雖然這麼說,可是在祖母去世前,自己若要突然離開她,從心裏來說我還沒有這樣的決心。想到這些,我決定暫時還是留在家鄉。
時間就像流水一樣過得很快,不知不覺我的年齡…
《如何面對痛苦》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