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法華叁昧?法華叁昧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法華叁昧”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法華叁昧”的解釋

梵語saddharma-pun!d!ari^ka-sama^dhi。天臺宗立有四種叁昧,其中之半行半坐叁昧又分爲方等叁昧、法華叁昧等二種。法華叁昧又作法華忏法、法華忏。即依據法華經及觀普賢經而修之法,以叁七日爲一期,行道誦經,或行或立或坐,思惟谛觀實相中道之理。此法以忏悔滅罪爲主,故須于六時修五悔,即于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等六時,勤修忏悔、勸請、隨喜、回向、發願等五悔。其法有叁(一)身開遮,開用行、坐二儀而遮止住、臥二儀。(二)口說默,口誦大乘經典而不間雜其他事緣。(叁)意止觀,分爲有相行、無相行二種。(1)有相行,依據勸發品,以散心念誦法華經,不入禅定,無論、坐、立、行,皆一心念誦法華文字,並于日夜六時忏悔眼、耳等六根之罪障。(2)無相行,依據安樂行品,入于甚深之妙禅定,觀照六根,以了達實相叁谛之正空。

  據智顗之法華叁昧忏儀、摩诃止觀卷二上載,凡欲見普賢菩薩色身、釋迦及分身之諸佛等,乃至欲滅一切障道罪,及欲于現身入菩薩正位者,應修法華叁昧。于法華叁昧忏儀中立有明叁七日行法華忏法勸修、明叁七日行法前方便、明正入道場叁七日修行一心精進方法、明初入道場正修行方法、略明修證相五科,並于第四修行方法之下,說嚴淨道場乃至思惟一實境界等十種方法。其後,湛然撰法華叁昧行事運想補助儀一卷,解釋此十種行儀。

  智顗大師嘗于光州大蘇山入此叁昧,而被引爲千古佳談。又據佛祖統紀卷八知禮傳載,宋天禧元年(1017),知禮與異聞等十人,結修法華忏,誓于叁年期滿,焚身供養法華經。[法華文句記卷二下、法華義疏卷十二(吉藏)、法華經玄贊卷十末、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二、法華傳記卷二、佛祖統紀卷六、隋天臺智者大師別傳、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法華叁昧”的解釋

  (術語)叁谛圓融之妙理,分明現前,障中道之無明止息,謂之法華叁昧。此法華叁昧之名爲法華經妙音菩薩品所說十六叁昧之異名。法華叁昧者,天臺之意,叁谛圓融爲一實,譬之權實不二之花(花實爲實,花瓣爲權法),攝一切法使歸一實相也。嘉祥雲于叁一自在,長短無礙,謂之法華叁昧。慈恩雲:達于一乘之理也。文句記二曰:“實道所證一切名法華叁昧。”法華文句記十曰:“此十六並法華叁昧異名耳,隨義說之。”大部輔注十曰:“法華者,慈恩雲:達一乘理。今謂叁谛圓融名法,譬喻奇特名華。”嘉祥法華義疏十二曰:“于叁一自在長短無礙,道法華叁昧也。”佛祖統紀慧恩傳曰:“將于身倚壁,豁然大悟法華叁昧。自是之後,所聞之經,不疑自解。”同智顗傳曰:“南嶽歎曰:非汝弗證,非我莫識。所入定者,法華叁昧前方便也。”又欲證得法華叁昧別設道場讀誦法華之行法,謂之行法華叁昧。又曰修法華忏法。智者大師之法華叁昧忏儀,荊溪之法華叁昧行事運想補助儀各有一卷。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法華叁昧”的解釋

  叁谛圓融的妙理現前,障中道的無明止息,攝一切法使歸實相,名法華叁昧。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對“什麼是法華叁昧”的解釋

叁谛圓融的妙理現前,障中道的無明止息,攝一切法使歸實相,名法華叁昧

- 梵心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法華叁昧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