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托缽?托缽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中都找到了“什麼是托缽”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托缽”的解釋

  梵語pin!d!apa^ta,巴利語同。又作乞食、分衛、團墮(食物落于缽中之意)、持缽、捧缽。即以手承缽之意。亦即持缽遊行街市,以化緣乞食。乃印度僧人爲資養色身所作之行儀。

  我國古時多用持缽、捧缽之稱,至宋代以後,方用“托缽”一語,如開元寺之文康作托缽歌,明太祖和韻之;又如雲棲袾宏撰“沙彌律儀要略”敘述托缽之法。在禅林中,又稱托缽爲“羅齋”。又粥飯之時,擎缽而赴僧堂,亦稱托缽。禅林于每年冬夏二季,及荒年非常之時,皆行托缽之行儀。關于托缽儀則,有嚴密之規定,于諸經典中有詳細之解說。

  此外,于十二頭陀行中,有常行乞食與次第乞食二種。後世稱托缽爲“乞食”,即由此轉化而來。[長阿含卷十一阿■夷經、景德傳燈錄卷十六岩頭全豁條、續傳燈錄卷十淨土惟正條、碧岩錄第五十一則、僧尼令第五條、百丈清規證義記卷七下分衛條、佛祖統紀卷四十五、禅林象器箋雜行門](參閱“乞食”724)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托缽”的解釋

  (術語)比丘之乞食也。正字通曰:“托同拓,手承物也。”手承缽而乞食之義也。續傳燈錄惟正禅師章曰:“聞托缽乞食,未聞安生以享。”又粥飯之時,擎缽而赴僧堂,曰托缽。聯燈會要雪峰章曰:“師在德山作飯頭。一日飯遲,師曬飯巾次,見德山托缽,至法堂前。師雲:這老漢,鍾未鳴鼓未響,托缽向甚麼處去!山便歸方丈。”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托缽”的解釋

  比丘乞食。 - 陳義孝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托缽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