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鹤壁妙悟居士

  答鹤壁妙悟居士

  恭敬顶礼上元下音师父:

  当今之世,禅宗亦可灭矣。元音上师批语:是何言欤?】自从达摩初来东土弘法,开言下起悟之先河,旋公案四起,大有应接不暇之势。呜呼,此虽禅门之大幸,亦是大不幸矣。惜后辈学人,不究深理,仅学几句口头禅,便自以为了脱生死,真令人啼笑皆非也。元音上师批语:此学人之病,非禅之罪也。】

  末法斯年,国人性情之乖巧,犹甚古时,岂是德山大棒轻易打得过来的?!元音上师批语:只须一个、半个即得!】于我说来,出家人不分青红皂白,先统统在闹市街头磕三千个大头,再涂上臭屎在公厕内呆上十天半月,使其不辨香臭,渐入佳境,不亦悦乎?宿世恶障,以苦行除之,实最为快速,万万不可坠入言语禅海,而致没顶之灾。元音上师批语:请阁下先深体力行之。】

  余认为佛教,实乃觉教,非觉无教,以觉立教,大乘空有之学,实极易误人子弟,当引以为戒。元音上师批语:心颠倒者,醍醐亦成毒药。】修道宜时时以慧照之,以慧印之,正思维仍需要得。未悟之前,道路怎走,实是思维解决的大问题。元音上师批语:欲知山下路,当问过来人。】以下从略。

  重要观点:不空。态度:坦然。元音上师批语:应为空、不空、空不空。】

  法不空,人不空,社会环境不空,谁说不空?直指生死方知无生无死。元音上师批语:即知无生无死,怎说不空???】

  论题:研究佛学应该采取的态度?

  1、不迷信。不迷信佛,不迷信祖,不迷信经典。洞山良价之疑无眼耳鼻舌身意语堪为楷模。理应实证,不证即语,犹若空中楼阁。元音上师批语:良有以也。】

  2、需印证。何止开悟需印证,每时每刻的境界亦须。学佛、学禅我们要知道是为了什么。要成佛,要明理。不明理,空空空,空的是什么?元音上师批语:真空即理,理即真空,一色一香,一草一木皆是真空,皆是理,也就是你自己,识得它,受用无穷,还有什么要成、要明的?!】

  3、兼容通达。佛学经典浅显易懂,元音上师批语:是真的吗?你懂了多少?】但因此亦有一大弊病,整个意识倾向太浓烈,不易识别境界,常令人迷入歧途而身不自知。元音上师批语:此未懂装懂也。】道家《道德经》、《南华经》则非,其文辞之华美,表意之清晰,古今实无堪与比肩者。元音上师批语:学道余固不反对,但怎奈不究竟何?】六祖独具慧眼,以接轻灵飘逸之道风移于禅,顿使禅门大开,立现心印,非触类旁通之形象禅奈何?况道教传承之所长者,道也。进而言之,修身之法也,其博大精深,不可不观,以唯物故,元音上师批语:你还在这里做活计!】其理亦易明,退而著书,其有《易经》、《黄庭》等,不可胜数,后兼佛儒义旨,有性命双修之说,人天相应、天人合一亦是其重要理论。不识道教,亦必不知佛教为何物也。元音上师批语:是何言欤!】了知道教,于佛学必更有进益也。原本无佛无道,万不可盲目排斥,谓不究竟,而妄立名相,扰乱心性。元音上师批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客观主观。心情必须坦然无住。但是,客观环境也必须适应,不能适应不叫禅。因果与主观努力关系,不甚了解,暂且不谈。顺物于我有些麻烦,正上高二,考学是大问题,如何顺?元音上师批语:主观客观皆是你的分别心,此心消亡,即会万物归自己矣。】

  5、艺术修养。此于参禅大有帮助,如绘画、琴、书法,儒家提倡的艺。元音上师批语:随缘随分自在受用。】

   佛教的发展问题:

   佛教主流实应对准知识分子,唯知识分子才能理解、发扬、光大佛教。元音上师批语:不见道:下下人有上上智乎,岂止知识分子为可教哉?】让佛教社会化、艺术化,适应知识分子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要注重来源补给。自佛教传入中国,隋唐兴盛后再未掀起高潮,值得深思。宣化上人在美国应拍部电影《禅》介绍佛教,揭示当世社会矛盾,引起全世界对佛教关注,有这种可能性吗?如果有,实乃教下幸事。佛教内部应加强管理,不拉帮结派,使每个和尚都能真正理解佛法,真正行持佛法,不要当酒肉和尚,混世光。佛协也不要老花费巨资去修盖太华丽的寺庙,而应用到真正的教育、弘法上,以使世人明心见性为第一要务,方不辜世尊心意。元音上师批语:此语深得我心!】

  以上所言,咸乎?不咸乎?过眼烟云,一笑而矣。又何曾有言哉?

  弟子俗名 吴登战

  于1991年12月19日

  

  恭敬顶礼上元下音师父:

  师之训,使弟子如一大葫芦瓢,进不能进,出不能出,欲道无言,回光内照,亦无可照处。元音上师批语:当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时,逼得你透气不出的是谁?这是千钧一发之机,苟能于此回光一瞥,当下便桶底脱落!若停机伫思,则被它影子惑矣。这是最紧要的悟道因缘,非同儿戏,不可轻易滑过!】待看正无心时,发愿出家之心仍无可碍,否则我今尚能与师写信也?我期遍学一切法,度一切众,今入佛道者,无须摸索,直踏菩提捷径,是以越早出家时日越多,闻师所指,即欲奔赴,然不知卧龙寺处于西安何路何巷、邮码、依止师、参禅方法,何时去为最佳。元音上师批语:笔直去!会么?不会,则到了西安一问便知。其或不然,待我打听了来,再转告你。也不用了,你可写信问赵某某。他的地址:...】他们的参禅方法,乃是参一句:“念佛是谁?”另,多停无益,我觉现时出家,日后或能多弘法几年,念完大学则遥遥无期,为时已晚。元音上师批语:学道宜有高深的文化修养,为将来广接四众弟子打好基础。否则,难接高级知识分子,对自己的修证,亦不无影响。学道须具备一片长远深心,不可急在一时。就你目前的文化水平,看来还差得很远,不乘此时机,好好学习,将来难有上乘的成就。】不过家中对我接近佛教,反对犹甚,他们看管我于左右,令我几无半秒余遐,否则现即求心中心法矣。我入佛门,二老生活亦有兄长照料,不必我担心。我于世间诸恶有染,非少时可比,师称为法门龙象,折杀我也。元音上师批语:知过即改,善莫大焉!】若达西安,仍想受元音师您灌顶,及从光升师受心中心法,一者日后多支传承法脉,二者禅密双修,定慧齐运,见“新人”或可更快。元音上师批语:我已早退居,不再传法。你欲学心密,可向徐老师恒志学习。心密即禅,禅即心密,无有二致,说双修乃门外汉语。末法时代学人根劣,无可奈何,才用密咒假佛力加持,消除业障,俾早日打开本来,非于密外更有禅也。】

  《境界谈》、《疑问篇》:

  第一问,昔者释迦如来将入寂灭,诸大弟子,皆是大阿罗汉,泪如雨下,如丧父母。其乃有情也?无情也?元音上师批语:大罗汉情未尽也。然佛法不离世法,世人对父母师友情笃,一旦舍离,不无情伤,潸然泪下,此乃人之常情。故佛子亦不越常情,于佛入灭时,悲从中来,泪如雨下,正不必文风不动,以显其悄僻也。又,真得的人,哭笑自如,要笑即笑,要哭即哭,不是一点也不能动也。】颂赞观世音菩萨道:“无为心内起悲心。悲心一起,却无可染,怪哉怪哉!是有情也?无情也?元音上师批语:无情即大情,大情即无情!岂如木石之无情哉?】诸佛菩萨度无边众生,以《金刚经》而论,菩萨实不以众生为众生。但何种力量使菩萨以无为度众生,而未见不度众生之菩萨,是养成的习惯吗?元音上师批语:不度众生,即非菩萨,如何是养成的习惯?!一草一木皆佛性所显现,皆自性所成就,何况一切众生?故一切众生,佛菩萨皆视为佛,而不作众生想。但以无明、住着、妄想、造业故,又非不众生,故佛菩萨怜悯一切众生昏迷不识自己乃至尊至贵具无上神用之天真佛,由是兴无缘大慈,现身说法,觉破众生迷梦,假说为度众生,而实无度也。】开悟后,一念不着,如寒潭雁影,但百千亿年后,无量亿劫后,实不忘记,若非即不曾得道。(元音上师批语:并非记着不忘,乃感而后应。)如看过电灯后,再看柜子,亦知曾看过电灯。(元音上师批语:不是不知,只是不住,…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鹤壁妙悟居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