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阿含经卷第七

  中阿含经卷第七

  二十九、大拘絺罗经第九(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舍梨子问尊者大拘絺罗:得正见、入正法的方法。大拘絺罗说:知道不善、不善根、善、善根,以及知道食、漏、苦、老死、生、有、受(取)、爱、觅(受)、更乐(触)、六处、名色、识、行等的四谛的比丘,得成就正见,得入正法。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王舍城,住在于竹林迦兰哆园。

  那时,尊者舍梨子,则在于晡时(下午三点至五点),从燕坐(宴坐、禅坐)起来,到达尊者大拘絺罗(大膝,舍利弗的母舅,长爪梵志,后为无碍解第一的比丘)之处,共相问讯后,退坐在一边。尊者舍梨子对尊者大拘絺罗说:「我欲有所请问,不知能听许我之问吗?」尊者大拘絺罗回答说:「尊者舍梨子!你欲问便问好了,我听后当会思答其义。」

  尊者舍梨子问说:「贤者大拘絺罗!颇有事(是否有这种事),由于此事,而当比丘的则能成就见,能得正见,对于法能得不坏净(坚固不坏的净信。不管遇任何事,都能排除而为绝对的信仰三宝与戒),而入于正法当中吗?」回答说:「有的,尊者舍梨子!所谓有比丘,了知不善,了知不善根。甚么叫做了知不善呢?所谓身之恶行为不善,口、意之恶行为之不善,就叫做了知不善。甚么叫做了知不善根呢?所谓贪就是不善根,恚、痴就是不善根,就叫做了知不善根。尊者舍梨子!如果有比丘,像如是的知道不善,以及了知不善根的话,就叫做比丘之成就见,得正见,对于法,得不坏净,而入于正法之中。」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是否更有事,而由于此事的话,则一位比丘能成就见,得正见,对于法得不坏净,而入于正法的吗?」回答说:「有的,尊者舍梨子!所谓有比丘,了知善,了知善根。怎样知道善呢?所谓身之妙行为善,口与意之妙行为之善,这叫做了知善。怎样知道善根呢?所谓无贪为之善根,无恚、无痴为之善根,这叫做知道善根。尊者舍梨子!如果有比丘,像如是的知道善,知道善根的话,这就叫做比丘之成就见,得正见,对于法,而得不坏净,而入于正法当中。」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而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是否更有事。而由于此事的话,则一位比丘就能成就见,而得正见,对于法得不坏净,而入于正法当中吗?」回答说:「有的,尊者舍梨子!所谓有一位比丘,知道食之如真(如实而知道食),而知道食之集,知道食之灭,知道食之灭道如真(如实而知道食集、食灭、食灭道)。怎样知道食如真(怎样如实而知道食呢?)所谓有四食(可长养支持众生的身心的四种食),一为抟食,粗、细(段食。将固体或半固体的食物,用手圜团而入口中食之,为之抟食)的食物,二为更乐食(触食。与外境接触,而得身心之资益,为更乐之食),三为意思食(思食。以思惟、分别,为身心之资益,使诸根增长为意思食),四为识食(分别认识作用,而能资益身心,为之识食),这叫做知食如真(如实而知道食)。甚么为之知食之集如真呢?所谓依于爱,便会有食,这叫做知食之集如真(如实而知道食之集)。甚么为之知道食之灭如真呢?所谓爱若灭,则食便会灭,这叫做知食之灭如真(如实而知道食之灭)。甚么为知道食之灭道如真呢?所谓八支圣道,如正见……乃至正定为之八,这叫做知道食之灭道如真(如实而知道食灭之道)。尊者舍梨子!如果比丘,像如是的知道食如真,知道食之集,知道食之灭,知道食之灭道如真(如实而知道食、食之集、食之灭、食之灭道),这叫做比丘之成就见,得正见,对于法,得不坏净,而入于正法之中。」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是否更有事,由于此事的话,则一位比丘能成就见,能得正见,对于法能得不坏净,而能入于正法吗?」回答说:「有的,尊者舍梨子!所谓有一位比丘,知道漏之如真,知道漏之集,知道漏之灭,知道漏之灭道如真。甚么为之知道漏如真呢(如实而知道漏)?所谓有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这叫做知道漏之如真。甚么为知道漏之集如真呢?(如实而知道漏之集)。所谓由于无明,便为有漏,这叫做知漏之集如真。甚么为知漏之灭如真呢?(如实而知道漏之灭)。所谓无明之灭,则漏便会灭,这叫做知道漏之灭如真(如实而知道漏之灭)。甚么为知道漏之灭道如真呢?(如实而知道漏之灭之道)。所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圣道,这叫做知道漏之灭之道如真(如实而知道漏之灭之道)。尊者舍梨子!如果有比丘,像如是的知道漏如真,知道漏之集,知道漏之灭,知道漏之灭之道如真的话,就叫做比丘之成就见,而得正见,对于法,得不坏净,而入于正法当中。」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而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即欢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是否更有事,而由于此事的话,则比丘会成就见,会得正见,对于法得不坏净,而能入于正法吗?」回答说:「有的,尊者舍梨子!所谓有比丘,知道苦如真(如实而知道一切为苦),知道苦之集,知道苦之灭,知道苦之灭道如真(如实而知道苦、集、灭、道)。甚么为知苦如真呢?(如实而知道苦呢?)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为五盛阴之苦(五阴炽盛之苦),这叫做知苦如真(如实而知道苦)。甚么为知道苦之集如真呢?(如实而知道苦之集)。所谓有了老死,便有了苦,这叫做知苦之集如真。甚么为知苦之灭如真呢?(如实而知道苦之灭)。所谓老死之灭,则苦便会灭,这叫做知道苦之灭如真。甚么为知道苦之灭之道如真呢(如实而知道苦之灭之道)。所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圣道,这叫做知道苦之灭之道如真。尊者舍梨子!如果有比丘,像如是的知道苦如真,知道苦之集,知道苦之灭,知道苦之灭之道如真(如实而知道苦、集、灭、道)的话,就叫做比丘之成就见,而得正见,对于法得不坏净,而入于正法当中。」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而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赞叹后,欢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是否更有事。而由于此事之故,则比丘就能成就见,而得正见,对于法得不坏净,而入于正法的吗?」回答说:「有的,尊者舍梨子!所谓有比丘,知道老死如真

  (如实而知道老死),知道老死之集,知道老死之灭,知道老死之灭之道如真(如实而知道老死、老死之集、老死之灭、老死之灭之道)。甚么为知道老呢?所谓他已老耄(衰老),头发已白,牙齿已落,盛壮之事已日日而衰微,身体已弯曲,脚已乖戾,体重而气上,都得拄杖(依靠拐杖)而行,肌肉缩而皮肤缓,满面皱纹如麻子,诸根已毁熟,颜色变为丑恶,就名叫做老。甚么叫做死呢?所谓那众生,那些各各的众生之种类,命终而无常住,死丧而散灭,寿尽而破坏,命根就会闭塞,就名叫做死。在此说死,在死之前说老,就名叫做老死,这叫做知道老死如真(如实而知道老死)。甚么叫做知道老死之集如真呢?(如实而知道老死之集)。所谓由于有了生,便会有了老死,这叫做知道老死之集如真。甚么叫做知道老死之灭如真呢?(如实而知道老死之灭)。所谓生若灭,则老死便会灭,这叫做知道老死之灭如真。甚么叫做知道老死之灭道如真呢?(如实而知道老死之灭之道)。所谓八支圣道,也就是正见……乃至正定为八圣道,这叫做知道老死之灭之道如真。尊者舍梨子!如果有比丘,像如是的知道老死如真,知道老死之集,知道老死之灭,知道老死之灭之道如真的话,就叫做比丘之成就见,而得正见,对于法得不坏净,而入于正法当中。」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而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是否更有事,由于其事,则一位比丘就能成就见,能得正见,对于法能得不坏净,而能入于正法吗?」回答说:「有的,尊者舍梨子!所谓有比丘,能知道生如真(如实而知道生),知道生之集,知道生之灭,知道生之灭道如真(如实而知道生、生之集、生之灭、生之灭之道)。所谓那些众生,各各众生的种类,生的就生,出的就出,成的就成,兴起五阴后,就

  已得命根,这就名叫知道生如真(如实而知道生)。怎样知道生之集如真呢?(如实而知道生之集)。所谓由于有了有,便会有了生,这叫做知道生之集如真。怎样知道生之灭如真呢?(如实而知道生之灭)。所谓有之灭,生便会灭,这叫做知道生之灭如真。怎样知道生之灭之道如真呢?(如实而知道生之灭之道)。所谓八支圣道,也就是正见……乃至正定为八圣道,这叫做知道生之灭之道如真。尊者舍梨子!如果有比丘像如是的知道生如真,知道生之集、知道生之灭、知道生之灭之道如真的话,就名叫做比丘之成就见,得正见,对于法得不坏净,而入于正法当中。」尊者舍梨子听后,称叹而说:「善哉!善哉!贤者大拘絺罗。」尊者舍梨子称叹后,欢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又问说:「贤者大拘絺罗!是否更有事,由于此事的话,则一位比丘就能成就见,就能得正见,对于法能得不坏净,而入于正法吗?」回答说:「有的,尊者舍梨子!所谓有比丘,知道有如真(如实而知道有),知道有之集,知道有之灭,知道有之灭之道如真。怎样知道有如真呢?(如实而知道有)。所谓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欲界的众生各随其业因而受其果报,为欲有。色界的诸天还有清净之色,故为…

《中阿含经卷第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中阿含经卷第八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