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度篇 蕴相应(上)
相 应 部 经 典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犍 度 篇
第一 蕴相应
第一 根本五十经
第一 那拘罗父品
[一]第一那拘罗父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婆只国设首婆罗山之恐怖林鹿园。
二
彼时有那拘罗父居士,来诣世尊之住处。诣已,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那拘罗父居士白世尊曰:“大德!我乃瘦衰、老羸、老年、高龄、病身、多病者。大德!我不得常见世尊与意修习2之诸比丘。请大德世尊教导我,请大德世尊教诫我,使我于长夜得利益、安乐。”
四
“如是居士!如是居士!居士!汝身为病污所覆。居士!持如是之身,如何不须臾自言无病耶
但除愚痴。是故居士!汝于此处应如是学,[谓:]我身虽病而得心无病。居士!汝应如是学。”
五
时,那拘罗父居士,随喜、欢喜世尊之所说,从座而起,敬礼右绕世尊,而往具寿舍利弗之处。住已,敬礼具寿舍利弗,坐于一面。
六
具寿舍利弗,谓坐于一面之那拘罗父居士曰:“居士!汝诸根和悦,而貌清清洁白。无非今日于世尊之处,得闻说法耶
”“大德!何其不然!大德!今世尊以说法之甘露灌润于我。
七
大德!于此我来诣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而,我坐于一面,而白世尊:“大德!我乃瘦衰、老羸、老衰、晚年、高龄、病身、多病者。大德!我不得常见世尊与意修习之诸比丘。请大德世尊教导我,请大德世尊教诫我,使我长夜得利益、安乐。”大德!敬白如是,而世尊言我曰:“如是居士!如是居士!居士!汝身为病污所覆。居士!持如是之身,如何不须臾自言无病耶
但除愚痴。是故居士!汝于此处应如是学,[谓:]我身虽病而得心无病。居士!汝应如是学。”大德!世尊以如是说法之甘露灌润于我。”
八
“居士!汝无再问世尊耶
“大德!如何身病而为心病
如何身病为心无病耶””
九
“大德!我等从远方而来至具寿舍利弗处,为欲知此所说之义。具寿舍利弗!愿为分别此所说之义。”
十
“居士!然则谛听,当善思念,我当说。”“唯唯大德!”那拘罗父居士以应诺具寿舍利弗。
十一
具寿舍利弗如是说曰.“居士!如何身病而为心病耶
”
十二
居士!于此有无闻之凡夫,不见圣人,不知圣人之法,不顺圣人之法,不见善知识、不知善知识之法,不顺善知识之法,观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住缠于色是我,色是我所。彼人,住缠于我是色,色是我所,彼色变易、变异。彼人于色之变易、变异,而生愁、悲、苦、忧、恼。
十三
观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住缠于我是受,受是我所。彼人住缠于我是受,受是我所,彼受变易、变异。彼人于受之变易、变异,而生愁、悲、苦、忧、恼。
十四
观想是我,我以想有,我中有想,想中有我,住缠于我是想,想是我所。彼人住缠于我是想,想是我所,彼想变易、变异。彼人于想之变易、变异,而生愁、悲、苦、忧、恼。
十五
观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住缠于我是行,行是我所。彼人住缠于我是行,行是我所,彼行变易、变异。彼人于行之变易、变异,而生愁、悲、苦、忧、恼。
十六
观识是我,我以识有,我中有识,识中有我,缠住于我是识,识是我所。彼 人住缠于我是识,识是我所,彼识变易、变异。彼人于识之变易、变异,而生愁、悲、苦、忧、恼。
十七
居士!如是为身病而心病。
十八
居士!何者为身病而心无病耶
十九
居士!此处有有闻之圣弟子,见圣人,知圣人之法,善顺圣人之法,见善知识,知善知识之法,善顺善知识之法。不观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不住缠于我是色,色是我所。彼人不住缠于我是色,色是我所,而彼色变易、变异。彼人于色之变易、变异,不生愁、悲、苦、忧、恼。
二十
不观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不住于我是受,受是我所。彼人不住缠于受是我,受是我所,而彼受变易、变异。彼人于受之变易、变异而不生愁、悲、苦、忧、恼。
二一
不观想是我,我以想为有,我中有想,想中有我。不住缠于我是想,想是我所。彼人不住缠于我是想,想是我所,而彼想变易、变异。彼人于想之变易、变异而不生愁、悲、苦、忧、恼。
二二
不观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不住缠于我是行,行是我所。彼人不住缠于我是行,行是我所,而彼行变易、变异。彼人于行之变易、变异而不生愁、悲、苦、忧、恼。
二三
不观识是我,我以识有,我中有识,识中有我。不住缠于我是识,识是我所。彼人不住缠于我是识,识是我所,而彼识变易、变异。彼人于识之变易、变异而不生愁、悲、苦、忧、恼。
二四
居士!如是为身病而心无病。
二五
具寿舍利弗如是说已,那拘罗父居士喜悦,而喜欢于具寿舍利弗之所说。
注1 汉译杂阿含经卷五(大正藏二、二三a),增一阿含经卷六(大正藏二、五七三a),增支部原典六、一六参照。
2 意修习之诸比丘。若见其比丘时心增长故名之。言舍利弗、目犍连等大长老。
3 变易。pari依暹本vipari改之。
[二] 第二 天现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释迦国,天现之释迦聚落。
二
时,有众多之西方远行比丘,来诣世尊之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而之彼比丘等白世尊曰:
“大德!我等往西方国土,欲住于西方国土。”
“诸比丘!汝等曾向舍利弗[告]辞否
”
“大德!我等未向具寿舍利弗[告]辞。”
“诸比丘!应向舍利弗告辞。诸比丘!舍利弗是贤人,是同梵行诸比丘之饶益者。”
“唯唯,大德!”彼诸比丘应诺世尊。
四
尔时,具寿舍利弗于离世尊不远之耶罗伽罗丛林中坐。
五
时,彼诸比丘欢喜于世尊之所说,随喜从座而起,敬礼右绕世尊,而往具寿舍利弗住处往已,与具寿舍利弗互俱交换庆慰、欢善、感铭之谈话,而坐于一面。
六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等,言具寿舍利弗曰:“友舍利弗!我等往西方国土,欲住于西方国土。我等已向尊师[告]辞矣。”
七
“友等!有往处处之异国,问比丘者,[谓]是贤刹帝利、贤婆罗门、贤居士、贤沙门。友等!诸贤人好观察,问具寿等之师,教何
说何耶
具寿等善闻、善持、善思念、善观法,具寿等之说时,有得说世尊之所说否
有无以非实毁害世尊耶
说法之随法,以同法人之论随论,有无堕于呵责处耶
”
八
“友!我等欲知此所说之义,从远方来具寿舍利弗处。具寿舍利弗,愿请分别此所说之义。”
九
“友等!然则谛听,善思念、我当说。”“唯唯,友!”彼比丘等应诺具寿舍利弗。具寿舍利弗如是说:
十
“友等!有往处处之异国,问比丘者,[谓]刹帝利……乃至……友等!诸贤人好观察,问具寿等之师说何2教何耶
友等!若如是问者,应如是说,应如是说:“友等![谓]我等之师,以教调伏欲贪。”
十一
友等!作如是说而有重问者,[谓]是贤刹帝利……乃至……贤沙门也。友等!诸贤人好观察,问具寿等之师,于何教令调伏欲贪耶
友等!如是问者,应如是答:“友等![谓]师于色教令调伏欲贪,于受教令……于想……于行……于识教令调伏欲贪。”
十二
友等!作如是说而有重问者,[谓]是贤刹帝利……乃至……贤沙门。友等!诸贤人好观察,问具寿之师,见何之过患故,于色教令调伏欲贪耶……于受教令:于想……于行……于识教令调伏欲贪耶
友等!若如是问者,应如是说:“友等![谓]若于色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热烦、不离渴爱者,彼色之变易、变异,而生愁、悲、苦、忧、恼。若于受……于想……于行不离贪……不离渴爱者,彼行之变易、变异,而生愁、悲、苦、忧、恼。若于识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热烦、不离渴爱者,彼识之变易、变异,生愁、悲、苦、忧、恼。友等!我等之师见如是过患故,于色教令调伏欲贪……于受……于想……于行……于识教令调伏欲贪。”
十三
友等!如是说而有重问者、[谓]是贤刹帝利、贤婆罗门、贤居士、贤沙门心。友等!诸贤人好观察,具寿等之师,见何之福利,故于色以教调伏欲贪耶
于受以教……于想……于行……于识以教调伏欲贪耶
友等!若作如是问者,应如是说:“友等![谓]若于色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热烦、离渴爱者,彼色之变易、变异、而不生愁、悲、苦、忧、恼。若于受……于想……于行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热烦、离渴爱者,彼行之变易、变异,而不生愁、悲、苦、忧、恼。若于识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热烦、离渴爱者,彼识之变易、变异,而不生愁、悲、苦、忧、恼。友等!我等之师见如是福利故,于色以教调伏欲贪。……于受以教……于想……于行……于识以教调伏欲贪。”
十四
友等!若具足诸不善法而住,而且得现法乐住,无障碍、无热烦。身坏命终而得善趣者,世尊即不赞叹断诸不善法。
十五
友等!虽然,具足诸不善法而住者,于现法苦住,有障碍、有忧恼、有热烦,身坏命终,当得恶趣故,世尊赞叹断诸不善法。
十六
友等!若诸善法具足而住,而且于现法苦住,有障碍、有忧恼、有热烦、身热烦,身坏命终,当得恶趣者,世尊即不赞叹具足诸善法。
十七
友等!虽然,具足诸善法3而住者,得现法乐住,无障碍、无忧恼、无热烦,身坏命终,当得善趣故,世尊赞叹具足诸善之法…
《第一 犍度篇 蕴相应(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