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的课程,叫做轻松的课程,轻松就是复习,但是说轻松也很难,这个不是那么容易的。昨天叫做三根普被的法门,来灌顶不管你是有修没有修,是老参还是初学统统灌顶,这个统统受益,叫做三根普被。今天这个叫做轻松的课程,我们讲堂落成到今年有十年了,这十年我们上过无数的经典,开过无数方便法门,研究过般若,禅宗,净土宗,律宗,当然是对出家众讲的,法华,华严,唯识,统统开过。那么,如果三天都讲《华严经》呢,听不懂也没什么兴趣,难!这样子度众生的本怀没办法普遍性,所以今天叫做轻松的课程,明天的华严叫做老参的课程。统统讲浅的他认为他程度够,他不来听,他要专攻那个深的,阿罗汉都听不懂的那种华严。他明天才来,很有水准的。所以这三天的课程,星期二是固定,我们之所以开这个课程,这一本我看过以后啊,解般若的法,行在净土法门,叙说智慧又懂得导归回向净土,真是好棒,所以我说这一本,等于是《大藏经》的浓缩。要是这一本把他贯通了,教义上,教理上就有相当的基础了。所以我选这一本。有的人希望用台语的,我说第一点,我台语讲得不是很好,第二点的话,如果国语听不懂的话,大部分都是年纪相当大的人,所以年纪大了就老实念佛,星期二来共修就好了,那么,这个《宇宙万有本体论》,这本书实在非常的好,万有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统统是缘起,这个缘起法就是宇宙的主宰,世间的主导就是无常。妙广老和尚前天往生了,他本来支气管就不好,一直咳嗽一直咳嗽结果又感冒,邱医师常常讲的,照顾好不要让他感冒,结果却感冒了,感冒以后又胃出血,吐血,胃出血,所以我告诉这些徒弟,身体不照顾好,要死死不了要活很痛苦,就是这样子,年纪轻的不感觉,年纪大了这个身体不好,惨了,很麻烦的。所以妙广老和尚他对师父很慈悲很照顾晚辈的,是九十七岁,住在丰原,这个长老很了不得,很疼爱晚辈的,他从来没有嫉妒,他看哪一个人对佛教有贡献,他就这样支持,赞叹,所以每次在林口体育馆讲经,台北中华体育馆讲经,民国七十六年他牺牲他老人家八十几岁的高龄,九十几岁的高龄都去支持,是很呵护晚辈的一个大慈悲的长者,但是无常一到就要走了,这个世间不是你执着什么东西就可以留下来,而且他的丧葬跟人家不一样,人家是土葬他要海葬,这下麻烦了,这个海葬徒弟就哭了,她说:“慧律法师,我师父说要海葬怎么办呢?海葬火化以后要把他的骨灰用船运到外海去泼洒,泼洒。”我就跟她讲:“法师,比丘尼,不要哭了。节哀顺变,对不对?”,我说:“你给他拿一点起来应该你师父不会怪你,你师父说要海葬,你拿一点起来做纪念有什么关系?一点点而已,是不是,骨灰火化以后,全部都葬到大海去,我留一点,师父既然是个慈悲的长者,怎么会吝啬这一点骨灰呢,是不是。”,我说:“往生后貌相怎么样?”,她说:“够庄严的,非常的微笑。”一个人一天到晚就是以慈悲对待众生,慈悲,慈悲,所以这个老和尚常常跟底下的这些法师们开示,我们照顾好就好,别人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不是自私,我们是解脱,老和尚常常讲,我们不必管人家的闲言闲语,把我们的这颗清净心照顾好,他都是这样开示晚辈,把我们自己照顾好,我们不必去管人家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这个跟我们的生死没有关系,人家说好也是人家的嘴巴,人家说不好也是人家的嘴巴,他是修般若法门的,万法皆空的。事实上他没有在处理事情,都交给他的徒弟,死后骨灰也要磨成粉末状,抛到大海去。他们说:“师父,慧律法师,你怎么处理呢?”。我说:没有什么好处理,反正在世也就是这样子,无常,死后也是无常,留下烂骨头也是这样子,要不然就这样啊,我跟卢医师讲要不然就鱼池乡,对不对?做一个师父的纪念馆,反正也没人到啊,要不然就骨灰全部丢掉,也没什么关系,要不然...要不然看看嘛,反正你们处理,我也没什么意见,说骨灰全部抛到大海去徒弟舍不得对不对?我们不执着这种东西。要不然你就这样子,老和尚死了都弄一个纪念馆,要不然B店跟他做一个纪念馆,要不然也不需要,地下室随便跟我摆一个位子,要不然也不需要随便就好了,对不对?活着时比较重要,死后靠徒弟,对不对?徒弟要帮我念就不要紧,对不对,要不然靠徒弟那就麻烦大了,要靠自己。还是要靠自己,所以说我们修学佛道,统统要靠自己。
那么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叫做《宇宙万有本体论》,宇,四方上下谓之宇,这是讲空间,四方上下谓之宇。宙呢?古往今来谓之宙,这个当然讲时间。人活在这个世间不觉悟啊,实在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无论是十方的空间或者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这个万有就是万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统统是万有。那么这个本体就难了,这就非常难了,很不好说,这个本体是哲学的名词,哲学是有现象界还有本体界,这个本体并不是佛教的名词。这个本体,这运用大家比较容易了解,这个本体要分物质现象的本体,我们用般若的智慧来看看物质现象的本体,花呀,山河大地,矿,树木呀,就知道经过一段时间,统统化做尘土,所以他的本体就是毕竟空,所谓的无自性。因缘生,因缘灭的无自性,不是实在的东西,所以他的本体就毕竟空。再来,看到动物,人类是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的综合体,就是所谓的灵性,配合着物质现象。《楞严经》讲揽宇宙的四大,少许的四大,撮为我们一个小小的身体,执以为实,执着这个宇宙的小小的一点四大,认为这是实在的,不晓得我们的心灵世界,是无量无边无止尽的世界,我们却被这个五蕴捆得死死的,物质现象的本体界是毕竟空,是缘起无自性,那么精神界的本体是什么呢?精神界的本体也是毕竟空,但是存在的就是最后的觉性,但是说我们的觉性存在的这一念觉性,你认为有一种实体可得,又落入自性见。所谓的自性见就是说认为我们的自性有一种实体叫做自性见。看到了我们的清净自性,以为这种清净自性是一种东西,就象我们看到物质现象的能所一样。有一样这种东西的存在,这个叫做自性见。其实我们的清净自性是无形无相,无来无去,无增无减的。人类的色身,这个色身是由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综合体。物质现象是缘起无自性,精神现象就是执着这种缘起的假的色身,有执着,颠倒和妄想,把清净的自性化做意识状态,所以我们一念迷就把清净自性变成我们所谓的神识。神识就是因境而有,境界现前我们有意识分别,离境无体,离开这个境界,就没有任何的体性,可是我们的清净自性,离开一切境界尚有体性。亘古,从宇宙,从古往今来,统统存在。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这个就是我们的本体,也就是所谓的如来藏,或者是我们的佛性,如果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佛性,我们就见到了本体就万事休。万法统统休,这一刹那之间的圆满觉性,一发展出来叫做自觉圣智。透露出来的时候,万法统统平息,何以故,没有战争,没有烦恼,眼睛看自性作用在一切的现象上,耳根一听,作用在一切现象上。好,举个例子来讲,什么叫做本体界?譬如说眼睛,眼睛看到明的种种的相,执着!这不是清净自性,可是也不离清净自性。把灯光关掉,在一片黑暗当中,你跑到山林里面,没有月亮的晚上,恐怖,恐怖蛇,恐怖蚂蚁,恐怖坑道,开始现恐怖现象。眼睛因为没有看到而陷入恐怖现象,这个也不是清净自性,这个也不离清净自性,好,简单讲什么叫做清净自性:不受明暗的影响,永远这样的作用,清净的作用。无论把眼睛睁开来,无论把眼睛闭起来,它统统是这样清净心的作用,你就找到了清净的本体。简单讲明暗是眼睛的客观环境,动静是耳朵的客观环境,不受明暗的影响可以做得了主宰的这个就是本体。觉性就是我们的本体,眼睛睁开来见一切相不执著,眼睛闭起来,见一切黑暗的地方不恐惧,何以故?五蕴皆空,没有所谓恐怖的现象,禅宗里讲静态是一切法无生,动态是万善俱足,动静一如是为本体,这个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不是?不是我们活着一天到晚很累,要不然就开开车去走一走,众生就是这样子,寻找,好象在找什么东西。他不晓得,明暗就是帮助眼睛看,你记住,明暗只是显相。不是显相,见性,我们的自性,自性是明也看,暗也是存在,你去问一个眼睛瞎掉的,你问他,看到什么,他说,我看到统统看到一片漆黑,简单讲就是见性一直在起作用,只是因为眼睛坏掉,眼睛只是工具而已,工具只显相而已,籍着这个眼根,外面的明暗显这个相,他不是主宰,绝对不是主宰,换句话说,我们眼根能够在明暗做得了主,这个就是我们清净心的本体。我们的耳朵可以在一切动静做得了主,我们那一念就是我们的本体,就是我们所讲的自觉圣智。自己的觉悟,圣人的智慧,自觉圣智。找到了这样子的本体,毕竟空,无论是现象界终归化为尘,无论是精神领域都不被蛊惑,我们就是万事休,天下太平。天下太平,没事,我们每一天看到的万花筒的世界。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记住,这个都是明暗,动静,这个都是尘,不实在的尘。凡所有相都是尘所构成的,只是大跟小。
大慧菩萨问佛陀说:世尊,我们的清净自性是同时俱足或者是因次第而成?佛告大慧:我们的清净自性,如来藏心,是因次第而成,也是同时俱足同时影现。站在现象界来讲,生灭的因果就事相来讲是生灭因果的连锁性。所以我们要用功要精进,但是在用功精进时,碰到因缘俱足的时候,我们的清净自性同时展现,悟了就是悟,开悟就是开悟,不开悟就是不开悟,这个不能说是悟一点点,没有那个一点点的,就象看到虚空。没有切割状态的虚空,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性,悟道的人也是一样的,看到的是完整的内在的智慧,而不是非理性的,一种意识状态的一种切割面,一种重复的人格,心情好的时候讲…
《宇宙万有本体论(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