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省要
王季同居士著
序
自序
导言
真理
西洋三派哲学批判
历史派哲学批判
离言法性
法相
修证
大旨
序
阅诸家圣贤立言不下百家,有如日星之弥天,其主旨无非利生。然流行之有通塞,盛化之有广狭,全在义之浅深,益之大小,又有如湖海阔窄之不同耳。顷季同王居士发菩提心,述佛法省要,标名为唯一真理宗教,世界和平保障。意盖谓于今疮痍满目,皆因众生不识真理,迷妄为真,酿成恶业。今欲免脱劫难,非洞明真伪,澈证真理,别无妙术。故特拣百家之言,实无有越佛者。夫惟佛表显圣凡不二,慈悲普遍,妙化三乘,天堂地狱,苦乐情亡,乃至一切众生皆我父母,怨亲平等。如斯看来,佛实如日光之普照,海涵之无涯。举世果能家家信受,人人奉行,何处更有恶劫来临?奈鲜信行,招偿自作自受之报。如来说为可怜悯者,悲哉!夫佛典广有三藏,不下万余部。自非久习不可,一时初学难以入门。故王居士特会纲要,问序于余。云困老病,耳目失用,加之力弱,搦管无能。对于诸方函件,早经谢绝。今因居士此述,不远由滇寄来,恐阻居士之大心,乃不得已,聊赘数言,以应挽救狂澜悲愿。普劝普天下万世众生,嗣后勿再造杀机之因,而免杀机果报。即古德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见攘往熙来,共享天下太平之福,岂不乐哉?至末段述祖师机缘功行明心,所说不虚。依此行持,得大法益,证自知焉。是为序。佛历二九六九年岁次壬午曹溪南华祖庭幻游虚云
自序
一
尝闻中委某先生谈:蒋公曾语太虚法师,劝师或任何深于佛学之法师居士,将佛教义理作一简明扼要之叙述。俾世之未暇博览佛书者皆得手此一编,而知佛教之大概;如一般欧美人之于基督教。按唐人韩昌黎初不信佛,尝作谏迎佛骨表及原道等文排斥佛教;然贬潮州后从高僧大颠禅师游,态度一变。尝问大颠:“弟子军州事繁。佛法省要处乞师一语。”大颠良久。韩罔措。时三平为侍者,乃敲禅床三下。大颠曰:“作么?”三平曰:“先以定动,后以智拔。”*韩乃曰:“和尚门风高峻,弟子于侍者边得个入处。”今公语虚师者恰与韩昌黎问大颠之意一般无二。而虚师之门风高峻亦不殊大颠。作者不揣固陋,步三平后尘,作此佛法省要一篇。三十一年三月三十一日王季同
*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能大利益:一定,二智。善男子!如刈菅草执急则断。菩萨摩诃萨修是二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如拔坚木,先以手动后则易出。菩萨定慧亦复如是。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二 兼示儿子守竞
儿子守竞取作者此篇涉猎一过,而发表其不尽同情之意见。盖以为篇中所举生理物理天文等学说,牛顿之故事,以及黑格儿之哲学等,皆为今日新知识界所熟知;无待拈出。至于佛法究竟是何?却是读者所亟欲得一清晰观念之问题,而此篇并未充分发挥。作者以为此乃守竞未经细读此篇,尤其未经反覆细读此篇所发生之误会。篇中明明指出佛法与黑格儿之辩证法有几分相似。黑格儿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是具体的。所以黑格儿之徒说法,亦无不长篇累牍;何况可修证而不可说之佛法?然本篇于生理物理天文等学说,牛顿之故事,黑格儿之哲学外,亦并非一字未说。如离言法性章说,法性离言,可证而不可说,又末后一大段说佛法与他宗教之异同;法相章说末那,阿赖耶二识;又说意识及造业轮回一段;又说宇宙为阿赖耶识相分;佛法为心物统一论哲学;一切有为法刹那生灭;修证章说做宗门工夫门径;等等。皆是于西洋科学哲学之外,专说佛法之语。至于篇中说到自然科学等处,亦并非作者特创之例。近代西洋哲学亦未有不以自然科学相引证者。若研究哲学而不许牵涉自然科学,则首先违禁者乃是西洋哲学界前辈而非作者。此一义也。又西方文化尤其理工等科,一切问题总求说得十分分明。然宇宙问一切问题决非完全可以说得分明者。虽在理工等自然科学中,其完全可以说得分明之问题,亦仅限于已被发见之种种学说。一般的自然科学决不尽然。在水利工程即不乏说不分明之例。譬如治河除制成黄河流域之整个模型,费相当时间作缩本实地试验之外,别无方法以决定适当之治理计划。此岂说得分明之事?至于西洋文哲等科更不能说得十分分明。黑格儿马克斯之哲学尤然。马克斯且利用此一点以立其似是而非之唯物辩证法。在黑格儿之辩证法称亚里士多德培根等一系之论理学为静的论理学,而辩证法为动的论理学。其实换一说法,静的论理学显然即是说得分明之论理学,动的论理学显然即是说不分明之论理学。而东方文化确比西方文化更难说得分明;尤其可证而不可说之大乘佛法,尤其禅宗佛法。昔龙潭崇信禅师依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服勤左右。一日问曰: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天皇曰:自汝到来,我未尝不指汝心要。龙潭曰:何处指示?天皇曰:汝擎茶来,我为汝接。汝行食来,我为汝受。汝合掌时,我便低头。何处不指示心要?龙潭低头良久。天皇曰: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龙潭当下开悟。此种境界岂是说得分明?作者宗门工夫未到家,以弘法心切,写此佛法省要二万言。明眼禅师见之,不免诃为拖泥带水,说葛藤禅,瞎人眼目。岂如灵云偶见桃花,香严偶抛瓦砾击著竹竿出声,二人皆忽然省悟;桃花瓦砾,无情说法能利益人?其实自然科学家得大于无情说法之事,亦踵趾相接;然见记载者,作者所知,只此牛顿之一枚苹果。故篇中引此以喻禅宗法门。究之岂但天皇答龙潭语,灵云桃花,香严瓦砾,说不分明?牛顿苹果亦何尝说得分明?地球自有人类及苹果树以来不知已几万年?人类见苹果下落更不知几千百万次?而牛顿之悟空前绝后。岂是显豁呈露,平淡无奇,说得分明之境界?此又一义也。自然科学家特寝馈于说得分明之中,专在说得分明上用心,遂忘却说得分明之一小区域外,尚有偌大之说不分明之宇宙在焉。若自然科学家被自然科学之狱卒拘禁在此说得分明之牢狱中,而失去其在说不分明上用心之自由;则其不见可证而不可说,说亦不得分明,佛法之天日,不亦宜乎?又作者此篇或不免引起读者二个疑问:第一,或疑此篇所说只是作者之臆见,根本与佛法不合。为此,作者特乞虚云老和尚作得一序。虚老乃当代禅宗第一尊宿,既蒙赐序印可,可免此讥嫌。第二,又或疑此篇仅拉杂摘取经论上可与近代西洋科学哲学相比拟之语句,汇聚一处。至于佛法要旨,此篇似乎全未说到。按佛法深广,欲作一浅略之说明,难乎其难。作者学佛二十年,屡欲作一略说佛法文字,终以不易落笔而罢。此次始有以法性法相修证三章,说佛法之构画。固不敢自谓善说法要也。然唐鸟窠道林禅师侍者会通一日欲辞去。师问曰:汝今何往?侍者曰:会通为法出家,和尚不垂慈诲,今往诸方学佛法去。师曰:若是佛法,我此间亦有少许。侍者曰:如何是和尚佛法?师于身上拈起布毛吹之。侍者忽然大悟。今作者写法性法相修证三章,且道与鸟窠吹布毛是同是别?三十二年三月十日王季同又识。
三 兼论东西新旧文化
作者写佛法省要二万余言,惟恐读者未能理解,更先后写自序二篇。意犹未尽,今复写此。一切宗教皆是各民族间之古代文化。今作者所说佛法乃是中印两民族间之一种文化,此两民族皆在世界文化发达最早各民族之列,而中华民族介乎文化较低发达较迟之诸民族间,故数千年来养成一种唯我独尊之习气。虽近代交通发达欧化东渐,而中华民族自尊自大蔑视他族文化之成见犹牢不可破。直至十九世纪之季,一败于英,再败于英法联军,三败于法,四败于阿,五败于八国联军,创钜痛深,始一反数千年傲慢旧习而转为卑谄。视固有文化为一文不值,一味崇拜西洋新文化。而西方学者往昔对于我古文化虽不深悉,犹相当重视者,自是亦更肆轻蔑。直至此次世界大战爆发,同时我国对日抗战不屈不挠相持多年,于是与我并肩作戟之反侵略各国始信西洋新文化与我国旧文化实互有短长。欲维持世界和平,二者不可偏废。外人既有此感想,国人乃又追随外人之后而有中美,中英,中苏等文化协会之组织。
作者生长于十九世纪季年西洋新文化极盛时代,目击其富国强兵之效验,知立国于今日之世界非适应此潮流不足以图存;故在青年时代即以介绍新文化于国内,促进国内新事业为志愿。关于我国旧文化,幼时虽曾读四书五经,后亦尝涉猎诸子百家;然对之未有系统之认识。然此亦非作者一人之缺点。我国文坛上久负盛誉之周作人氏曾有一段批许东方文化之文字。其大意谓:或者以为世有二种文化。在东方则有精神文化,在西方则有物质文化。二者相较,东方精神文化尤为高尚可贵。此种意见实无理由。彼见佛陀之说寂灭,老庄之说虚无,孔孟之说仁义,与泰西之舰坚炮利不同,便以为是东西文化精神物质之殊。其实东方佛老之说或可谓为精神文化。(假令此名词可通)孔孟则为专言人事之现实主义者,其所注意即是此物质之人生。而西方亦自有其基督教,虽发生于犹太,然实长成在希腊罗马之土地空气中,完全为欧化之宗教。其精神之色彩恐远非华人所及。一方面为西洋物质文化基础之希腊文化,又有多处与中国思想极相近,亚里士多德一派之自然科学家,我国诚自愧无之,但如梭格拉底之与儒家,衣壁鸠鲁之与道家,齐挪等刻苦派学者之与墨家,皆不少类似之点。盖同属人类,其性情肢体彼此无大殊异,其文化亦决不因地有东西而分精神物质之二。彼强生分别,妄自尊大,创为赞美东方文化之谬说者,未免可笑。云云。又不独周氏与作者对旧文化无深刻之认识,数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周氏及一般类此之见解,曾无一人起而提出异议。于以见全国学者实未尝有人把握东方文化,悉无殊周氏与作者也。然则今日西方人士虽已灼见其数世纪来专事发掘所获得新文化之宝石矿尚不足以维持世界和平,而…
《佛法省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