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禅] [禅]是什么

  什么是[禅] [禅]是什么

  主讲:慧律法师

  地点:台湾大学

  时间:2007年10月5日

  适应根机:高级知识分子新学、老修

   各位台湾大学的高材生,首先恭喜大家,进入台湾的一流大学,台大也是世界级的名校,美国的哈佛、柏克莱、史丹福;英国的牛津、剑桥;中国大陆的北大、清华和复旦;日本的东京帝国大学,都是世界级的名校,包括我们台大。首先非常赞叹大家有这样的程度、有这样的实力,考上台湾大学,可喜可贺!

   这一次演讲的这个因缘,是我的好同学---黄宝煌同学,他说:我儿子念台大,参加晨曦社(台湾大学的佛学社)担任副社长,很想请师父到我们台湾大学来演讲。想一想:就说好吧!十几年没有来台北了,路也认不起来,刚刚车子也开错了。好吧!就说:不晓得北部的人认不认识师父?那就来试试看了,跟大家结结善缘,因为已经十几年没有到北部来。台湾大学不是师父第一次演讲,我来台大已经有好几次了,包括罗斯福路校本部;包括徐州路的台大医学院,都去上过课;但是,每一次上课的人的脸孔都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大一进来,大四就往生(众笑);恩!不是往生,毕业,这职业(师自笑)......大一进来,大四就毕业。所以,每一次的演讲,脸孔都不一样。在大学里面举办这个佛学社,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大一进来,迷迷糊糊,什么是佛,搞不清楚,他以为佛在天边。大二,懂一点点,可是,功课加重。大三,功课更重,对佛法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很想为社团做一点事情,但是,因为功课很重,又觉得力不从心。大四要准备考研究所,有的准备要去出国。所以,每次大学的佛学社团,邀请师父去演讲,都有这样的感触,就是每一年都青黄不接,众生难度,每一年每个大学都有这样的感触,所以,这个变成一种常态,一种佛学社的常态。所以,我今天来台大演讲,因为好同学既然开口了,那么,我就说:好吧!就来台大跟大家结一个善缘、一个法缘。因此,我们今天的演讲,纯粹是以结缘的方式,来跟大家讨论的。师父佛法懂得少许,还在学习,我的根器也不够利,懂的佛法又少;但是,我有一颗虔诚的心,愿意把三十多年来禅修的体悟,来跟大家汇报一下,好的东西,应当与朋友分享。所以,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题目,叫做“什么是禅?禅是什么?”。

   “禅”这个名词,大家耳熟能详;但是,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含义是什么。“禅”其实是两个字,从梵语翻过来,叫做“禅那”,有的念禅那chan nuo,翻译成中文叫做止观双运,定慧均等,也就是充满智慧的定,就是禅。现在我们已经滥用了,一般人不懂,他就说:行住坐卧都是禅;食衣住行都是禅;爬山涉水也是禅;泡泡茶也是禅!没错!这样讲没错;但是,那是圣人的境界讲的。所以,因为两个字“禅那”,后来就演变成一个字,叫做“禅”。“禅”本身它是梵文,不是中文。但是,“禅”后面常常加一个字——“定”:禅定。为什么?修禅的目的,它就在定,而定却是佛门非常重要的功课,《华严》有海印三昧,三昧就是禅;《法华》有法华三昧;净土宗有一心不乱,那就是三昧、就是禅,万缘放下,那个就是禅。南传所修的毗婆舍那叫做内观,那个也是禅;安那般那(数息观),那个还是禅;大乘所讲的奢摩他、三摹、禅那,都在讲定。所以,“禅”后面都加一个“定”,这个就是功夫。但是,到最后智慧开的时候,叫做禅悟,悟,悟了,最后一个阶段叫做证,内证的功夫,有内证的功夫。所以,禅说起来很简单,大家都懂,但是,做起来很困难,非常困难!

   所以,什么是禅呢?直接了当的定义就是:佛的心就是禅。因为它是定慧均等,充满大般若智慧的定,就是禅。所以,佛称为正觉世间;我们称为迷惑颠倒的世间。所以,一个是正知正见、正觉、正观的世间、正念的世间;而一个是错觉、虚妄的执着、虚妄的分别的一个世间。同样的心,有的人可以活得没有挂碍,很自在、很解脱;有的人却活得痛不欲生,得重度的忧郁症,乃至跳楼自杀,痛苦极端!为什么?同样一个心,就看你会不会用?有没有因缘碰到善知识?有没有因缘碰到正法?有没有那个福报,肯跨进来我们晨曦社一步?诸位,要跨进来我们台大晨曦社,这一步是非常非常困难的!看起来大家坐在这里,好象很简单嘛,捷运公馆站一坐,出来就到了;很难!非常困难!譬如说:今天如果我们一样的,台大,我们这里的国际会议厅,旁边也给它开一个馆,专门放什么?刚好王建民在比赛棒球。好,再来,另外一个厅,也是一样这么大,容纳五百个人,那怎么样?来个星光帮,肃敬胜、杨宗纬、阿妹、曹格、统统集合在一起,唱歌。在那一边,开了一个LV包包打折,十折剩下一折,就会排了好几公里;再来,剩下的就是我们佛光帮的,就没人了,没人了!如果那个也同时开,这一间就会剩下两个人,一个就是我主讲,另外一个就准备关门,都会跑光光了,没人!众生要的就是看得到的、摸得到的,可以touch(触摸)的,直接可以感受的,那种有feeling的、觉受的,他才要;这种内在的大般若智慧,而且是每一个人都存在的,又不必缴税金的,又是捡现成的,他就是不要,愿意过这种迷惑颠倒的日子,但是,他们没有这个因缘,没办法!所以,要进来我们台大晨曦社佛学社,他需要有善根、有佛根、有慧根、菜根;就是没有用到海尼根。所以,我们要了解,佛法没有这个因缘,这一步跨不进来!

   那什么是禅?禅就是指我们的心体,也就是清净心、佛的心,清净心,不生不灭的清净心。这个对初学佛法来讲,听起来实在是很陌生,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一个清净心,这听起来实在是很吃力!每一件东西都有增有减,为什么不增不减呢?为什么不来不去呢?为什么不垢不净呢?为什么不一不异呢?因为他那个意识心,无量亿劫来已经卡住了,在某一层次的观念。众生的思维方式是直线的,你叫他跳脱这个阶次、阶段,是没有办法的!譬如说:一加一等于多少?等于二,这个考试卷发下去,大家都会写。二加二等于多少?四,这个一下子答案就写出来。如果我问你说:一是什么东西?一从哪里来?我发考试卷下去:一从哪里来?不是考一加一,考一加一,你会写得出来。这个叫做观念,因为生灭意识心的观念,已经强化了我们所有的生命,而我们所有的生命,已经被虚妄的执着、虚妄的分别、无明烦恼所占据了;而我们有因缘来听经闻法,一下子那一种生灭意识心,还是没有办法放得下。所以,我问你一加一,你一定会回答等于二;那我问你说:一从哪里来?你就很难回答!发考试卷下去:什么是般若的智慧心?好!发考试卷下去,你现在很烦恼,你画一下你的烦恼的形状是什么?你画不出来!你现在很快乐,考试卷发下去:快乐的形状是什么?画不出来,因为那是无形无相的心。

   好了!所以,我们要了解,佛的心就是禅,那禅是什么呢?禅就是大般若的智慧心就是禅;平等心就是禅;究竟觉悟的心就是禅;彻底解脱的心就是禅;彻底自在的心就是禅;彻底无贪的心就是禅;彻底无嗔的心就是禅。简单讲:内心没有任何的挂碍就是禅。所以,今天大家,我们不要讲到说那种证量;证量就是信、住、行、向、地;什么法华三昧,或者是海印三昧,这个讲得太遥远了。我们今天要讲得让大家......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先引起学生的兴趣,希望多少能够对佛法上,有真实的体会和了解。

   所以,今天我们要讲的,目标锁定的对象是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研究所还有博士班,包括台大的教授,因为这也是属于专业的领域,不是书读得多就有办法的;也不是用任何的逻辑可以推论的东西,它是超越一切数量,超越一切观念;不离一切观念,不离一切数量,它不是语言,不离语言;它不是文字,不离文字;它不是观念,不离观念。任何的语言,也讲不出所以然,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听、可闻,中间也没有来去,因为它是生灭的东西,叫做自性本来就空。所以,今天我们要站在引起同学的兴趣来参与,让这个佛法多少有一点理解,慢慢的引进来,今天就是站在这个角度说。讲得太深了,来显示说一个修行人的境界有多高,底下的人都听不懂,那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今天来,不是要显示师父的境界,是要让大家受益,这个是最重要的核心、价值。

   有的大学刚刚进来而已,什么都没看过、什么都没碰过,他连最基本上的佛,定义是什么都不知道,当然就没办法讲得很难、很深!禅是佛的心,禅宗有一句话,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不了解我们这一颗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学法无益,你所学的法,都在语言里面、文字里面、观念里面打转,不了解我们佛性;不了解我们不生不灭的本来这一颗清净心。学法无益,因为法本不可说;强迫说,就会落入观念。今天没办法了,强迫说,你们就必须在语言上慢慢去领悟、去体会。那什么是最高境界的禅?如果是真的,今天要讲禅,那么,来!师父就拿着(师拿起一条压书尺),好,我们恭请慧律法师开示,什么是禅?(师将条尺横放在桌上)双手一摆,下课!这样是在做什么?我老远跑来一句话也没讲就下课?所以,既然要用语言跟文字来形容,它就有落入观念;但是,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叫做不得不,没有办法!

   什么是佛法?就是让我们可以究竟的、觉悟的正法。什么是禅?禅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涅磐的妙心。涅磐就是整个佛教的中心思想,“涅”就是不生;“磐”就是不灭,不生不灭的清净心,就是整个佛教的核心;离开了涅磐的思想,就会变成生灭的因果相。那么,《阿含经》讲的涅磐…

《什么是[禅] [禅]是什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