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南宗禅之形成与禅净合修之盛行

  南宗禅之形成与禅净合修之盛行

  林克智

  内容提要:本文先简略地说明禅、特别是最具我国特色之南宗祖师禅之形成,及其五家七宗的传统关系;然后列出自永明延寿后,对禅净双修有理论创新或有重大影响的禅宗大德48位,以说明禅净合修盛行原因及他们对禅净合修圆融理义形成的贡献。从而也使净土法门成为汉地佛教的共宗,而禅亦同时成为各案深层次行持的方法。〖HT〗

  关键词:形成 弹净合修 参禅 念佛 出离生死

  作者介绍:林克智(1939~ ),毕业于台州师范专科学校,佛教居士。现任临海市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禅者,梵文为dhyana,音译禅那,略称为禅,意译为“静虑”、“思惟修”等。禅那之体,为寂静而具审虑之用,静即定、虑即慧,故禅那即为定慧均等之妙体妙用,亦即心体寂静。

  大珠禅师说:“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动,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可见宗下禅之体为涅〖FJF〗NB231〖FJJ〗妙心,依离语言文字顿悟一心,教上别传向上之宗旨者是为禅。故从本质上看,禅是一种见性之法,它为我们指出摆脱桎梏、走向解脱自由的道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中国禅铄古震今的名言,它包含了禅宗的全部主张。故学一点禅,对修行者来说,不管你修何法门,都是有好处的。

  禅 学 之 源

  释迦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最后于涅槃会上拈华,迦叶微笑,以心印心授与迦叶。据经载:初有大梵天王以金色优波罗华献佛,请佛坐其身而说法。继因世尊拈此华普示大众,百万人天悉皆罔措,惟迦叶尊者领会佛旨破颜微笑,佛即将此华付与迦叶,并授以衣钵为真传之信物,是为第一代祖。佛灭度后三月,迦叶命阿难离竹林外出。阿难既出,因此而大疑,遂于深林静悟,终豁明大事。于是仍返竹林说道:“迦叶师兄开门!”迦叶言:“如何去而复返?”阿难曰:“大事明矣,顿悟彻矣。”迦叶曰:“既已明彻,何不见面?”阿难即时彻底大悟,即以本具之神通妙用,随便而入,迦叶即以如来心印与衣钵真传授与,是为第二代祖,并请升宝座结集经藏。禅于印度至菩提达摩,历二十八世,其传承之关系为:迦叶、阿难、商那和修、优波 多、提多迦、弥遮迦、婆须密多、佛陀难提、伏驮密多、胁尊者、富那夜奢、马鸣、迦毗摩罗、龙树、迦那提婆、罗喉罗多、僧伽难提、伽耶舍多、鸠摩罗多、〖FJF〗NE254〖FJJ〗耶多、婆修盘头、摩〖FJF〗NBF26〖FJJ〗罗、鹤勒那、师子、婆舍斯多、不如密多、般若多罗、菩提达摩。

  达摩西来,道传东土为初祖。师于少室面壁九年待机传法,后得慧可断臂求法,即以无言之心印无言之心,是为中土第二祖。慧可传僧〖FJF〗NB2D3〖FJJ〗,僧〖FJF〗NB2D3〖FJJ〗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神秀皆为六祖。慧能大师得衣钵,其法行于南岭之南,故称南宗;神秀大师之禅盛行北地,故称北宗。北宗渐,获如来禅之踪迹;南宗顿,得祖师禅之真髓。世称南能北秀、南顿北渐,即源于此。

  世传“拈华微笑”,“折苇渡江”,“面壁九年”,“只履西归”,可知中国禅之源头。但学者之见与此相左,我们亦无奈其何,学佛者当依“四依四不依”之原则思之,即明。

  禅 之 真 伪

  禅为见性成佛之道,但于修法亦有真禅及邪禅、非禅之分,其种类各家区分不一,据惠光禅师所述,禅有十九种之多,若不具足参学的眼光,则易入邪禅、非禅,故须识别之,现综各家之语略说如下:

  1口头禅:不肯参悟,又不去领会禅理和宗旨,但只袭取禅家肤浅之常语以为谈资。此种人妄称作家,种种葛藤 之又 ,处处自相矛盾,更不知自己早入邪见,反诉真实禅家为邪,呵佛骂祖乱说一通。如此之人胡说乱道,谈之何用?难免华报,果在三途。

  2鹦鹉禅:犹如鹦鹉学语不明禅意,学来几句机锋转语,逢人即唱,遇佛即歌。

  3野狐禅:此为对未真见性而侈谈超脱豁达的一类假禅之贬称,用以比喻似是而非之禅。出于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对答学禅者的一则故事,据《古尊宿语录》卷一等载,百丈上堂时常有一老人听法,一日自谓于迦叶佛时住持此山,时有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答云“不落因果。”因此一语答错,五百世堕野狐身。百丈以“不昧因果”一语纠正其误,老人大悟,乃脱野狐之身。

  4铲子禅:空解之邪禅,以贤圣高人的法语乱铲,妄谓扞卫正法,实则邪见深重。其人胸中了无些许义理或世间各种对立之法,空解诸法而不知拣择。

  5黄杨禅:俗谓“黄杨木岁长一寸,遇闰年则倒缩”。禅家借此呵钝汉参禅而少有进步者,大慧禅师说:“这汉参黄杨木禅,倒缩了。”

  6枯木禅:枯木比喻无心之状态,或只执着于终日坐禅而不饮不卧,而无向下化他之功用。有公案谓昔有婆子,供养一僧廿年,常遣女送饭,并给奉一切。时女年十六,一日婆命女抱僧定曰:“正恁么时如何?”僧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归举似婆,婆曰:“廿年供养个俗汉。”遂逐僧,焚却庵。

  7葛藤禅:垂示不直,如葛藤 树。譬烦恼之多,驴唇马嘴长篇阔论,将佛祖术语东扯西拉,赞自谤他,强人信受,说得太多令人厌听,此路不通谓之葛藤。

  8文字禅:宋代洪觉禅师有《石门文字禅》30卷,可作用功之参考,为其门人觉慈所集录。以文字解说禅法同于言说,故亦称此为葛藤禅;指禅门修行者,本人无坐禅修行之实际体验,仅于文字上解释禅之文字禅者。

  9九带禅:宋代浮山法远禅师,对初学禅者常用九种方法接引之,其学人编为《佛禅宗教义九带集》。禅师所示之九种方法为:佛正法眼藏带、佛法藏带、理贯带、事贯带、理事纵横带、屈曲垂带、妙叶兼带、金针又锁带、平怀常实带。清隐禅师云:“参得浮山九带禅,归时自有归家路。”

  10老婆禅:以婆心过切之语,亲切叮咛之禅。禅宗认为师家当以学人之根性,善巧接化。若一味说示,过分关切,恐有碍学人自行探索、开发智慧之机会,有悖于禅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宗旨。

  11哑梦禅:例如参个“无”字,昼夜提撕,莫作有无会,莫作虚无会,如吞了个热铁丸相似,吞也不落,吐亦不出,荡尽从前的恶知恶见,久则纯熟,自然内外打成一片,忽然憬悟。犹如哑子忽醒了千年大梦,所得之圣境只许自知,何能与人道者,故称哑梦禅。

  12如来禅:指佛地之禅定,即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三种乐住,为利益众生而示现不思议之广大妙用者,为四禅之一。此禅超越一切异见,融摄一切万法,在一切诸法中,平等而证更无差别,可谓一切圆证,故称如来禅。又宗密禅师将禅分为五种,其中最上乘禅称为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之根本。达摩祖师门下除慧可得其神髓是祖师禅外,大都仅滞于义解名相,而未至祖师西来之真禅味,故仰山慧寂禅师另立祖师禅之名,以此为达摩所传之心印,表示祖祖相传以心印心之意。

  13祖师禅:又称南宗禅。特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传来,而至六祖慧能以下五家七宗之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不依语言,直接由师父传给弟子,祖祖相传,以心印心,见性成佛。宗密禅师于《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将禅分为五等,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五种,达摩祖师所传即此中之最上乘禅。然后世之禅徒反视此为五味交杂之禅,而谓祖师所传之真实禅方为一味清净之禅,特称为祖师禅,认为如来禅为教内禅,以祖师禅为教外别传、了义至极之禅。

  14棒喝禅:禅师接人之作风,或用圆棒,或以大喝。临济问黄檗:“如何是佛法大意?”檗便棒打,如是三问三度被打。后参大愚顿悟檗旨,济回黄檗机锋敏捷,檗又打,济便喝。济后接人棒喝交驰,故今谓警醒人之迷误者曰“当头棒喝”,令人警悟。

  15一指禅:指尽天地悉摄于一指头上,为禅宗之着名公案。昔金华俱胝禅师初住庵时,因实际尼之三问而不知应答,愤慨无措,欲弃庵往诸方参访,后逢山神告示,得遇天龙和尚,天龙以一指示之,师当下大悟。自此,凡有参学僧来,师皆竖一指以对,不别提唱,机宜应便。师后临示寂,谓众:“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尽。”

  16一味禅:为纯一无杂之最上乘禅,亦即顿悟禅。指顿修、顿入、顿寂、顿悟之一味禅。《禅宗正脉》卷2载:有僧辞归宗云:“欲往诸方学五味禅”,归宗曰:“我这里有一味禅为甚不学?”其僧即止,专学一味禅,后大彻悟。

  17一字禅:指唯以一字可表达禅之宗旨,又称一字关,为云门文偃禅师之特殊宗风。《碧岩录》第八则载:“翠岩夏末示众云:“一夏以来,为兄弟说话,看翠岩眉毛在么?”保福云:“作贼人心虚。”长庆云:“生也。”云门云:“关!””《雪窦评唱》此谓:“千古无对,关字相酬。”指保福、长庆所答皆非,独有云门一字禅能对得此问。又如:僧问:“弑父弑母佛前忏悔,弑佛弑祖向甚处忏悔?”云门曰:“露。”又问:“如何是正法眼藏?”云门曰:“普。”后凡禅林师家,以一字答复学人之疑问者,都称为一字禅。

  18三字禅:又称云门三字禅。文偃禅师接引学人时,常以“顾、鉴、咦”三字说破禅旨。顾谓自我反省,鉴谓自我鉴戒,咦为言诠不及、意路不到而领略到玄旨,亦指超绝一切,于孤峰顶上宴坐自适之境界。云门深得其师睦州道明、雪峰义存二师宗风之妙用,而以机锋险绝独步禅林,其所说之法语与接化学人之问答,语句简洁,而有如电光石火,其一字禅、二字禅及三字禅皆脍炙人口,属应机而说之…

《南宗禅之形成与禅净合修之盛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