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宗法语大观 第五编 净土资粮 行门

  

第五编 净土资粮----行门

  

  一、名号功德

  以名号度众生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佛说无量寿经》

  【译文】

  我若成就无上正觉,建立名号为无量寿。

  一切众生闻信此名号,全都来生我刹土中。

  具有如佛一样的金色身,三十二妙相悉皆圆满。

  也以如佛的大悲心,利益法界所有众生。

  【按】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他方世界众生的种种根机,为实施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宏愿,思惟五劫,最后设施名号度众生的妙法。我等净业行人当仰体弥陀的善巧方便心,老实专持名号,成办往生大事。

  

  佛号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天亲菩萨《往生论》

  【译文】

  正念观察庄严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成就(十七种),正念观察庄严阿弥陀佛的功德成就(八种),正念观察庄严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诸菩萨圣众的功德成就(四种)。这三类二十九种庄严成就,悉是由阿弥陀佛的清净愿心所庄严的,应当知道。概略地说这种种庄严成就(一切法)入到一法句中。这一法句即是清净句。这一清净句,即是真实智慧(无量光)无为法身(无量寿)。

  【按】

  弥陀名号即是实相法身,极乐庄严亦即菩提涅槃。全体是事事无碍法界。菩萨祖师处处拈示,我等行人宜默契于心,拳拳服膺,庶不负佛祖之婆心苦口。

  

  佛号如摩尼珠

  譬如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又,是摩尼珠,以玄黄币裹,投之于水,水即玄黄(1),一如物色。彼清净佛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以无量庄严功德成就帛裹,投之于所往生者心水,岂不能转生见为无生智(2)乎!又如冰上燃火,火猛则冰解,冰解则火灭。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昙鸾《往生论注》

  【注释】

  (1)玄黄币(bì):通帛,古人通常用作相互赠送的丝织物。(2)无生智:此指大乘菩萨证无生之理的智慧。

  【译文】

  譬如以摩尼宝珠放置在浑浊的水中,浑浊的水即时得以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罪业浊染,闻信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至极清净,至极如意宝珠之名号,以此名号投之于凡夫浊染心中,凡夫于称念佛名之中,多劫重罪即能消灭,心得清净,即得往生极乐国土。又,这颗摩尼宝珠,若以深黄色的丝帛包裹,投放于水中,水也随之变作深黄色,如所裹的丝帛颜色一样。那个极乐清净国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摩尼宝珠,并裹之以无量功德庄严成就的丝帛,以此名号宝珠投之于所往生者的心水中,岂不能转凡夫生灭见为无生智!又譬如在冰上燃火,火势猛烈,冰就自然会融解,冰融解火就自然会熄灭。那些下品往生的人,虽然不能了知法性无生,只是以称念佛名之力,作往生想,愿乐往生彼土。彼极乐国土乃是无生的一真法界,念佛人生到彼土,则生灭见之火自然熄灭。

  

  持名即修止观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乃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二者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三者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此三种止,从如来如实功德生。

  毗婆舍那云观者,亦有二义:一者在此作想,观彼三种庄严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二者一得生彼净土,即见阿弥陀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

  ——昙鸾《往生论注》

  【译文】

  奢摩他,梵语,意谓止,这个止有三层含义:其一,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圣号,愿意往生彼安养刹土。此阿弥陀如来名号乃至彼极乐国土名号,能止身口意一切恶。其二,彼安乐净土,超胜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若人一经往生彼国,自然止断身口意三业之恶。其三,阿弥陀如来无上正觉住持之力,自然止息诸往生者求声闻、辟支佛的下劣心。以上三种止,都是从阿弥陀如来真如实相的功德中生出来的。

  毗婆舍那,梵语,意谓观,这个观也有两层含义:其一,净业行人在此土作观想,观察彼极乐国三种庄严功德(国土庄严功德、阿弥陀佛庄严功德、彼诸菩萨庄严功德)。这三种功德当体即是真如实相故,净业行人也能获得真如实相的功德。获如实功德者,决定能生彼极乐国土。其二,行人一得生到彼极乐净土,就能华开见阿弥陀佛,于时未能证到清净心菩萨,或当下或最终必定证平等法身(八地菩萨所证),与诸清净心菩萨,与八地以上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圆成佛果)。

  【按】

  古云:不修止观,即是佛教的衰相。而信愿持名,即是修大乘圆顿止观,定慧等持,最终圆成无量光寿之佛果,吾人敢不勉旃。

  

  念佛十种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一切饿鬼,若夜叉、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悉不能害。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杻械、横死、枉死,悉皆不受。六、先所作罪,皆悉消灭,所杀免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七、夜梦正直,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八、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九、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礼拜,犹如敬佛。十、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圣众,手执金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尽未来际,受胜妙乐。

  

——永明《万善同归集》

  【译文】

   若有人受持阿弥陀佛名号,现世就当获得十种功德利益:一、日夜恒常得到诸天大力神将及其眷属隐形守护。二、恒常得到二十五位大菩萨如观世音等以及其他一切菩萨恒常随形守护。三、恒常为十方诸佛日夜保护怜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念佛人。四、一切饿鬼、若夜叉、罗刹等都不能伤害,一切毒蛇、毒龙等都不能伤害。五、一切水难、火难、冤家盗贼、刀箭、牢狱、枷锁、横死、枉死,全都不会遭受。六、以前所造作的罪业,全都消灭,所造的杀业,免除命债,因为被杀者承蒙杀者的修行功德回向获得解脱,不再有纠缠讨命之事。七、晚上做梦都是正直的好梦,或者又梦见阿弥陀佛殊胜美妙的色身。八、心中恒常欢喜,脸色光润,气力充足旺盛,所作的事情悉皆吉利。九、常能得到一切世间的人民恭敬、供养、礼拜,如同恭敬佛一样。十、寿命终结之时,心中没有恐怖畏惧,佛号正念现前,能够见到阿弥陀佛以及诸位菩萨圣众,手执金刚莲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于彼土尽未来际,恒享殊胜美妙之快乐。

  

  持名即持心

  心本无念,念起即乖。而众生无始以来,妄想惯习,未易卒遣。今教念佛,是乃以毒攻毒,用兵止兵。而念佛一法,复有多门。今此持名,是为径路之中径而又径。因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弥陀即是全体一心,心包众德,常乐我净(1)、本觉始觉(2)、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万名,皆此一名摄无不尽。众生学佛,亦有无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该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该百行,四谛六度,乃至八万四千恒沙微尘一切法门,摄无不尽。

  

——莲池《弥陀疏钞》

  【注释】

  (1)常乐我净:涅槃的四种功德。 (2)本觉始觉:本觉指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觉性。始觉谓今始觉悟。始觉修行至究竟,即成佛。

  【译文】

  真心本自无念,念头生起即是乖违清净自性。然而众生无始劫以来,妄想习气,不容易马上遣除。如今教导众生念佛,乃是以毒攻毒,用兵止兵。而念佛一法,又有多种。如今这个持名念佛的法门,是修行捷径中快捷而又快捷的法门。因为阿弥陀佛有无量的功德,现今只以阿弥陀佛四字名号足以该摄。由于阿弥陀佛即是全体一心(无量光寿),心性包容一切德能,诸如涅槃的常乐我净、本觉始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等,百千万自性功德之名,皆此阿弥陀佛一名摄无不尽。众生学佛也有无量的修行方法,现在只要持名念佛一法足以该括一切行门。由于持佛名号即是持此一心,心性该摄百行,四谛(苦集灭道)、六度(布施乃至般若),乃至八万四千恒沙及微尘一切法门,悉于此弥陀名号中摄无不尽。

  【按】

  阿弥陀佛名号乃一大时教之总持,所谓六字大经王。执持名号,当下圆明。无余无欠,至顿至圆,难议难思。

  

  方便中第一方便

  持名…

《净宗法语大观 第五编 净土资粮 行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