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缅甸帕奥禅林清净之旅

  缅甸帕奥禅林清净之旅

  

   Upekkhananda

  

  

   前言∶随着缅甸禅修大师——帕奥尊者 (Pa-Auk Sayadaw)近几年来积极地在海外各地弘扬佛法与主持密集禅修营,再加上尊者中英文著述的普及流通,有关帕奥禅林止观禅法的内容也逐渐被介绍到马来西亚的佛教界来,让许多佛教人士对南传上座部佛法有了全新的认识,纠正了一些人对上座部佛教存在的某些错误见解和观念,同时也吸引了许多人对修禅的兴趣。因其教法殊胜,近年来前往帕奥禅林参学或“朝圣”的马来西亚人日益增加。在帕奥禅林的外国人当中,马来西亚人还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无论是抱着参学、求法或朝圣的目的,在还没有启程前往帕奥禅林之前,事先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资讯,做一些事前的准备是必要的。目前在网络上也不乏禅林参学记之类的相关资讯,有许多是由中国、台湾或香港的参学者编写的。

  在学[1]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为有兴趣到帕奥禅林参学的佛友询问[2]时,才萌发了想要编写一篇大马[3]版〈帕奥禅修之旅〉的念头,专为有志于为自己的生命步上清净之旅的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以及与大家分享在学在帕奥禅林修行一年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在学才疏学浅,加上编写仓卒,如果文句中有出现疏漏或不当之处,敬请诸位方家多多包涵和指教。

  愿籍此文章献给所有——

  有兴趣到缅甸帕奥禅林参学的人们,

  要在禅修方面突破颈瓶的禅修者们,

  想多些认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人们,

  对禅修、四念处有兴趣的学佛者们,

  徘徊在十字路口、摸索着要修什么法门的行者们,

  愿意跟随佛陀足迹的善者们,

  追忆佛陀时代的古风与荣景的人们,

  想要探索这世间无上宝藏的寻觅者们,

  愿意为自己开启一扇不死之门、接受不死甘露洗涤的有慧人们,

  以及在无尽漫长的轮回路上、身心皆疲倦的旅人们。

  注:[1]文中的「在学」是笔者对自己的称呼以取代“我”的代名词,除了藉此提醒自己还在学习以外,也提醒自己根本不是一个永恒实在的个体或者有个独立的“我”在里面;“我”只是一堆心(citta)、心所(cetasika)、业生色(kammasamunnhanarupa,即是现代的基因学所称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心生色(cittasamunnhanarupa)、时节生色(uttusamunnhanarupa)和食生色(aharasamunnhanarupa)这些零件组成的精神与物质现象的综合体而已。

  注:[2]笔者曾经在2006年初到缅甸帕奥禅林潜修一年,回来大马时并无意编写一些回忆录或心得。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有一位也有兴趣到帕奥禅林禅修的佛友向笔者询问有关资讯后,觉得由曾经到缅甸修行过的大马人所编写的参学指南、修行心得等相关资讯几乎很缺乏,在有所感触下助成编写这篇文章的因缘,并在文中综合了相关的参学指南、一些资讯、经验、个人心得与感想。希望能籍着此文的资讯和经验提供一些方便给日后有心到帕奥禅林修行的人们,也纯粹与有兴趣到禅林修行、想多了解帕奥禅林或对禅修有兴趣的人们分享笔者的一些个人的经验、浅见与心得。

  注:[3]马来西亚为东南亚一个多元种族的回教国家,一般简称为大马。这里的民族大约有三十多种,主要的三大民族为马来人与土族,占了总人口的60%,华人则占有25%以及印度人7。04%。虽然是回教国家,但大马的种族都享有宗教与文化自由,各传承的佛教团体更在大马的华社间百花齐放,较普遍的有南传佛教(也即被讹称的小乘佛教)与北传佛教(即俗称大乘佛教);藏传佛教近几年来也在大马佛教界异军突起。

  

  为何要去帕奥禅林?

  

  

   有人说,这里是世外桃源;

  有人说,这里是人间净土。

  有人说,这里地灵人杰;

  有人说,这里藏龙卧虎。

  有人说,这里犹如回归佛陀时代;

  有人说,这里能觅回行将湮没的遗教传承......

  无论如何,

  追求真理、热爱正法的人们,

  这里确实能为您提供潜心禅修的一方净土......

  ——缅甸帕奥禅林

  

  

  

  在学的心目中,帕奥禅林是一所国际大学,它的地位甚至比国际闻名的牛津、哈佛或剑桥大学还有过而无不及的。这所大学的中兴者就是当代闻名的国际止观禅修大师——帕奥尊者。

  帕奥禅林是怎么样的一所大学呢?在这所「生命大学」里,“学生们”所学的都是超越一般世间学识的法则,通过实践戒德与培育定力来栽培内心的X光(也称智慧之光),强化内心的「显微镜」来如实知见世间最透彻的物质现象(rūpa,色法)和精神现象(nāma,名法),解剖根深蒂固的“我”和这个世间的本质,比牛津、剑桥或其他著名的学府更加彻底的分析和洞察生命和物质现象。在这世间,即使再先进、再强力的电子显微镜,也比不上由具有定力的心所开发出来的古老显微镜之威力(然而,佛陀「显微镜」的威力更是一切有情所不能超越的)。

  为现代物理学家所认同的原子、中子、分子、亚原子、粒子、质点、核子、电子、夸克等等,其实早在两千六百多年前就已经被佛陀的超级「显微镜」发现了。在佛陀的教育中,它们被命名为色聚(rūpakalāpa)。不过,这些微细物质依然还不是最微细而不可再分解的单位[4],它们只是由二十八种究竟色法所组成的一堆色聚罢了。佛陀更进一步解释了二十八种究竟色法的生起之源,它们是由业(kamma,过去所造下的善心与不善心里的思心所)、心(citta)、时节(utu,热能)和食物(āhāra,营养素)这四种原因所产生的。

  在目前的物理常识中,光速被认为是最快的,没有任何一种物质的运动速度能比得上光速。然而,在佛陀的超级「显微镜」照见之下,光只是一堆叫时节生色(utusamu

  hānarūpa)的色法而已,它们生起之后又灭去,灭去之后又生起.....灭去.....生起.....灭去.....所谓的光速只是这种物质生灭的过程而已。然而,即使光速的生灭再快也好,它依然还不是最快的,生灭最快的莫过于是能够取物质现象为所缘(目标)、能觉知光速的“心”(精神现象,称为名法)。佛陀说过:『我不见有任何一法的生灭比心更快的,我不见有任何一法的无常比心更无常』。一个色法的从生到灭的这一段极为短暂的时间内,已经有十七个“心”相续地生起又灭去。心的寿命称为一个“心识刹那”(cittakkha

  a),是指心从生到灭的时间单位。这个时间单位可以认为是最短暂的,心的生灭速度是光速所无法比拟。即使是在一闪电之间,即已有数十亿个心识刹那生灭过去。

  在一个心识刹那的单位时间内,心只能缘取一个所缘作为识知对象。由于心的生灭速度实在太快了,让有情误认为一切的感知现象都是真实存在,并同时发生的。也因为被这颗极迅疾的心蒙骗,有情才产生了“自我”的错误知见。唯有通过足够强的定力而引发出来的智慧之光或「显微镜」,才能如实地分析、洞彻、透视这如此迅捷且微细、刹那生起又消逝的“心”;一颗拥有定力的心才能如实照见“心”的真相,进而揭开“我”的假相。世界上能够产生巨大能量的东西并不是什么原子或核子,而是一颗被调伏和经过训练的心。以世间常识难以解释的神通现象,即是经由调伏了的心而引发的,所以佛陀说拥有定力者的定境是四种不可思议法[5]之一。

  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

  它将是一种超越人格化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

  这种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

  必定是建立在由对事物的——无论是精神,还是自然的——

  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

  佛教符合这种特征。

  ——爱因斯坦

  出自1954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一书

  

  在一百年来年刚发展的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心理学、生命科学、濒死研究学等等学科在精英们专心致志下所研究出来的结果,其实都不断的在支持着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已经对弟子们所教导的教育,换句话说,科学家是在以现代的语言和方式解释一部分的佛法,只不过这些学科仅是从现象的表层上得到不究竟的数据、某些程度的统计与结论而已。然而在帕奥禅林所能学到课程却远远超越了世间的一切学科,当一个人真正修完这里所授的止观课程后,他将破除所有存在于内心的、对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疑惑,去除常见(sassata-di

  hi)、断灭见(uccheda-di

  hi)、我见(atta di

  hi)、无因见(ahetuka-di

  hi)、无作用见(akiriya-di

  hi)、创世主、主宰者、梵我、灵魂转世(其实在新的生命开始时没有一个神识前来投胎,而只是一堆名色法的相续流)、中阴身(有情的结生是在死亡之后立即发生的,从过去生到现在世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中间阶段)等种种邪说和邪见。同时,他因为拥有了正知正见,从而摒弃了种种无法导向解脱的禁忌(即戒禁取sīlabbattaparāmāsa,如认为吃素、断食、苦行、持咒、灌顶、祭祀、祈祷等能够断除烦恼)和繁琐的仪式。如果一个人想要真正地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话,那么这所大学是值得去留学的。在这世界上很难找到像帕奥禅林这样完全免除学费,而又包吃住的“大学”。 帕奥禅林学程表(点击图)

  一个有定力者可以借助内心的智慧之光来引导自己的心灵看见许多一般肉眼在过去所看不到的事物,他能够回忆起自己许多…

《缅甸帕奥禅林清净之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