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叁(大日經卷叁)
悉地出現品第六
大唐天竺叁藏善無畏共沙門一行譯
藥師山紫雲居士批注
摘要:
第六品:觀想〝本尊〞〝化佛〞現出,即代表修行有成就(「悉地」修行成就,在修行次第中本尊、化佛是菩薩道中初地到八地的修行方式)。
前言:
悉地出現品開示出十四個重點問題
一、「智圓滿法」用「清淨法」修持。
二、佛菩薩的願力,是利益安樂未來衆生之原因,示現「真言行」。
叁、真言成就流出相應句,真言悉地是修行的成就。
四、真言威德靠佛力加持、並說明加持力的威德。
五、修行成「佛」的方法。
六、本尊修成的成就以饒益衆生爲主。
七、金剛護法護持的要件。
八、菩薩道真言行道次第法則。
九、悉地由心生,無相叁摩地是真言真實相。
十、如何通達法界,何謂法界?
十一、如來是何義?
十二、什麼是法供養?
十叁、修仁中尊(化佛)的方法。
十四、仁中尊(化佛)的願力及功能,能作一切善業種子。
(一)智圓滿法句
◎爾時世尊複觀諸大衆會,爲欲滿足一切願故,複說叁世無量門決定智圓滿法句:
‧諸大衆會:叁摩定中與諸菩薩相會。
‧滿足一切願故:滿足菩薩道上菩薩的一切願。
‧叁世無量門:無量多的法門。叁世:指過去、現在、未來。
‧智圓滿法句:修成智慧圓滿。智慧圓滿也是「佛」的要件。凡夫的妄心由無明遮障修成智慧圓滿時,代表凡夫已修成佛了。智圓滿法開示,用清淨法修持(須受佛力灌頂加持),此法很深奧,一般具有妄心之人很難見到。智:指智慧、智種子;圓滿:指成就。
◎虛空無垢無自性,能授種種諸巧智,由本自性常空故,緣起甚深難可見。
‧虛空無垢無自性,能授種種諸巧智:空性好像虛空無垢,無特殊性質(妄心因修行已達無垢的境界)。已能覺受並顯現各種巧妙的智慧。虛空:形容空性如虛空。
‧由本自性常空故,緣起甚深難可見:其原因是本心具有如來藏,常保持空性的狀態,由自性起用。這是很難見到及了解的。本自性:指空性、真心具有如來藏性質。
◎于長恒時殊勝進,隨念施與無上果,譬如一切趣空虛,雖依虛空無著行。
‧于長恒時殊勝進,隨念施與無上果:于長時期依殊勝的方法精進修行,隨修行念力得成就。常恒:長時期。施與無上果:成就。
‧譬如一切趣空虛,雖依虛空無著行:譬如心的一切念頭歸入空性時,所有諸法依空行道、不執著。無著行:不執著。
◎此清淨法亦如是,叁有無余清淨生,昔勝生嚴修此故,得有一切如來行。
‧此清淨法亦如是,叁有無余清淨生:此清淨法也是如此,遠離叁界的執著。貪、嗔、癡減少至沒有剩余時,清淨本心隨執著減少而漸漸現出。叁有:貪、嗔、癡。 ‧昔勝生嚴修此故,得有一切如來行:從前好修行者都是如此嚴加修證本心清淨的緣故。才可得「上求佛道如來智慧、以及下化衆生的方法」。
◎非他句有難可得,作世遍明如世尊,說極清淨修行法,深廣無盡離分別。
‧非他句有難可得,作世遍明如世尊:沒有其他的方法可得清淨心,能在做世間事時遍照光明如世尊。 ‧說極清淨修行法,深廣無盡離分別:只有極清淨的修行法,可使妄心達深廣無盡的本心自性,而不是用意識心及妄心去分別事理。 (此時,世尊在叁摩定中與諸菩薩相會,爲滿足菩薩道的一切意願,再次說出無量法門;此是由初地到八地的化佛修行方式,定可修成智圓性滿。)
(二)願利益安樂衆生
◎爾時毘盧遮那世尊說是偈已,觀察金剛手等諸大衆會,告執金剛言:「善男子!各各當現法界神力悉地流出句,若諸衆生見如是法,歡喜踴躍得安樂住。」
此時大毘盧遮那佛說完此偈後,觀察金剛手等菩薩並告訴執金剛言:「菩薩道上善知識具法界傳承的修行者,在叁摩定中,各道各種法門中,每個傳承者因受法界佛力加持現出咒語、本尊句及真言時,若此類修本尊、化佛的修行者,見此真言時會歡喜踴躍,安住本心中修持。」
‧金剛手:密部修普賢菩薩的化身。
‧執金剛:所有執金剛。
‧各各當現:各道各種法門中,每個具傳承法脈修行者現真言及咒語。
‧悉地流出句:覺知咒語或修本尊的真言字句。流出:覺知。
◎如是說已,諸執金剛爲毘盧遮那世尊作禮,如是法主依所教敕,複請佛言:「惟願世尊哀愍我等,示現悉地流出句。何以故?于尊者薄伽梵前,而自宣示所通達法,非是所宜。善哉!世尊!惟願利益安樂未來衆生故。」
如是說完,諸執金剛向毘盧遮那佛行禮,並說法界所有承受法脈傳承的修持者,會如此依佛所教敕。又再懇請佛開示「但願大毘盧佛願力及慈悲哀愍我們,在各道開示現出真言字句。」爲什麼?因爲這些傳承修持者,于大毘盧佛前宣示所學,說真言可以通達諸法界,此是不合宜的行爲。善哉!世尊!但願爲利益安樂未來衆生的緣故,請再開示!」
‧法主:法界中承受法脈傳承的修行者。
‧教敕:教授、教導。
‧所通達法:所學之法可以通達法界。
‧薄伽梵:大毘盧佛。
(叁)真言行法以真言悉地爲成就
◎時薄伽梵毘盧遮那告一切諸執金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來所說法、毘奈耶稱贊一法,所謂有羞。若有羞,善男子、善女人見如是法,速生二事,謂不作所不應作,衆所稱贊。複有二事,謂所未至令至,得與佛菩薩同處。複有二事,謂住屍羅,生于人天。善哉!谛聽!善思念之,我當宣說真言成就流出相應句。諸流出相應句,真言門修菩提諸菩薩,速于是中當得真言悉地。若行者見漫荼羅尊所印可,成就真言,發菩提心,深信慈悲,無有悭吝,住于調伏,能善分別從緣所生,受持禁戒,善住衆學,具巧方便勇健,知時非時,好行惠舍,心無怖畏,勤修真言行法,通達真言實義,常樂坐禅,樂作成就。
‧毘奈耶:毘尼、律藏。曆代開悟祖師的簡稱。清靜修行者。
‧善男子、善女人:具有善種的男女修行者;又叫善知識。
‧有羞:有慚愧、忏悔心的修行者。
‧二事:重要之事。
‧住屍羅:守戒律。
‧真言流出相應句:指咒語、偈、字句或真言。
‧修菩提諸菩薩:指初地到八地的菩薩,除去內心中的習氣及法界中的怨氣,並增長菩提、智能。
‧真言悉地:以真言修行而有成就的本尊或化佛。
‧漫荼羅尊所印可:漫荼羅是指壇城。此處是說修行者內觀,見本尊及其他諸佛手印。
此時大日如來及毘盧遮那佛告訴執金剛們:如來所說此法,具有善種的修行者〝善知識〞、曆代開悟祖師及清靜修行者稱贊這個法。善哉!若內心常具有羞愧忏悔心的善知識,若見此法,很迅速地做下面重要之事,不做所不應做之事,應做衆所稱贊之事,不去不該去之處,修行未達成就者令達到成就,得與佛菩薩同處一起。守戒律定生于人天二道,不落惡道。善哉!專心聽,用善心思念之,我當宣說:「真言成就流出相應句」,凡修菩提心的菩薩們,若得佛力加持而流出相應句時,此時即爲得真言的成就。若修行者,見壇城中本尊手印,須持真言修行及打手印發菩提心,深信慈悲心,無有悭吝。住于調伏,能以善種分別因緣所生,持戒于心並善待初學者;具善巧方便勇健,任何時候都好行惠舍心,無怖畏,勤修真言行法,最終目的爲通達真言的真實義。唯有常樂坐禅,才能有此成就,並以此禅定爲樂。
此段說明初地到八地菩薩,內觀見本尊手印,得真言有成就時,常樂坐禅、勤修真言行法,通達真言實義。修這種法要注意一些重要之事,如守戒律及心存羞愧忏悔心,同時發菩提心及具有菩薩道的行爲,才能迅速使修行有成就。』
(四)真言流出句的威德,靠佛力加持才可入法性。真言、咒語可使修本尊、化佛,依佛力達到各道的如幻法。
◎秘密主!譬如欲界有自在悅滿意明,乃至一切欲處天子于此迷醉,出衆妙雜類戲笑,及現種種雜類受用遍受用,授與自所變化他化自在天等,而亦自受用之。又,善男子!如摩酰首羅天有勝意生明,能作叁千大千世界衆生利益,化一切受用遍受用,授與淨…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叁· 悉地出現品第六白話注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