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的真實義
——傳喜法師于保定開示
2013.06.18
我們在座的師父,我們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五月十一,十一號這一天呢,是我們天臺宗慧文大師的聖誕日,也是我恩師上悟下道大和尚的聖誕紀念日.所以我們大家彙聚,特別有祖師大德的加持,諸佛菩薩的加持,我們在座的大多數都是學佛的,還有的也是對佛教充滿敬意的。
這兩天,我看那個香港的《瞭望周刊》發表了一篇文章,訪談錄,訪談我們白燕升先生,白燕升他是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的主持人,今天叁月份呢,他提出辭職,《瞭望周刊》也是首次關于這樣一個話題:“爲什麼要辭職
”對他訪談,其中提到:“聽說你辭職之後啊,尋佛訪道,參禅拜佛去了。”他說:“是的,我就到甯波一個山村,慧日禅寺去,去拜佛參禅去了。”
我們在溫州做佛教音樂會啊,他也來給我們做主持人,甚至也演出。爲什麼要提他呢?因爲他跟我們保定有關系,他是我們保定出去的,河北大學。河北大學是不是在我們保定的?(衆答:是),他是河北大學畢業的。也算我們河北保定的光榮。這裏的校長好像也有邀請他,回來講講課啊,他是經常去北大、清華講課,上一次在清華大學講課,叁千多人的大禮堂,座無虛席,原定講一個半小時,結果他講了叁個多小時,大家都沒一個人退場,那個很精彩的。所以上次請他給我們主持節目啊,他是耀眼的明星啊,那是說出來的話,一個一個節目,經過他嘴裏一講,那就是舌燦蓮花。所以我們佛教界,又多了一個弘揚佛法的能人。
這個佛法是要人弘揚的啊,我們佛教《華嚴經》裏說啊:譬如暗中寶,無燈不能現。佛法無人說,雖慧意難了。你像,譬如暗中寶,我今天帶來一個寶,看到沒有一點端疑呢?看到沒有?如果我們把燈關了,就看不到了。別說看不到寶,連我也看不到了。我也看不到你,你也看不到我,燈光重要不重要?請問這個這電燈的光有陰影嗎?有陰影對不對,正能量的光有沒有陰影啊?(衆答:沒有),沒有陰影。佛光有沒有陰影啊?沒有,這佛光能不能到我手裏來找啊
這不行,佛光要回光返照。
所以呢,在大家學佛的過程當中,善知識是我們修行非常重要的助道因緣,那依靠著我,你能不能解脫啊?依靠著我可以聽經聞法,聽經聞法了,可以回光返照;回光返照了,可以開智慧;依著自性的智慧,了生脫死。佛性是生滅的?還是不生不滅的?(衆答:不生不滅),那佛性在哪?(衆答:自己心裏),那心在哪兒?(衆答:當下),對對,當下。有人說心在這兒,心在這兒,我們人的心還長偏了。
很多人把第六意識的心,當成我們的心。其實第六意識叫分別念,分別念是有生滅的,那是跟著境界來的。我們的這個感官呐,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呐,都是跟著境界的。跟著色聲香味觸法,跟著這六塵的。六根跟六塵一相應,就産生了識,眼耳鼻舌身意識,這叁個就構成十八界形。這十八界就變成我們的牢獄,六道輪回就是這十八界成的。所以佛、觀音菩薩要把我們從這個牢獄當中救出來,所以叫我們要怎麼樣?要照見五蘊皆空,要觀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這個六識、六根、六塵、六識都要空,空十八界,我們就跳出,跳出叁界,不在五行中了,就了生脫死,超出我們過去造的業。
請問我們現在的身體,是不是過去的業的延續啊?那過去造的是覺悟的業呢?還是染汙的業呢?(衆答:染汙的業),染汙的業。所以這個染汙的業。形成的身體。肉體也好、你的精神狀態也好,會不會有煩有惱啊?(衆答:會)就會有煩有惱。所以學佛就是解決這個問題,解決這個人生的大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話,不是說我賺了多少錢,我就可以了生脫死了,不是那樣。一點邊都沒沾,他說:“我成名了,我怎麼。。。”一點關系都沒有。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如果是街上的乞丐,他學佛了,他也不爲賤;皇帝如果沒學佛,也不爲貴。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出家人就是,上可以做皇帝的老師,下可以跟乞丐平行。研究佛性的,人人本具,我們佛教叫大平等,每一個人都有佛性,每一個人都有這個資格來成佛。但是要不要成佛?就是自己的事了,鍾不敲不響的,鼓鍾非叩而不響啊,人不勸不知道醒啊。
我們佛教叫大家放下執著,放下執著。爲什麼呢?就是放下錯誤啊,錯誤的。但是佛陀你看,在這個人世間,佛法兩千六百多年保持在人世間,從這個角度上說,佛菩薩也是很執著的。但是佛菩薩執著,爲誰執著?是不是慈悲心啊,大慈大悲心,不忍衆生苦啊,不忍聖教衰啊。所以佛法就像電梯一樣啊,法啊,是規則。你看我一上來就拿這麼大的佛舍利,你看這麼耀眼的舍利,我今天就要跟大家講講關鍵的,所以今天一上來,就直指人心,就問你們佛性有沒有帶來?就講的這個世間,哪一個大學,中國的清華、北大沒有,英國的劍橋、牛津沒有,美國的哈佛、麻省也沒有的,這只有佛法才有。
所以愛因斯坦說,科學的發展會證明佛教是正確的。你看,最多他就來個做個綠葉,證明一下,佛教是正確的。那我們今天就好好地來研究研究。
我們今天講一個話題,就是大家都會、都熟悉的,都會背的《心經》,佛門的《心經》啊,是佛陀第二轉*輪時期,我們那個錫杖啊,你看那個錫杖的樣子,就把佛陀這一生所講的法,都包括在那根錫杖上了,那個四個構成,你從哪個角度看都像人的一個頭一樣,也像一個打坐的佛一樣,這叫四谛,然後那每一個上面又挂了叁個環,就叁轉四谛;又叁四十二,又是十二因緣法;這個裏面有一個塔,蓮花中有一個塔。
扶風法門寺那個錫杖是唐懿宗皇帝供養給佛祖的,是蓮花裏面有一個金剛杵,然後金剛杵那個頭尖上面又一朵蓮花,然後又一座塔,這個都是代表著佛陀所講的法。那個手柄上面呢,有叁個*輪,代表佛陀叁轉*輪時期,先說,這個小乘,人無我,法無我;再說這個大空性的,般若正見。
然後,第叁轉*輪時候再說如來藏的大光明,叁轉*輪,這是佛陀一生當中所講的叁個內容。那《心經》呢,《心經》就屬于般若部。佛二轉*輪時期,講到:有的人是他自己觀就行了,人無我啊。佛說了:你看哪一個是你呢?手是你呢,腳是你呢,外面身體的哪一個是你呢?裏面哪一個是你呢?這個“我”只不過是因緣和合啊,這個我的執著把它瓦解。你當深深靜下來這樣觀的時候,確實發現我是一個虛妄的。
就像你看到電影屏幕一樣,電影屏幕你看到那人在動,但是你只要一分析,這電影屏幕真的有嗎?我們小時候看電影的時候,真的有人就跑到電影布後面,哎呀,沒人嘛。研究:這奇怪了,沒人,怎麼在上面?我們小時候我也研究過,跑到後面就看看,跑後面一看,哎?是反的。再跑前面看看,正的。哎?奇怪了。特別換膠片的時候,我就研究,這個東西是哪兒來的?你們有沒有研究過?哎,有這個好奇心吧。那有時候那個燈光太熱了之後,說燒片子了,還得繼續接,還得接膠卷對不對?大家在等。我記得我們去看電影都是的,買涼白開,一分錢買一杯喝,糖精兌的。你們有沒有喝過?80後的比較少,70後的還過過那個日子哦?研究啊,那東西怎麼回事呢?
後來才知道,哦,讀書了才知道。只要這個膠片,它的轉速在這個燈前面,燈前面能一秒鍾是二十五張,二十五張膠卷過去,銀幕上,我們眼睛看到的就是動態的了。幻燈片,先做廣告,幻燈片,咔一張,然後一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然後咔又一張,就這一張膠卷,一個膠底片,咔,過來一個。然後那個再換,那個放電影的人,把那個“啪”抽出來,換一個,然後“啪”,再過來,這邊再把它抽出,再換一個。通過那個鏡頭這個光,投到這個銀幕上。電影膠片就是什麼?快速在鏡頭前面轉動,一秒鍾轉二十五張,就形成動態的了。其實那個,我們銀幕上看到那個動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是假的。它其實都每一個靜止的照片,它只不過在一秒鍾裏有二十五張,換了二十五張。我們就看到動態,其實是我們的幻覺。
爲什麼呢?我們的眼睛,有0.02秒的視覺幻暫留效果。就像我這個手,這樣“嘩”一下,你就看到不是一只手,你看到就是一片。我們小時候,你拿個香,或者你點香的,小時候拿一個繩子,把它點起來,這樣一甩就是一圈火光對不對?你晚上點上香,你這樣一轉,那就是一圈紅光。真的有一圈嗎?其實沒有一圈,就是一點那個火星。但是我們的眼的幻覺,看到有一圈紅光。
包括我們坐在這邊,我們坐在這個會堂裏面。我們覺得我們坐在會堂裏,是真的還是假的?這是因爲我們愚昧,所以我們認爲我們是真的坐在這裏。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像一個發射臺,一個信息場,這個信息場發射的,像什麼用這個光速以內的這個範圍哦,物理學來說,每個人所發射的信息,每秒鍾都是叁十萬公裏。那其實你坐在這裏嗎?這是很奇妙的。但是因爲我們大腦的細胞,只有百分之零點幾現在在蘇醒著,百分之98.5都處在睡眠狀態。所以我們的那一點也是似夢非醒的,也是不正確的。
所以科學家告訴我們,現在的科學家告訴我們,時間和空間是我們的幻覺。修行就是什麼呢?超越這個幻覺,活到真實的我。真實的我可以怎麼樣?《普賢行願品》裏就有,真實的“我”你會發現,小不是小,大不是大。小講一塵中,一塵中有塵數刹。什麼是刹呢?刹是一個佛國。一個佛國是多大呢?叁千大千世界。叁千大千世界什麼概念呢?就相當一個銀河系。那有塵數刹,塵,塵埃我們數的過來嗎?有塵埃這麼多數量的叁千大千世界。在哪兒呢?在一粒塵埃中,這是很奇妙的事情。
爲什麼我們現在人類到現在,佛在這個宇宙裏說我們地球,現在的人類文明,屬于叫五濁惡世。請問我們的大腦裏是不是充滿了煩惱?那一個個體,我一個生命裏充滿了煩惱,那我…
《《心經》的真實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