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17 人天眼目(宋 智昭 集)

  人天眼目

  宋 智昭 集

  人天眼目序

  予遊方時。所至盡誠。咨扣尊宿五宗綱要。其間件目。往往亦有所未知者。因慨念。既據師位。而綱宗語句。尚不知其名。況旨訣乎。將何以啓迪後昆。剔抉疑膜邪。于是有意于綱要。幾二十年矣。或見于遺編。或得于斷碣。或聞尊宿稱提。或獲老衲垂頌。凡是五宗綱要者。即筆而藏諸。雖成巨軸。第未暇詳定。晚抵天臺萬年山寺。始償其志。編次類列。分爲五宗。名之曰人天眼目。其辭皆一。依前輩所作。弗敢增損。然是集也。乃從上諸大老利物施爲。既非予胸臆之論。俾行于世。有何诮焉。若其執拂柄據師位者。外是則無以辯驗邪正也。有識博聞者。必垂印可。

  宋淳熙戊申季冬越山晦

  岩智昭序

  人天眼目卷之一

  臨濟宗

  師諱義玄。曹州南華人也。俗姓邢。幼而穎異。長以孝聞。及落發受具。居于講肆。精究毗尼。博赜經論。俄歎曰。此濟世醫方也。非教外別傳之旨。即更衣遊方。首參黃檗。次谒大愚。其機緣語句。載于行錄。既受黃檗印可。尋抵河北鎮州城東南隅。臨滹沱河側。小院住持。其臨濟因地得名。唐鹹通八年丁亥四月十日。攝衣據坐與叁聖問答畢。寂然而逝。門人以師全身。建塔于大名府西北隅。敕谥慧照禅師。塔號澄靈。

  四料揀

  師初至河北住院。見普化克符二上座。乃謂曰。我欲于此建立黃檗宗旨。汝可成褫我。二人珍重下去。叁日後。普化卻上來問雲。和尚叁日前說甚麼。師便打。叁日後。克符上來問。和尚昨日打普化作甚麼。師亦打。至晚小參雲。我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

  僧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雲。煦日發生鋪地錦。嬰兒垂發白如絲(大慧雲。此二句。一句存境。一句奪人)。

  僧問。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雲。王令已行天下遍。將軍塞外絕煙塵(大慧雲。上句奪境。下句存人)。

  僧問。如何是人境俱奪。師雲。並汾絕信獨處一方(大慧雲。便有人境俱奪面目。又雲。吾初讀諸家禅錄。見並汾紀信之語。深以爲疑。雖诘諸老。皆含糊不辨。既閱臨濟語。則知絕信二字。蓋並汾二州名。僧問人境兩俱奪。答雲。獨處一方。其旨曉然。方悟諸師之集皆有鳥焉之誤)。

  僧問。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雲。王登寶殿。野老讴歌(大慧雲。此是人境俱不奪也)。

  克符頌

  奪人不奪境。緣自帶淆訛。擬欲求玄旨。思量反責麼。骊珠光燦爛。蟾桂影婆娑。觌面無回互。還應滯網羅(大慧雲。此頌大概在骊珠光燦爛蟾桂影婆娑之上。蓋此二句是境也。學人問奪人不奪境。擬欲求玄旨思量反責麼。大意只是。不可思量擬議。思量擬議。學人蹉卻觌面相呈一著。則被語言羅網矣)。

  奪境不奪人。尋言何處真。問禅禅是妄。究理理非親。日照寒光澹。山遙翠色新。直饒玄會得。也是眼中塵(大慧雲。要會日照寒光澹山搖翠色新麼。此二句是境。直饒玄會得。也是眼中塵。便奪了也)。

  人境兩俱奪。從來正令行。不論佛與祖。那說聖凡情。擬犯吹毛劍。還如值目盲。進前求解會。特地斬精靈(大慧雲。正令既行。不留佛祖。到這裏進之退之。性命總在師家手裏。如吹毛劍。不可犯其鋒也)。

  人境俱不奪。思量意不偏。主賓言不異。問答理俱全。踏破澄潭月。穿開碧落天。不能明妙用。淪溺在無緣(大慧雲。若要分明理會得臨濟意。但向當時垂示處看)。

  師示衆雲。如諸方學人來。山僧此問。作叁種根器斷。如中下根器來。我便奪其境。而不除其法。或中上根器來。我便境法俱奪。如上上根器來。我便境法人俱不奪。如有出格見解人來。山僧此間。便全體作用。不曆根器。大德到這裏。學人著力處不通風。石火電光即蹉過了也。學人若眼目定動。即沒交涉(凡五家宗主垂示處稱師。後皆仿此)。

  南院。颙問風穴昭(亦作沼)。雲。汝道。四料揀。料揀何法。穴雲。凡語不滯凡情。既墮聖解。學者大病。先聖哀之。爲施方便。如楔出楔。院問。

  如何是奪人不奪境(首山等答皆附)。穴雲。新出紅爐金彈子。簉破阇黎鐵面門。首山雲。人前把出遠送千峰。法華舉雲。白菊乍開重日暖。百年公子不逢春。慈明圓雲。神會曾磨普寂碑。道吾真雲。庵中閑打坐。白雲起峰頂。圓悟勤雲。老僧有眼不曾見。達觀穎雲。家裏已無回日信。路遙空有望鄉牌。石門聰雲。山河大地。

  如何是奪境不奪人。穴雲。刍草乍分頭腦裂。亂雲初綻影猶存。山雲。打了不曾嗔。冤家難解免。華雲。大地絕消息。翛然獨任真。明雲。須信壺中別有天。吾雲。閃爍紅旗散。仙童指路親。圓悟雲。阇黎問得自然親。觀雲。滄海盡教枯到底。青山直得碾爲塵。門雲。番人失氈帳。

  如何是人境俱奪。穴雲。蹑足進前須急急。促鞭當鞅莫遲遲。山雲。萬人作一冢。時人盡帶悲。華雲。草荒人變色。凡聖兩俱忘。明雲。寰中天子敕。塞外將軍令。吾雲。剛骨盡隨紅影沒。苕苗總逐白雲消。悟雲收。觀雲。天地尚空。秦日月。山河不見漢君臣。門雲。有何佛祖。

  如何是人境俱不奪。穴雲。帝憶。江南叁月裏。鹧鸪啼處百花香。山雲。問處分明答處親。華雲。清風伴明月。野老笑相親。明雲。明月清風任往來。吾雲。久旱逢初雨。他鄉遇故知。悟雲放。觀雲。莺啭上林花滿地。客遊叁月草侵天。門雲。問答甚分明。

  翠岩頌(名可真興化莆田人嗣慈明)

  奪人不奪境。日月自流遷。山河及大地。片雨過蠻天。

  奪境不奪人。問禅何處親。相逢不只揖。曉夜渡關津。

  人境兩俱奪。聲鼓墜紅樓。縱橫施巨阙。誰敢立當頭。

  人境俱不奪。閻浮轉幾遭。面南看北鬥。爭得合伊曹。

  佛鑒(名惠勤)

  甕頭酒熟人皆醉。林上煙濃花正紅。夜半無燈香合靜。秋千垂在月明中。

  莺逢春暖歌聲滑。人遇時平笑臉開。幾片落花隨水去。一聲長笛出雲來。

  堂堂意氣走雷霆。凜凜威風掬霜雪。將軍令下斬荊蠻。神劍一揮千裏血。

  聖朝天子坐明堂。四海生靈盡安枕。風流年少倒金樽。滿院桃花紅似錦。

  總頌

  千溪萬壑歸滄海。四塞八蠻朝帝都。凡聖從來無二路。莫將狂見逐多途。

  叁句

  師因僧問。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乞垂開示。師雲。佛者心清淨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處處無礙淨光是。叁即一皆空而無實有。如真正道人。念念不間斷。達磨大師。從西土來。只是覓個不受惑底人。後遇二祖。一言便了。始知從前虛用工夫。山僧今日見處。與佛祖不別。若第一句中薦得。堪與佛祖爲師。若第二句中薦得。堪與人天爲師。若第叁句中薦得。自救不了。僧問。

  如何是第一句(風穴以。下答附)。師雲。叁要印開朱點窄。未容擬議主賓分。風穴雲。隨聲便喝。道吾真雲。直下沖雲際。東山絕往來。海印信雲。那吒忿怒。雲峰悅雲。

  垂手過膝

  如何是第二句。師雲。妙解豈容無著問。漚和爭負截流機。穴雲。未開口前錯。吾雲。面前渠不見。背後稱冤苦。印雲。衲僧罔措。峰雲。萬裏崖州。

  如何是第叁句。師雲。看取棚頭弄傀儡。抽牽元是裏頭人。穴雲。明破則不堪。吾雲。頭上一堆塵。腳下叁尺土。印雲。西天此土。峰雲。糞箕掃帚。

  慈明示衆雲。先寶應曰。第一句薦得。堪與佛祖爲師。第二句薦得。堪與人天爲師。第叁句薦得。自救不了。山僧即不然。第一句薦得。和泥合水。第二句薦得。無繩自縛。第叁句薦得。四棱著地。所以道。起也海晏河清。行人避路。住也乾坤黯黑日月無光。汝等諸人。何處出氣。如今還有出氣者麼。有即出來對衆出氣看。若無山僧今日與爾出氣去也。乃噓一聲卓拄杖下座。石門聰雲。第一句薦得石裏迸出。第二句薦得挨拶將來。第叁句薦得。自救不了。

  叁玄叁要

  師雲。大凡演唱宗乘。一語須具叁玄門。一玄門須具叁要。有權有實。有照有用。汝等諸人作麼生會。後來汾陽昭和尚。因舉前話乃雲。那個是叁玄叁要底句。

  僧問。如何是第一玄。汾陽雲。親囑飲光前。吾雲。釋尊光射阿難肩。

  如何是第二玄。汾雲。絕相離言诠。吾雲。孤輪衆象攢。

  如何是第叁玄。汾雲。明鏡照無偏。吾雲。泣向枯桑淚漣漣。

  如何是第一要。汾雲。言中無作造。吾雲。最好精粗照。

  如何是第二要。汾雲。千聖入玄奧。吾雲。閃爍乾坤光晃耀。

  如何是第叁要。汾雲。四句百非外。盡踏寒山道。吾雲。夾路青松老。

  汾陽頌(並)總

  第一玄。照用一時全。七星光燦爛。萬裏絕塵煙。

  第二玄。鈎錐利便尖。擬議穿腮過。裂面倚雙肩。

  第叁玄。妙用具方圓。隨機明事理。萬法體中全。

  第一要。根境俱忘絕朕兆。山崩海竭灑飄塵。蕩盡寒灰始得妙。

  第二要。鈎錐察辨呈巧妙。縱去奪來掣電機。透匣七星光晃耀。

  第叁要。不用垂鈎並下釣。臨機一曲楚歌聲。聞者盡教來反照(一作聞了悉皆忘反照)。

  叁玄叁要事難分。得意忘言道易親。一句明明該萬象。重陽九日菊花新。

  慈明

  第一玄。叁世諸佛擬何宣。垂慈夢裏生輕薄。端坐還成落斷邊。

  第二玄。靈利衲僧眼未明。石火電光猶是鈍。揚眉瞬目涉關山。

  第叁玄。萬象森羅宇宙寬。雲散洞空山嶽靜。落花流水滿長川。

  第一要。豈話聖賢妙。擬議涉長途。擡頭已顛倒。

  第二要。峰頂敲楗召。神通自在來。多聞門外叫。

  第叁要。起倒令人笑。掌內握乾坤。千差都一照。

  報汝通玄士。棒喝要臨時。若明端的旨。半夜太陽輝。竹庵(名士圭成都史氏子嗣佛眼)。示衆雲。臨濟道。一句中須具叁玄門。一玄門須具叁要。大衆事因叮囑起。展轉見淆訛。聽取一頌。句中難透是叁玄。一句該通空劫前。臨濟命根元不斷。一條紅線手中牽。

  四喝

  師問僧。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地師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麼生會。僧擬議。師便喝。

  寂音尊者頌

  金剛王劍觌…

《017 人天眼目(宋 智昭 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