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法法師講《安樂集》

  慈法法師講《安樂集》

  世間脆危 人命脆危

  共業需要大家共同消除,每個人都要觀察自己的業緣。這個時代,我們若只向往自己的業力,隨順自己的業力而不緣佛力是很麻煩的。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學法機遇,警策自己,平時不說無力無利無益之語。一失人身、萬劫不複,此生不了生死也可能是萬劫不複的。不要心存僥幸地自欺,認爲自己還有機會。生命是如此短暫、無常,做好事、善事、利人的事恐怕都來不及,何況造業做壞事。

  這次非典是對我們殺生、互相冤怨鬥爭的一個警告,真來風雨來之前的一個警告。人若對此還不反省,還心存僥幸滿不在乎,真是無可救藥了。人若對自己不負責任的時候,惡業就會成熟。誰又能救誰呢?不要以爲天地之間我們可以任意作爲。生命的載負、生命的淘汰都在于自己的因、自己的作業。我們冷靜觀察現實人類的作業,就會知道人類面臨的問題很大。我們真的能夠靜下來,不緣其他的東西,就會有不可思議的福德,斬斷生死的業流。我們的業流好似一個潛流,過去現在的作業,我們不停地、不甘心地在造生死業,包括惡業、剛強的業、包括自以爲救世的、自以爲是的所謂善法的業,因爲這些都非是清淨的無作無起的根本的安住,所以都會造就輪回,哪個業強就先異熟。

  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爲最,如法的修持爲最,如法的行持自己的心地爲最,其他不相幹、無關痛癢的東西該放一放了,真正好好審視自己的心智,若真有什麼違緣來的時候我們如何面對?我們對生死都是滿不在乎或心存僥幸,很少有人真的在乎,都是刀不架到脖子上就不知道生死在逼迫著自己。

  爲何現在我們不談修法只談信願?我們爲什麼總是不停的強調不停的講阿彌陀佛的佛力佛願而不講大家的修持呢?若是人壽八萬四千歲,大家可以慢慢地一個法一個法學,一個法一個法地慢慢的修持。但在人壽不足百歲的末法的現在,生命在呼吸之間,若到時國土散壞、色身散壞、四大分離散壞,我們自己的功夫頂用嗎?恐怕在你擇法的時候,生命都不知道輪轉到哪一道去了。一時散壞告訴我們要舍離,出離火宅,唯系願往,在一切時一切處導歸極樂。所以談他力法門、佛願力攝化,實在是一個救命的急著,是當務之急的事,在娑婆世界,能聽聞淨土法門的教導實在是我們的福緣。希望通過《安樂集》的學習,讓我們對出離娑婆了生死有一個真正的向往。

  悉發菩提心 同歸極樂國

  我們能在一起學習《安樂集》,學習淨土法門也是諸佛菩薩的加持、西方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在清淨海中的加持、西天曆代東土祖師的加持,道綽禅師的存念。也是我們曠劫以來的福德因緣,使我們安住一個自在的人生、智慧的人生,給我們帶來生命的安樂、清淨平等的安樂,愦鬧處得安樂、寂靜處得安樂、動處得安樂、靜處亦得安樂。一人獨立于世間,無以其所孤,在萬人之中,無以其所煩。

  佛法無深無淺,當機者用之、知之、體會之、親證之,故有教、有信、有解、有行、有證、有果。在法則的運用過程中,學習經教是爲能用的上。即深即淺不可思議。

  我們最大的幻念就是我們的身體,疲乏了需要休息,饑餓了需要飲食,寒冷了需要保暖。我們一直爲身體所轉所累。“佛告阿難:夫觀身之法者,不觀東西,不觀南北,不觀四維上下,不觀虛空;不觀外緣,不觀內緣;不觀身色,不觀色聲,不觀色像;唯觀無緣”,超越內外、痛癢、健康不健康、生老病死、好壞這些有對的纏縛,做空觀、淨觀、本來具足觀,是爲正真觀身之法。清淨法身,清淨因緣,無起無作是正因緣。“但自觀身,善力自然,正念自然,解脫自然。” 爲什麼很多學佛人比不學佛還忙呢?爲求功德嘛,放生有功德、印經書有功德、蓋廟子有功德、供養師父有功德,在家人不學佛是小賊,學佛成大賊,什麼功德大搶做什麼,蜂擁而至。行佛法用的是世間心,引導的是世間心,心不純淨,心生輪回。于無上教誨中若以世間心,無上心亦墮落,無上法則亦墮落于世俗。直心、無心、閑心、悲心、智心是道人心。染著心、取舍心、愛憎心是輪回人心非是道人心。

  佛告阿難:世間衆生,不得解脫。何以故?一切衆生,皆由多虛少實,無一正念。以是因緣,地獄者多,解脫者少。我們以虛妄報,以貪嗔癡用心行事的時候多,清淨、順性、無作無起這樣的實報自在力運用的少,甚至不運用。我們的念在指導著我們的生命,眼耳鼻舌身乃至未來的業都是我們的念在指導,有人說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念佛不得往生,若是念自己好壞善惡,念自己持戒不持戒,念自己是否功夫成片一心不亂,其實是在念六道輪回緣自己的業力而非念佛,因真念佛緣佛者必得往生。

  學佛是爲製伏煩惱、爲真正解脫,那種心不相應的勤奮悲苦念佛非是真念佛。外現精進內懷布施,內外相應方爲真實念佛。道宣律師在《淨行戒觀》叁十觀中,呵斥凡夫的這種虛妄的外表依附、外表精進者爲诳佛者、诳衆生者,是爲大盜賊、禿頭居士。善人、惡人都不難,佛法最難攝化的是虛僞邪見人!

  念咒會不會耽誤磕頭?磕頭會不會耽誤誦經?誦經會不會耽誤念佛?——東撈一把、西撈一把、忙忙亂亂煩躁的要命,一直在矛盾徘徊中,什麼都做又什麼都沒做好,不能生決定修持。

  有回在山上打七的時候,有人背來一大包書散發,是一位大法師講的,書的內容是列舉講述了一百多條不能往生的說法,我們若對照一下,基本都在不能往生之列。我對他說:“你發給誰障礙誰你就替誰背業障”,他說:“這是名頭很大的大法師講的,不會錯的”。爲什麼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聞我名號俱來我刹的大願我們不信,卻要信哪個人講的呢?我們甯願信惡知識的教導,自設障礙再給別人設置難往生的理由,殘害有情阻礙有情成佛。諸佛菩薩、曆代淨土祖師開一信願往生的路告訴我們一切情況下皆能往生。那種念佛時又懷疑佛力佛願,全在個人功夫上用力,幾十年念佛不得往生,因擔心自己不能往生即是不願往生。

  山海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睹見彼國勝妙利益,不可思議。我今願一切衆生,悉皆往生;然後我等亦願生彼國。

  願一切衆生鹹得往生是對衆生和自己最慈悲的引導,爲我們顛倒凡夫打開一扇解脫門、智慧門、成佛門,展現一個清淨、光明、喜悅的未來。萬法唯心,我們的心即是萬法所緣,一切法則都是唯心所現、唯心所用、唯心所招。說這樣不能往生、那樣不能往生,用妄想執著拉起一道道鐵門。這個人做了這種壞事怎麼能往生呢?——這些想法這種心是一種毒害心!自障障他的毒害心!自己心生分別心生障礙心生毒害,給自己和他人製造心理障礙,礙別人往生礙自己往生,關閉智慧門、舍解脫道。“善男子、善女人,汝一切罪業因念佛故緣佛故鹹得消除”,善知識爲衆生作威德說、無畏說饒益有情。若以凡夫罪惡的心則心生嗔恨地說:你這樣的罪惡你去受報去輪回吧!把輪回當實有、把成佛當虛設,被分別執著毒害。

  佛記之曰:正觀正念,得正解脫,皆悉生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經,愛樂是經,勸導衆生,說者聽者,悉皆往生阿彌陀佛國。若有如是等人,我從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薩護持是人,常令是人無病無惱,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臥,無問晝夜,常得安穩。

  佛教中都是這樣的教誨,願一切有情得平等法益,做種種安慰,疏通障礙,善于使人放下執著,爲人開解脫門、往生門,消除人對過去所犯過失的心理障礙。同氣故、心地相應故,觀音勢至乃至二十五菩薩常護持是人。若是常阻礙別人、誹謗、傷害別人,則是與惡緣相應,就會有虛妄、狹隘、嗔恨、罪惡的果報跟隨著你。

  勸人守護律儀,說最上乘教誨饒益世間,此人爲世間眼目。佛在經典上說,末世善知識多示諸過,因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能守護一條戒律,即是人天的福田。守護一條戒律即是佛法住世未泯滅。知此就不會拿聖人的要求去刻檢別人,拿墮落的心來原諒自己,人都會找種種理由原諒自己。

  以清淨無染心念佛

  空、無相、無願是解脫的行持,世間、出世間二種法則莫不遵循因果,諸法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究竟如如、住于實際,非因果法所攝。有解脫叁昧的攝化,方知諸法平等,諸法平等方能消歸于無自性。無有來去清淨安立的自性。一切衆生本來安住于實際理地,無有來去、無有增減、無有生滅、無有前後,不假修持本自圓成,在此處一切衆生都未出離過,在凡不減、在聖不增。

  南無阿彌陀佛即是感招、即是回施、即是確證。南無即是皈命,一切有情的生命、意識,乃至覺受想行識之見聞覺知性,本來亦是無來無去的。我們現下亦是無來無去的。強做來去的心念,不過是起用、因緣而用、因緣而妄生罷了。一念回歸,即是自性清淨、本來具足。

  南無阿彌陀佛即是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即是無來無去,無量光即是普照十方清淨莊嚴具足功德,亦無來去。衆生心不自見、心不自知,故諸佛標立大願,饒益有情、度脫有情,實無度脫者而饒益十方無有染著。平等的安住是爲得見善知識,一切善知識的表法都是清淨安樂的回施、慈悲的回施,使一切衆生遠離諸相困擾、遠離貢高下劣的無明侵害,使我們安住于清淨智慧的本然法益之中,非是表立個人搞個人崇拜。善知識無人我相,善知識的教誨亦是消除我們的相執、相染。佛、菩薩、善知識皆以慈悲善巧饒益十方有情,使一切衆生得清涼智慧、妙觀察的智慧、平等的智慧、大圓滿鏡的智慧、所作具足成就的智慧。如實知自心是爲善知識,如實知諸佛所證果德認證我們的自心,使我們自心有一個歇心的印記和依靠,決定的認取,載負我們出生死海,是爲善知識。

  諸佛親證的果德真實不虛。從報德上說,堪忍世界是我們無始劫來濁業熏染出來的情世間與器世間,凡夫的分段生死,就是熱來亦熱、寒來亦寒,八苦煎熬,而阿彌陀佛極樂…

《慈法法師講《安樂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