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解惑錄-剛曉法師閑暇解惑集(六)

  剛曉法師閑暇解惑集(六)

  問:有些僧人確實有了錯,卻不讓我們說,這合理嗎?

  曉:誰說有錯不讓說?

  問:《說僧過惡犯大重罪》。

  曉:任何人有錯都可以指出來,你放心。你得搞清什麼叫僧。所謂僧,不是某一個人,我剛曉不能叫僧,我師父也不能叫僧,弘一大師、印光大師等也都不能叫僧,任何一個出家人都不能叫僧。僧的定義應該是——依六和敬精神而住的和合衆。所以,說僧過惡幾乎是不可能的,你只能說某一個出家人的過失而已。甚至你說某一個地方的所有出家人的過失也沒有關系,因爲他們只要真有過失,一定是沒有落實佛製的六和敬精神,只要沒有落實六和敬精神,那就不能叫僧。

  問:《說僧過惡犯大重罪》上可是幹脆用的“苾刍”。

  曉:沒關系。這本書中間列有十非法,都是在什麼什麼“前,率爾呵舉破戒苾刍”。注意這個,這很明白,你要對犯錯的當事人說、指出來,讓他改正,你不要對外人、第叁者宣揚,當然,更不能造謠生事,惡意誹謗,這就是“以無根法謗”,這就有罪了。

  所以,你得注意掌握佛教的根本精神,不要讀死書,被書所累、被書束縛最要不得。

  問:既然一切都是空的,爲什麼我們還要幹這個幹那個?

  曉:“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這是笑話。而且天長地久也是做不到的。

  這裏的空,是空性,幷不是沒有這張桌子,就象做夢一樣,夢中的大老虎是沒有的,但做夢這事兒還是確實的。

  問:我不是佛教徒,不過是對佛教感興趣而已。我想問一下“隨緣”到底怎麼講?

  曉:直接問就好了,我才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我也從沒想過要把你們發展成佛教徒,讓你們信仰佛教,我只是希望你們對佛教多了解些,知道什麼是佛教,什麼不是佛教。

  所謂“隨緣”呢,現在人已經把它變成了“偷懶”的另一種說法,這很可悲。本來,隨緣是果上的事兒,我們現在明明還在因地修行處,在修行處就應該是精進,“因上精進,果上隨緣”,所以,現在要努力幹。我們現在總是拿“隨緣”做自己偷懶的借口。

  

  問:九華山造的地藏銅像怎麼與道明和尚一樣?

  曉:這是大和尚選的比丘像,其中自有深意,這其實不必我多說。

  這裏我補充一點兒大家不曾留意過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在九華山,關于地藏菩薩的塑像。中間一尊是地藏菩薩,兩側站立的,一位是闵公長者,另一位都說是道明和尚。其實按上禅堂曉悟老和尚的說法,這都是誤解。中間的是地藏菩薩是對的,闵公長者也不錯,但另一位比丘,幷不是道明和尚,而是金喬覺。他說,中間的地藏菩薩是佛經中的法身地藏菩薩,比丘是化身地藏菩薩——金喬覺,因爲他是地藏道場的開拓者,所以他占有一席之地,至于闵公長者,人家是九華山的山主,敬獻九華山作爲地藏道場,所以後人塑像時就也給他了一席之地。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還有待于考證。這裏我只是把曉悟老和尚的這個說法告訴大家而已。

  問:這與九華山地藏銅像爲立像有什麼關系?

  曉:若曉悟老和尚的說法成立,則九華山地藏銅像與道明和尚一樣,就說明大和尚也認爲九華山現在的塑像,其站立者其實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金喬覺。不過大和尚可沒有這麼說過,你們要以大銅像的說明材料爲准,曉悟老和尚的說法不見于任何資料,他只私下對我說過。

  問:都說印祖是大勢至菩薩,到底是不是?

  曉: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說你不是你就不是,是也不是。這是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問題,不值得認真追究。

  

  問:念經時你說太熟了就換,這樣到底好不好?我還是懷疑。

  曉:你能懷疑,這值得贊歎。那只是一種讀經的方法而已,還有另外的讀經方法,念經時得“隨文作觀”,尤其是密宗,特別注重作觀。

  問:眼睛有了毛病,出現錯覺,可以看見第二個月亮,既然是眼睛有了毛病,出現了錯覺,爲什麼是看見了第二個月亮,而不是別的什麼東西,比如一只小狗?

  曉:我來問你一個問題,你解答了我的問題,我再回答你這個問題。什麼東西都是無常變化,這個我們都知道。比如我這個茶杯,一下子這個把手掉了,這是可能的,是無常變化吧~~一下子掉在地上了,它破了,這也是無常變化吧~~既然它是無常變化的。它爲什麼變不出一只小鶏來?你先回答我這個問題。

  問:……

  曉:自從一讀《楞嚴經》,不讀世間糟粕書。這些問題,《楞嚴經》上有答案。變化的只是事相,在這無常變化的事相背後有一個抽象的規律是不變的,最開始《楞嚴經》我也看不懂,讀次數多了,我才有了點兒感觸。當然,大乘經不存在一個懂不懂的問題,它只有領會的深淺問題,經典你一看就懂,你讀得越多,挖掘得越深,領會得越多,如此而已。我這麼說你滿不滿意。

  問:……

  曉:你無話說,說不出話,這我理解。你現在是懶的問題,頭腦發懶,總想讓別人告訴你一個直接的答案,天下哪有這等便宜事兒?我告訴你讓你以後罵我~~

  問:我聽過你的《百法》,你提到“後來先作主公”我感到你說的好象有問題,它可能指中陰身。

  曉:因爲這句是《八識規矩頌》中的話,心識不是“東西”。所以是不可能去去來來的。至于說中陰身,中陰身倒可以去去來來,還能飛起來。根有浮塵根、勝義根,我們一個人是既有勝義根,又有浮塵根,但中陰身只有勝義根,沒有浮塵根。韓廷傑老師在九華山講課時說——阿賴耶識實際上就是靈魂。這個絕對不對。中陰身是靈魂,它雖可以來來去去,但它也是無常變化的。

  問:爲什麼世親菩薩的話也不是嚴格地合于因明規則呢?

  曉:不,是不合于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新因明規則而已,世親菩薩是屬古因明師,他還作過《如實論》、《論軌》、《論式》、《論心》等著作,就是講因明的。現在所用的因明是新因明,是陳那論師把古因明加以改造而有的,陳那論師是世親菩薩的弟子。所以不能說世親菩薩的話不合因明規則。

  問:在淨土經典中,佛菩薩到底起了一個什麼作用?

  曉:佛菩薩永遠只起一個領路人的作用。

  問:那麼該如何理解佛菩薩的加持。

  曉:佛菩薩的加持只是增上緣而已,因果是任誰也不可違背的。千萬不可把加持當作一種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不過現在這些末流的淨土宗特別強調加持。加持是他力,同時還得有自力,自力、他力二者道交感應,你就可以往生了。然而實際上,這都是舍本逐末的方法,尤其是現在的什麼本願法門。

  問:那麼淨土宗如何修?

  曉:看看淨土五經就明白了。最多看看世親菩薩的《往生論》和創淨土宗的慧遠大師的著作就夠了,其它的根本不必看。因爲經典是佛陀的本來面目,是從最清淨法界等流出來的,所有的後來的大德們的著作,都是給釋迦佛化妝。大德們每寫一本著作,都是給釋迦又加了一層面膜,加在釋迦臉上的面膜已太厚了,面膜太厚了使得釋迦的面目看起來確實有些可憎。

  問:我們能不能真的看到佛?

  曉:你看佛幹嗎?

  問:若能看到佛的話可以給我們學佛增加信心。

  曉:不會的。若真想看的話,你就看看殿堂裏塑的佛像或者印的佛像都行,千萬不要奢望看到真佛,那能嚇死人的。

  問:佛很恐怖嗎?

  曉:當然了。比如藥師佛,薜琉璃,萬米高空的碧藍色(青色),若一個人長得象萬米高空的碧藍色那樣,而且晶瑩透明,能不嚇人嗎?當然嚇人了,真能嚇死人的!

  問:有人說看見佛會滿心歡喜的。

  曉:那是看見的假佛。

  現在最好的辦法是看佛的法身──經典。

  問:我不隱瞞,我是道教徒,請問師父你怎麼看待我們的長生不老?

  曉:長生不老也不神秘,好得很。長生是壽命長,長是相對于短來說的,一般人活六十、七十,你活八十、九十,這就是長生呀。不老是衰老得慢而已,就象咱醫學上說的不疼、不流血一樣,什麼叫不疼?只要不是說把你疼得受不了,疼暈過去,就叫不疼;什麼叫不流血?只要不是說流血流得止不住,能止住就叫不流血。什麼叫不老?老得相對來說慢些就叫不老!這不是講養生的嘛?!長生不老又不是活上個萬古千秋!當然人有長生不老的希望也是很正常的,任何人都有,只不過是道教把它上升成了一種系統的理論而已,這好得很。

  問:“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法師你聽說過沒有?

  曉:聽說過,是道安大師提出的弘法原則,出處是《高僧傳》第五卷的道安大師傳。不過呢,國主們總是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所以,依了國主也很麻煩,弘法就得踩鋼絲。

  問:你這麼說,我下邊的話也不必再問了。

  曉:那你就別問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沒有事。另外,道安大師的傳記上原話是這麼說的,“當此凶歲,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我們經常引用卻總引用不完整,令人産生歧義。

  另外,關于弘法,現在我們也得少談,一般來說,我們現在應該是學法,學好後是修法,修好後弘法,當然,現在也是以學法爲主,幷兼修法,有機會給人說說就說說,但這不叫弘法。學好以後以修法爲主,幷兼學法,因爲人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永無止境,這時候有機會給人說說就說說。學好了、修好了,然後以弘法爲主。

  問:法師,你提出了個觀點——以禅宗爲代表的中國佛教其實只是中國文化在佛教旗幟下的重新集結。現在咱不說那麼大,只說禅宗。確實,佛教在傳播過程中,人們改造了它、肢解了它,各取所需,而且還塞進去了一些兒與佛教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但是,人們已經習慣了,當年胡適說,一部禅宗史,90%都是僞造,而且胡適進行了詳細的論證,但仍然沒有改變現實中的佛教狀況,你現在提的觀點,更進了一步。你既然提…

《解惑錄-剛曉法師閑暇解惑集(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