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藥師如來十二大願分
【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釋迦佛對曼殊室利說,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在因地行菩薩道時發了十二個大願,是讓所有的有情衆生所求的願望得到滿足。衆生有什麼心願,都在這十二個大願裏面體現出來了,而且非常實在。
觀音發過十二個願,阿彌陀佛是四十八個願,釋迦佛是五百個願,每個佛的別願不一樣。通願都是上求佛道、下化衆生。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是很真誠的,能讓有情衆生的願望得以實現。比如說有人想轉女成男,藥師佛就教給你一個法門去修,下一世你就能轉女成男。每一個大願都是對應人世間的煩惱病因。
藥師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也是經曆了很多的阿僧祇劫修成了正果,最後證得了菩提。他的十二個願力給凡夫衆生帶來了非常實惠的利益。圓滿具足的,當下就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了無可得,用語言沒法說,但是自己很明了。當下你的智慧就在不斷的上升,經脈就在不斷的打通,任督二脈、奇經八脈、中脈、七輪就在不斷的打通。做功打通的人,是因爲他的心法不通,沒有覺悟,所以通過做功打通。心法通的人,明了的人,心一下子圓滿具足的人,立馬放下的人,一切都平等了,這個時候他沒有障礙。他沒障礙的時候,他的願成爲功德力願。
大家修行要修大乘佛法,在修行佛法的時候要發願,這個願一定要真誠、真實。不真誠不真實這個願就起不到作用,這個願是我們的動力,我們將來是靠這個願來成就自己的果位,沒有願將來就很難成就。所以說我們要發願,上求佛道下化衆生,弘法利生,在中途還不能退轉,因爲退轉了再起修的時候,可能會非常糟糕非常累。如果違背了自己所發的願,在佛法中叫墮落退失,是犯大錯誤。
人和佛菩薩能溝通就是靠的願力,願力發得真誠,發得大,就具有和佛一樣的心量,那你就直接和佛溝通,願力大直接成佛。發出真誠的廣度衆生的願,你的信息波就能直達佛國。佛一看這個人是真想修行的,就會讓菩薩和天龍護法保護你,你就會感到身邊有力量,好像總有人圍著你,每每遇到災難的時候,都能逢凶化吉,就因爲你的願很真誠,佛菩薩不會讓你輕而易舉的把生命丟掉的,因爲你這個願力同時也産生了一種力量或動力。
願是動力源泉,不是平時的幻想。你有了這個動力源泉的時候,修行就會非常快。發願是爲了救人,這就是一種慈悲的動力,會加速成就自己的智慧。願,我們了解諸佛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每個人所發的願都是什麼樣的,爲什麼要發願?因爲願是我們心中的師父。如果沒有心願,我們將來就不知道怎麼修了,沒有了目標,也就沒有了參照物。
前年,我有一徒弟妙通迷戀上神通,說神通如何如何好。我說神通再好再厲害,也大不過智慧神通。曾經有一個老和尚遇到一個外道高手,神通廣大,可以移山倒海,但這個老和尚就說,那咱們倆就比比神通吧!
這個外道高手就說,你沒本事也沒有功能,怎麼能跟我比,我這一掌下去你粉身碎骨,魂飛魄散,舍不得傷害你呀。
老和尚笑笑說,那就來吧,我就坐在地上,你如果能把我推動一點點,都算我輸了,我就承認你神通廣大。然後這個外道高手就呼風喚雨,念動真言,昏天暗地,飛沙走石,他自己都看不清對面是誰了。
老和尚看他很清楚,看他在那兒做各種動作,起心動念都非常清楚。無論那個外道如何發功,這老和尚就是紋絲不動。過後這個外道一看確實沒有動,就停下來。就說老法師呀,我這個本領是很高的,能搬山倒海啊,我用天目一觀你沒有一點功能,怎麼你就紋絲不動,是何原因?老和尚就跟他說:善哉!善哉!你那是有爲法,我和宇宙是同在的,我的身體和大地是同在的,你怎麼能搖動一個空性的人哪!
這個外道沒有聽明白,不明明在這裏坐著嘛,怎麼能和宇宙同在哪?他不明白空性,不明白佛法的真谛。你說你和大地同在,我還能相信,但是我能把山搬起來爲什麼搬不動你呀?這老和尚就說了,在宇宙中你的那點風只不過像灰塵一樣,我怎麼能動哪!
從這裏,我們就想到《西遊記》裏的孫悟空和如來佛。如來佛說:你這個頑皮的猴子,如果能從我的手心飛出去,我就承認你的本領大,飛不出去,那你可要聽我的。這兩個事都是同理,就看誰的心量大。願力大,心量就大。
通過這兩個故事,你們反思自己修行的過程,發願會産生力量,這力量有幾種?大家可能沒有仔細的研究過。
第一種是自力,來自我們自身的力量,修煉之後會得到一種能量,也叫功德力。拜忏拜佛屬于功法裏的一種,念經也是功法的一種,都是積攢自己的資糧。
第二種是他力,(宇宙當中包括叁種力量,)他力包括佛菩薩、天龍護法、魔鬼等等有五通有六通的力量。我們有時候稱佛菩薩爲慈悲力量,或者在念佛念咒的時候有一種慈悲的力量,這股力量就爲佛菩薩加持力。
第叁種是宇宙的自然力,或者說宇宙原本的能量,和它相合的時候就會盜取它的能量,這種能量也叫法界的力量,佛教稱它爲法界力量。
我們要明了,修行要有這叁種力量因緣和合,才可以完成一個事情。
大家可以去推理,爲什麼要有叁種力量完成?修淨土宗的念阿彌陀佛,說我就靠佛力來接引,是真的就靠佛力嗎?你的妄想心顛倒心都沒有去掉,身體非常沈重,如何帶你上天哪?完全靠他力也是不可能,還得有一個自力。自力是你每天不斷地念佛號與佛相應,這就是自力和他力結合,另外還有一個因緣,就是宇宙的能量。
叁種力量結合在一起才能往生,缺一不可。誰敢說靠自力就可以走的,不敢。誰敢說完全靠他力走的,也沒人敢說。打個比喻,種莊稼,破土而出的種子叫自力;他力是剪枝澆水除草;宇宙力是陽光、風、適合它生長的溫度。叁種力量結合在一起,最後秋天收獲。如果沒有這叁種力量,吹自己神通如何如何,法力如何如何,這都屬于魔說。佛不會這樣的,可以用叁法印來驗證: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符合這叁種,才能稱爲是正法是佛法,其它的全都是魔說。
大家首先要發願,沒有這個願力就投入不了事業當中,不管你在人間也好,佛法當中也好,你身心就得不到佛菩薩的加持啊!因爲沒有願力心,就沒有功德心啊!所以大家要發一個真誠圓滿的願,哪怕只發一個,只要這個願真誠。
我看完《金剛經》後,明白了很多道理,就發了一個很真誠的願,點了九根香,正兒八經的磕了一百零八個頭,願意讓所有的人都能有智慧,願意把自己得來的智慧傳播出去,所以在任何一個時候,只要有機緣我就給別人講,像個老太婆一樣。
大家一定要有願,不發一個真誠的願,智慧是得不到的。我從那發了願之後,確實得了智慧。有了願才有動力,我發了那個真誠願之後,修行非常有動力,每天都在琢磨佛法,琢磨佛菩薩在哪兒?尋找他們,最後才發現佛菩薩就是自己,就是自己呀!誰也不是呀!最後執著心沒有了,放下來了。敢放下來的一霎那,自己的心就圓滿具足了。這句話很好說,但確實很難有機緣明白它。沒有願力心的人,真的很難明白它。
放下不是放棄,說我放棄家庭、放棄老婆、放棄老公到廟裏修行,這是逃避,是放棄責任。放下是把你執著的心放下,執著于人相、我相、衆生相、壽者相的心放下,執著于法相的心放下,或者用另外一個詞彙說,破除煩惱障礙,破除法執所知障礙,你放下的同時也就是你的心(自性)就圓滿具足了,它本身就是量,他的動力就像一百八十馬力的跑車一樣,勇往直前的修行,不取也不守。有真正的心願,就會得到真正清淨的無我。如果沒有這種真誠的心願,怕這個怕那個,就說明落在有爲法上了。
在我的講述中,裏面很多是禅宗的心法,也有淨土的修法,我會不斷的講給大家聽。大家一定要有個真誠的心願,就像淨土宗願意往生西方極樂國。有了真誠的心願,才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個時候你的願得到了法界的感應,也就是道交感應,天人合一了,得到了佛菩薩的加持力量。
修行,首先要樹立一個心願,一個真誠的心願。有了真誠的心願,你才能修定。戒定慧的戒也是願。願意把惡去掉,就是願力心。持五個根本戒也是願力,讓自己的身心清靜,十善業道清靜。有了這個願力才能修定,所以願同時也是戒,止惡防非,願修一切善,然後才能修第二層定,有定才能開慧,定慧一如。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時。自身光明熾(chì)然。照耀(yào)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叁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剛才講了爲什麼要發願?願同時也是戒,佛菩薩在因地的時候,都有無邊無量的願,比如在這一世想把得來的知識和經驗,傳給所有想修行的以及不想修行的人。下一世又發另一個願。也許在上一世做人的時候就發過願。如果沒有發願,這世不可能修行,不可能聽聞佛法。
每一次做人輪回轉世的時候都有一個願。願不斷的積累,在圓滿成就的時候,你在無邊無際轉世輪回做人時發的願,有一個記錄的人,把你所有的願記錄得很清楚,然後一看自己的願也是無量無邊的。
我們就是在發願過程中不斷的輪回,不斷的去完成去圓滿它,這也是輪回的另外一個原因,不光是有業障,還有願力。
很多人是因爲自己的願力心沒有完成,又回來做人修行來完成它。講一個故事,西藏的一個大喇嘛,在這一世做大喇嘛的時候做得非常好,但他翻譯大日如來的經典還差一點點,成就沒有圓滿。他死後又轉回來了,但他通達無礙,上師確認他就是那個人。他在五歲的時候接著翻譯,兩年之後這部經翻譯完了。這個故事要是學密宗的人應…
《藥師經釋義 第四、藥師如來十二大願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