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法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大圓滿法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索南才讓(許得存)

   一、大圓滿法的分類及傳規

  

   甯瑪派把一切顯密教法判爲叁根九乘,其中的密教內叁乘摩诃瑜伽、阿努瑜伽和阿底瑜伽屬于銳根叁乘,被看成是密教的最高法。按照一般理解,大圓滿法是由這叁種瑜伽組成的,叁者相互聯系。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圓滿法是指阿底瑜伽。

  

   摩诃瑜伽,即大瑜伽,相當于生起次第法,以經、幻、心叁部中的“幻變”類法爲主,運用叁種禅定方法修煉無二谛的明空智慧。《五部遺教》說:摩诃瑜伽之見者,“佛與衆有情,立相諸一切,非界無任何。是故,身語意之我,一切是名相”。⑴一切都是假設的名言概念,沒有獨立的實體。第一,從基、道、果方面講,“基”是根基或本體,本體光明,諸法勝義,心性明空無別,無有戲論,修證增上大佛身。“道”是修行的方法和途徑,分爲兩種。叁摩地之道者,住現證光明道而完成修煉;趨入次第解脫道者,進入大瑜伽之體,通過一定修煉,自己得到解脫,不需要任何外力相助。“果”是修行所證得的最後境界或目的。大圓滿法的最高果位是證得自然智,基、道、果所修證的智慧分別叫做佛遍知智、大證瑜伽智和佛清淨心智。

  

   第二,從修行方面講,通過修身引入妙吉祥曼荼羅道;修語證達蓮花部佛位;修意證達飲血金剛部佛位;修功德證達寶生佛位;修事業證達羯摩部佛位。實際上通過修煉叁種禅定,使我與本尊融爲一體。

  

   第叁,從證道方面講,“道”各種各樣,由于依止稀疏、微細及網修行,形成了稀疏派、微細派和網派,總攝于續和諾毗迦(nopika)中。續分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即滿分與支分。諾毗迦也有兩種,娑達諾毗迦(savtavnonika)通過唯心支修行;摩達羅諾毗迦(mathalanopika)通過進入曼荼羅修行,兩處修持均離不開毗那達塔(binathartha)和現觀本尊之支。《智慧自現》說:

  

   “如是摩诃宗,門徑有叁條,叁種叁摩地,本尊爲任一。所守叁昧耶,是爲身語意:所證果位者,方便慧無二。叁種叁摩地,空性叁摩地,無尋思若黃金閃亮:遍明叁摩地,修行光明心固;因叁摩地者,從哞修證叁層菩薩。”⑵

  

   摩诃瑜伽分續部和修部。續部有十八部經,被甯瑪派作爲根本經典,印度著名學者鸠鸠羅阇分成身續、語續、意續、功德續和事業绮。其中本續五部,修行支續五部,瑜伽支續五部,補足續兩部,總攝續一部。按照修道法分爲父續、母續、無二續。父續以《集密》、《閻摩德迦》等經續爲主,通過修煉方便生起次第法破除戲論,用圓滿秘密灌頂的實踐方法加強修“氣”,最終證達明空無別智慧。母續以《勝樂》、《月秘明點》、《金剛四座》等爲主要經典,著重用圓滿次第智慧灌頂的方法修煉菩提心明點法,證達樂空無別智慧。無二續以《幻變秘密藏續》爲主要經典,運用生圓雙運修行方法,特別是通過圓滿次第四灌頂修證明樂無別大智慧,即光明自然智。

  

   《幻變秘密藏續》,簡稱《幻網經》,或《秘密藏續》,被甯瑪派奉爲最高法門經典,有關它的內容、結構,前面大概作了介紹。最初由無垢友傳入西藏,傳授瑪·仁青卻和涅·益希循努,瑪·仁青卻翻譯成藏文流傳。以後,由于傳播地區和所奉上師不同分成西藏派,西康派,從中又分出欽浦派(教授派)、絨派、廓派、娘派等。爲了便于了解,下面將《隆慶全集》中有關《幻變秘密藏續》梵本的尋找經過和翻譯記載全文譯出如下:

  

   “《秘密藏》譯跋寫道:禮敬佛尊。因爲尚未找到普賢金剛薩埵在清淨色究竟天所講的經教《續王秘密藏》的梵文本,雪域西藏到處謠傳是藏人的僞造。佛劍論師覓得梵本後,讓一向喜愛這部經續的密咒師們看,並請他們參照班智達俱友(Bishavmitra)等人的《秘密藏修持》。以前,譯師、班智達博覽經書,多具觀慧,印藏兩地有許多賢哲善于修習,梵本未得仿佛失去如意寶珠;精讀此續,消除疑慮,好像黑暗被陽光消除。佛密與日光獅子兩位論師根據《後續》注疏,那些漠視兩位論師的釋論而任意注解者,都是些失去理智的迷妄者,他們無視經書,隨心所欲……

  

   據說《金剛薩埵幻網根本續吉祥秘密藏決定真如》有邬仗那親教師蓮花生與覺熱·魯耶堅參的藏譯本;班智達俱友與遍照護的譯本;班智達無垢友和瑪·仁青卻的譯本。現行譯跋雖然未說明這些譯師、班智達的翻譯經曆,但是我確信是由那些熟谙《續》的詞義,修煉獲得成就的各大譯師、班智達譯出的。尋找梵文本是件非常辛苦之事,賢哲自在至尊佛劍論師由參照日光獅子的《廣釋》,俱友的《廣釋》,佛密論師的《分別釋》,蓮花生的《注疏》,遊戲金剛的《秘密藏疏》,無垢友的《略釋——毗達塔》和谛陀羅摩底的《棒釋》,以及絨索·曲結桑波的《寶莊嚴廣釋》等,尤其重視班智達俱友的《集密釋》所印的《秘密藏續》的詞句,通過查訪反複向大家解釋。一日,西藏中部地區桑耶附近一位被稱爲獅子光論師傳承人的密咒善知識達頓巴反映說:“《秘密藏續》的梵本放在桑耶寺我舅父密咒師處”。問其究竟,說是從拉薩出來准備去五臺山的幾位懂一些藏語的遊方僧曾在桑耶寺暫住時,其中的一位仰望屋頂時發現的。我舅父問他:“看什麼”?遊方僧用印度語回答:“古哈雅迦達”。藏語稱“秘密藏”,斷定是《秘密藏》的梵本。于是,向本尊請示能否取下,本尊即刻發話,說“去取”。他急忙取下獻上,觀而喜之。梵本是用烏爾都字寫在多羅樹葉上的,字體工整,出現于前弘期。由于古舊破爛,部分字體已經模糊難辨,從第九章的上部開始缺一片多羅樹葉,第二十章尾部不全。由于得到此經十分高興。

   又說,羊卓巴夏甘譯師喜饒桑波由于宿修種子覺醒,一生勤習翻譯,有一位先知告訴他以前的梵書和取字母的地方,他按照所說筆錄。

  

   有一次,佛劍論師在夏吾覺姆拉康召集多位密咒善友,出示梵本《秘密藏續》,並告訴說:這是大持明蓮花生的經書,說明了《秘密藏續》爲清淨續的原因。各位善友說:“現在《秘密藏續》梵本在西藏有無都無所謂,我們從未産生過懷疑”。日後,绛日哇·喜饒嘉措從佛劍求得梵本《秘密藏續》,來到塔爾巴譯師跟前,央求說:“以前諸位上師的翻譯和梵本中有不少錯誤遺漏,爲了消除六懸之疑,請您重譯”。塔爾巴·尼瑪堅參參照日光獅子的《廣釋》、佛密論師之釋、遊戲金剛的釋論和各舊譯本,補譯舊譯本遺譯部分,然後照抄舊譯本,將舊譯本中的“從前後”一詞改譯成“從前”,我把改譯的按照梵本體例排列。又,第叁章中“自及自之地”;第六章中“廣行曼荼羅”;第七章中“譬喻如是覺醒”;第九章中“各個明點性”;第十七章中“多擾燃燒之忿怒”;從末尾一段開始到“一切如來無別”;從“歡喜”;又從“聖證王”到“妙果”之間,梵本殘缺。從第九章開頭到“爾後弟子趨入”,梵本缺一片,是從舊譯本中補譯的。梵本第四章中有五十個梵文字母及其釋義;梵本第十五章中有五偈尾頌和六縛,而日光獅子等人的梵文釋論缺這些。梵文本有廣略兩種,在西藏“隱秘”不實,而有廣略兩種。所以,抛棄傲慢和亂斷、愚癡者等人輪迴之因,以淨心翻譯。因此,舍棄嫉妒高尚者,比量平等者,誹謗低賤者之心。如果我視此譯本對理解詞義大有裨益,心智明了,正直誠實,熟谙解說、讀誦、注疏。《吉祥秘密藏決定空性續王》是在绛日巴善友喜饒嘉措的鼓勵下,由多聞上師譯師尼瑪堅參貝桑波在塔爾巴林寺翻譯修訂”。⑶

  

   文中提到的佛劍論師是十二世紀西藏著名的佛學家,藏名覺丹熱止(bcomldanralghri),他曾在那塘寺師事欽·南喀紮等人,聽講顯密教理,審訂了《甘珠爾》數目、卷帙、譯跋,廣泛收集論著,並進行辨異,區分經、續,歸類定品。在衛巴·洛薩哇、譯師索南歐色和江熱·绛曲奔叁人的協助下,整理出了《甘珠爾》和《丹珠爾》初本,並完成《大藏經目錄—日光》。據載,藏文本《甘珠爾》、《丹珠爾》的初本就是佛劍所攝集的那塘版《甘珠爾》、《丹珠爾》。《秘密藏續》梵本是他發現並求人翻譯成藏文收入《甘珠爾》的。

  

   《五部遺教》和甯瑪派的其他史籍記載,蓮花生所傳的金剛橛法也屬于摩诃瑜伽密法。這方面的經續翻譯成藏文的有四十部,其中《本續》叁部,心要續五種,葉續叁種,枝續十種,注釋續九種,觀見續一種,行續一種,功德續一種,事業續一種,意趣續兩種,橛(杵)續兩種,後續一種,經續一種。四十部總攝爲四大類:

   (1)明智慧橛;

   (2)增上菩提心橛;

   (3)大悲變化橛;

   (4)有爲法橛。

  

   蓮花生在西藏期間把金剛橛法分別傳給赤松…

《大圓滿法的主要內容和特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