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燈之光之二 大圓滿龍欽心髓 內加行修法

  大圓滿龍欽心髓

  內加行修法

  自  序

  《大圓滿龍欽心髓內加行講義》是幾位學法者根據本人于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上海、新加坡等地傳講《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的錄音內容整理而成。

  成文過程中,本文的整理者分別將他們的稿件交我審定,經修改、校正而形成此文本。此本雖系錄音整理成文,但無違背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之處,且又以收集的方式將幾種大圓滿前行的具體的要義提煉出來,同時兼顧通達易懂以白話文成文。是故,本講義可作爲初學者的學法資料。

  在此末法時期,衆生煩惱粗大,爲苦苦追求物質享樂和安逸,而舍棄一切天良道德和因果,恒時造作不可思議之罪業。也有愚者在己毫不知之的情況下,人雲亦雲地輕率認定佛法爲迷信,因而又造罪作業。更者,因衆生之業故,邪師邪法極多,正師正法極少。于此境之中極難得正信;若有正信亦難遇正善知識;若遇善知識也難得佛法。由此,衆人盲目,迷失方向。真是:“雲厚難分天早晚,雪深不知路高低。”是故,希求解脫的有緣者,不要盲亂和慌張,應先于真正的善知識座前聞思內外加行修法,精通後方耐心修習。令自心與正法融爲一體,方能踏上菩提之道。

  無論何人,凡漸根者均必須從加行修起。除此外別無它途。切切爲要!

  慈誠羅珠  筆字  

  一九九六年元月  

  大圓滿龍欽心髓內加行修法

  第一、皈依的修法

  南無上師及文殊室利菩薩!

  大圓滿龍欽心髓修法有前行和正行兩種修法,前行有共同外前行,即:人生難得,死亡無常,因果不虛,輪回痛苦。不共內前行,即:皈依,發心,金剛薩埵修誦,曼茶羅,上師瑜伽,還有特殊前行。這些前行非常重要,其修行目的是爲了使自心清淨,調伏自相續,使自續成爲法器。因爲,衆生從無始以來流轉輪回,所積累的習氣很嚴重,如果直接修正行,就很難證悟法性,即使偶爾證悟,也會因爲見解不堅固,而在一段時間後消失。但是,認真修習過前行的人,即使尚未來得及修正行而匆匆去世,也肯定能得到解脫。上師瑜伽修好後必定能生蓮師刹土,在其刹土中可與持明者及空行母共同修道,速得成就。

  若不修外前行就不能生起出離心,沒有出離心便追求世間圓滿,就不會生起求解脫的念頭。因此,若無出離心,即使進入修佛之道,其所行十善六度等一切善業亦均成爲世間之福,不成解脫之因,最後又墮輪回而流轉無邊。無出離心也不能得別解脫戒(注:別解脫戒包括在家戒和出家戒)。別解脫戒爲諸戒之基,無其戒很難得菩薩戒和密乘戒。若有堅固的出離心,就會對修行越來越感興趣,不會被困難所嚇倒。所謂的出離心爲曉知一切輪回充滿痛苦並欲從其中得究竟解脫之心。無戒便無禅定及智慧,亦談不上解脫。

  是故,初期最重要的是以外前行的修法修出離心。然後再修皈依發心等內加行,使自相續生起皈依戒和世俗菩提心,進入大乘正道。最後才修正行的修法證悟明空無別之法界,如次進入五道十地而得佛果。這是修道的次第,要如次而修,不能顛倒。現在很多人不願意修前行而首先就修正行,這是錯誤的。如同不會站立的小孩豈能會跑步?因此對初修者來說,加行是唯一的基礎,必須要修圓滿。

  其中先講皈依修法。

  1、皈依的目的:不能爲得世間圓滿,也不能爲了自己一個得解脫,而必須要爲度脫一切罪苦衆生發心成佛。爲了成佛皈依叁寶,這是大乘修行者皈依的目的,極爲重要。

  2、皈依處:即佛、法、僧叁寶。佛寶指法身、報身、化身。法身是具足圓滿無量無漏功德的法界,也是佛的智慧;報身是十地菩薩所見的金剛薩埵等五部佛;化身爲釋迦牟尼等叁世十方的佛陀。法寶指教證二法。教法爲叁藏的經典;證法爲戒定慧叁學。僧寶指得初地以上的大乘菩薩,如文殊、觀音等,以及四位比丘以上的僧團。在密宗中,金剛上師爲第四寶,也是叁寶總集。

  3、皈依的本體:皈依是一種決心,“從今起乃至證菩提決定把佛作爲自己的導師;決定把佛法作爲道;決定把僧衆作爲助道之友;決定把上師作爲究竟的怙主。”此四種決心就是皈依佛、法、僧、上師。

  4、皈依的區別:皈依有果皈依和因皈依。果皈依指:欲得究竟的佛法僧果位。因皈依指以佛法僧叁寶爲導師、道及道友之決心,其決心是得究竟叁寶之因,故稱因皈依。

  5、皈依的修法:先觀想皈依處。把自己所住的四方觀想爲由各種珠寶所成的寬廣大地,具足無量淨土的裝飾。自己的對面觀想一枝如意樹。此樹有五支樹枝遍于東南西北的上空,果實累累,枝葉豐茂。樹葉間有各種珠寶的單垂和雙垂璎珞、鈴、拂等裝飾,被風搖動發出美妙之聲。中間的樹枝頂端八只獅子所擡寶座之上,有各種蓮花及日月座,其上安坐體相爲叁世諸佛聚集的總體,自己的根本上師,形相爲蓮師,身白紅色,一面二臂,兩足國王遊戲式,右手以期克印持五股黃金金剛杵于心口,左手結定印、持充滿無死甘露的天靈蓋,其內有長壽寶瓶,瓶口有如意樹裝飾。身著從內到外依次白色的金剛密衣、紅色的上衣、蘭色的咒衣、藏紅色的祖衣、紅色的絲綢大氅,頭戴蓮花帽,與勝海空行母雙運。空行母其身白色,右持彎刀,左持天靈蓋。蓮師面向自己而坐。其頭頂上空爲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上師仁波切之師土登曲彭、堪布所曲、華珠仁波切、無畏佛芽、智悲光尊者、無垢光,其頭頂中間爲法王赤松德真,其右邊爲大譯師毗盧遮那,法王之左爲勝海空行母,法王頭上爲蓮師,其頭頂爲布瑪目劄、伽那斯匝、悉爾桑哈、妙吉祥知識、極喜金剛、金剛薩埵、普賢如來等層層而坐。這些上師是本傳承的傳承上師及根本師。他們諸身發出智悲力無比的光芒。在他們周圍觀想四續部及六續部的無量本尊及勇士空行母。

  前面的樹枝上,爲釋迦牟尼佛,其周圍由賢劫千佛圍繞,皆爲梵行出家的服飾,具足叁十二相,八十隨好,兩足跏跌坐,身色有白黃紅綠蘭五部之色。右邊的樹枝上文殊、金剛手、觀世音等叁怙主,周圍其余八近子等菩薩僧衆圍繞,都爲報身的服飾,身五色,兩足站立。左邊的樹枝上目犍連、舍利子兩尊者,周圍是聲聞、緣覺的僧衆圍繞,身白色,身著叁法衣,手持杖及缽,兩足站立。

  後面的樹上法寶經典在彩虹網內,自然發出梵文的音母及字母之聲。

  這些樹枝之間充滿智慧和業所成的護法,男性護法面朝外,表示遣除外面的障礙,女性護法面朝內,表示阻止內悉地外流。這些每一尊佛菩薩都具足智慧,慈悲能力的功德不可思議,是將自己和一切衆生從輪回苦海中救度的唯一怙主。各各身上發出同于自身色之光。這些叫做皈依處,要觀想得一清二楚如現量見到一樣。觀想方式爲:先請一張標准的皈依處之像,放置在供桌上,其前供好五供等供品。自己坐于供桌前兩足跏跌,兩手定印,身正直,兩目專看皈依境而不動,有時專看中間的蓮師,有時看左右的僧衆等等,有時看全境,直至離開皈依境也能心中很清楚地顯現時爲止。此觀想法不但是皈依處,而且一般本尊等觀想方式也如此。此皈依處中,前邊樹枝上的千佛爲佛寶,後爲法寶,左右爲僧寶,中間爲第四寶根本上師。要知道咱們所皈依的佛不僅是賢劫千佛,而且是十方叁世寂怒諸佛。法也不是片面的法,不分大小乘、顯密宗、藏漢傳、南北傳,都要做爲皈依處,因這些都是佛陀親自傳的正法,無一不利衆生。僧也是所有僧衆,不是一位法師或少許僧人,但均爲應供及福田。觀想上師的時候,形相要觀想蓮花生,因上師叁門本來清淨,體相要觀想自己的根本上師,因爲根本上師與自己有很深之法緣,所以,觀想上師便能很快得成就。一般本尊的修法也是這樣觀想的。

  接下來再觀想皈依者自己。自己右邊觀想現世之父,左爲母,前爲能害仇魔,周圍以叁界六道所有衆生圍繞著。自己和一切衆生皆身恭敬同時禮拜,語恭敬念誦皈依偈,意恭敬發誓:“從此時起乃至得菩提,上師永作引導者,佛及本尊作爲導師,佛法作爲道,空行母、護法、僧衆作爲道友,除此叁寶外不尋任何皈依處。我等生生世世一心一意只求叁寶,依止叁寶,供養叁寶,除叁寶外再無依處。故從今起受苦受樂全靠叁寶。”如是從內心深處發起猛厲的信心和堅定不移的決心,心裏要生起能使毛發豎立,淚如湧泉的信心。如此之心便是皈依的本體,也是皈依戒。口誦皈依偈,取法名,發證件等不是真皈依,而是形式上的問題,真皈依是如上所述的決心。古印度有一位佛門的居士,被外道抓去,外道說:“你若舍棄叁寶就不殺,不舍叁寶就殺死你。”居士說:“我口頭中可以舍叁寶,但我心裏絕對不舍叁寶。”後被外道殺死了。這位居士他舍棄了自己的生命,沒有舍棄叁寶。如是皈依叁寶的衆生都應有雖遇命難亦不舍叁寶的決心,否則,不成佛弟子,更談不上比丘、菩薩等等。光是自己認爲是佛的弟子,那是不行的,應該往裏觀察一下,譬如說,今天有人把我們抓去說:“如果你們舍棄叁寶便釋放,不舍叁寶就要殺掉!”這樣讓我們選擇的話,舍叁寶?還是舍生命?若能舍生命的話,已成佛四衆弟子之一,若舍不得舍生命,卻欲舍叁寶,根本不屬于佛徒,還沒進佛門。這樣一邊發誓,一邊觀想,一邊誦皈依偈:

  叁寶善逝叁根本,風脈明點菩提心,

  自體本性悲壇城,乃至菩提誓歸依。

  此偈最少念誦十萬遍,念誦及修皈依過程中觀察自心是否已生雖遇命難亦不抛棄叁寶的決心,如果皈依偈誦滿十萬遍時尚未生此決心,還不算皈依,要反複修煉,何時生起此決心方可爲止。若于善知識座前受皈依戒的話,需于釋迦牟尼聖像等叁寶座前供供品,再向叁寶和善知識頂禮,心裏發誓從此以後將埋頭苦幹地進行修習,並跟隨善知識誦此儀軌:“請大德僧垂聽,我名(法名或俗名)……”等誦叁遍,若是心口一致,第叁遍終獲得皈依戒體,如果僅有口誦而無決心…

《慧燈之光之二 大圓滿龍欽心髓 內加行修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