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第四品 業因果

  大圓滿心性休息頌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

  上師索達吉堪布譯

  第四品 業因果

  佛說叁有諸苦樂,由昔所積業産生。

  黑白二業行輪回,即是十善十不善。

  所依無記阿賴耶,如鏡無念本體上,

  不分別境明清識,作現基故如明鏡,

  彼中執境五根識,自體無念如鏡像。

  其後二取辨境識,刹那于彼執不執,

  辨別彼即染汙識,不辨別彼爲意識。

  粗念善惡欲界因,習氣依于阿賴耶,

  無念明現色界因,無念一緣無色因,

  輪回自性二客塵,一切時分依此障。

  心識無念悠然時,不執顯現之外境,

  一緣阿賴耶之時,明現然不執著彼,

  阿賴耶識明清穩,破立二取五根境,

  七聚籠統分別境,此等稱爲七識聚。

  串習此等轉叁界,叁門迷亂痛苦因。

  欲界七識聚爲主,色界阿賴耶識主,

  無色界中則唯以,無念阿賴耶爲主,

  其余二者隨眠附,當知各地所具之。

  如是欲界夜眠時,五根識漸入意識,

  意識融入阿賴耶,一緣無念無現境,

  彼者融入法界故,自性遠離諸戲論,

  複現阿賴耶識中,意識單起而作夢,

  種種破立無而現,從中覺醒六識聚,

  趨入外境而造業,夜以繼日如是現。

  色界自識四禅定,住于阿賴耶識中,

  偶生執境細微識,多時等持中安住。

  無色界之自地識,即是阿賴耶自性,

  空無邊等之四處,住于一緣寂止中。

  心相續依極細微,受想行識四名蘊,

  一緣寂止劫不醒,亦未播下善種子。

  如是四禅無色心,前果滅盡亦死亡,

  本體無記愚癡故,顛倒因果而反複,

  投生漂泊輪回處,故當從中得解脫。

  如理修行欲心故,亦成上下解脫因。

  白日七識多爲主,余二一體爲附屬,

  當知執色之眼識,無念明分普基識,

  無分別分阿賴耶,其余六識亦複然。

  一緣眠時阿賴耶,夢中阿賴耶之識,

  意識二者爲一體,醒時一切一本體。

  一切諸法之所依,業之根本即無明,

  本體叁毒貪嗔癡,所生叁有黑白業。

  令墮輪回上下趣,十不善業各自現,

  十不善中次第分,身叁語四意叁業。

  故意無誤殺他衆,同分毆打等害命,

  不與取即盜他財,同分狡詐受他財,

  與他所屬行邪淫,同分非處不淨行。

  妄語騙他知詞義,同分直言欺他心,

  離間言說挑撥語,同分他言複傳離,

  绮語惡論無稽談,同分無關非法語,

  粗語刺傷他心言,同分令他不悅語。

  貪心圖財欲己有,同分貪他聞等福,

  害心嗔恨損他衆,同分不利生嗔心,

  邪見常斷無因果,同分增損等倒見。

  境心意樂加行劣,行十不善之果報,

  異熟果與等流果,增上果及士用果。

  小品不善轉旁生,中品不善轉餓鬼,

  大品不善墮地獄,感受異熟之苦果。

  等流分二同行果,經說所行同其果。

  佛說感受等流果,雖已獲得諸善趣,

  亦成短壽多病者,資具貧乏敵共用,

  夫妻醜陋成怨仇,多遭誹謗受他欺,

  眷仆惡劣不合睦,所聞粗言成诤語,

  語言無力辯才微,貪欲強烈不知足,

  不求饒益他害處,極爲狡詐具惡見,

  十惡依次各具二,此爲感受等流果。

  成熟外境增上果,不淨依他起即時,

  殺生環境極貧瘠,樹葉花果飲食等,

  力微損壽難消化。不與取生畏懼處,

  莊稼果實不成熟,常遭霜雹饑災荒。

  邪淫生于糞淤泥,汙穢不堪惡臭境,

  狹窄悲慘不悅意。妄語生于畏不合,

  財富不穩受欺境。離間語業所生處,

  深淵狹谷懸崖等,凹凸難行不悅境。

  粗語生于鹽堿地,瓦礫荊棘枯樹幹,

  塵土飛揚劣果蔫。令人不喜粗糙處。

  绮語生處果不熟,不長穩住季顛倒。

  貪心生處果等少,糠多見賢時節變。

  害心生處稼苦辣,王蛇盜匪野人等,

  自然災害衆多境。邪見生處無寶源,

  藥樹花果極鮮少,無有依怙無親友。

  不善業之士用果,所作增上生痛苦。

  總之自性十不善,何人行此如服毒,

  定生大中小劇苦,當勤棄之如怨仇。

  ·善趣之因十善業,即斷十惡之善心,

  戒殺戒盜不邪淫,不說妄語離間語,

  绮語粗語離貪心,以及害心與邪見。

  小品轉生于人間,中品善業生欲天,

  大品等持禅無色,能得上二界安樂,

  四果與前皆相反,當知十善果善趣。

  佛說以隨福德分,十善投生善趣中,

  十不善業墮惡趣,取舍黑白因果者,

  世間善道人天乘。以此後世轉善趣,

  故立真實解脫因,善緣衆生當依止。

  解脫之善離輪回,超越叁有上下行,

  黑白二業趨寂滅,隨解脫分等善法,

  乃是無漏智慧因,十善四禅四無色,

  六度等善五道攝,證悟人法無我後,

  依智方便雙運善,不住有寂利衆生,

  成就佛陀果位故,瑜伽善法超世間。

  即以有緣福德資,無緣智慧資雙運,

  淨除二障現二身,凡夫有漏後得行,

  聖者無漏入定境,次第而行得解脫。

  佛說心性光明界,乃爲自性住佛性,

  彼之現分即二身,空分以九喻說明,

  大悲自性本住者,即是實修生佛性,

  根本覺性光明智,無叁毒性乃善法。

  覺醒佛性發二心,修悲世俗福德資,

  瓶等叁灌淨生次,空性勝義智慧資,

  句灌圓次大手印,勤修增上二次第,

  煩惱轉依爲智慧,一切善法愈增上,

  淨除佛性之障後,現見無垢法相日。

  世間十善禅無色,有現福資後得境,

  超越世間極無戲,勝義慧資入定境,

  行持二資雙運道,成就一切諸善妙。

  猶如善業轉叁有,能得寂滅雖說業,

  然已超離叁有故,業中解脫實非業。

  入道十善果異熟,等流增上及士用。

  以行小中大品善,暫成人天終定勝。

  同行等流善自增,感受戒殺得長壽,

  斷除偷盜受用豐,斷除邪淫夫妻和,

  無有一切諸怨敵。斷除妄語不遭謗,

  斷除離間互爲友,斷除惡語言適宜,

  斷除绮語衆悅耳。斷除貪心果知足,

  斷除嗔心具慈心,斷除邪見具正見。

  增上果生圓滿境,食易消化藥力大,

  淨處藥等具美味,他人不欺離畏害,

  衆人和合得勝樂,隨季成熟豐收果,

  地平嚴飾清涼池,鮮花果實皆繁茂,

  葉果藥等具美味,資源富饒具親友。

  士用之果善增上,如意成辦諸所願。

  此外布施具財富,持戒安樂忍相好,

  精進具德禅心靜,智慧獲得勝解脫。

  慈心悅意悲成利,喜心圓滿舍無垢,

  總之福慧資糧果,暫時增上決定勝。

  此乃妙道大車軌,叁世諸佛圓滿因,

  慈心衆人皆悅意,悲心利益無邊際,

  喜心財富皆圓滿,舍心自心極堪能。

  如是有寂諸行業,依心心性即光明,

  無作離戲如虛空,二谛之義緣起生。

  本來清淨無而現,業作一切如畫家,

  恒時跟隨如身影,不遷他處如苦樂,

  自性難擋如河流,能變高下如君主,

  極其廣大如虛空,黑白不變如蓮花。

  觀察諸業無本性,如夢能現異苦樂,

  心立諸業無實相,因果無欺深緣起。

  非有非無無二性,行何成熟如是果,

  此乃如所盡所境,遍知如來所宣說。

  何人誹謗業因果,則爲外道斷見徒,

  誰執空見爲究竟,墮于斷邊愈下墮,

  此等趣入諸惡道,永不解脫離善趣。

  有謂因果悲福資,不了義法不成佛,

  言諸瑜伽士當修,了義無作如虛空,

  此等說法真可笑!此乃最重斷見者,

  入于最深劣道中,破因立果誠稀有!

  若是虛空何須修,否則雖修徒無義,

  修無所有若解脫,虛空識派亦成佛。

  許修則成立因果,應當舍棄此惡道。

  所謂真實之正道,即是因果之緣起,

  方便智慧任運成,依現無性之業果,

  修現無性之道故,獲得現無自性果,

  現無自性而饒益,現而無性之有情。

  即深因果之緣起,故爲了義經續義,

  依二資糧二次第,速成圓滿正等覺。

  此乃無余而斷除,叁有一切因果行,

  當行解脫之因果,速成增上勝菩提。

  如是大樂法甘霖,令衆心田二資盛,

  于此業惑叁有中,疲勞心性今休息。

  大圓滿心性休息第四品業因果終

  

  大圓滿心性休息

    大 車 疏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

  上師索達吉堪布譯

  梵語:瑪哈善德紫大布占達哲德瑪哈塔那瑪

  藏語:竹巴欽波思涅昂素追瓦向達欽波

  漢意: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第四品 業因果

  業因果品分四:一、略說本體;二、廣說自性;叁、結尾;四、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略說本體:

  若問:如是衆生漂泊于痛苦的叁有中時,各自顯現不同之苦樂是怎樣形成的呢?

  對此作答:是由業形成的。

  佛說叁有諸苦樂,由昔所積業産生。

  衆生各自不同的業力成熟爲住處、受用、苦樂等多種多樣、各不相同之果。《百業經》雲:“世間業所生,以業繪苦樂,諸緣聚生業,以業受苦樂。”又雲“衆生之諸業,百劫不毀滅,因緣聚合時,其果定成熟。”《白蓮花經》雲:“業作一切如畫家,業乃普作如舞者。”《攝菩提資》雲:“無有叁種煩惱者,隨力修福解脫業,意故業故等流故,業之作者如種子。

  甲二(廣說自性)分二:一、修世間之法;二、修寂滅之法。

  乙一(修世間之法)分叁:一、略說;二、廣說;叁、斷除之理。

  丙一、略說:

  黑白二業行輪回,即是十善十不善。

  行持十不善業與隨福德分之十善業是成辦增上生之法。十善十不善是指什麼呢?《寶鬘論》雲:“不殺不盜取,不邪淫妄言,離間粗惡語,绮語正防護。…

《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第四品 業因果》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