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見十二因緣條。
十二因緣的別名。有即世間所有,支即支分,謂所有生死流轉,皆不出此十二支分。 - 陳義孝編
此又稱爲十二因緣有支,十二緣生,這是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悟的真理,亦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論,以此來解釋人生痛苦煩惱的起源,及生命流轉的因果。阿含經中所稱的十二支,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據《長阿含·大緣方便經》所載:“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爲此大苦陰聚。”在此十二支中,前者爲後者生起之因,後者緣(緣者憑借意)前者而生起。前者若滅,後者亦滅,故經中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以此說明其相依相待的關系。 - 于淩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