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教词典
|
佛学文库
|
☀大藏经
|
佛图
|
♪佛曲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文库搜索
文章
作者
书名
佛经
▶ 搜索
≡ 大师/居士/名家列表
☰ 名家作品集
「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作品集:
问1 宣隆禅法要强烈呼吸,请问究竟平均每分钟要呼吸多少次才算是强烈的呼吸?
问2 呼吸一段时间之后,就要骤然停止,然后屏气凝神,专注着最明显的感觉;跟着应怎么做?
问3 在第一阶段的快速呼吸时,可以张开口来呼吸吗?
问4 我宁愿张开口来呼吸,因为,它令我可快些到达松弛的状态。我张开口的形状重要吗?我觉察到一个开口的笑容和鱼口的形状。
问5 当专注(最强)感觉时,我是否要随着感觉的召唤而跳来跳去,抑或要保持专注着某一感觉?如果要保持专注着某一感觉,那么,我何时可以转移焦点?
问6 如果想参加密集禅修,请问可以到哪里去?费用需要若干?人数限额多少?
问7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挑战是无法坚持定时禅坐,随了决心之外,你有其它的忠告吗,例如:每天定时禅坐、意志力之类?
问8 我要成为佛教徒才可学习宣隆内观禅修法吗?
问9 我们可以无师自学宣隆内观禅修法吗?
问10 我怎么确知自己有能力学习此禅修法?
问11 是否有些人是不适宜参加学习此禅修法的?
问12 修习内观禅可以治愈身心的病患吗?
问13 如果患上如抑郁症的情绪失调又怎样?内观禅可以治愈它吗?
问14 内观禅修会令人心理不平衡吗?
问15 我不能盘腿而坐,可不可以学习禅修?
问16 怀孕的妇女也可以禅修吗?
问17 我正修习其它方式的禅修法,有必要停止它们来改学宣隆内观禅法吗?
问18 为什么要快而强的呼吸,不用轻柔和按自己的步伐方式来呼吸?
问19 我可以快速而轻柔地呼吸吗?
问20 我们怎样可知自己在第一阶段时呼吸良好呢?
问21 禅修时我让身体放松但保持脊骨正直,这样做可以吗?
问22 在呼吸时若流鼻水应怎样做?可以停下来清理好鼻水后再开始吗?
问23 为什么在禅修的第一阶段要以吸气来结束?要屏息多久?
问24 如果在第二阶段时感受不到任何感觉,我应怎么做?
问25 在第二阶段时,如果有超过一个相同强度的感觉时我应怎么做?
问26 在第二阶段时,我怎么知道自己做得好?
问27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修习正在进步、改善或有效果?
问28 甚么时候我们可以独自修习而不用导师监督?
问29 双腿麻木与疼痛,请问如何才可以克服过来?
问30 在深呼吸禅修时,为什么在最初的数分钟内,我们会觉得非常疲累,若继续呼吸下去,不多久就会减少这种疲累的感觉呢?
问31 为什么(在进入禅修的第二阶段时)我们要以吸一口气后停止呼吸呢?
问32 当我们以某些坐姿禅修时,会有强烈的感觉―─ 例如抽筋,我们是否要坐到这些感觉消失?而这种感觉又会持续多久?
问33 有时在最明显、强烈的感觉减退后,仍残留着一些麻木的感觉,举例说在脚上,我们是否要持续禅坐至这些感觉也消失为止呢?
问34 但是,假如我们没有时间坐这么久,是否可以在这些麻木的感觉尚未完全消失之前停止?
问35 我发觉到,举例来说,祇要稍为伸展双腿,便可使我的腿部感觉消失,那么,我何须一直坐到感觉消失呢?
问36 所谓「专注」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它是否指,例如,沉思或默想在我们身内生起之感觉的原因呢?
问37 奢摩他(止禅)和毗砵舍那(观禅)两种禅修有何分别?
问38 一个正在修习观禅的人,会否演变成修习止禅呢?
问39 如果感觉来得令人难以忍受,我们应如何应付呢?
问40 如果我们能够维持稳固的注意力,坚定地专注着身体的感觉,能够觉察着感觉,令任何心念不能介入干扰,于我们的心有何利益?
问4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专注?
问42 这种禅修方式究竟有何利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关于菩提下
联系我们
赞助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