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观根本慧论文句释宝鬘论

  中观根本慧论文句释宝鬘论①

  圣龙树菩萨 造颂

  僧成大师释

  观空法师讲授并校正修改

  任杰译汉

  科 判

  ① 宗喀巴大师对龙树菩萨的《中观根本慧论》造《正理海》大疏,僧成大师以《正理海》

  文字浩瀚,初学者有望洋之叹,因而就《正理海》大疏提纲挈要,撮取它的文句玄旨以成《宝鬘

  论》。中国佛学院的学员释常浩(文革中还俗后名任杰),在他的亲教师观空法师指导之下译出,

  全文最初发表在(现代佛学)杂志上。

  中论文句释科分四:

  观缘品第一甲一,名义甲二,翻译敬礼甲三,正释论文分三:

  乙一,从佛说缘起离八边门礼赞大师

  乙二,释缘起离八边之理分三:

  丙一,示缘起自性空分二:

  丁一,正示分二:

  戊一,略示二无我分二:

  己一,观察因果作用已破法有自性分二:

  庚一,破所生果中之生有自性分二:

  辛一,破四边生

  辛二,破他生违教之铮分二:

  壬一,断诤

  壬二,答难

  庚二,破能生因中之缘有自性分三:

  辛一,总破缘有自性分二:

  壬一,破由能作故执为缘分二:

  癸一,破由能成办生的作用执为缘

  癸二,破由能生果执为缘

  壬二,破由作案故执为缘

  辛二,别玻四缘有自性分四:

  壬一,破因缘的相

  壬二,破所缘缘的相

  壬三,破等无间缘的相

  壬四,破增上缘的相

  辛三,示其他总破之理

  观去来品第二

  己二,观去来作用已破补特伽罗实有自性分二:

  庚一,广释分二:

  辛一,别破所作及作者中有作用分四:

  壬一,观所作已而破分二:

  癸一,总破三时中有作用

  癸二,别破正去时中有作用分二:

  予一,牒诤

  予二,答难分二:

  丑一,去时有去二语一有去义, 一即无去义

  丑二,若两语都有去的意义即成太泛的过失

  壬二,观作者已而破

  壬三,观有作用之能立已而破分五:

  癸一,破初去的发足

  癸二,破去的时间

  癸三,破不去的住

  癸四,破返回

  癸五,破有住之能立

  壬四,观作用已而破分二:

  癸一,观去者与去”异已而破

  癸二,观有否第二作用已而破

  辛二,总破所作及作者中有作用

  庚二,略结

  观根品第三

  戊二,广释二无我分五:

  己一,别释法无我及补特伽罗无我分二:

  庚一:释法无我分二:

  辛一,破蕴处界三法上有我分三:

  壬一,破处上法我分二:

  癸一,牒诤

  癸二,示答分二:

  子一,破见的三法分二:

  丑一,破能见者分二:

  寅一,破眼是见者

  寅二,破我或识是见者

  丑二,破所见的事及见的作用

  于二,由如是理类推余法

  观蕴品第四

  壬二,破蕴上法我分三:

  癸一,破色蕴有自性分二:

  予一,破异体因果

  子二,破因中有果无果及因果相似与不相似

  癸二,由彼正理类知余法

  癸三,辩论和讲解时答问者之轨则

  观界品第五

  壬三,破界上法我分三:

  癸一,破空界有自性分三:

  子一,破空界上的能相所相

  子二,破有体无体

  子三,总结

  癸二,由彼正理类知余法

  癸三,呵责有无边见

  观贪贪者品第六

  辛二,破有我之能立①分三:

  壬一,破能依杂染分三:

  癸一,破贪与贪者有自性分二:

  ① 能立:因。

  子一,破前后生

  子二,破同时生

  癸二,总结

  癸三,由此正理类知余法

  观生住灭品第七壬二,破生住灭三相有自性分三:

  癸一,破有为有自性分二:

  子一,破总相分二:

  丑一,总破分三:

  寅一,观察是否有为已而破

  寅二,观个别与聚合已而破

  寅三,观有无余相已而破分二:

  卯一,出遇

  卯二,破救分二:

  辰一,破第一救

  辰二,破第二救分二:

  已一,牒救

  已二,破救分二:

  午一,破喻

  午二,破义

  丑二,别破分三:

  寅一,破生有自性分三:

  卯一,观三时已而破

  卯二,观有、无、亦有亦无已而破

  卯三,观是否正灭时已而破

  寅二,破住有自性

  寅三,破灭有自性分五:

  卯一,观三时已而破

  卯二,观是否住已而破

  卯三,观自他分位已而破

  卯四,观有体无体已而破

  卯五,观有无其他能灭已而破

  子二,破别相

  癸二,由此正理破无为有自性

  癸三,断违教之诤

  观作者及业品第八

  壬三,破业因与作者有自性分三:

  癸一,破业与作者有自性分二:

  子一,破顺品的作用

  于二,破违品的作用

  癸二,名言中安立业与作者之理

  癸三,由此正理类知余法

  观本住品第九

  庚二,释补特伽罗无我分二:

  辛一,正释分二:

  壬一,牒诤

  壬二,答难分三:

  癸一,破取者有自性分三:

  子一,破取者在一切所取之前而有

  予二,破取者在一一所取之前而有

  子三,破一切所取之先有取者之能立

  癸二,破所取有自性

  癸三,断诤

  观火薪品第十

  辛二,破补特伽罗有自性之能立分二:

  壬一,破能立之喻分三:

  癸一,破火薪有自性分三:

  予一,用前未说之理而破分二:

  丑一,破自性一

  丑二,破自性异分二:

  寅一,破所立宗分二:

  卯一,应不观待

  卯二,应不合会

  寅二,破能立因

  子二,用前已说之理而破

  予三,总结

  癸二,由此正理类知余法

  癸三,为破彼执呵责其见

  观前际后际品第十一

  壬二,破补特伽罗有自性之因①分二:

  癸一,破有生死作用的因分二:

  予一,破流转有自性分二:

  丑一,破流转初中后三分

  丑二,破生死前后同时分分三:

  寅一,总示

  寅二,广释分二:

  卯一,破前际

  卯二,破同时

  寅三,略结

  予二,由此正理类知余法

  观自作他作品第十二

  癸二,破有苦之因分二:

  子一,正破苦有自性分二:

  丑一,立宗

  ① 因:能立。

  丑二,示因分二:

  寅一,破自他各别作

  寅二,破自他共作和无因作

  予二,由此正理类知余法

  观行品第十三

  己二,示有为法自性空分二:

  庚一,正示分三:

  辛一,以他宗共许之教成立

  辛二,断诤

  辛三,破封经义之异释分二:

  壬一,破误解经义

  壬二,破彼误解经义之能立分二

  癸一,破变异为有自性之能立

  癸二,破空性为有自性之能立

  观和合品第十四

  庚二,破有为有自性之能立分三:

  辛一,破和合有自性分二:

  壬一,正破分二:

  癸一,立宗

  癸二,立因分二:

  子一,由异无自性破和合有自性

  子二,观察一异已破和合有自性

  壬二,示由彼理亦遮合时有自性

  观自性品第十五

  辛二,破因缘生起有自性分二:

  壬一,破有为法有自性分二:

  癸一,破能立分三:

  子一,正破能立的理

  子二,示由此理遮其余三边

  子三,破执呵见

  癸二,示违教理分二:

  子一,违教

  子二,违理

  壬二,示许有自性者不离边执

  观缚解品第十六

  辛三,破缚解有自性分二:

  壬一,正破分三:

  癸一,破流转涅槃有自性分二:

  子一,破流转有自性

  子二,破涅槃有自性

  癸二,破缚解有自性分二:

  子一,总破

  于二,别破分二:

  丑一,破系缚有自性

  丑二,破解脱有自性

  癸一,断造作唐劳无益过

  观业品第十七

  壬二,破缚解有自性之能立分二:

  癸一,牒诤分二:

  子一,建立善不善

  子二,离断常之理分二:

  丑一,疑问

  丑二,答难分二:

  寅一,由许自续离断常

  寅二,由许不失法离断常分二:

  卯一,破他宗所答

  卯二,自答分三:

  辰一,略示

  辰二,广释

  辰三,总结

  癸二,示答分三:

  子一,业无自性故离断常

  子二,破案有自性分二:

  丑一,示能破分二:

  寅一,若常则有非所作过

  寅二,有异熟无穷过

  丑二,破彼之能立

  于三,引喻示业虽无自性而有作用

  观我法品第十八

  己三,趣入真性之轨则分五:

  庚一,正示分二:

  辛一,抉择见

  辛二,由修①灭除过患之次第分二:

  壬一,灭除过患之次第

  壬二,得解脱的轨则

  庚二,断违教之诤

  庚三,导入真性之次第

  庚四,真性之体相

  庚五,示于真性定须修习

  观时品第十九

  己四,示时自性空分二:

  ① 此处略去“无我”二字。

  庚一,正示①分二:

  辛一,总破时有自性

  辛二,别破自他部所许

  观和合品第二十

  庚二,破时有自性的能立分二:

  辛一,破时是果的俱有缘分三:

  壬一,破果从因缘和合生分三:

  癸一,破果在和合之后而生

  癸二,破果与和合同时生

  癸三,破果在和合之先而生

  壬二,破果唯从因生分二:

  癸一,破因果体一

  癸二,破因果体异分二:

  予一,破因生果的作用有自性

  子二,破因有自性

  壬三,破果从因缘和合再生

  观戍坏品第二十一

  辛二,破时是果成坏的因分二:

  壬一,破生灭有自性分二:

  癸一,破所立分三:

  于一,观察是否俱有已而破

  子二,观察依何有已而破

  予三,观察是否一异已而破

  癸二,破能立分二:

  予一,示现见非能立

  于二,示彼能立分二:

  丑一,破成坏从同不同类生

  丑二,破有为法从自他生

  壬二,示若许生灭有自性应有断常的过失

  观如来品第二十二

  已五,示三有相续自性空分二:

  庚一,破如来有自性分四:

  辛一,正示分三:

  壬一,破取者有自性分二:

  癸一,破如来有实体

  癸二,破依蕴有自性分二:

  子一,正破

  予二,破取者和所取有自性

  壬二,破所取有自性

  壬三,总结

  辛二,示如来非生邪分别之处

  辛三,示执邪分别的过失…

《中观根本慧论文句释宝鬘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宝鬘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