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二

  卷二

   譬喻品第三

   信解品第四

  

  

  譬喻品第三

  譬者比擬,喻者寄物说明其理。前者法说,仅上根人领解,中下根人虽闻不解。今为晓示中下根人,不得不托此擬彼,寄浅明深,以世间法譬喻出世间法,以世间法之父子,譬喻出世间法之师弟。借譬喻以说明开三显一的道理。同时古时天竺风尚,战必乘象,说喜用譬,故有此之来。

  「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勇跃得未曾有。」 舍利弗踊跃欢喜。在心曰欢喜,喜形于表,故而「踊跃」。心怀「勇」跃,应为心怀「踊」跃。

  「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而我等不豫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

  所以者何?我从昔来亦曾闻佛于方等中,说此实相法,但不解实义,唯见菩萨授(受)记作佛,而我等声闻,不与此受记之事。自领小法,而愚于大法,失于如来无量知见,甚为伤感。

  如来无量知者,圆具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如来无量见者,圆具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脱。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证。」

  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声闻,同入法性而证无漏,为何如来以小乘法度我等?是我等咎,非世尊之过。舍利弗自知其过。

  以下自明其过咎所在。若我等是大乘根机,与无上菩提果成对待而为无上菩提之因人者,世尊必以大乘法度济我等。此是舍利弗悔过不能悟实也,佛于方等中说实相法,声闻人不能解也。故曰是我等过,非世尊也。

  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是舍利弗自责,不解如来权说也。既不悟实,复不解权,故取小弃大自失大利,此皆我等咎也。

  以不解如来方便权说,故于鹿苑初闻佛法,便执方便为实,思惟取证小果。

  「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隐。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今从佛闻所未闻实相之法,未曾有之法,疑悔尽除。于未受者不起信曰疑,于已受者复起犹豫曰悔。

  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可承担如来家业,可续佛慧命。是从如来口宣妙法所生子,是如来意业法化所生子,得佛法分。有人说从佛口生是闻慧,从法化生是思慧,得佛法分是修慧证慧。依《法华》经义来说,闻实相法领解,为闻慧;思惟实相法领解,为思慧;修实相法证实相法,为修慧证慧,名得佛法分。得佛法分,天台宗判为分证即佛。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闻是法音 得所未曾有 心怀大欢喜 疑网皆已除

  昔来蒙佛教 不失于大乘 佛音甚希有 能除众生恼

  我已得漏尽 闻亦除忧恼 我处于山谷 或在树林下

  若坐若经行 常思惟是事」

  偈颂自「我闻是法音」,直至「常思惟是事」。

  我闻是法音者,闻实相法也。今闻《法华经》,始知自己真是佛子,定当作佛,是故心大欢喜。

  过去世曾蒙佛以大乘法教化,是舍利弗自溯往昔。佛音甚希有,能除众生恼,是赞佛说法能度九道众生。

  我已得漏尽,舍利弗虽得漏尽,断见思惑、出三界、了分段生死,但无明未破、变易生死未了。今闻实相法,渐破无明、渐了变易生死,故曰闻亦除忧恼。

  我处于山谷,舍利弗自悔其过。

  「呜呼深自责 云何而自欺 我等亦佛子 同入无漏法

  不能于未来 演说无上道」

  舍利弗深自悔责,不应以小乘法自欺,自失大利。

  「金色三十二 十力诸解脱 同共一法中 而不得此事 八十种妙好 十八不共法 如是等功德 而我皆已失」

  自责失于大利。

  「我独经行时 见佛在大众 名闻满十方 广饶益众生 自惟失此利 我为自欺诳 我常于日夜 每思惟是事 欲以问世尊 为失为不失 我常见世尊 称赞诸菩萨 以是于日夜 筹量如此事」

  自申失利之苦,并表明愿心。

  「今闻佛音声 随宜而说法 无漏难思议 令众至道场」

  今闻佛说法之音声,方知佛过去所说法,皆随宜方便而说,四十余年未说真实。今日方知诸法实相无漏难思议,能令一切众生,至于道场。道场者,成佛处也。释迦牟尼佛道场,即尼连河旁,菩提树下,金刚座上。

  「我本着邪见 为诸梵志师 世尊知我心 拔邪说涅槃」

  舍利弗本系外道,归依佛后,佛为说法,证阿罗汉。故曰世尊知我心,为我说涅槃法音。

  「我悉除邪见 于空法得证 尔时心自谓 得至于灭度」

  我初闻佛法,即除邪见,取证偏空,自以为真至于涅槃。

  「而今乃自觉 非是实灭度 若得作佛时 具三十二相

  天人夜叉众 龙神等恭敬 是时乃可谓 永尽灭无余」

  而今方知,非得究竟涅槃;得究竟涅槃时,即是作佛,当具足相好圆满,人天尊敬,方为证灭也。

  「佛于大众中 说我当作佛 闻如是法音 疑悔悉已除

  初闻佛所说 心中大惊疑 将非魔作佛 恼乱我心耶

  佛以种种缘 譬喻巧言说 其心安如海 我闻疑网断」

  佛言我当作佛,初闻之下,怀疑魔化为佛之形状前来扰乱我。闻佛种种言说后,我之怀疑方除。

  「佛说过去世 无量灭度佛 安住方便中 亦皆说是法

  现在未来佛 其数无有量 亦以诸方便 演说如是法

  如今者世尊 从生及出家 得道转*轮 亦以方便说

  世尊说实道 波旬无此事 以是我定知 非是魔作佛

  我堕疑网故 谓是魔所为」

  过去诸佛,现在诸佛,及世尊等,皆以方便说实相法。世尊说实道者,世尊说实相法也。世尊说实相法,非魔波旬所能说,所以我定知非是魔作佛也。

  「闻佛柔软音 深远甚微妙 演畅清净法 我心大欢喜

  疑悔永已尽 安住实智中 我定当作佛 为天人所敬

  转无上*轮 教化诸菩萨」

  佛之音声,柔软、深远、清净,我心欢喜,疑悔已除,安住于实智。我定当作佛一偈,舍利弗自庆得益。

  「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说。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

  世尊追述过去曾以实相法,教化舍利弗。

  无上道者,《菩萨璎珞经》十三云:道当清净,秽浊非道;道当一意,多想非道;道当知足,多欲非道;道当尊敬,憍慢非道;道当检意,放逸非道;道当显曜,自隐非道;道当连属,无行非道;道当精勤,懈怠非道;道当觉悟,愚惑非道;道当教化,矜悋非道;道近善友,习恶非道等。然今《法华经》所谓无上道者,诸法实相也。

  佛言我过去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过去未悟诸法实相,犹处暗夜之中,故曰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故今世生我法中。

  「舍利弗。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舍利弗本修大乘,以厌苦情深退取小乘。佛言我昔教汝志愿无上佛道,汝今悉忘,自谓已取涅槃。声闻人断见思烦恼,了分段生死,实非涅槃,谓其得涅槃者,是佛方便。今欲令汝忆念本发大乘愿,故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经》,教菩萨法。

  「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世尊为舍利弗授记,授记作佛。授记亦曰记、授决。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佛称号。

  如来者是佛法身,故曰如来者诸法如义。应供,如来为九道众生良佑福田,故曰应供。正遍知,正者名不颠倒,遍知者于四颠倒无不通达。明行足,明者三明,三明者,一菩萨明,二诸佛明,三无明明。菩萨明者,即般若波罗蜜。诸佛明者,即诸佛眼。无明明者,即毕竟空。行者,无量劫为众生故,修诸善业。足者,明见佛性。善逝,善者名高,高者佛已究竟无上菩提果。逝名不高,不高者佛倒驾慈航,以大悲心下化众生。故佛于《大般涅槃经》云,善男子!若佛心高,不下化众生者,不名如来。世间解,世间者五阴也,解名了知,了知五阴名世间解。无上士,上士者名断烦恼,佛断德已圆,更无所断,名无上士。调御丈夫,一切男女具有四法,则名丈夫。何等为四?一善知识,二能听法,三思惟义,四如说修行。佛能调御之,故名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能教化天人也。经中说,六道众生中,唯天与人能发无上菩提心,能修十善,能得声闻果及无上菩提,余道众生,须转生天人道中,方能成诸圣果,故佛名天人师。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名佛。世尊,十号具足名世尊。(出于《大般涅槃经》)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是自觉之道。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是觉他之道。自觉觉他圆满称为佛。佛之一字是总说上面九号。世尊是十号具足,称赞为世尊。

  以上是说华光佛正报,以下论其依报。

  「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傍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

  兹叙述华光佛国土庄严情形,其国名离垢。华光佛亦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三乘法。天人炽盛,其佛国土无三恶道也。

  「舍利弗。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三乘法。其劫名大宝庄严。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为大宝故。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无能知者。若欲行时宝华承足。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殖德本。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恒为诸佛之…

《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